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通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2585536 上传时间:2020-05-17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7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通用)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通用)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通用)(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相对原子质量:C 12 H 1 N 14 Na 23 Cl 35.5 Cu 64 S 32 Fe 56 O 16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的胃酸B. 苏打可以用来除去餐具油污,小苏打蒸馒头时加入C. 长江入海口会形成沉积平原,可以用胶体聚沉来解释D. 强电解质的导电能力肯定强于弱电解质【答案】D【解析】【详解】A氢氧化铝属于两性氢氧化物,能中和胃酸中的盐酸而降低胃液的酸性,所以氢氧化铝可以用于中和过多胃酸,故A正确;B苏打是碳酸钠的俗名,碳酸钠水解,溶液显碱性,可以使餐具上的油污水解成溶于水

2、的物质而除去;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与酸性物质发生反应都生成二氧化碳,使馒头疏松多孔,故B正确;C长江入海口的江水中的泥沙浆属于胶体,胶体遇电解质溶液发生聚沉,长江入海口的江水中的胶体聚沉形成沉积平原,故C正确;D强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不一定强于弱电解质,导电能力的强弱取决于离子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数,如硫酸钡是强电解质,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弱于弱电解质醋酸溶液的导电能力,故D错误;故选D。2.如图用交叉分类法表示了一些概念之间的关系,其中不正确的是( ) XYZA硫酸铜盐纯净物B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氧化物C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氧化物D强电解质电解质化合物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

3、】【分析】由图可知,概念的范畴为Z包含Y,Y包含X,然后利用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来分析物质的类别,再根据概念的从属关系分析解答。【详解】A硫酸铜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盐属于纯净物,故A正确;B碱性氧化物是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属于氧化物,故B正确;C七氧化二锰是酸性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不属于非金属氧化物范畴,故C错误; D强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完全电离的电解质,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故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BC,要注意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可能为酸性氧化物,也可能为两

4、性氧化物等。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利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分蛋白质溶液与葡萄糖溶液B. 石油的分馏、裂化、裂解和煤的干馏都属于化学变化C. 用滤纸过滤无法除去Fe(OH)3胶体中的FeCl3D. 向豆浆中加入硫酸钙制豆腐,是利用了胶体的聚沉性质【答案】B【解析】【详解】A蛋白质溶液为胶体,丁达尔效应为胶体特有的性质,可以用来区别胶体与溶液,故A正确;B石油的分馏是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分离的,属于物理变化,石油的裂化和裂解、煤的干馏都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C胶体与溶液都能透过滤纸,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可以透过半透膜,所以可以用渗析法分离胶体与溶液,故C正确;D豆浆为胶体,向豆浆中加入硫酸钙

5、可以使胶体聚沉而制成豆腐,是利用了胶体的聚沉性质,故D正确;故选B。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实验室废弃的钠需要乙醇处理B. 实验室钠着火,不能用泡沫灭火器;但是镁着火可以用C. 金属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最后剩余三种固体D. 侯德榜制碱法利用了盐的溶解性差异【答案】B【解析】【详解】A实验室常用无水乙醇处理少量废弃的钠,2CH3CH2OH+2Na2CH3CH2ONa+H2,反应缓慢,较为安全,故A正确;B钠着火生成的过氧化钠能够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起不到灭火的作用,镁可在二氧化碳中燃烧,钠、镁等活泼金属着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一般可用沙子扑灭,故B错误;C金属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大

6、部分的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少量的镁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还有少量的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最后生成三种固体,故C正确;D“侯德榜制碱法”的反应物为氨气、二氧化碳和饱和氯化钠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NaCl(饱和)+NH3+CO2+H2O=NaHCO3+NH4Cl,利用了盐的溶解性差异,故D正确;故选B。5.下列体系中,离子可能大量共存的是()A. 滴加KSCN显红色的溶液:NH、K、Cl、HCOB. 常温,水电离出的c(H)11012 mol/L的溶液:Fe2、Mg2、SO、NOC. 使酚酞试剂显红色的溶液:Na、Ba2、NO、Al(OH)4-D. 加入Al能产生H2的溶液:K、NH、

7、CH3COO、Cl【答案】C【解析】【详解】A滴加KSCN显红色的溶液中含有铁离子,铁离子与HCO3-发生双水解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符合题意;B常温下,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的溶液为酸或碱溶液,Fe2+、Mg2+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沉淀,Fe2+、NO3-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符合题意;C使酚酞试剂显红色的溶液呈碱性,Na+、Ba2+、NO3-、Al(OH)4-之间不反应,且都不与氢氧根离子反应,能够大量共存,故C符合题意;D加入Al能产生H2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NH4+与氢氧根离子反应,CH3COO-与氢

