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照镜子

上传人:posei****23456 文档编号:132543536 上传时间:2020-05-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照镜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照镜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照镜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照镜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照镜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照镜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照镜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科学上册照镜子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节照镜子。二、内容分析: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利用熟悉的日用品镜子,来探究光的反射现象。教材分四部分安排教学内容:第一部分是认识平面镜能成像及概念。通过“实际照镜子”的活动,调动起学生原有小时玩镜子的经验,迅速激起兴趣进入探究的情境。第二部分研究镜子的反光现象,主要是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了解什么是平面镜和像、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以及发现平面镜的反射现象。第三部分酌情删减了部分教材内容,仅用有趣味的“笔在五角星像中走”游戏,巩固对镜子成像特点的认识。三、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照镜子所产生的现象已经不感到陌生,教材中设计的众多

2、照镜子游戏极大的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但是要他们从照镜子背后去静下心主动总结光的反射相关的科学规律是很难的。所以,我认为,本课中从介绍平面镜到认识光的反射现象,正是重点所在,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感性认识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光的反射规律。2会观察、记录、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过程与方法:1能通过对平面镜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2能通过假想、观察、实验等活动进行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细致观察、认真思考的探究精神。2意识到各种自然现象都是有规律的。3乐于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意见。教学重点:发现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及光的反射规律。教学难点:运用平面镜的成像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五、教

3、学准备:镜子(两块)、小蜡烛、印有双层五角星的纸、充电手电、勺子。六、教学方法: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学习环境下,在教师和学生伙伴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获得的。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我主要采用“探究发现小组研讨”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学这一课时,学生人手一面镜子是本课最重要的教学准备。这些材料学生容易准备,所以以学生准备为主。因为本课涉及到的实验,都比较简单,属于游戏性质,所以关于实验方法问题,我弱化处理,让学生自主游戏和实验。为了突破本课教学难点,突出重点,我采用“游戏探究”和“小组研讨”的教学策略。在学生获得大量的关于光的反射现象的认识后,请学生进行归纳,并在大家研讨的基础上,得出关于反光现

4、象的一些规律:如光线是可逆的、物体的像与原物体左右相反、正立、对称等。这个规律的认识,不是教师强加于学生,而是学生经历“游戏探究获得证据归纳总结”这样的探究思考过程自行获得。根据我采用的教学方法,可以看出,本节课学生的主要学习方法是实验法、游戏法、观察法、发现法和归纳法。七、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课前请一位同学举起手电筒打一束平行光在黑板前,老师在黑板上提前贴上一朵小花。师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明白了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那现在老师想问你们有什么简单的办法可以让X同学手中电筒的这束光照在黑板上的花朵上?(由于学生准备了镜子自然会联想到利用镜子来完成)师问:哪位同学有信心能利用镜

5、子完成这个任务?(请一到两位同学上台做实验)师问:同学们都很兴奋,我们居然借助镜子改变了光的行进方向(PPT重现)。那你想过在刚刚的游戏过程中光在镜面上发生了什么吗?(有学生会回答出:反射)张贴“反射”板书师问:看来大家对光还是有一定研究的,我们班哪位同学能为我们来科普一下什么是反射?补充问:光线照射在物体上进入物体内部了吗?照在透明的玻璃上反射现象明显吗?(没有,不明显)学生再次总结,老师张贴反射定义二、新科探究活动一:认识反射现象师问:确实,光的反射现象很常见,除了镜子,还有没有其他物体很好的反射光线呢?(生汇报:水面、地板等)师进一步引导:同学们集思广益,一下子就提出了很多种生活中的物品

6、是可以反射光线的,那你再想一想这些物体能反射光线的原因是什么?(请学生讨论后回答)生交流:可能是这些物体的表面很光滑,反射光的效果好。师:究竟是不是这样呢?我们要用实验来证明。我们每一组的组长那都有老师特意大家准备的研究材料,它们的反射效果一样吗?谁的最好?能设计实验证明一下吗?生先交流实验方法,再在统一口令下开始实验。师: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师生交流后小结:几乎所有的物体都能反射光,但不同的物体反射光的效果不同,物体表面越光滑,反射光的效果越好。小体验:请班上两位学生上台做模特,一位浅色衣服、一位深色衣服。用手电筒给他打光,让大家谈现象。(补充问:脸为什么能发光呢?脸也能反光)师生交流

