内蒙古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2598803 上传时间:2020-05-18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7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内蒙古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内蒙古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内蒙古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内蒙古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二化学答题要求: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全部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3.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K39;S32;Cl35.5第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1.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下列贸易商品中,主要成分不属于有机物的是A 中国丝绸B捷克水晶C埃及长绒棉D乌克兰葵花籽油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分析:蛋白质、纤维素、油脂均为有机物,二氧化硅为无机物,据此分析。详解:A、中国丝绸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有机物,选项A错误;B、捷克水

2、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属于无机物,选项B正确;C、埃及长绒棉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有机物,选项C错误;D、乌克兰葵花籽油主要成分是油脂,属于有机物,选项D错误。答案选B。2.下列对应符号表述正确的是A. 一氯甲烷的结构式CH3ClB. 葡萄糖的结构简式C6H12O6C. 苯的分子式D. 丙烯的实验式CH2【答案】D【解析】【分析】A结构式是用元素符号和短线表示化合物(或单质)分子中原子的排列和结合方式的式子;B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C苯的分子式为C6H6;D烯烃的的通式为CnH2n,则实验式均为CH2。【详解】A一氯甲烷的结构式为,选项A错误; B苯的分子式为C6H6,苯的结构简式为

3、,选项B错误;C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选项C错误;D烯烃的的通式为CnH2n,则丙烯的实验式为CH2,选项D正确。答案选D。3.把各组中的气体通入溶液中,溶液的导电能力显著增强的是()A. CO2(g)通入NaOH溶液B. CO2(g)通入石灰水C. NH3(g)通入CH3COOH溶液D. NH3(g)通入盐酸中【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的浓度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有关,A、B、D过程离子浓度与离子所带电荷的乘积不变,C过程离子浓度变大,导电能力增强。答案选C。考点:电解质溶液的导电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4.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该有机物不可能

4、发生的化学反应是A. 水解反应B. 酯化反应C. 加成反应D. 还原反应【答案】B【解析】A.该有机物中-Cl可以发生水解,故A能发生;B.该有机物中不含羟基和羧基,不能发生酯化反应,故B不能发生;C.该有机物中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故C能发生;D.该有机物中含有醛基,能发生还原反应,故D能发生;本题选B。5.下列物质中,水解前后均可发生银镜反应的是A. 蔗糖B. 麦芽糖C. 淀粉D. 乙酸甲酯【答案】B【解析】A. 蔗糖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12C12H22O11+H2OC6H12O6(葡萄糖)+C6H12O6(果糖),蔗糖分子结构中无醛基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故A错误;B. 麦芽糖是二糖

5、,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12C12H22O11+H2OC6H12O6(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麦芽糖分子结构中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故B正确; C. 淀粉中没有醛基,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故C错误;D. 乙酸甲酯可发生水解反应,但不含醛基,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故D错误;本题故选B。6.用NaOH固体配制1.0 molL1的NaOH溶液220 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首先称取NaOH固体8.8 gB. 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使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C. 定容后将溶液均匀,静置时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于是又加少量水至刻度线D. 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没有影响【答案】D【解析】A、依题意,配制1

6、.0 molL1的NaOH溶液220 mL,要用250 mL容量瓶来配制,则需要NaOH固体10.0 g,选项A错误;B、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使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选项B错误;C、定容后将溶液均匀,静置时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于是又加少量水至刻度线,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选项C错误;D、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没有影响,选项D正确。答案选D。7.下列有关物质变化和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电解熔融态的Al2O3、12C转化为14C都属于化学变化B. 胆矾、冰水混合物、四氧化三铁都不是混合物C. 葡萄糖溶液和淀粉溶液作为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D. SiO2、CO、Al2O3都属于酸性氧化

7、物【答案】B【解析】【详解】A.电解熔融的氧化铝会生成铝和氧气,是化学变化,但12C转化为14C是原子核内中子数发生了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A错误;B.胆矾是CuSO45H2O,是纯净物;四氧化三铁也是纯净物;冰水混合物里面只有一种分子即水分子,所以也是纯净物;B正确;C.葡萄糖溶液和淀粉溶液分别属于溶液和胶体,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C错误;D.SiO2是酸性氧化物,CO是不成盐氧化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D错误;故合理选项为B。【点睛】纯净物是由一种分子组成的物质,结晶水合物是纯净物,冰水混合物也是纯净物。淀粉溶液虽然称为溶液,但里面的大多数粒子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所以属

8、于胶体。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且与对应操作和目的相符的是选项目的操作离子方程式A比较Fe2+和Br还原性强弱向FeBr2溶液中加入少量氯水2Br+Cl2=Br2+2ClB比较C、Si非金属性强弱向硅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SiO32-+CO2+H2O=H2SiO3+ CO32-C除去CO2中的SO2将气体通入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瓶CO32-+SO2=SO32-+CO2D实验室制取氯气向MnO2固体中加入浓盐酸并加热 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详解】A.亚铁离子的还原性比溴离子强,向FeBr2溶液中加入少量氯水时,氯气应该先氧化亚铁离子,A错误;B.向硅酸钠溶液

