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化学省市名校模拟试题分类精编:化学平衡及反应方向(解析版)

上传人:cbx****17 文档编号:132559842 上传时间:2020-05-17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考化学省市名校模拟试题分类精编:化学平衡及反应方向(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20年高考化学省市名校模拟试题分类精编:化学平衡及反应方向(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20年高考化学省市名校模拟试题分类精编:化学平衡及反应方向(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高考化学省市名校模拟试题分类精编:化学平衡及反应方向(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化学省市名校模拟试题分类精编:化学平衡及反应方向(解析版)(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平衡及反应方向【命题趋向】化学平衡理论与化工生产联系密切,在化工生产中或选择化工生产原理必考化学平衡及影响因素,从命题看,一般选择与环保、材料、能源有关的可逆反应考查平衡理论,纯理论试题在减少,以实际问题为导向,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基本集中在非选择题中考查。高考基本从以下角度考查化学平衡及其影响因素:(1)判断化学平衡状态(从颜色、密度、相对分子质量、浓度、压强、体积分数等角度分析);(2)根据图像,寻平衡状态点,判断图像中平衡之前、平衡之后,并用化学反应速率、平衡移动原理解释;(3)利用等效平衡模型,判断起始投料相同的两个平衡体系达到同一平衡时,原料转化率大小或同一物质的浓度大小。【命题

2、预测】化学平衡理论与化工生产联系紧密,在化工生产中或选择化工生产原理必考化学平衡及影响因素,从命题看,一般选择与环保、材料、能源有关的可逆反应考查平衡理论,纯理论试题在减少,以实际问题为导向,用平衡理论解决实际问题。重点关注:(1)关注图像。全国卷主要在非选择题中考查,设计一道化学反应原理题,将化学平衡图像或数据表设计其中,化学平衡图像几乎年年考查;(2)联系数表。可能联系一组数据表,要求判断达到平衡状态、计算平衡转化率、判断反应热正、负号等;(3)联系化工。在实际化工生产中,采取措施提高原料利用率、产率等,结合生产实际分析问题。如温度控制在合适范围、压强控制等,如果压强太大,生产成本会提高。

3、【试题汇编】一、非选择题1(2020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高三调研测试)对一个可逆反应来说,升高温度下列物理量一定增大的是( )A. 反应速率B. 平衡常数 C. 催化剂的活性 D. 焓变【答案】A【解析】A项,升高温度,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反应速率增大,A正确;B项,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向移动,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减小,若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向移动,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增大,B错误;C项,催化剂都具有一定的活性最强的温度范围,绝大多数的催化剂,升高温度,活性增强,但温度过高,催化剂会变性,C错误;D项, 焓变只与反应的始态与终态有关,D错误。2(2020廊

4、坊市高中联合体高三化学)下列措施或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新制的氯水在光照下颜色变浅BH2、I2、HI平衡混合气加压后颜色变深C在合成氨的反应中,加压有利于氨的合成DFe(SCN)3溶液中加入NaOH后溶液颜色变浅【答案】B【解析】A项,Cl2H2OHClHClO,2HClO2HClO2,HClO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分解,HClO的浓度减小,使得Cl2与水反应的平衡正向移动,颜色变浅,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A不符合题意;B项,H2I22HI,加压,由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加压平衡不发生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别原理解释,而颜色变深,是由于体积减小,I2的浓度变大,颜色变深,B符合题意;

5、C项,N23H22NH3,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有利于氨气的生成,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C不符合题意;D项,Fe33SCNFe(SCN)3,加入NaOH,Fe3与OH反应生成Fe(OH)3沉淀,Fe3浓度减小,平衡逆向移动,Fe(SCN)3减小,颜色变浅,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D不符合题意;故选B。3(2020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第一次模拟)下列有关可逆反应:m A(g)+n B(?)p C(g)+q D(s)分析中,一定正确的是()A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则 mpB升高温度,A 的转化率减小,则正反应是吸热反应C保持容器体积不变,移走 C,平衡向右移动,正反应速率增大D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加