7、总结:颜色较浅的物体反光效果比深色的好。活动二:认识平面镜及平面镜成像规律师问:刚刚我们一起发现了不透明的光滑物体反射光的效果特别好,那么我们手上的物品中谁的反射效果最好呢?(答镜子)师进一步引导:人们把表面是平的、光滑、不透明的镜子称为平面镜。同学们,我们平时主要用镜子来干什么的呀?(照镜子,整理仪容、臭臭美)贴标题“照镜子”师问:那镜子中的那个你是真的吗?(不是)镜子能成像,镜子里的像究竟有哪些特点呢,接下来我们就玩几个照镜子的游戏。我们该怎样玩呢?请看游戏要求。游戏1:(玩一面镜子)小组合作玩。师:请看观察要求:只用一面镜子(课件出示)1、“你能看见我,我也能看见你吗?这说明了什么?(你

8、看见我,我也看见你,说明“光路是可逆的”)2、闭起一只眼睛,看看镜子里有什么不同?(闭上左眼的时候,镜子里的我闭右眼。镜子里像的左右和实际物体的左右相反。)3、把镜子举高,你发现了什么?(我可以利用镜子看到坐在我身后的人,说明镜子能帮助我们扩大观看范围)师:在照镜子的这些活动中,请小组间仔细看一看,比一比,谁的发现多?(游戏时间把握在1分钟左右,学生交流发现)小体验:大家看,老师这有一个双线画的五角星,接下来我想请同学们用刚刚对镜子中的像的研究,眼睛看着镜子里的五角星,用笔在纸上的五角星里跟着画出来一个,试试看怎么才能画的好?师:刚才我们是用一面镜子来玩,发现了镜中像和实际物体的左右相反。如果

9、用两面镜子来玩,又有什么新发现?(课件出示)游戏2:(玩两面镜子)请你将两面镜子立着摆放,再试着改变两面镜子间的角度,看小蜡烛在镜中能成几个像?什么时候成像最多?师生交流,总结:我们会发现镜中出现许多不同个数蜡烛的像。而且两面镜子的夹角越小,所成的像越多。小体验:老师有个大胆想法,我们试试把两面镜子平行放置,观察一下蜡烛的像个数有什么变化呢?(很多个蜡烛的像)。问:你能猜猜镜子之间的光发生了什么会使得蜡烛产生这么的像?(在镜子之间发生了多次反射)活动三:曲面镜的成像特点课件展示几张图片,问:生活中这些常见的镜子是平面镜吗?(不是)师问:那该叫它们什么呀?(交流后介绍曲面镜,曲面镜有凹面镜和凸面

10、镜)想玩玩它们吗?师:介绍不锈钢勺子的两面恰好一面是凹面镜,一面是凸面镜。请同学们仔细用它照照镜子,把发现记下来。交流后总结:凹面镜成正立的缩小的像,凸面镜成倒立的像。三、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通过游戏活动认识了光的反射现象,探寻了平面镜的成像规律。生活中人们利用这些知识解决了很多问题,比如我们在潜水艇里想看水面上的情景时就可以利用平面镜做到。很多同学好像已经猜到了是什么,那么下节课我们就来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下课八、教学反思: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光与色彩”单元中的第2课。本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玩照镜子游戏,了解在镜子里可以看到物体的像和镜子能够反光的知识。在此基础上,第二课时再让学生利用所知识自己动手制作一个万花筒或潜望镜,以此巩固相关知识,以实现课程标准中制定的“了解镜子可以改变光的传播线路”的目标。课堂中,我根据学生的经验和本课的特点,在教学设计方面,让学生通过有趣的活动,在“观察发现问题预测实验验证”的探究方法中去学习,学生了解平面镜之前,先通过思考、假设、实验探究反光材料的特点,随后在玩镜子的活动中,对镜子的充满了好奇心,发现了镜子许多功能,如:学生在操作两面直立的镜子,不断变换两面镜子的角度,发现从镜子中能看到事物不同位置的情况。课末揭示曲面镜的特征,留有第二课时的学习悬念。缺陷和不足:要是能发动学生课后去制作万花筒,那就更好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