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考物理复习-第2部分-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

上传人:fe****16 文档编号:132554006 上传时间:2020-05-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高考物理复习-第2部分-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高考物理复习-第2部分-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高考物理复习-第2部分-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高考物理复习-第2部分-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高考物理复习-第2部分-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高考物理复习-第2部分-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高考物理复习-第2部分-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小高考物理复习 育人教育内部资料 2 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13、力(A)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3.力作用于物体产生的作用效果:使受力物体发生形变或使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4力的分类按照力的性质命名:重力、弹力、摩擦力等。按照力的作用效果命名:拉力、推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浮力、向心力等。5、力的单位 14、重力(A)1.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地球上的物体受到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方向 重力的大小: g 的大小: 2.重心:物体的各个部分都受重力的作用,但从效果上

2、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所受重力的作用都集中于一点,这个点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质量均匀分布的有规则形状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在几何中心上。 一般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几何中心上,可以在物体内,也可以在物体外。一般采用悬挂法。15、形变和弹力(A)1.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产生弹力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两物体直接接触;两物体的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2.弹力的方向:物体之间的正压力一定垂直于它们的接触面。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注意:在分析拉力方向时应先确定受力物体。3.弹力的大小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

3、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弹簧弹力:F = Kx (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4.相互接触的物体是否存在弹力的判断方法如果物体间存在微小形变,不易觉察,这时可用假设法进行判定.: : 15.1(2010.7)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行李箱重100N,手对行李箱竖直向上的拉力为80N,则行李箱对地面的压力为A20N B80N C120N D180N(2009.6)在轻质弹簧下端悬挂一质量为0.1kg的物体,当物体静止后,弹簧伸长了0.01m,取g=10m/s2。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1N/m B10N/m C100N/m D1000N/m7关于形变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弹簧才可以产

4、生弹力 B接触的物体之间发生的形变程度越大,它们之间的弹力越小 C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弹簧的“硬”与“软”是指弹簧的轻与重 D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弹簧的“硬”与“软”是指弹簧的劲度系数的大小16、滑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A) 1、静摩擦力: 存在静摩擦力的条件:静摩擦力的方向: 静摩擦力的大小: 2、滑动摩擦力: 存在滑动摩擦力的条件: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说明: 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 b、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

5、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14.1(2010.27).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与竖直墙壁,另一端紧靠一质量m=2.0kg的木板(弹簧与模块没有连接),木块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因数=0.5,在外力作用下,模块将弹簧压缩了一段距离后静止于A点,如图所示,现撤去外力,木块向右运动,离开弹簧后继续滑行最终静止于B点,AB间距离x=1.0m。(取g=1.m/)(1)求木块在向右运动过程中所受摩擦力的大小;(2)求木块在A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3)请定性说明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木块加速度大小和速度大小的变化情况。8一辆汽车停在水平地面上,一个人用力水平推车,但车仍然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6、A此人推车的力小于汽车所受到的静摩擦力B此人推车的力与汽车受到的摩擦力平衡C此人推车的力增大时,汽车受到摩擦力将保持不变D此人推车的力增大时,汽车受到摩擦力将不断减小,直到汽车能够运动起来为止13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摩擦力总是做负功 B. 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C. 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定是滑动摩擦力 D. 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的摩擦力一定是静摩擦力17、力的合成与分解(B)1.合力与分力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它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叫做这个力的分力。2.共点力的合成共点力几个力如果都

7、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上,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共点力。力的合成方法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若和在同一条直线上 、同向:合力方向与、的方向一致 、反向:合力,方向与、这两个力中较大的那个力同向。、互成角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平行四边形定则: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它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及方向,这是矢量合成的普遍法则。求F、的合力:作图法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计算(为F1、F2的夹角)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1F2 F F1 +F2 (3) 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

8、力、也可以等于分力(4)两个分力成直角时,用勾股定理或三角函数。力的分解方法:1 按效果进行分解2 正交分解: 方法:3在什么情况下力的分解是唯一的?已知合力和两分力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求两分力的大小。已知合力和一个分力的大小、方向,求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2010.5)如图所示,拖拉机拉着耙耕地,拉力F与水平方向成角,若将该力沿水平和竖直方向分解,则它的水平分力为AFsin BFcos CFtan DFcot2009.8一物体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用大小相等的力F按下图所示的四种方式分别作用在该物体上,物体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其中物体对水平面压力最大的情形是18 探究、实验:力的合成的

9、平行四边形法则(a)(2010.25).在“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橡皮条的一端固定于P点。(1)如题25-1图所示,用A、B两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条的另一端拉至O点,分别记录两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此时,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为_。接下来,为了测出这两分力的合力,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沿O方向拉伸橡皮条,使橡皮条的长度O(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记录下该力的大小和方向。(2)题25-2图为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两个分力F1、F2的图示,请在图中作出这两个分力的合力F合(保留作图痕迹),并在图中空格处填写F合的大小。25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 除已有的方木板、白纸、三角板

10、、图钉、橡皮条 、细绳 、铅笔外,还需要的器材有_(填写字母代号)。A天平 B弹簧秤 C秒表 D游标卡尺 E刻度尺 实验过程中,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把方木板平放在桌面上,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A点(如图所示),橡皮条的另一端B上拴两个细绳套。先用两只弹簧秤a、b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到某一位置O。用铅笔记录O点的位置和两条细绳套的方向,并记录弹簧秤a、b的读数F1、F2。然后只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B端拉到同样位置O。读出弹簧秤的示数F,记下细绳的方向。那么,在这个过程中,F1、F2的作用效果与_的作用效果相同;如果实验规范、作图误差较小,则实验

11、最终现象应该是_ _19、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A)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状态(1)一个物体如果保持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2)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包括大小和方向)不变,其加速度为零,这是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运动学特征。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零,亦即F合=0OF1F222F图151(1)二力平衡:这两个共点力必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三力平衡:这三个共点力必然在同一平面内,且其中任何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即任何两个力的

12、合力必与第三个力平衡(3)若物体在三个以上的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通常可采用正交分解20、牛顿第一定律(A)(1)伽利略理想实验(2)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3)力与运动的关系:历史上错误的认识是“运动必须有力来维持”-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正确的认识是“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4)对“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理解运动状态的改变就是指速度的改变,速度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和速度方向的改变,速度改变就意味着存在加速度。(5)维持自己的运动状态不变是一切物体的本质属性,这一本质属性就是惯性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6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称为惯性。下列有关惯性

1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乘坐汽车时系好安全带可减小惯性B运动员跑得越快惯性越大C宇宙飞船在太空中也有惯性D汽车在刹车时才有惯性21探究、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a)(1)实验思路:本实验的基本思路是采用控制变量法。(2)实验方案:本实验要测量的物理量有质量、加速度和外力。测量质量用天平,需要研究的是怎样测量加速度和外力。测量加速度的方案:采用较多的方案是使用打点计时器,根据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x=aT2 求出加速度。测量物体所受的外力的方案:由于我们上述测量加速度的方案只能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所以我们必须给物体提供一个恒定的外力,并且要测量这个外力。(2009.25) “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装置如题251图所示。(1)为减小实验误差,盘和砝码的质量应比小车的质量(选填“小”或“大”)得多。(2)题252图为某同学在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他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相邻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