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日本对华投资发展史卓越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2569388 上传时间:2020-05-1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日本对华投资发展史卓越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0日本对华投资发展史卓越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0日本对华投资发展史卓越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0日本对华投资发展史卓越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0日本对华投资发展史卓越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日本对华投资发展史卓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日本对华投资发展史卓越(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日本对华投资发展史卓越一一、日本对华投资的变迁图1 日本对华投资金额的变迁(单位:万美元)图2 日本对华投资项目数量的变迁(单位:件)119841985 年间的第一次对华投资热潮此阶段,日元升值,日本企业在日本国内生产的产品不再具有竞争力,所以许多日本企业开始考虑把自己的生产基地向海外转移。这时候投资的主要地点是大连,因为从地理及历史的角度而言,日本和大连间有很深的渊源,且大连的日语人才资源相对其他城市而言较为丰富,所以日资企业大多集中于此。日资投资的主要行业则集中于食品加工、纺织和杂货等产品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同时,中国国内的与外企投资相关的法令、法规建设逐步完善, 中国经济

2、整体自改革开放以来也慢慢步入正轨,进入了高速增长阶段,日本企业的对华投资由尝试向实际行动转化。仅1984 年1 年间的日本企业对华投资的数量和金额,就超过了前5 年的总和。1985 年全年的投资数量又增长了一倍。219881989 年间的第二次对华投资热潮为了改善我国投资环境,更好地吸收外商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发展国民经济,1986 年11 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1988 年1 月中国政府提出并开始实行“沿海经济发展战略”;1989 年11 月的中国共产党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上又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这一系列的政策都对外资入华起到了有效地作用

3、。与1987年相比,1988 年全年日本企业对华投资数量有了大幅的增加,增量达到了70%强,从而形成了又一次投资热潮,这种热潮一直持续到1989 年5 月。319911995 年间的第三次对华投资热潮形成这一投资热潮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政府根据实地发展需要, 于1990 年4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并实行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的决定;1991 年起设立了新的经济开发区上海浦东新区。这些举措都充分表现了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不变性和持续性,有效地为外资入华注入了信心。除了优秀而丰富的劳动力条件外,这一阶段中国国内的社会基础设施也得到

4、了相对良好的改善。同时,这一阶段国际资本市场日元汇率激增的形势,也为日本企业加大对华投资起到了有效地促进作用。1995 年全年,日本对华投资数量770 件,投资金额达到了历史新高的459200 万元,形成了对华投资的最高峰。这一时期,日本对华投资的主要地点除了大连以外, 还聚集于珠江三角洲。投资的行业除原有的食品、杂货、纺织等行业外,还有机械、电子、电器、交通工具(如摩托车、汽车等)。420002005 年间的第四次对华投资热潮(中国加入WTO)自第三次投资热潮后,1997 年爆发了席卷全球的亚洲金融危机。日本的银行业、证券业也陷入了破产冲击,日本国内经济跌入了低谷。受其影响,19971999

5、 年间对华投资也大幅度衰减。但是, 随着1999 年中美达成了中国加入WTO 的合作意向, 并于2001 年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享受到了平等的成员国待遇,但也促使我们与国际相接轨, 使外商的整体待遇面有明显改善:根据承诺,我国逐步降低了关税,对外资企业也实行了国民待遇,放宽整个市场的准入标准,为我国吸引外资创造了制度和政策等良好的软环境,降低了外资进入我国的投资成本和风险。这些变化增强中国在吸引外资角度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对此时期日本对华投资产生巨大的吸引力。自此,日本企业的对华投资又一次进入了高潮。二、日本对华投资的特征120 世纪90 年代前半期, 日本是中国吸引外资活动中最重要的投资方

6、之一在所有外资投资排名中,1992 年日本的投资数量处于第二位,投资金额处于第五位;1994、1995 年中,日本投资数量超过美国成为第一位,投资金额仅次于美国处于第二位,超过了英国。到了1996 年以后,日本对华投资的数量和金额上都有所减弱,排名也随之下降,这主要是受日本国内经济及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所致。但是,从日本企业对亚洲整体投资的角度来看,1999 年度对华投资金额有所下降,而投资数量仍保持在第一位。2进入20 世纪90 年代后,制造业成为日本对华投资的主方向截至20 世纪80 年代末期,日本对华投资要以服务业等非制造行业为中心, 此方面的投资额也大多超过了制造行业。但是,1991 年

7、以后,对制造业的投资金额和数量都超过了非制造行业。到了1997 年3 月末,在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总额中,对制造业投资约为61.0%,远远超过了非制造业投资的35.9%。1990 年,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有46%投向制造业,1991 年以后对制造业的投资高速增长,到1993 年猛增到了空前绝后的81%。此后一直到2008 年,对华制造业投资平均在70%以上。上述数据表明, 日本对华投资的主要行业领域是制造业,中国是日企海外加工与制造的最主要基地之一。就制造业内部结构变化而言,主要集中于机电、汽车零部件、服装、钢铁、化工、食品加工等相关行业。3针对中国国内市场的投资逐渐增加20 世纪90 年代前期以前,

