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信息与招聘材料教案.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2589084 上传时间:2020-05-1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就业信息与招聘材料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就业信息与招聘材料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就业信息与招聘材料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就业信息与招聘材料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就业信息与招聘材料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就业信息与招聘材料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就业信息与招聘材料教案.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 案 首 页授课教师111课题就业信息与招聘材料课程名称大学生就业指导课 型新授课授课班级143美123政、史12、学9、10、13、14班数3、科学与心理班授课时间第6、7、8周()授课时数3教学目标从知识、能力、人文和职业素养等方面确定的教学目标1、知识层面:了解获取就业信息途径,掌握收集、分析、筛选和利用就业信息的方法;熟悉求职材料写作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2、技能层面: 学会写作求职信和制作个人简历,能够完成有自己个性特色的求职材料。3、态度层面:了解未雨绸缪的必要性,以谨慎的态度对待就业信息。教学重点就业信息的收集、分析与利用;求职信与个人简历的制作;教学难点如何收集和利用就业信息

2、;准备有自己个性特色的求职材料;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阅读法教具设备多媒体阅读推荐文献作业布置根据自己设定的职业目标,准备一份有个性特色的求职信和个人简历教学后记教 案 纸教学过程(按学时编写,两节课连上可合并设计)学法指导新课导入:就业信息和求职材料在求职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就业,不仅取决于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以及自身的知识、能力、综合素质、性别和所学专业等因素,也取决于获取信息的质和量以及对信息加工的能力,是否熟悉和掌握求职应聘的基本知识和拥有求职择业的基本技能。这种能力和素质是必须具备的。一、就业信息的收集与使用(一)就业信息及作用1、就业信息就业信息是指通过某种途径

3、来获取,然后经过加工整理,能够被择业者所接收,并对其择业有价值的信息、资料和情报,包括就业形势、就业政策、用人单位情况、招聘会信息等。有效地掌握就业信息,是择业成功的基本前提。2、就业信息的内容用人单位的信息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用人单位的准确全称、性质及隶属关系。(2)用人单位的经营业务范围、产品或服务内容与类别。(3)用人单位的组织结构、规模与行政结构。(4)用人单位的发展历史与最新动态。(5)用人单位的文化背景、工作环境、单位领导的有关信息。(6)用人单位的发展目标、实力、远景规划、在整个行业中的排名或在整个社会经济结构中的地位。(7)用人单位的地点、总部及分支机构的业务范围与地理分

4、布。(8)用人单位的财务状况及绩效考核体系、培训体系和薪酬体系,以及为员工培训和发展所提供的空间等。(9)用人单位需要的专业、具体工作岗位及对所需人才的具体要求。(10)用人单位的联系办法,如人事主管部门的联系人、电话、通信地址等。3、就业信息的作用(1)就业信息是职业选择的基本前提。求职的竞争在一定意义上是就业信息的竞争。获得的就业信息越多,视野越开阔,选择面也越宽,成功就业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没有获得准确可靠地需求信息,就无法稳妥地把握自主择业的主动权,实现职业理想就会变成一句空话。(2)就业信息是择业决策的重要依据若使择业决策具有科学性,必须保证获得足够量的就业信息量。比如国家的就业方针

5、、各地方及行业的就业政策。当然,更为主要的还有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如果在这些信息的占有量上不足,实现职业理想就会变成一句空话。教学过程(按学时编写,两节课连上可合并设计)学法指导(3)就业信息是顺利就业的根本保证。对毕业生而言,要想顺利通过面试关,就必须对用人单位的情况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这就是对信息深层次的要求了。除了对招聘单位基本情况的了解外,在面试时,如果你对公司的企业文化、经营方法、产品结构和市场行情等情况能谈谈你的理解,相信会给考官留下深刻的印象。4、收集就业信息的原则一般而言,要收集到适合自己的、高质量的就业信息,必须把握以下几个原则。(1)准确性、真实性原则准确、真实是对就业信息收

