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学说与抑郁症课件PPT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32536753 上传时间:2020-05-17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治未病”学说与抑郁症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中医“治未病”学说与抑郁症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中医“治未病”学说与抑郁症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中医“治未病”学说与抑郁症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中医“治未病”学说与抑郁症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治未病”学说与抑郁症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治未病”学说与抑郁症课件PPT(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 治未病 学说与抑郁症 廖荣鑫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后 主要内容 治未病 理论是中医学中承载着预防医学观念的学术思想 代表着中医学的特色与精髓 其内涵与现代医学模式从治疗疾病向预防疾病 维持健康转变的战略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中医治未病的概念 4 中医治未病理论包括 是集养生保健 疾病预防 疾病康复的全过程 多层次的具有中医药特色的预防保健理论体系 如何更好地发挥中医 治未病 的优势 对于预防疾病的发生及危害具有重要的意义 5 中医治未病的渊源 黄帝内经 素问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 乱已成而后治之 譬犹渴而穿井 斗而铸锥 不亦晚乎 理论提出实践应用 素问 刺热篇

2、 肝热病者 左颊先赤 心热病者 颜先赤 脾热病者 鼻先赤 肺热病者 右颊先赤 肾热病者 颐先赤 病虽未发 见赤色者刺之 名曰治未病也 奠基于战国时期 6 中医治未病的渊源 西汉张仲景 唐代孙思邈 东汉华佗 晋代葛洪 指出伤寒新愈 若起居作劳 或饮食不节 就会发生劳复 食复之变 从而将病后调摄 以防复发 补充为治未病内容的重要延伸 将疾病分为 未病 欲病 已病 三个层次 他对治未病主要从养生保健和欲病早治的角度着眼 喜养性者 治未病之病 创五禽戏健身法 内修 外养 理论方法可分 行气 导引 服食 卫生 等 发展于汉唐时期 7 中医治未病的渊源 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 成熟于明清时期 8 运用中医治未

3、病的伟大思想和丰富手段 完善临床医疗体系 通过养生保健 疾病预防 重大疾病阻断和康复的全过程 多层次的实践 构建我国具有中医特点的预防保健理论体系 中医治未病的渊源 应用于新时期 9 何为抑郁症 抑郁症一名的定义 是由现代精神病学所命名的 在 国际疾病分类 第十版 ICD 10 对其诊断标准为 心境低落 兴趣和愉快感丧失 导致劳累增加和活动减少的精力降低 一般人群中重症抑郁症发病率为3 5 然而有轻度抑郁等其他抑郁状态者则是其数倍 其中 有很大一部分只是具有抑郁症的部分症状 而并不能满足抑郁症诊疗标准的人群 只能归其为抑郁状态 或者叫有抑郁倾向 诊断标准 抑郁发作以心境低落为主 与其处境不相称

4、 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 甚至发生木僵 严重者可出现幻觉 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症状标准 1 以心境低落为主 2 至少有下列4项症状 1 对日常生活的兴趣下降或缺乏 2 精力明显减退 无明显原因的持续的疲乏感 3 精神运动型迟滞或激越 4 自我评价过低 或自责 或有内疚感 甚至出现罪恶妄想 5 思维困难 或自觉思考能力显著下降 6 反复出现死亡的念头 或有自杀行为 7 失眠 或早醒 或睡眠过多 8 食欲不振 或体重明显减轻 9 性欲明显减退 3 严重程度标准 至少有以下情况之一 1 社会功能受损 2 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 4 病程标准 症状至少持续2周 5 排除标准 1 应排除由脑器质性疾

5、病 躯体疾病和精神活性物质所导致的抑郁 2 抑郁症患者可出现幻觉 妄想等症状 但应注意与精神分裂症相鉴别 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CCMD 3 11 中医治疗抑郁症的优势 目前西医抗抑郁的药物多达几十种 这些药物虽能取得一定的效果 但均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 成瘾性及禁忌症等缺陷 严重地影响了临床的治疗和依从性 因此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临床优势越来越多地得到人们的关注 中医对抑郁的认识 中医对于抑郁症虽然没有明确的解释 但是在中医基础理论中 关于现代抑郁症和抑郁倾向所表现的症状描述早已有之 如 史记 扁鹊仓公列传 载淳于意诊齐王之子病 此悲之所生也 病得之忧也 东汉张仲景在 金匮要略 中最早将属于郁证

