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半截蜡烛 第二课时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2557767 上传时间:2020-05-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半截蜡烛 第二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半截蜡烛 第二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半截蜡烛 第二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半截蜡烛 第二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半截蜡烛 第二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半截蜡烛 第二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半截蜡烛 第二课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半截蜡烛 第二课时环节二、实践重点突破,语意兼得(五)联系上下文,感受故事变化,学习表达 过渡语:半截蜡烛,本来不足为奇,但在本文中却非比寻常。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一家人的生死存亡,关系到一场重要战争的胜败。围绕着“半截蜡烛”又发生了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呢?人物的命运究竟何去何从?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感受故事的跌宕起伏,斗争的惊险和激烈。 1.回忆上节课的学习方法。(通过人物心理、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2.交流:上节课作业(继续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体会意思,学习写法。) 学生交流,教师进行适时点拨、引导,并进行方法的运用。其中重点方法指导:结合当时的情景,通过心语言、

2、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表现人物的方法。预设一: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里顿时暗了许多。 (1)自由读,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杰克?(从容、冷静) (2)杰克是不是真的要生火? (3)他的计划成功了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4)你从杰克连续的动作中,又读出了什么? (5)读到“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你的心情如何?此时杰克又是怎样的心理呢? (6)杰克计划没成功,为什么还继续生火?(不露痕迹,心思缜密)指导朗读。 预设二: 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

3、盏灯上楼睡觉吗?”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1)自由读,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杰奎琳? (2)怎样理解“娇声”?你也能娇声地说这句话吗? (3)你从“镇定”一词,读出了什么? (4)讨论:杰奎琳能把烛台从德军面前端起,是因为什么? (5)练习分角色朗读后,进行指名分角色朗读。 3.小组讨论:在这场无硝烟的战斗中,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为保全绝密情报,各自实施了不同的绝妙的计策与德军周旋,为什么只有杰奎琳成功了? (学情预设:杰奎琳的勇敢、机智;人性的本真是善的,即使是在残酷的战争中,人的亲情也会自然流露) 4.小结感知并学习写法 同学们,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认识( )

4、的伯诺德夫人,( )的杰克,( )的杰奎琳,从他们的言行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 )的精神。 一段段“充满惊险与智慧”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当时的情景,这就是语言的魅力。这种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与心理描写,突出人物性格的细节描写方法正是我们要学习的。过渡:作者在本课除了采用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等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外,还采用了一种特殊的写作方法进行烘托也人物,这就是环境烘托法。(板书:环境烘托法)5.认识环境烘托法 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又恶儿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

5、1)“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说明了什么? (2)“最可怕的东西”是什么?作者采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写烛焰? (3) 想像:假如你是伯诺德夫人,处在这样紧张氛围内,会有怎样的心理? (4) 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理解“似乎”一词?想一想,能去掉吗? (5) 指导朗读(紧张、无奈) 6.练习朗读,读出当时的紧张气氛以及母子三人的沉着、镇定。(可采用同位合作分角色读,师生分角色合作读等方式。)(六)联系全文,想象“心理活动”,练习表达课件出示: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大

6、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里顿时暗了许多。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1.轻声读读这三段话,并说说你读这三段话的心情,可以用一句话,也可以用几个词语。(学情预设:气氛紧张,时间紧迫,危险随时都会发生,母亲担心,孩子先怕而后从容,镇定) 2.联系全文描写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表现的语句,运用简洁却富有想象力的语言写出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的心理活动。 学情预设: “孩子们,别害怕,有妈妈在呢。” “妈妈,别担心,

7、我是咱家的男子汉,我有办法。” “儿子,好样的!希望你能保护好情报!” “放心吧,妈妈。妹妹,不要害怕。” “妈妈失败了,愿哥哥能够成功!” “儿子,太危险了!你可千万别露出破绽!” “哥哥,好险哪!” “妈妈、妹妹,我失败了。时间越来越紧迫了,怎么办哪?” “孩子,危险就要来了!妈妈不怕死,只是连累了你们两个幼小的生命。” “妈妈、哥哥,我一定要保住情报!一定要挽救我们全家!” “勇敢的孩子,妈妈为你祈祷!” “妹妹,你是我们最后的希望,哥哥也为你祈祷!”“妈妈、哥哥,我会小心的!”“孩子,但愿你能化险为夷!”“妹妹,你就要成功了!”“妈妈、哥哥,我保住了情报!”“我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我们

8、保住了情报。孩子,你们是我的骄傲!”) 3.朗读交流,师生共同点评。(点评要点:是否符合当时的情景,是否联系上下文,是否围绕情景写出了人物的心理活动。) 4.练习朗读课文第6、7自然段,读出当时的情景。环节三、总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七)联系生活,读写结合 1.联系生活场景(你经历的或看到的),围绕一个意思,抓住人物的表现写一段话,要突出人物的性格。 2.学生写作,教师围绕本节课方法学习进行针对性巡视指导。 3.交流书写结果。师生进行针对性评价。(八)学习总结,回归单元主题 1.说说半截蜡烛一课让你认识了怎样的母子三人?感受到了怎样的情感? (学情预设:从容、镇定、机智、勇敢;感受到了危急时刻

9、,生死关头母子三人强烈的爱国情感。) 教师总结:这就是伯诺德夫人一家的 “爱国精神”。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爱国故事。 2.说说本课学到的描写方法。 (学情预设: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我知道了围绕一个意思,结合当时情景,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以及用环境描写方法来突出人物性格,表现爱国情感。)3.布置作业,回归单元主题。 自主作业1:搜集二战资料,了解更多的爱国故事。 自主作业2:预习卢沟桥烽火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这两篇课文,抓住关键的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学习表达方法,在书上做批注,下节课交流。六、板书设计:6半截蜡烛 战 巧妙周旋 斗智斗勇 正 争 语言 动作 神态 心理 义 故 环境衬托 必 事 胜 爱国主义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