6、集的首要原则,因为就业信息是否准确,是择业人员能否做出正确决策的关键。信息不准,会给择业工作带来决策上的失误。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各种各样以盈利为目的的中介机构,它们利用一些过时或虚假的就业信息吸引学生,毕业生为此徒劳奔波。(2)适用性、针对性原则21世纪是信息时代,收如果集信息时不注意适用性,就可能在众多的就业信息中把握不住方向,捕捉不到真实的有价值的信息。为此,大学毕业生应该对自己进行充分认识,结合自己的专业、兴趣和需要,社会需求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信息收集。(3)系统性、连续性原则一般来说,大学生收集到的就业信息来自不同渠道,是零散的,必须对所获得的就业信息进行分析、加工、提炼形成能够客

7、观、系统反映当前就业市场、就业政策、就业动向的有效就业信息,为自己的择业提供可靠的依据。(4)计划性、条理性原则在收集就业信息时,首先,必须根据自己收集信息的目的制定收集计划,这样才能在收集信息中掌握主动权,避免盲目和混乱。其次,要明确自己所需的就业信息是有关就业政策的、就业动向的,还是用人单位的,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收集的信息也才能更具有条理性。(5)及时性、时效性原则收集信息要突出一个“早”字。一般来说,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前一个学期就应该着手进行就业信息的收集。只有在做准备,收集到的信息才能全面、系统。另外,还应注意就业信息的“时效性”,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及时处理。(二)收集就业信息的途径(1

8、)通过学校就业部门学校就业部门是获取就业信息的主渠道。从目前的就业机制来看,学校就业部门是毕业生就业工作所涉及的所有环节的核心。它既与毕业生就业工作所涉及的各级主管部门之间保持着密切联系,同时也是用人单位选录毕业生所依据的一个主要窗口。教学过程(按学时编写,两节课连上可合并设计)学法指导(2)通过互联网等社会传播媒介网络的发展,建立起了一个劳动力市场平台。是一种效率高、内容多、时间快、成本低的现代信息渠道。一定程度上为毕业生提供一个无形的、统一的、开放的就业环境。互联网强大的链接和搜索功能,可以方便地实现横向、纵向查询大量的各种就业信息。当然,信息网络中既有丰富的就业信息资源,也存在着各种垃圾

9、信息和有害信息,在利用网络资源时,避免掉进虚假信息的陷阱。(3)通过各种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和人才招聘会为做好每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各地方、各行业都要举办大大小小的人才招聘会,很多高校每年也都要举办大型的双选会或校园专场招聘会。这些招聘会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面对面接触提供了机会,需求信息量非常大,毕业生要十分重视、充分利用这些机会交流、展示自己,尽可能地多了解相关情况,广泛收集各单位的用人信息。(4)通过社会关系资源毕业生应积极拓展一切可能的信息渠道收集信息,充分发挥社会关系的作用,例如亲戚、朋友、校友、老师、同学等。除此之外,已经毕业的师哥师姐们也是良好的社会关系资源,他们不但工作单位分布广泛,而

10、且岗位与专业相对对口,所了解到的就业信息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5)通过实习或社会实践单位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等活动,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了解的很好途径。毕业生到企事业单位参观、实习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要注意了解单位各方面的情况,获取需求信息,这种信息具有全面性、准确性和成功率高的特点。就业信息的获取应该是全方位,多渠道的,绝不仅仅局限于某一种或某几种形式,以上只是介绍五种常用的方法。(三)就业信息的分析与使用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来的就业信息一般比较杂乱,往往还不能直接利用。毕业生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对信息进行有目的、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分析处理。(1)分出主次。收集好信息后,根据个人对职

