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卫生(2011)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32560058 上传时间:2020-05-17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4.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少年心理卫生(2011)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青少年心理卫生(2011)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青少年心理卫生(2011)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青少年心理卫生(2011)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青少年心理卫生(2011)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少年心理卫生(20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少年心理卫生(2011)(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少年心理卫生 QQ 553041138Tel 134802295012011年4月24日 授课内容总览 课程串讲 一般考点 重点 核心重点 必考考点 考试分析 怎样出题 如何改卷 怎样答题拿高分 第一章青少年心理卫生概述 第一节什么是心理卫生心理卫生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 主要运用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及其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 并综合医学和其它有关学科如社会学 教育学等中的有关知识 探讨人类如何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原则和措施 心理卫生又称精神卫生 是美国斯威萨最早提出 目前学术界对它有三种理解 指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一门学科 维护和增进人们心理健康的一项事业或服务性工作 第一章青少年心理卫生概述 第

2、一节什么是心理卫生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包括 自我意识良好 人格健全 情绪乐观 意志坚定 人际关系和谐 社会适应良好 心理 行为特点与年龄特征相符合 心理异常的层次 轻度心理异常 局部失调 有偶发性和暂时性 中度心理异常 心理障碍 神经症和异常人格 重度心理异常 心理疾病 精神病 第一章青少年心理卫生概述 第二节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与发展现代心现卫生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比奈尔 1792 解锁 比尔斯 1908成立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 自觉之心 1936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成立 1985年经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和国家科委批准 中国心理协会重新成立 下设14个专业委员会 心身医学 儿童 青少年 老年 大学生

3、妇女 特殊职业 残疾人 心理治疗与咨询 心理评估 临终关怀 危机干预 护理心理和森田疗法应用 第一章青少年心理卫生概述 第三节青少年心理卫生工作青少年心理卫生的意义 维护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需要 青少年心理成长的需要 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目标 一般 学会调适和寻求发展 和特殊 某个年龄段的特殊矛盾 终极 促进学生自我实现 中间和直接目标 第一章青少年心理卫生概述 第三节青少年心理卫生工作我国将青少年心理卫生的目标分为 矫治性目标 以矫治青少年异常心理和行为为主 目的在于矫正已经严重妨碍青少年成和的心理问题 预防性目标 旨在预防青少年各种心理疾病的发生 减少其产生心理问题的潜在可能性 维护其健康

4、发展性目标 是最高目标 旨在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现实与自我 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 在自身和环境许可的范围内 达到最佳心理状态 第一章青少年心理卫生概述 第三节青少年心理卫生工作青少年心理卫生的内容 性 个性 自我意识 情绪 意志 学习 人际交往 生活习惯 环境 心理危机干预 原则 面向全体与个别对待 矫治预防与发展相结合 主体性原则 全社会共同参与原则 第一章青少年心理卫生概述 第四节青少年心理卫生研究的方法常用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 实验法 调查法 测验法 个案法 信度 是指一个测验的可靠性 即用同一测验对同一组人多次测量结果的一致程度 以信度系数为指标 效度 是指一个测验的正确性 即所测量的与所

5、要测量的心理特点之间符合的程度 第二章青少年的身心发展 第一节青少年的生理发育特点个体发育的两个高峰期 婴儿期和青春期 是个生理学概念 以性成熟为主的 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有 身体外形的迅速变化 脑与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性生理发育成熟三个方面 身体外形的变化 身高 年均增高6 8cm 体重 年均增重5kg左右 第二性征 是指由性生理发育导致个体身体外形上的性别差异 第二性征的出现是进入青春期的重要标志 第二章青少年的身心发展 第一节青少年的生理发育特点脑与神经系统是心理发展的直接前提和物质基础 对青少年心理发展有决定性意义 包括 脑重与脑容积的增加 14岁发育完成 脑电波的变化和皮层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

