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欧洲的联合》教案7 人民版必修2.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2528479 上传时间:2020-05-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欧洲的联合》教案7 人民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欧洲的联合》教案7 人民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欧洲的联合》教案7 人民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欧洲的联合》教案7 人民版必修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欧洲的联合》教案7 人民版必修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欧洲的联合》教案7 人民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欧洲的联合》教案7 人民版必修2.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欧 洲 的 联 合一、 教学内容分析欧洲的联合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二册第八单元第一课的内容。课程标准: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学习本节课实际上是学习整个单元的一把钥匙。欧盟,前身是欧共体,是当今世界三大经济区域集团之一,也是迄今为止全球经济发展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二、 学生学生学习情况分析高一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比较活跃、竞争意识强。学生在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学习后,搜集、整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已大大增强,也逐渐适应了生生合作、师生互动的课堂探究模式。学生在历史必修1世界多极化趋势中已经从政治角度学习欧洲一

2、体化的部分内容,学生积累的知识为本节教学创造了有利条件。本节课概念繁多,如区域一体化、关税同盟等艰涩的概念一时很难让中学生理解和接受。三、设计思想本节课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和“教学中建构主义”新课程理念,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适时引导和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主动思考、探究。本课教学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布置学生搜集“欧共体”及“欧盟”“欧元”的资料,了解整个欧洲走向联合的过程,认识当今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趋势,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多维度、多层面地考虑问题。真正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习过程的教育理念。四、教学目标1知道欧洲联盟形成和扩大的基本过程,分析欧洲

3、联盟成立的原因和影响,了解欧元的诞生。2整合教材资源,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史论结合等基本的历史思维方法,鼓励学生尝试用已获得的历史经验分析评判现实问题。通过课堂活动,鼓励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及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了解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体会当今社会国家间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树立国际意识和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五、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欧洲走向联合的过程及影响。通过了解欧盟认识当今经济区域集团

4、化发展趋势。 2.教学难点: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和法德联合。六、教学流程(板书设计):我看欧洲(进入教学情境)-我为欧洲整理过去(概括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我看欧洲联合的进程(欧洲煤钢联营、欧共体、欧盟、欧洲经济货币同盟)-我对欧洲联合的认识(欧洲联合的意义、影响)七、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搜集“欧共体”及“欧盟”成立的资料,了解整个欧洲走向联合的过程。(二)导入新课1. 我看欧洲(进入教学情境)材料1 反映都德最后一课的图片反映欧洲战争的图片 材料2 反映欧洲联合的图片请大家思考:(1)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欧洲主要国家之间的关系带来什么影响?(2)欧盟给欧洲人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1)

5、战争、灾难。(2)欧盟的建立使欧洲人的经济、文化和生活交往更加便利,欧洲人的意识增强。从战争到和平,从分裂对抗走向合作与共融,欧洲人经历了哪些过程?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从欧共体到欧盟经历了怎样的形成过程,欧盟的形成进一步推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欧洲一体化的加强产生怎样的影响。(导入新课)2.我为欧洲整理过去(欧洲联合的原因)材料3 美苏争霸材料4 1948年4月16日,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成立,其任务是分配美国援款,欧洲人从此走上了合作之路。德尼兹等欧洲史学习与探究:根据材料一、材料三、材料四,分析、概括欧洲走向联合的必然性。(教师简单结合材料讲解欧洲大陆最主要的矛盾法德矛盾的形成)参考答案:欧洲走

6、向联合的必要性:(1)近代欧洲各国的冲突和战争不断,给欧洲人民造成了无穷的灾难。要重建欧洲只能走联合统一道路。(2)彻底消除法德两国的矛盾。合理配置经济资源,促进经济发展。(3)抵御来自苏联的威胁和美国的控制。(4)配合“马歇尔”计划的推行。欧洲联合的可能性:欧洲人有共同的文化遗产;统一的欧洲是欧洲人的梦想。教师分析:欧洲的联合有其必要性,又有其可能性,有内在的需求,又有外力的推动,有历史的教训,也有现实的要求。这就使共同历史文化而地域又相连的欧洲人,有了建立一个超国家的一体化组织,实现欧洲的联合的共同愿望。衔接:为了使欧洲摆脱血腥冲突的威胁,缓和民族仇恨,防止历史的悲剧的重演,为了更好地利用

7、欧洲的资源,必须重新组织欧洲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生活。某种超国家的一体化组织有助于达到这一目标。3我看欧洲的联合进程(1)欧洲煤钢联营至欧洲共同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5 “把法国、德国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 -“舒曼计划”思考:舒曼计划的主要目的和内容是什么?(目的:防止法德再次爆发战争,使欧洲逐步走向统一。法德的和解是欧洲联合的关键.内容:建立欧洲煤钢联营,欧洲的联合从煤钢联合开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跪下去的是勃兰特的双腿,站起来的是整个德意志民族的精神”(世界舆论评论)法德的和解为欧洲走向联合铺平了道路。思考:德国政治家破解难题的方

