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2512978 上传时间:2020-05-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青岛胶州市三里河小学 徐发涛、张琼瑶教学内容:教科书9596页,条形统计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和动手等教学活动学会整理数据的不同方法,能把得到的信息填在条形统计图上,感受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分析的过程,会看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从中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并能根据统计的结果分析问题。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在经历统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能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创新意识以及操作与合作能力,体验数学的魅力。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合作的愉快,培养创新探索精神;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和材料,培养统计

2、的数学思想。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不同形式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纸、水彩笔。教学过程:活动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同学们,我们学校要订做校服,要做的同学请举手?你做多大的?生1:150的。生2:145的。师:这么多,做的尺码又不同,老师该怎么记呢?【评析:创设做校服的现实情境,把问题抛给学生,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统计的必要性,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活动二:解决问题,探究方法。1小组合作。生1:先记130的,让穿130的同学举手,然后是135的。生2:以小组为单位统计一下,然后汇总。师:同学们真善于思考,我们就采用分组统计的方法,小组长做好分工。2全班交流。师:我们来看看同学们统计的情况。哪

3、个小组来汇报一下?组1:你们组最小的尺码是130,最大的尺码是150。组2:我们组140的有两个同学,135的有1个同学。师:这是你们小组校服尺码的情况。现在,我想知道我们全班穿哪个尺码的同学最多?穿哪个尺码的同学最少?穿140的有多少人呢?这样看比较杂乱,怎样才能看得很清楚呢?生:把刚才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填在下面的统计表里。四年级全班校服尺码情况统计图_年_月尺码135及135以下140145150155160及160以上特体人数师:老师有一种新的统计方法,想学吗?生:想。3认识条形统计图。课件出示未完成的条形统计图,介绍横轴和纵轴。师: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你能把统计表中的数据在统

4、计图上表示出来吗?学生独立完成条形统计图。展示条形统计图,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做的?生1:135及135以下的有6个同学,我就数了6个格,然后涂上颜色。师:谁来评价以下他做得怎样?生:涂得很清楚,如果在上面写上数字就更好了。师:你的建议很好,就听你的。在上面写上数字就更加清楚了。师:像同学们刚才做的这个统计图,我们就把它叫作条形统计图。回忆一下刚才我们在绘制条形统计图时,先干什么,再干什么?生:先标数据,再涂色。师:观察统计图,你发现了哪些信息?生1:从图中我看出了穿145尺码的人数最多。生2:我知道135及135以下尺码的人数和160及160以上的人数差不多。师:同学们真聪明,的确是这样,通过

5、看图,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出穿各种尺码的有多少人。这也是条形统计图最显著地特点。课件显示:条形统计图能够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多少。这节课我们先收集了各小组同学小腹尺码的数据,又进行了整理,最后进行了分析,还有了很多的发现。统计的作用非常大,下面我们就用统计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评析:为了让孩子体会到统计的必要性,老师充分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统计整理,然后绘制条形统计图,在绘图的过程中产生思维碰撞,充分经历探究的过程。】活动三:自主练习,应用方法。1这是各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爆炸的时间统计图。(1)观察这个统计图,你能得到哪些信息?(横轴表示要统计的5个国家,纵轴表示相隔的时间。)(2)说一说,一个格代表几年?各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爆炸相隔的时间分别是多少?你有什么感想?2用刚才学过的知识完成书上第97页自主练习第2题。(1)先来观察这个统计图,有没有不同的地方?(用纵轴表示项目,用横轴表示数量的多少。)(2)分析一下这个班的投篮情况。【评析: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既增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加深对条形统计图特点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四:回顾整理,总结提升。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