6、入 B,容器中D 的质量增加,则 B 是气体【答案】D【解析】A项,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说明左右两边气体的体积相等,若B为气体,则m+np,故A错误;B项,升高温度,A 的转化率减小,则平衡逆向移动,逆反应为吸热反应,则正反应方向为放热反应,故B错误;C项,移走 C,生成物的浓度减小,平衡向右移动,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瞬间不变,故C错误;D项,加入 B,容器中D 的质量增加,说明平衡正向移动,说明B为气体;若B为固体,增加固体的量,浓度不改变,不影响速率,故不影响平衡,故D正确。故选D。4(2020慈溪市高三年级适应性测试)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苯蒸气和4mol氢气,恒温T

7、1和恒压P1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 H1= -208.8kJ mol-1,达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2L,苯的转化率为5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苯蒸气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时,说明该反应己达平衡状态B反应体系中气体总浓度保持不变,说明该反应己达平衡状态C在原平衡基础上,再向容器中充入3mol苯蒸气,平衡逆向移动D在原平衡基础上,升高温度,苯的转化率增大【答案】C【解析】A项,根据PV=nRT可知,恒温恒压下,体系的总体积和体系的总物质的量呈正比,即苯蒸气的体积分数等于其物质的量分数;经分析,苯蒸汽在反应前和平衡时的物质的量分数都是,即从开始到平衡时,苯蒸汽的体积分数没有变化,所以苯蒸气的体积分数

8、不再变化时,不能说明该反应己达平衡状态,A错误;B项,根据PV=nRT可知,气体总浓度c=,则c恒定,故反应体系中气体总浓度保持不变,不能说明该反应己达平衡状态,B错误;C项,平衡时,c(苯)=c(H2)=c(环己烷) =0.5mol/L,则K=8;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3mol,体积为2L,再加入3mol苯蒸汽,气体的总体积变为4L,此时c(苯)= 0.5mol/L,c(H2)=c(环己烷)=0.25mol/L,则Qc=16,即K0,由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增大S0,则H一定大于0,故B正确;C项,BaSO4饱和溶液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是因为碳酸根离子浓度和钡离子浓度乘积大

9、于溶度积常数,Ksp(BaSO4)小于Ksp(BaCO3),故C错误;D项,该实验要求开始时温度相同,然后改变温度,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应先分别水浴加热硫代硫酸钠溶液、硫酸溶液到一定温度后再混合,若是先将两种溶液混合后再用水浴加热,随着热量的散失,测得的反应速率偏低,故D错误;故选B。8(2020河北省沧州市高三质量监测)某科研小组利用如下反应消除NO和CO的污染;2NO(g)+2CO(g)N2(g)+2CO2(g) H=xkJ/mol。T时,在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NO和2molCO,保持温度不变,5min时达到平衡状态,此时c(N2)=0.4mol/L。下列说法中不正

10、确的是()Ax0B(NO)=80%C05min内,V(CO)=0.16mol/(Lmin)D保持温度不变,若再向上述平衡体系中充入2molNO和2molCO,重新达平衡时,c(N2)=0.8mol/L【答案】D【解析】A项,该反应S0,若要自发,必须为放热反应,故H0,即x0,故A正确;B项,5min时达到平衡状态,c(N2)=0.4mol/L,则n(N2)=0.4mol/L2L=0.8mol,根据方程式可知反应中n(NO)=n(CO)=1.6mol,则NO的转化率(NO)=80,故B正确;C项,v(NO)= 0.16mol/(Lmin),故C正确;D项,5min时达到平衡状态,n(NO)=n

11、(CO)=(2-1.6)mol=0.4mol,则平衡时c(NO)=c(CO)= 0.2 mol/L,又c(N2)=0.4mol/L,可得c(CO2)=0.8mol/L,所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保持温度不变,再充入2molNO和2molCO,平衡向右移动,假设重新达平衡时,c(N2)=0.8mol/L,则平衡转化率不变,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c(NO)=c(CO)= 0.4 mol/L,c(CO2)=1.6mol/L,Qc=K,故假设不成立,c(N2)=0.8mol/L时,不是平衡状态,此时反应正向进行,达到新平衡时,c(N2)0.8mol/L,故D错误。故选D。9(2020抚顺一中高三质检)已知2SO2(g)+O2(g)2SO3(g) H 197kJmol1。向同温、同体积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气体:(甲)2molSO2和1molO2;(乙)1molSO2和0.5molO2;(丙)2molSO3和1molO2。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容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