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20届高三化学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通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2585435 上传时间:2020-05-1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2020届高三化学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北京市2020届高三化学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北京市2020届高三化学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北京市2020届高三化学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通用)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北京市2020届高三化学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通用)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2020届高三化学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2020届高三化学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通用)(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牛栏山一中2020学年高三10月月考化学试题1.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不正确的是A. 乙烯的比例模型:B. 质量数为32的O原子:32OC. 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D. CO2的电子式:【答案】D【解析】【详解】A选项,乙烯的比例模型:,故A正确;B选项,质量数为32,写在左上角,O原子:32O,故B正确;C选项,氯离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8,其结构示意图: ,故C正确;D选项,CO2电子式应该是:,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D。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过氧化钠属于碱性氧化物B. 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C. 碳酸氢钠在水中显碱性,但却属于酸式盐D. CuSO45H2

2、O、KAl(SO4)212H2O均属于混合物【答案】C【解析】【详解】A选项,过氧化钠属于过氧化物,不是碱性氧化物,故A错误;B选项,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比如二氧化氮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硝酸钠、亚硝酸钠和水,但二氧化氮不是酸性氧化物,故B错误;C选项,碳酸氢钠在水中显碱性,但却属于酸式盐,主要是碳酸氢根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显碱性,故C正确;D选项,CuSO45H2O、KAl(SO4)212H2O是纯净物,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C。【点睛】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酸式盐溶液酸碱性主要取决于电离

3、程度还是水解程度大。3.下列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 工业上原油的分馏B. 生活中用“暖宝宝”取暖C. 拉瓦锡测定空气中O2含量D. 普利斯特利光合作用实验A. AB. BC. CD. D【答案】A【解析】【分析】要弄清每个过程可能涉及的反应,着重分析价态是否有变化。【详解】A.工业上原油的分馏原理是利用了各组分的沸点差异,实现了物质的分离,不涉及化学变化,A项可选;B.暖宝宝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还原性铁粉、炭、食盐水形成无数微小的原电池,最终放出大量的热,该过程涉及了氧化还原反应,B项排除;C.拉瓦锡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主要利用了两个反应:2Hg+O22HgO,2HgO2Hg+O2,均涉

4、及了氧化还原反应,C项排除;普利斯特利的光合作用实验,涉及了多个氧化还原反应,比如老鼠的呼吸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蜡烛的燃烧等,D项排除。答案选A项。【点睛】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特征是化合价有升降。4.下列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漂白粉溶液在空气中失效:Ca2+2ClO - + CO2 + H2O =2HClO + CaCO3B. 氢氧化铁溶于氢碘酸:Fe(OH)3+3H+ = Fe3+3H2OC. 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小苏打溶液出现浑浊:Ca2+ + 2HCO3- + 2OH- = CaCO3 + CO32- + 2H2OD. 在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出现浑浊:Al

5、3+ + 3OH- = Al(OH)3【答案】A【解析】【详解】A选项,漂白粉溶液在空气中失效:Ca2+2ClO + CO2 + H2O =2HClO + CaCO3,故A正确;B选项,氢氧化铁溶于氢碘酸,I还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C选项,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小苏打溶液出现浑浊,离子方程式为:Ca2+ + HCO3+ OH= CaCO3 + H2O,故C错误;D选项,在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出现浑浊,氨水不能拆,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A。【点睛】氢氧化铁和氢碘酸反应要注意氧化还原反应的思维。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矿物油可以发生皂化反应B. 煤的干馏、石油分馏和裂化都是化学

6、变化C.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丝”和“泪”分别是蛋白质和烃D. 淀粉、蛋白质、油脂都是高分子【答案】C【解析】【详解】A选项,矿物油不是油脂,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才可以发生皂化反应,故A错误;B选项,煤的干馏、石油裂化是化学变化,石油分馏是物理变化,故B错误;C选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丝”和“泪”分别是蛋白质和烃,故C正确;D选项,淀粉、蛋白质、是高分子,油脂不是高分子,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C。【点睛】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不叫皂化,在碱性条件下叫皂化;煤的干馏、气化、液化是化学变化,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石油的裂化、裂解是化学变化;淀粉、纤维素、蛋白

7、质是高分子。6.设N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 mol 过氧化钠和足量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B. 标准状况下,11.2L SO3所含的分子数为0.5NAC. 常温常压下,46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D. 0.5mol/L H2SO4溶液中含有SO42-的数目为0.5 NA【答案】C【解析】【详解】A选项,1 mol 过氧化钠和足量水反应,过氧化钠中一个氧升高,另一个氧降低,因此转移电子数为NA,故A错误;B选项,SO3在标准状况下是非气态物质,无法计算,故B错误;C选项,用极限思维,假设46g是NO2,其物质的量为1 mol,则氧原子为2

8、 mol,因此氧原子数目为2NA,假设46g是 N2O4,其物质的量为0.5 mol,则氧原子为2 mol,因此氧原子数目为2NA,故C正确;D选项,0.5mol/L H2SO4溶液,无体积,无法计算SO42的数目,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C。【点睛】注意标况下非气态物质的记忆。7.某强酸性溶液中可能存在NO3、MnO4、Cl、Fe2+中的一种或几种。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氯水后,Cl2被还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溶液中的离子可以与含有HCO3-的溶液大量共存B. 该强酸性溶液显紫色C. 取加入氯水后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原强酸性溶液中一定含有