6、的平衡 性心理发育是指性器官及生理机能的成熟 男女性在性器官及性机能方面的差异称为第一性征 生理发育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对身体容貌的敏感性增强 产生性意识 产生成人感 独立性和闭锁性的发展 第二章青少年的身心发展 第二节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表现为四个特征 连续性和阶段性 方向性和顺序性 不平衡性 差异性 认知 指个体对内外信息的接收 加工 存储和提取的复杂过程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认知发展的内在机制是认知机构的变化和转换 认知发展是主体通过对客体的适应来实现的 适应的本质在于主体能取得自身与环境的平衡 而达到平衡的具体途径是同化和顺应 第二章青少年的身心发展 第二节青少年的

7、心理发展特点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 1 2 前运算阶段 2 7 具体运算阶段 7 11 12 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 形式运算阶段 11 12 15 16 把内容与形式区分开来进行抽象思维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系统说明了儿童智力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指出对儿童来说应确定两种智力发展水平 一是现有发展水平 二是在有指导下借助他人帮助所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 第二章青少年的身心发展 第二节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青少年认知发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观察力 注意力 记忆力和思维力 青少年的思维力的发展体现在 思维能力 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 思维品质 深刻 批判同时又片面化和表面化的特征 第二章青少年

8、的身心发展 第二节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青少年人格发展包括 气质 性格 自我意识等 气质是不以活动目的和活动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 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表现为心理活动的速度 强度 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 自我意识是人格中的自我调控系统 包括自我认识 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方面 性格是个体对现实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华的行为方式 是与社会关系最密切的人格特征 要人格结构中具有核心意义 第二章青少年的身心发展 第二节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青少年是性格成型的关键时期 其性格发展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态度特征 比较稳固的态度 情绪特征 两极性 强烈性与温和性 可变性与固执性 内向性与外向性 意志特征 目的

9、性 果断性及自制力 第二章青少年的身心发展 第二节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道德品质 是个人依据一定社会道德准则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或倾向 包括 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青少年品德发的特征 1 从原则上理解道德准则 2 在道德评价中注重动机和效果一致关系的分析 3 能独立 自觉地按照道德准则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4 道德意志不断加强 成为约束不良动机 坚持正确行为方向的有效力量 第二章青少年的身心发展 第三节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 生物因素 环境因素和主观能动性 生物因素包括 遗传基因 先天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家庭和教育 主观能动性 指

10、个体的主观意识 主观态度和主体活动对客观世界能动的积极作用 包括个体在实践中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并在这一过程中使自己获得发展和提高 是心理发展的基本内部动力 第三章青少年的性心理卫生 第一节青春期性心理发展性的本质是性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性心理 是指与性征 性欲以及两性交往等有关的心理状况和心理活动 是性生理成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同时也受社会文化的制约 性心理活动的表现 对性知识的追求 性欲望和性冲动 性的自慰行为 对异性的爱慕 性心理发展的四个阶段 异性疏远期 异性好感期 异性爱慕期 两性恋爱期 第三章青少年的性心理卫生 第二节青少年的早恋现象早恋是指18岁以下的未成年男

11、女过早建立恋爱关系的行为 判断标准 生活自立的程度 恋爱年龄与法定最低婚龄相差的程度 早恋的特征 朦胧性 矛盾性 变异性 差异性 早恋的类型 爱慕型 好奇型 模仿型 从众型 补偿型 逆反型 不恰当干预 病理型 营养过剩 早恋的成因 1 生理 早熟 2 心理 好奇 虚荣和易受暗示性 3 社会 生态环境恶化 成人诱因 学校单调生活 第三章青少年的性心理卫生 第二节青少年的早恋现象早恋的危害 1 分散注意力 影响学习 2 易受伤害 产生心理问题 3 容易出现性过失 4 增加犯罪发生率 早恋的正确对待 1 正视早恋 2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3 丰富的课余生活 4 鼓励异性正常交往 第三章青少年的性心理卫