8、日资和其他外资一样,进入中国主要是“成本取向”,目的是利用大陆的廉价劳动力,降低成本,增强其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进入国内的外资以经营加工型贸易为主,利用港澳的区位优势、劳动力成本优势和政策优势,採用“大进大出”的方式,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但是进入90 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中国持续保持经济的高水平增长、国民收入大幅增加、物质生活条件的巨大转变,以城市为中心的居民购买力得以迅速提升,尤其是中国加入WTO 后,对华投资出现一个重要变化:外资尤其是跨国公司进入中国主要向“市场取向”转变,他们以开发中国国内市场为主要目的。在此背景下,日本对华投资中物流业、金融业、大型零售业等针对我国内需的行业投资比例

9、逐年增加。4对既存日资企业的扩张性追加投资增多从进入90 年代后期开始, 受国际市场环境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资本对外直接投资大幅度的减少,日本的对华投资也相对衰减。日本对华投资中新增加投资的主方向定位于过去几年中已经成立的日资企业,投资主要用于这些企业的以扩大业务为目的的企业扩张需求。刘明, 日本对华投资的变迁及特征研究, 国际经济观察.二从贸易额来看, 日本与中国的贸易额从1979 年的67.1 亿美元上涨到2010年的2978 亿美元。两国的双边贸易日益活跃,其中,2010 年,中国向日本出口1211 亿美元, 增长23.7%; 中国自日本进口1767 亿美元, 增长35%。从两

10、国的贸易格局来看,中日两国的贸易关系存在顺差、逆差交替出现的情况, 特别是自2002 年起, 中国对日本已连续9年存在贸易逆差,2010 年贸易逆差为556 亿美元,上涨68.48%,达历史新高。从目前两国贸易地位来看,日本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第五大出口目的地。据日本海关统计,中国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最大的进口来源地。作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第五大出口目的地, 中日双边贸易对两国对外贸易至关重要。2011 年3 月11日, 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级地震,并引发大规模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大地震对中日贸易、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影响引起各

11、界关注, 中国政府也对这一问题多次回应。在此,从日本对华直接投资这一具体问题切入,对其演进轨迹及震后的可能变数进行分析,以此判断震后中日贸易。一、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演进改革开放以来, 作为中国重要的邻国, 日本开始逐步加大在中国的投资。(一)缘起及历程1978 年12 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任务和对外开放的基本方针, 指出要“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 并且十分重视引进和利用外资,于1979 年7 月1 日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推进, 中国

12、吸引了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在中国投资, 特别是作为邻国的日本。根据现有材料,日本企业对中国的第一个投资项目是日本欧力士株式会社与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北京市机械电器设备公司设立的合资企业中国东方租赁有限公司(1981 年2 月批准设立,投资总额为300 万美元, 合同期限为20年)。1979 年,日本对华投资项目3件1,拉开了日本对华投资的序幕。从日本对华投资的进程来看, 经历了七个发展阶段(阶段划分的依据为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项目数及实际投入外资金额)。1.起步阶段:19791983 年19791983 年间, 中国正值改革开放初期, 中国有关利用外资的立法还不完善, 日本企业对于在中国大陆进行

13、直接投资缺乏信心,大多持观望态度,即使进行,也只是试探性的小规模投资。根据日本大藏省统计,从1979 年到1983 年日本对华投资仅25 件,累计金额6900 万美元。其中,1981年是投资最多的一年,投资项目9 件,金额2200 万美元, 与同期日本对亚洲其他国家的投资相比微乎其微2。2.第一次高潮阶段:19841985 年1983 年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其中包括1983 年9 月20 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案例, 1983 年9 月2 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的决定等。特别是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设

14、立以后,中国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引进外资,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从最初的试探阶段进入了第一次高潮阶段(见表2)。1984年,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增加到66 件、1.14 亿美元(日日本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日本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全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比重从1986 年的11.74%上涨到1991 年的12.20%(其中,1987 年这一比例出现了下降,为9.5%;1988 年这一比例达到自近20 年来的最高点,为16.11%)(见表3下页)。3.稳步发展阶段:19861991 年1986 年10 月11 日,国务院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出台,提出了场地使用、硬件设施、资金信贷、税收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极

15、大地推动了中国引进外资的工作。在这样的政策条件下,日本对华直接投资进入了稳步发展阶段。根据商务部外资司统计,日本对华投资从1986 年的94 件、2.63 亿美元(日本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 稳步上涨到599 件、5.33 亿美元(日本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日本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全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比重从1986 年的11.74%上涨到1991 年的12.20%(其中,1987 年这一比例出现了下降,为9.5%;1988 年这一比例达到自近20 年来的最高点,为16.11%)(见表3下页)。4.第二次高潮阶段:19921995 年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日本企业意识到中国的改革开

16、放形势不会发生逆转, 中国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因此对中国的投资产生了极大的热情, 对华投资进入了第二次高潮阶段。根据商务部外资司统计,1992年日本对华投资项目数为1805 件,是1991 年(599 件)的3 倍多,日本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为7.10 亿美元,是1991 年(5.33 亿美元)的1.33 倍。之后的3 年, 日本对华投资继续保持这种高速增长的态势,1995 年日本对华投资项目数为2946 件,日本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为31.08 亿美元(见表4,下页)。5.减速阶段:19961999 年1996 年,日本对华投资项目件数为1742 件, 是1995 年(2946 件)的59.13%,尽管日本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较1995 年有所增加,但已出现下降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