11、业的要求,将符合自己定位和发展的就业信息分出主次进行排队、筛选。要找准定位,重点突出,切不可把所有信息都平等对待,要学会取舍和放弃,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毕业生在收集整理就业信息时,应本着学以致用、发挥专长的原则,任何信息都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2)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要掌握用人单位招聘的专业、层次、具体的工作岗位及岗位要求等,以及对求职者的学历、学习成绩、特长、政治面貌、思想品德、职业能力、外貌、性别、身体状况等要求。另外,还要特别注意信息的时效性,选择最新信息。教学过程(按学时编写,两节课连上可合并设计)学法指导(3)用人单位情况。要尽可能详细地了解用人单位情况,如

12、用人单位准确的全称,上级主管部门及其隶属关系,用人单位的性质、规模、发展前景、环境、经营业务等,用人单位的待遇(包括工资、福利、奖金、住房、保险等),用人单位介绍的情况是否真实等。在对以上所有信息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目标方案,做出选择决策。为保证决策的正确性,征求家长、老师和同学们的意见也是必不可少的。(四)选择使用信息时应注意的问题1、综合分析自己的实力 第一,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是否具有竞争力。第二,综合素质是否符合社会的需要。第三,兴趣爱好是否适合职业要求。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学生高俊歌是开封杞县人,1988年出生。先在河南科技大学读本科,然后又考入南京大学读研究生。2013年

13、夏天,硕士毕业后,高俊歌回到郑州发展。刚毕业就在郑州一个事业单位谋求了“院长助理”的职位。然而,四个月后,她决定辞职,2013年12月,进入一家火锅店,成了一名服务员。现在,高俊歌说很开心。2、明确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3、警惕就业陷阱(1)招聘陷阱。招聘不合法;变相收费;用招聘掩盖违法行为等(2)中介陷阱。收取高额中介费;外地非法中介机构或网络中介收取一定的费用却以种种理由推脱责任。(3)协议陷阱。口头承诺;不平等协议;就业协议替代劳动合同。案例启示:(4)试用期陷阱。没有试用期;试用期或见习期过长、(5)培训陷阱。收了培训费任然没有工作;培训机构与用人单位联手坑害大学生、用人单位的培训陷阱等

14、(6)保证金、押金陷阱。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严禁招聘单位向求职者收取费用(如资料费、培训费、保证金、押金等)。(7)安全陷阱。索要各种证件、签名、盖章;索要办证费、资料费、报名费、保险费等名目繁多的各种费用;以招聘为名淘到抢劫;诱骗大学生干一些非法工作,一旦事情败露,违法者逃得无影无踪,求职者成了替罪羊;女大学生的人生安全。4、如何防范就业陷阱(1)应该到信誉高的专业人才网站或正规的招聘会现场求职应聘。(2)不要将个人的有效证件借给他人,以防被冒用;也不要轻易将个人信息资料(3)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核实招聘单位的实际情况。如银行卡、密码、住址、电话教学过程(按学时编写,两节课连上可合并设计)学法

15、指导等告诉他人,以防被人利用。(4)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时应当及时报警或向相关部门求助。二、求职材料的准备求职自荐材料是毕业生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的重要方式,每个准备求职的大学生都应该根据自身特点拟定一份充分介绍和展示自我的求职材料,对求职者是至关重要的。求职材料一般包括以下材料:1.求职信。是用来向某一单位求取一份工作的信涵。2.个人简历。所谓简历就是概括介绍毕业生个人基本情况,并对个人的技能、成就、经验、教育程度、求职意向作一个简单的总结。3.学校推荐表或推荐信。一般由学生所在院系填写推荐意见,因为是组织对学生的全面评价,招聘单位一般是比较重视的。4.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单。这是反映毕业生大学学习成绩的证明,应由各院系教学部门填写、盖章。5.各种获奖证书及其复印件。如外语、计算机等级证书,各种荣誉证书,获奖学金以及各类竞赛的证书或驾照等。6.参加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的鉴定材料。7.有关科研成果证明及在报刊发表的文章及其复印件等。8、报考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招聘考试需要准备好身份证、毕业证、资格证、大学成绩单、近期同底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