12、生 第三节青少年常见的性心理问题和辅导 案例题 2010年4月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题评分标准 标答 2010年7月案例分析题 标答 标答 2011年4月案例分析题 手淫及其辅导策略 2011年7月案例分析题 预测 性罪错及其辅导策略 第三章青少年的性心理卫生 第四节青少年的性教育性无知 是指青少年对性发展的特点缺乏正确的认识 主要表现在 性知识缺乏 性知识来源的非教育性和性观念的错误认知 青少年的性心理适应问题包括 自我意识问题 人际关系 情感问题 性教育是一种成长教育和人格教育 意义 1 有利于消除青少年的性无知 促进其正常的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发展 2 有利于青少年的社会化 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

13、成 3 有利于青少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并为将来的恋爱 择偶 建立幸福的家庭关系做准备 第三章青少年的性心理卫生 第四节青少年的性教育我国青少年的性教育内容主要包括 性生理教育 性心理教育 性道德教育 性法纪教育 性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 家庭教育 生活指导 讨论交流法 榜样示范法 2 学校教育 直观教学 收集问题讨法 读书指导 小组讨论 角色扮演 故事续述 个案分析 3 社会教育 青少年专题性教育 第四章青少年的个性与心理卫生 第一节个性概述个性 具有一定倾向性的 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是一个人有别于他人的整个心理面貌 个性结构分为 个性动力系统 个性表征系统和个性调控系统动力 以积极性

14、选择性为特征 包括需要 动机 兴趣 理想 信念等 是个人行动的力量源泉 表征 是个性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包括气质 稳定 性格 外显 能力 差异 三方面 调控 维持个体发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由自我意识构成 包括自我认识 自我体验 自我控制 第四章青少年的个性与心理卫生 第一节个性概述个性的特征 整体性 稳定性和可变性统一 独特性和共同性统一 社会性和生物性统一 卡特尔认为个性是由个性特质构成的 他将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编制了16PF 塔佩斯运用词汇学方法对卡特尔的特质变量进行再分析 发现了五个相对稳定因素 开放性 责任心 外倾性 宜人性 神经性 OCEAN 第四章青少年的个性与

15、心理卫生 第二节青少年个性的发展特点气质 是不以活动目的和活动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 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表现为心理活动的速度 强度 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 盖伦分气质类型 胆汁质 多血质 粘液质 抑郁质 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与盖伦气质类型的对应 第四章青少年的个性与心理卫生 第二节青少年个性的发展特点性格 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是一种与社会有密切关系的个性特征 性格主要由四个方面的特征构成 态度特征 认知特征 情绪特征和意志特征 第四章青少年的个性与心理卫生 第二节青少年个性的发展特点需要 是个体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各种要求在人脑中的反映 其基本特性是需要的动

16、力性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青少年典型的优势需要 1 友谊需要 2 独立自主需要 3 理解和尊重需要 4 成就需要 第四章青少年的个性与心理卫生 第二节青少年个性的发展特点兴趣 是个体积极探究和认识事物的心理倾向 它促使个体对有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的注意 积极的探索使个体处于一种兴奋的 快乐的积极情绪体验中 青少年兴趣的特点 1 在广度和深度都有发展 2 情境性直观性转主观倾向的调节和支配 3 由广泛到集中 第四章青少年的个性与心理卫生 第二节青少年个性的发展特点理想 是个体对未来有可能实现的奋斗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人生观 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决定着人生的追求和生命的价值 形成分为五个阶段 准备 小学 观察 初中 探索 高中 定向 部分高中生 确立 高中阶段后期 第四章青少年的个性与心理卫生 第三节青少年常见的不良个性青少年常见的不个性 自我为中心 孤辟 依赖 逆反 浮躁 怯懦 敌意 反社会倾向等 逆反心理 指客体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具有强烈抵触情绪的社会态度 逆反心理的特点有 1 结构上看 是认知 情绪和行为倾向三者的有机统一 2 从特性上看 是社会依存性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