9、Cl-D. 一定含有Fe2+【答案】D【解析】【分析】加入一定量的氯水后,Cl2被还原,说明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溶液中无高锰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一定有亚铁离子、氯离子(根据溶液电中性原则)。【详解】A选项,该溶液是强酸性,因此HCO3要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选项,该强酸性溶液中无高锰酸根离子,不显紫色,故B错误;C选项,取加入氯水后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了氯水后,不能说明原强酸性溶液中一定含有Cl,故C错误;D选项,要和氯水反应,一定含有Fe2+,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D。8.工业上,合成氨反应N2 + 3H2 2NH3的微观历程如图所

10、示。用、分别表示N2、H2、NH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催化剂在吸附N2、H2时,未形成新的化学键B. 形成N原子和H原子是放热过程C. 形成了新的化学键D. 使用合适的催化剂,能提高合成氨反应的速率【答案】B【解析】【详解】A选项,催化剂在吸附N2、H2时,从图中看没有化学键的形成也没有断裂,故A正确;B选项,断裂成N原子和H原子是吸热过程,故B错误;C选项,形成了新化学键,形成了氮氢键,故C正确;D选项,使用合适的催化剂,能提高合成氨反应的速率,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B。【点睛】断键吸收热量,成键放出热量。9.某柔性屏手机的柔性电池以碳纳米管做电极材料,以吸收ZnSO4溶液的有机高

11、聚物做固态电解质,其电池总反应为:MnO2+Zn +(1+)H2O+ZnSO4MnOOH+ZnSO4Zn(OH)23xH2O,其电池结构如图1所示,图2是有机高聚物的结构片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充电时,含有锌膜的碳纳米管纤维一端连接电源正极B. 放电时,电池的正极反应为:MnO2+e+H+=MnOOHC. 充电时,Zn2+移向Zn膜D. 合成有机高聚物的单体之一是:CH2=CH2【答案】C【解析】【分析】MnO2+Zn +(1+)H2O+ZnSO4MnOOH+ZnSO4Zn(OH)23xH2O,放电为原电池,锌化合价升高为负极,二氧化锰中锰化合价降低为正极。【详解】A选项,充电时,含有

12、锌膜的碳纳米管纤维一端连接电源负极,故A错误;B选项,放电时,电池的正极反应为:MnO2 + e+ H2O =MnOOH + OH,故B错误;C选项,充电时为电解池,Zn2+移向阴极即锌膜,故C正确;D选项,根据,合成有机高聚物的单体是:CH2=CHCONH2,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C。10.在两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2SO4、NaHSO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代表滴加NaHSO4溶液的变化曲线B. d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SO42C. c点,两溶液中含有相同物质的量的OHD. d点导电性小于

13、b点,原因可能是发生化学反应导致Na+、SO42-浓度减小【答案】B【解析】【分析】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渐加入硫酸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导电性减弱直到为几乎为零,因此代表硫酸。【详解】A选项,代表滴硫酸溶液的变化曲线,故A错误;B选项,d点导电性最低,氢氧根和氢离子反应完,溶液中只剩离子是Na+、SO42,故B正确;C选项,c点,曲线溶液中只有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而另外有一条曲线溶液中氢氧根离子还没有完全反应,故C错误;D选项,d点导电性小于b点,主要是氢氧根和氢离子反应,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B。11.实验:向2 mL 1 molL-1 NaBr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溶液变为黄色; 取所得

14、溶液滴加到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向所得溶液继续通入氯气,溶液由黄色变成橙色。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根据实验能说明还原性:Br ClB. 根据实验能说明氧化性:Br2 I2C. 上述实验验证了Cl2、Br2、I2的氧化性相对强弱D. 向实验所得溶液中加CCl4,充分振荡,下层为橙红色【答案】B【解析】【详解】A选项,根据实验Cl2 + 2Br = Br2 + 2Cl,能说明还原性:Br Cl,故A正确;B选项,实验生成了单质碘,但单质碘是氯水还是溴单质氧化,因此不能说明氧化性:Br2 I2,只能共同说明氧化性:Br2 I2,故B错误;C选项,上述实验验证了Cl2、Br2、I2的氧化性相对强

15、弱,根据AB说明,故C正确;D选项,向实验所得溶液中加CCl4,溴被萃取到四氯化碳里,经充分振荡,下层为溶解了溴的四氯化碳层,为橙红色,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B。【点睛】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来分析氧化性、还原性强弱,但要注意过量对后续反应的影响。12.一种用于隐形眼镜材料的聚合物片段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高分子说法不正确的是A. 利用加聚反应合成该高分子B. 氢键可以提高该高分子的沸点C. 完全水解的产物有两种,其中一种含有官能团羧基和碳碳双键D. 完全水解会得到乙二醇,它具有2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答案】C【解析】【详解】A选项,分析化学式得出单体为CH2=C(CH3)COO(CH2)2OH,通过加聚反应合成该高分子,故A正确;B选项,氢键可以提高该高分子的沸点,氢键影响熔沸点,故B正确;C选项,完全水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