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6-2017学年秋季学期湘教版初中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新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2513047 上传时间:2020-05-16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2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2016-2017学年秋季学期湘教版初中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新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最新2016-2017学年秋季学期湘教版初中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新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最新2016-2017学年秋季学期湘教版初中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新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最新2016-2017学年秋季学期湘教版初中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新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最新2016-2017学年秋季学期湘教版初中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新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2016-2017学年秋季学期湘教版初中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新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2016-2017学年秋季学期湘教版初中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新版).doc(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教学进度表周次教学内容及课时备注1第一单元 举杯祝福:演唱歌唱祖国举杯祝福2第二单元 八音和鸣(三):欣赏百鸟朝凤江河水渔舟晚唱夜深沉3第三单元 泥土的歌(三):第1课时4第2课时5国庆放假6第四单元 键盘上的舞蹈:第1课时7第2课时8第五单元 梨园百花(三)9第六单元 七彩管弦(三):第1课时10段考11第2课时12第七单元 让世界充满爱:第1课时13第2课时14第八单元 歌剧览胜(一)第1课时15第2课时16我们的音乐天地17音乐科期末复习18音乐科期考第一单元 举杯祝福【教学目标】:1、能认真的聆听本单元中的三首歌曲,能轻声跟唱歌唱祖国举杯祝福两首歌曲,体会歌曲所要表达的含义,并对学生

2、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2、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弱起小节、进行曲以及二三段题结构形式。【教学重点】 :1、认真的欣赏歌曲歌唱祖国并能哼唱,为下一节背唱该歌曲做好准备。2、掌握二段体、三段体的结构形式。【教学难点】:认真聆听歌曲,体会歌曲所要表达的感情,以及演唱歌曲的情绪。【课 型】:新授课【课 时】:1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音像材料等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欣赏歌曲爱我中华并播放中国风景建筑图片,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提起他们的兴趣。并引出今天的课题举杯祝福!2、讲授新课A、歌唱祖国1)初步欣赏歌曲歌唱祖国,讲解谱面上的音乐知识。a、歌曲的调号、拍号、作者(一带而过)。b、

3、常见节奏型:大附点、小附点、大切分、小切分、前八后十六、前十六后八、二八等等(回忆)。c、新的音乐符号:D.S.反复记号d、弱起小节:从弱拍或次强拍起的小节叫做弱起小节(或称为不完全小节)。2)带问题欣赏歌曲(不同版本)问题:a、歌曲表达了何种感情?表现了中国人民昂扬的精神风貌和自豪感,表达了人民对祖国的歌唱和赞颂。b、歌曲演唱情绪?坚定、有力、豪迈、雄壮、赞美。3)音乐体裁a、进行曲:源于军队中用来统一步伐、表现雄壮军威、鼓舞士气的队列音乐,是一种用步伐节奏写成的声乐曲或器乐曲。听起来雄壮有力而又有行进感。常用2拍子和4拍子。步伐节奏:强弱交替出现,速度为步行速度的节奏就是步伐节奏。 b、举

4、例:我们比较熟悉的进行曲类的作品。(并欣赏其中的几首) 义勇军进行曲运动员进行曲拉德茨基进行曲土耳其进行曲军队进行曲以运动员进行曲为例,说明其行进感,是一种步伐节奏。4)曲式结构:带再现的三段曲体形式:ABA三段体的另一种形式:A+B+CB、举杯祝福1)欣赏歌曲,并讲解谱面上的音乐知识。音乐符号:波音、倚音、反复记号2)说一下你知道的民族有哪些?回族 羌族 纳西族 赫哲族 藏族 怒族 景颇族 门巴族 苗族 佤族 仫佬族 珞巴族 彝族 京族 布朗族 基诺族 壮族 汉族 撒拉族 维吾尔族 傣族 蒙古族 毛南族 哈萨克族 满族 朝鲜族 锡伯族 俄罗斯族 侗族 土家族 阿昌族 达斡尔族 瑶族 哈尼族

5、普米族 塔吉克族 白族 布依族 仡佬族 塔塔尔族 黎族 傈僳族 德昂族 鄂温克族 畲族 高山族 保安族 鄂伦春族 水族 拉祜族 裕固族 乌孜别克族 土族 东乡族 独龙族 柯尔克孜族C、国家欣赏歌曲国家,并哼唱歌曲。3、小结1)欣赏歌唱祖国举杯祝福国家三首歌曲。2)音乐知识:弱起小节、进行曲、三段体结构等。4、作业搜集你喜欢的歌颂祖国的歌曲!【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八音和鸣(三)【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民族器乐曲的欣赏和了解,让学生能够真正喜欢中国民族音乐, 懂得继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意义;过程与方法:聆听一些民族器乐曲,让学生感受民族器乐曲的韵味和魅力:知识与技能:(1) 能

6、够说出一些常见的民族乐器的名称及其分组,能够辨别它们的音色;(2) 在听赏中,能说出江南丝竹乐队是由那些乐器组成及音色特点;(3)在听赏紫竹调时,能指出演奏中的“加花”技法段落或乐句,并参与“加花”创作,发展自身创作力。【教学重点】:听赏紫竹调【教学难点】:“加花”的创作与表现【教学设想】:本单元以“八音和鸣”为题,目的在于让学生感知传统民族器乐的魅力,从而喜欢上中国民族音乐,但现在的中 学生对中国民族乐器知之甚少,也谈不上喜欢。所以,让学生在四十五分钟内通过听赏一些作品,让学生充分感受民族器乐的魅力是我本节课教学的重点。为力求达到这个目的,在教学设计中,我首先利用课件的优势,丰富教学内容,加