6、的百合病 脏躁 梅核气 奔豚气等情志引起的病证进行描述及鉴别 叶选医衡 则云 夫郁者 闭结凝滞窟蓄抑遏之总名 明确点出了郁为病证 朱丹溪认为 郁者 燥淫为病之别称也 刘完素对郁解释为 郁 怫郁也 结滞壅塞 而气不通畅 古代文献整理研究表明 古代医家多认为其病因为情志过极或长期忧愁思虑 担忧恐惧 从而伤及脏腑而发病 并将其归为情志疾病 13 抑郁症的中医病因病机 现代中医认为 抑郁症病位在脑 与肝 心 脾等脏密切相关 脑神功能紊乱是抑郁症发病的主要因素 精神 意识 思维的紊乱与脑府气机失调直接相关 抑郁症的中医病因病机 医宗金鉴 曰 头为诸阳之会 位居至高 内涵脑髓 脑为元神之府 以统全体 脑神

7、功能紊乱主要表现在脑为髓海 脑为元神之府 为诸阳之会的病理改变 1 脑为髓之海 髓海充盈 则耳能听 目能视 鼻知香臭 言语成语 思维功能正常 髓海不足 则 脑转耳鸣 胫酸眩冒 目无所见 懈怠安卧 2 脑为元神之府 脑神功能正常 则精神振奋 意识清楚 思维敏捷 机灵善变 记忆力强 反之 神不足则悲 出现精神萎靡 意识不清 思维异常 反应迟钝 记忆力差等 3 头为诸阳之会 阳气者 精则养神 柔则养筋 阳气充足则精神振奋 精力充沛 活动自如 面色红润 反之则精神不振 倦怠嗜卧 畏寒肢冷 神疲乏力 面色苍白等 以上脑神功能紊乱的表现与抑郁症的主要症状情绪低落 乐趣丧失 精力减退 活动减少等颇为相似 抑

8、郁症的临床表现正是以脑神失调为主 因此治疗抑郁症首先要调整脑神功能 抑郁症的中医病因病机 抑郁症在脑神功能紊乱的前提下往往会出现五脏神紊乱的一系列症状 五脏神紊乱也会出现相应的精神和躯体症状 如 灵枢 本神 曰 肝藏血 血舍魂 肝气虚则恐 实则怒 脾藏营 营舍意 脾气虚则四肢不用 五脏不安 实则腹胀经溲不利 心藏脉 脉舍神 心气虚则悲 实则笑不休 肺藏气 气舍魄 肺气虚 则鼻塞不利少气 实则喘喝胸盈仰息 肾藏精 精舍志 肾气虚则厥 实则胀 通过临床观察 抑郁症正是在脑神异常为主的同时伴发肝 心 脾 肺 肾等脏腑异常 随后产生相应的躯体功能紊乱 更有甚者躯体病变会成为就诊的主要原因 1 抑郁症广

9、泛存在着 四高三低一重 的现象 四高是指患病率高 致残率高 自杀率高 复发率高 三低是指就诊率低 识别率低 治疗率低 一重即患者的负担重 这个负担包括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 针对抑郁症 四高三低一重 的现象 加强抑郁症的防治十分必要 2 中医治未病理论对于抑郁症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治未病理论最早见于 黄帝内经 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 曰 是故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 不治己乱治未乱 此之谓也 夫病己成而后药之 乱己成而后治之 譬犹渴而穿井 斗而铸锥 不亦晚乎 深刻生动地指出了 治未病 的重要意义 中医治未病理论主要包括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 病后防复三个方面 三者贯穿于防治抑郁症的全过程 中医治未病理论在抑

10、郁症防治中的作用 抑郁症发病与机体本身的状况密切相关 素问 评热病论 曰 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 人体脏腑气血衰弱是抑郁症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未病先防 首先要培养正气 提高抗病能力 达到 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培养正气 应当遵循自然规律 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 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 才能 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 未病先防 2020 5 17 18 顺应自然协调阴阳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虚邪贼风 避之有时 顺四时而适寒暑 2020 5 17 19 房事有节 醉以入房 以欲竭其精 以耗散其真 不支持满食疗保肾 食欲有节 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运动保健 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针灸药物调治 枸杞 地黄等按摩固肾

11、 涌泉 三阴交 肾俞 节欲保精益气调息 2020 5 17 20 饮食调养 1 日常饮食七分饱 宜清淡饮食 饮食自倍 肠胃乃伤 重视精神调养 情志紊乱是抑郁症发病的重要原因 突然 强烈的精神刺激 或反复 持续的精神刺激 均可导致人体气机逆乱 脏腑气血失调而发病 正如 素问 举痛论 曰 百病生于气也 怒则气上 喜则气缓 悲则气消 恐则气下 寒则气收 灵则气泄 惊则气乱 劳则气耗 思则气结 因此防治抑郁症应该重视精神调养 做到心情舒畅 精神愉快 思想上安定清静 不贪欲不妄想 避免情绪刺激 调摄精神 可以增强正气 预防疾病 素问 上古天真论 曰 恬淡虚无 真气从之 精神内守 病安从来 未病先防 20