8、式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德国:“二战”后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感到法德之间必须走出冤冤相报的怪圈。他提出应从经济着手,使两国逐渐联合。这样法国对于安全的要求可以得到满足,同时也能制止德国民族主义抬头。阿登纳在提出方案时,能设身处地考虑到法国在战争中饱受伤害的心理,考虑到法国的安全保障,还自觉制止德国民族主义抬头。而法国虽然是战胜过,却积极响应德国的和平建议,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曾经势不两立的德法两国,已经成为维护欧洲和平的中坚力量。)由此引发学生思考中日两国关系的处理(日本必须正视历史问题)(2)欧盟的形成衔接: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步伐。下面请学生阅读课本简要归纳欧盟的形

9、成过程。现场体验在欧洲,人们常常形象地把欧洲一体化比喻为一辆汽车。把在欧洲一体化过程中发挥不同作用的四国英、法、德、意喻为汽车中的零部件。根据这一比喻,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辆卡通汽车,请学生分析这四国分别是汽车中的哪一部件?说明理由。 (提示:一般认为法国是方向盘,德国是发动机,英国是刹车,意大利是坐垫)(叙述)联合中有矛盾,有争议,但是由于欧盟内部有着良好的合作机制,使得欧盟这辆性能良好的车子能不断地往前开。有分歧,最终又能走向一致,说明欧洲的联合是顺应了欧洲各国发展的需要,是大势所趋。在从欧洲煤钢联盟到欧共体再到欧盟,在欧洲这一走向联合的进程中,其经济一体化呈现了怎样的演进趋势?(参考答案

10、:标志着欧共体正式由一个以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转变为一个具有政治和经济双重性质的组织。)欧盟成立后是如何进一步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欧洲一体化的加强产生怎样的影响?(3)欧洲经济货币同盟欧元启动1999年1月1日,近万人聚集在德国法兰克福欧洲中央银行外一个巨大的欧元符号旁,庆祝欧元正式启动。2002年1月1日,是3亿欧洲人值得纪念的历史性日子。从那天起,不管他们讲德语、法语、葡萄牙语、荷兰语,从口袋里掏出来的都是同一种货币欧元现钞。欧元现钞 学生根据查找资料,解说欧元的设计。1.下图货币的发行,说明了( )A 欧洲经济一体化开始 B. 欧洲联盟建立C 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形成 D.欧洲共同体建立2.2

11、002年元旦,欧元在欧盟多数国家正式流通,主要表明( )A .区域集团内的经济联系更趋稳定B. 各成员国的集体自力更生能力得到加强C. 法德两国在欧盟内取得主导地位D. 欧洲盛行保护主义欧洲建设的最终目标绝不仅仅是要统一货币,而是要向更好的政治联合方向迈进,欧元将增强欧洲人的欧洲意识,成为欧洲实现政治一体化的催化剂。问题:欧元的出现对欧洲有何影响?分析欧元产生的影响?欧元成功启动,促进欧元区和欧盟经济发展;有利于推动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淡化了欧洲地区的疆域和国别的概念,促进欧洲国家走向联合。4我对欧洲联合的认识(向学生展示教师收集到的有关材料,学生一般比较容易回答) (1)经济实力逐步强大,

12、成为世界经济三强,欧元成为公认的世界第二大货币。(2)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世界多极化趋势下,欧盟成为重要一极。(3)欧洲联合的成就用事实说明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世界其他区域经济的一体化起到了强烈的示范和借鉴作用,也为全球经济一体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三)思路拓展1英独立报在庆祝欧盟成立50周年时问卷调查:“欧盟为我们做了什么?” 2阅读图片,思考问题。 地毯式扩张 大棒对大棒 军事演习 快速反映部队(1)西欧国家建立“欧洲人的欧洲”过程中,规模发生了什么变化?有什么新的发展趋势?(2)这对西欧和世界有什么重大意义?3阅读材料,思考问题2004年以来,欧盟成为中国

13、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也成为仅次于美国的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欧盟是中国累计第四大实际投资方;欧盟是我国累计最大技术引进来源地。 中国与欧盟经贸关系的现状评估 说明欧洲联合对中国经济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在区域经济集团化过程中,中国该如何应对?(教师归纳:二战以后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区域经济集团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是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表现,有利于经济集团内成员国经济的发展,是带有集团主义色彩的贸易保护主义;而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趋势;两者表面上看起来是矛盾的。从欧洲联合的进程以及它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到: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是经济全球化一个中介、

14、一个环节和一个阶梯,区域经济合作的广泛展开,必将进一步推动和促进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同时,经济全球化则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最终归宿。)(四)课堂作业阅读下列图片,回答1、2两题。 图39. 1.三幅图分别是什么组织的标志?2.这三幅图说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怎样的发展趋势?3.欧洲联盟的成立标志着( )A.欧洲一体化的内容由经济合作为主扩大,到政治和经济的双重合作B.欧洲实现了经济政治的一体化C.欧元已成为欧洲单一流通的货币D.欧盟的经济、政治实力下降4.从“二战”后至今欧洲一体化的演进趋势是( )合作从经济逐渐扩大到政治领域 其规模不断扩大,成员国逐渐增多 从单一的经济领域向多种经济领域扩展 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逐步合流A. B. C. D. (五)课后探究1.在经济区域集团化面前,中国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我们该如何面对?2.如果我是一个英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