8、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解读离子共存的限定条件。本题的易错点为B,要注意水电离出的c(H)11012 mol/L的溶液是酸或碱溶液,因为c(H)=11012 mol/L1107mol/L,水的电离受到抑制。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将5.85 g NaCl晶体溶入100 mL水中,制得1 molL1NaCl溶液B. 将1体积c molL1硫酸加入水中稀释为5体积,得到0.2c molL1硫酸C. 将25 g无水CuSO4溶于水配制成100 mL溶液,其浓度为1 molL1D. 用浓盐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盐酸,量取浓盐酸时仰视

9、量筒的刻度线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答案】B【解析】【详解】A将5.85gNaCl晶体溶入100mL水中,所得溶液体积不是100mL,所得溶液的浓度不是0.1mol/L,故A错误;B1体积cmol/L硫酸溶液用水稀释为5体积,稀释后溶液浓度为cmol/L=0.2cmol/L,故B正确;C将25g无水CuSO4溶于水制成100mL溶液,其浓度为=1.5625mol/L,故C错误;D用浓盐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盐酸,量取浓盐酸时仰视量筒的刻度线读数,会导致量取的浓盐酸体积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高,故D错误;故选B。7.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01 molL1KI

10、 溶液:Na+、K+、ClO 、OHB. 01 molL1Fe2(SO4)3溶液:Cu2+、NH4+ 、NO3、SO42C. 01 molL1HCl 溶液:Ba2+、K+、CH3COO、NO3D. 01 molL1NaOH溶液:Mg2+、Na+、SO42、HCO3【答案】B【解析】【详解】A项,I-与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选;B项,在Fe2(SO4)3溶液中离子相互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B选;C项,在HCl溶液中CH3COO-不能大量存在,故C不选;D项,Mg2+、HCO3-都能与OH-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选,答案选B。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

11、正确的是()A. 23 g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NAB. 1 L 0.1 molL1乙酸溶液中H数为0.1NAC. 标准状况下,22.4 L乙烷的分子数为NAD. 1 mol羟基所含电子数为10NA【答案】C【解析】【详解】A23g钠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钠原子含有1mol最外层电子,最外层电子数为NA,故A错误;B1L0.1molL-1乙酸溶液中含有0.1mol乙酸,0.1mol乙酸只能部分电离出H+,则溶液中含有的氢离子数目小于0.1NA,故B错误;C标准状况下,22.4L乙烷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的分子数为NA,故C正确;D1个羟基中含9个电子,故1mol羟基中含9

12、NA个电子,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羟基与氢氧根离子的区别。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3 g CH3CH2OH与30 g CH3COOH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的分子数为0.5NAB. 15.6 g由Na2S和Na2O2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0.2NAC. 18 g D2O和18 g 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AD. 足量MnO2与1L 1mol/L浓盐酸充分反应生成Cl2,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NA【答案】B【解析】【详解】A23 g CH3CH2OH与30 g CH3COOH的物质的量均为0.5mol,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

13、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所以生成CH3COOCH2CH3的分子数小于0.5NA,故A错误;BNa2S和Na2O2摩尔质量相同,均为78g/mol,过氧化钠是由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构成;15.6g Na2S和Na2O2的混合物物质的量为0.2mol,含有的阴离子数0.2NA;故B正确;C重水的摩尔质量为20g/mol,且D2O和H2O中均含10个质子,故18 g D2O和18 g H2O的物质的量不相等,所以质子数不相等,故C错误;D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浓度减小,变成稀盐酸,反应将不再进行,所以过量MnO2与浓盐酸反应产生的Cl2少于0.25mol,转移的电子数目少于0.5NA,故D错误;故选B。1

14、0.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常温下,1 mol Fe投入足量浓硫酸,转移电子数为3NAB. 5NH4NO3=2HNO3+4N2+9H2O,生成28 g N2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75NAC. 1 mol Na2O2与足量C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NAD. 1molAl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NaOH得电子数为3mol【答案】B【解析】【详解】A常温下铁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不能继续反应,故A错误;B反应5NH4NO3 2HNO3+4N2+9H2O转移15mol电子生成4mol氮气,故当生成28g氮气即1mol氮气时,反应转移3.75NA个电子,故B正确;CNa

15、2O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1 mol Na2O2与足量C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故C错误;D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2Al + 2NaOH +2H2O=2NaAlO2 + 3H2,铝由0价变成+3价,所以1molAl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A,反应中氢氧化钠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中铝为还原剂,水为氧化剂,氢氧化钠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1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1 mol SiO2晶体中含有SiO键的数目为0.2NAB. 标况下22.4L 的NO2中含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