9、中通入二氧化碳,发生强酸制弱酸的复分解反应,证明了碳酸酸性比硅酸强。非金属性的强弱可以根据其最高价氧化物水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来比较,所以可得出:碳比硅的非金属性强,B正确;C.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以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硫,但是碳酸氢根离子不能拆开写,所以离子方程式错误,正确的为:,C错误;D.向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浓盐酸并加热可以在实验室制取氯气,但是离子方程式里浓盐酸要拆开写,正确的为:,D错误;故合理选项为B。【点睛】在写离子方程式时,浓盐酸、浓硝酸都要拆成离子形式,但浓硫酸不能拆开。9.某溶液中含有HCO3-、SO32-、CO32-、CH3COO4种阴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O2

10、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 )A. CH3COOB. SO32-C. CO32- D. HCO3-【答案】A【解析】过氧化钠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氢氧化钠能和HCO3反应生成CO32,所以HCO3浓度减小,CO32浓度增大。过氧化钠还具有氧化性,能氧化SO32生成SO42,所以SO32浓度减小,因此基本不变的是CH3COO,答案选A。10.将质量均为mg的O2、X、Y气体分别充入相同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压强(p)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X、Y气体可能分别是()A. C2H4、CH4B. CO2、Cl2C. SO2、CO2D. CH4、Cl2【答案】B【解析】根据PV=nRT可

11、知温度和体积相等时,压强与气体的物质的量成正比。根据mnM可知在质量相等时气体的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成反比,根据图像可知三种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关系是O2XY。其中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则A. C2H4、CH4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28和16,A不符合题意;B. CO2、Cl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44和71,B符合题意;C. SO2、CO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64和44,C不符合题意;D. CH4、Cl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16和71,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11. 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中学常见元素X,其转化关系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若A为硝酸,X为金属元素,则甲与丙反应可

12、生成乙B. 若乙为NaHCO3,则丙一定是CO2C. 若A为NaOH溶液,X为短周期的金属元素,则乙一定为白色沉淀D. 若A为金属单质,乙的水溶液遇KSCN溶液变红,则甲可能为非金属单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若A为硝酸,则甲为铁,乙为硝酸亚铁,丙为硝酸铁,甲与丙反应可生成乙,A正确;B、若乙为NaHCO3,A为氢氧化钠,则甲为二氧化碳,丙可以为碳酸钠,所以丙不一定是CO2,B错误;C、若A为NaOH溶液,X为短周期的金属元素,则甲为氯化铝,乙为氢氧化铝,丙为偏铝酸钠,C正确;D、若A为金属单质,乙的水溶液遇KSCN溶液变红,则A为铁,甲可以为氯气,乙为氯化铁,丙为氯化亚铁,D正确;答

13、案选B。考点:考查物质转化关系的判断应用,物质性质的分析应用12.1mol某链烃最多能和2molHCl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mol氯代烷,1mol该氯代烷能与6mol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只含有碳氯两种元素氯代烃,该链烃可能是A. CH3CH=CH2B. CH3CCHC. CH3CH2CCHD. CH2=CHCH=CH2【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某气态烃1mol最多能和2molHCl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mol氯代烷,说明该气体烃中含有2个双键或一个三键;此氯代烷能和6mol 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物分子中只含C、Cl两种元素,此一个氯代烃分子中含有6个氢原子,这6氢原子其中有2个是和氯化氢

14、加成得到的,所以该烃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即该烃是丙炔。故选B。考点: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点评:本题考查了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难度不大,明确取代反应中氢原子个数和氯气分子个数之间的关系式是解本题的关键。13.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工业上用电解法制备烧碱:2Cl一+H2O2OH一+H2+Cl2B. 用食醋除去水垢中的CaCO3:CaCO3+2H+Ca2+H2 O+ CO2C. NH4HCO3溶液中加过量NaOH溶液并加热:NH4OHH2ONH3D. 铜溶于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Cu+2H+H2O2Cu2+2H2 O【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工业上用电解法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备烧

15、碱:2Cl一+2H2O2OH一+H2+Cl2,A不正确;B、醋酸是弱酸,应该用化学式表示,因此用食醋除去水垢中的CaCO3:CaCO3+2CH3COOHCa2+2CH3COO+H2 O+ CO2,B不正确;C、NH4HCO3溶液中加过量NaOH溶液并加热:HCO3NH42OHCO322H2ONH3,C不正确;D、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因此铜溶于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H+H2O2Cu2+2H2O,D正确,答案选D。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14.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 可以用热的浓NaOH溶液来区分植物油和矿物油B. 除去己烷中己烯可以用溴水分液处理C. 将纤维素和稀H2SO4加热水解后的液体取出少许,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并加热,有无红色沉淀生成,证明纤维素是否水解D. 蛋白质溶液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