7、大信息量,为学生营造美的氛围。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选择了一些经典的民族器乐曲,如欢乐歌、赛马、百鸟朝凤、高山流水等,让学生感受二胡、唢呐、古筝及江南丝竹的韵味和魅力。此外,女子十二乐坊的演出片段除了会让我们充分感受其清新、典雅的风格外,在演奏中出现的“加花”的技法,也给我们提供了创作的素材,在学习方法上,我改变以往欣赏课一听到底的方法,采用了游戏分组、听音乐选画、唱音乐主题、“加花”创作与表现等方法或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自主探究。“加花”创作对于山区的孩子来说是一个难点,我首先让学生比较紫竹调中旋律的变化,让学生了解“加花”的技法,即“你简我繁、我简你繁”,另外每个小组只创作1 至2个小节

8、,降低了创作的难度。【教学准备】: 课件、打击乐器、曲谱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课前播放音乐欢乐歌2.上课礼仪欢乐歌为江南丝竹中的八大名曲之一,其情绪欢快活泼,便于营造典雅、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二.导入新课同学们刚才都是踏着音乐声走进课堂的,在踏进教室时你听到老师播放的这首乐曲给了你怎样的感受呢? 这首乐曲的名字就能反映大家此时的心情,叫欢乐歌,大家刚才听出了这支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呢?(学生讨论回答)师小结: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及深厚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中国的民族音乐也有几千年灿烂历史,有着许多像欢乐歌这样好听的音乐,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进行一次民族音乐之旅,三.民族

9、乐器1.“八音”(1)我们今天探讨的课题是八音和鸣,“八音”指的是我国民族乐器以制作材料为依据,可以分为八大类别,大家想知道“八音”是哪八音吗?(课件展示)(2)按照这种“八音”之说,大家能不能对各个类别的民族乐器举几个例子出来。(3)对于学生可能说不上来的“土、石、匏”进行举例。(课件展示)2.游戏分组(1)我国的民族乐器经过长期的改造与完善,现已形成四大类别。现在咱们来做一个游戏,屏幕上有四个乐器组的名字,你认为你手中拿的这种乐器该归到哪个乐器组,就做到哪一组去。(课件展示)(2)同学们都已找好了位置,那你们坐的对不对,我们来看一看。3.听一听,辨一辨认识了这些乐器,下面,老师要播放一些民

10、族器乐独奏曲的片段,来听听它们的声音。这些可是精品中的精品,相信大家一定会一饱耳福的,不过,别忘了老师屏幕中提出的问题哟。 (播放赛马、百鸟朝凤、高山流水的片段)四.丝竹古韵1.初听全曲刚才我们领略了民族乐器在独奏时的魅力,真是音色各异、情趣各有不同。这些民族乐器除了用于独奏外,还常常用来共同演奏一支乐曲,形成齐奏或合奏。 这样就组成了多种形式的民族乐队。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一种。首先请大家欣赏一首民乐小合奏紫竹调。听听中间出现了哪个乐器组的乐器。并从这四幅图中选出与其意境相符的一幅图。2.(课件展示)介绍江南丝竹。3.复听全曲下面我们就再一次来感受以下江南丝竹的清新优美。在体会紫竹调带给

11、我们的美好意境的同时,大家可以轻声哼唱音乐主题,并辨别一下,这支乐曲有几个段落组成。并说出每一段分别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播放音乐)4.复听片段(1)展示主题曲谱、播放主题音乐两遍。让学生“啦”字试唱曲谱。(2)展示笛子、二胡曲谱,播放两段音乐。引导学生辨别哪段是笛子的,哪段是二胡的。 ( 听音选画、 谈感受、 了解、 聆听)( 听主题,模唱主题、辨别曲谱)五.创作与表现1.引导学生比较笛子和二胡演奏的曲子与主题的不同之处,教师简单介绍“加花”。2.进行启发然后给出几句乐谱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引导做调整。3.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并唱出自编谱。可加入打击乐器。(了解、 创作、表现)六.爱与振兴1.

12、今天我们的民乐之旅马上就要结束了,通过今天的旅行,你对中国民乐有了怎样的了解呢? 2.这么美的音乐,可是,我们许多年轻人都不了解它,面对这种现状,我们作为中华文明的继承人,又该怎么办呢?3.下面,老师给大家推荐一支乐队,西望他们的演出能给大家一些启发。(播放女子十二乐坊的演出片段)4.小结,提出希望。5.播放FLASH紫竹调,学生可以听音乐出教室。【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泥土的歌(三)【教学目标】:1、能专心聆听传统民歌中有代表性的作品,并能哼唱期中的一两手作品。2、能对有关音乐作品的风格和特征进行简单的评述,并能简单地概括劳动号子与山歌的基本特征。3、能自信、大胆地参与各种音乐表现活动。【

13、教学设计亮点】:从劳动人民的劳动生活场景切入,让学生走入他们的生活,再聆听和学习他们生活中有感而发的歌曲,利用“角色换位”的方法让学生走进传统民歌。【教学重点】:完整的学唱演唱云南民歌放马山歌。【教学难点】:能总结出劳动号子与山歌的基本特征。【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1课时导入导语:让我们在影片中,跟随一位老爷爷去了解一段历史吧!观赏:纪实片船工的视频片段。交流:在影片中你看到了些什么?听到了些什么?船工及有节奏的呐喊声。讨论:船工们在不同的环境中的呐喊声有什么不同?展示两幅图片(平水与急流)。 (引导学生从节奏、速度、力度方面进行回答。平水时节奏比较平缓、速度适中、声音力度相对较弱,急流时节奏比较密集、速度逐渐加快,力度较强。)跟随老师的手势,用“弱缓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