12、20 5 17 22 谨慎起居 形神共养 黄帝内经 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来增强体质 适当的锻炼可以疏经活络 调畅气机 振奋阳气 畅行气血 防治疾病 汉代医家华佗根据 流水不腐 户枢不蠢 的理论 创造了 五禽戏 后世发展的太极拳 气功 八段锦等多种健身方法 不仅能够增强体质 提高健康水平 而且对于多种慢性病的防治具有一定的作用 通过培养正气 增强体质 调节情志 可以有效的预防抑郁症的发病 减少社会经济负担 未病先防 24 太极拳 始祖陈卜陈式太极拳陈正雷 孙禄堂孙式太极拳孙永田 杨露禅杨式太极拳杨振铎 满族人全佑吴式太极拳李秉慈 武禹襄武式太极拳乔松茂 太极拳是集意 气 身于一体的一种拳术 其特点

13、为轻松柔和 连贯均匀 园活自然 协调完整 刚柔相济快慢相兼 开合鼓荡小巧紧凑 匀缓柔和舒展大方 柔和紧凑大小适中 动作灵活步法轻捷 2020 5 17 25 五禽戏 虎形 熊形 鹿形 鸟形 猿形 2020 5 17 26 八段锦 两手擎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臂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除心火背后七颠百病消攒拳怒目増气力两手攀足固肾腰 既病防变是指发病之后防止疾病传变 强调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 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 金匮要略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曰 见肝之病 知肝传脾 当先实脾 古人早己认识到既病防变的必要性 既病防变 抑郁症早期多以气机郁遏 脏腑功能失调 津液输布不畅 脑神受扰为主

14、 久则由气及血 脏腑虚损 脑神失养 变生多端 在情绪低落的同时伴发失眠 头痛 头晕 胸闷胁痛 腹胀 纳呆等症状 五脏均可受影响 造成患者极大的痛苦 既病防变 抑郁症病位在脑 主要与肝 心 脾密切相关 如 肝失疏泄 对性格偏于内向 平素性情急躁之人 容易出现胸胁胀痛 全身不适感 心情烦闷 易起急 睡眠欠佳 以入睡困难为主 可予疏肝解郁之品 使肝气条达 气机调畅 全身气血调和 从而使人体各脏腑机能处于正常状态 常用方为逍遥丸心失所养 对平素易精神紧张 遇到事情容易心跳加快之人 常可出现心悸 记忆力下降 心烦 睡眠不好 以睡眠浅 睡不踏实为多见 临床上可予养心安神之品 如柏子仁 酸枣仁 茯神 远志等

15、 使心神有所养 常用方为养心丸脾失健运 对脾胃素虚之人 稍微活动即感到疲乏 常有食欲不振 食后胃脘部饱胀感 泛酸 睡眠欠佳 醒后仍感疲乏 困倦 大便稀溏或不成形等 可予健脾和胃益气之品 使脾气健运 后天气血生化有源 常用药物有山药 白术 茯苓 薏苡仁 神曲 炒谷麦芽等 常用方为保和丸 参苓白术散 因此在临床中要充分掌握抑郁症的病因病机及辨证施治 做到早期诊断 及时治疗 减少和防止并发症的出现 既病防变 中医药疗法可以多途径 多靶点对抑郁症进行治疗 并且安全可靠 不良反应少 抑郁症初期阶段综合运用中药 针刺 艾灸 推拿等方法 辨证施治 以调整阴阳 疏通经络 运行气血 从而平衡脑神紊乱 调整脏腑功

16、能 使人体恢复脏腑气血功能协调的状态 既病防变可以有效的防止抑郁症的并发症 减少患者的痛苦 提高治愈率 既病防变 病后防复是指在病愈或病情稳定之后 要注意预防疾病的复发 抑郁症的高复发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 也是一直困扰医学界的一大难题 抑郁症一般病程较长 病人初愈后 正气尚虚 邪气留恋 机体功能还没有完全恢复 机体处于不稳定状态 故要注意调摄 防止疾病的复发 病后防复 针对患者脏腑气血盛衰的状况 实施个体化的诊疗方案 服用具有健脑安神 调和气血 滋养肝肾等作用的中药 运用针刺 艾灸 推拿关元 足三里 三阴交 背俞穴等穴位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加强精神调摄 远离造成情绪刺激的事物 保持平和的心境坚持适当的运动 增强体质 中医治未病理论应用于抑郁症的防治 对于预防疾病的发生 减少患者的痛苦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降低社会经济负担 无疑具有重大的医学和社会意义 病后防复 33 总结 治未病 思想代表中医学的特色和精髓 在抑郁症防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医治疗抑郁症以整体观念 辨证论治为指导思想 在改善脑神经功能紊乱的同时辨证论治调理脏腑功能 改善躯体症状 以求形神共治 防治结合 2020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