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016-2017学年上学期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五四学制).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2502953 上传时间:2020-05-1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016-2017学年上学期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五四学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山东省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016-2017学年上学期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五四学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山东省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016-2017学年上学期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五四学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山东省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016-2017学年上学期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五四学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山东省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016-2017学年上学期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五四学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016-2017学年上学期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五四学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016-2017学年上学期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五四学制).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2017学年山东省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五四学制)一、选择题1某混合物其组成特点是“各成分彼此完全混合,处处相同”,这种混合物不可能是()A食盐水B黄泥水C空气D不锈钢2下列质量增加的变化有一种与其他三种存在着本质的区别,这种变化是()A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质量增加B久置在潮湿空气中的铁钉质量增加C久置在空气中的生石灰质量增加D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3下列各组物质间的反应,由于现象不明显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出反应发生的是()A锌与稀盐酸B烧碱溶液与稀硫酸C氧化铁与稀硫酸D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4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温

2、度/0102030405060溶解度/gNaCl35.735.836.036.336.637.037.3KNO313.320.931.645.863.985.51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时,将40gNaCl固体加入100g水中,可得到140gNaCl溶液BKNO3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都很大C将30的KNO3饱和溶液升温至60,会变成不饱和溶液D20时,Na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做常见酸、碱与指示剂反应的实验,使用的试剂均从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中选取实验后将废液分别集中到各组的一个废液缸中,甲组废液无色,而乙组废液呈红色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组废液中一定含有稀盐酸或稀硫酸B乙组废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C将适量的甲组废液滴入乙组废液中溶液一定会变成无色D两组的废液都有可能显酸性6少年儿童按如图时间就餐,口腔残留食物的pH在一天中的变化如图:已知口腔若经常保持酸性,容易发生蛀牙,如果只从这一点考虑,你认为三次刷牙时间最好安排在()A三次吃点心后B早、午、晚餐前C早餐、午餐、晚睡前D早、午、晚餐后7下列离子能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并且使溶液呈无色的是()ACu2+、SO42、Cl、Na+BOH、K+、NO3、Ba2+CMg2+、SO42、Na+、NO3DNa+、CO32、Ca2+、Cl8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4、A酸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B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9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探究“CuSO4溶液显蓝色与什么离子有关”作为研究课题,以下是他们提交的实验方案,其中不需要做的实验是()A观察Na2SO4、K2SO4溶液的颜色B观察CuCl2、Cu(NO3)2溶液的颜色C向CuSO4溶液中滴加适量的NaOH溶液,静置后观察溶液颜色D加水稀释后观察溶液的颜色10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A向p

5、H=3的稀盐酸中不断加水B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C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D在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中加稀盐酸二、填空与简答题11养成“规范操作、周密观察”的良好习惯,是完成化学实验的关键小华在化学实验技能测试中抽到的题目是: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3.5%的碳酸钠溶液并测定其酸碱度考试时,小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1)以上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用序号字母表示)(2)如图所示的操作中,若C中砝码的质量为10g,游码的读数为3.5g,则碳酸钠的实际质量为g,配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保留到1%)该实验中导致配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13.5%的原因还可能有(写出一个即可)如果要

6、将100g13.5%的碳酸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缩小一倍,可加水g(3)小华在测定所配制溶液的酸碱度时,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湿润,再进行测定,则测的溶液的pH值(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4)为证明酸与碱能发生反应,后来小华还进行了以下实验,请看图回答:甲:滴入酚酞试液后,观察到的现象为;图乙: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硫酸,并不断搅拌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红为止,发生反应的方程式可表示为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该反应的微观过程的实质是图丙:丙中操作存在的问题是;若用正确操作测得丙中溶液的pH=5,溶液含有的粒子是(用符号表示)12如图所示曲线A,B,C分别表示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变化,试

7、回答:(1)t2,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2)M点表示t3时,A的(饱和、不饱和)溶液,t3把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得到溶液质量为克(3)当B中混有少量A时,可采用的方法提纯B(4)若要将C物质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可采用改变温度的方法为(5)t1,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关系是13海水中的化学(1)人们从海水中可以获得很多有用的物质如淡水、食盐、镁、纯碱等获取这几种物质主要通过物理变化的是(填编号)(2)海水的综合利用可以制备金属镁,其流程如图所示(图中A、B、C均表示主要成分):写出AB B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除去粗盐中的不溶

8、性杂质可采用的步骤(3)利用海水制得的精盐,可进一步通过化学变化制得用途极广的纯碱,写出海水制碱发生的反应方程式14请根据如表回答有关问题:(除第(2)题外,其余各小题均用序号填空)序号物质盐酸水熟石灰纯碱化学式(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微观构成粒子(用符号表示)(1)表中的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属于碱的是;属于盐的是(2)填写如表空白并利用表中的物质作为反应物,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中和反应制取氢氧化钠(3)若要测定纯碱溶液的酸碱度,选用下列选项中无色酚酞试液紫色石蕊试液pH试纸(4)浓硫酸沾到皮肤上我们先用大量的水冲洗,你认为再涂上哪种溶液比较好?食醋(含醋酸)熟石灰碳酸氢钠15某氯化钾样

9、品含有杂质氯化钙和氯化镁,实验室提纯流程如下:(1)操作A的目的是使样品X溶液中溶质是(2)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实验过程中发现过滤速度较慢,可能的原因是(写一点即可)(3)本实验中蒸发是为了除去(填化学式)为了获得纯净的氯化钾,应蒸发至(填序号)A完全蒸干时停止加热 B快干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C有大量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过滤弃去剩余的少量溶液(4)若样品中含80g KCl,理论上最终所得KCl固体的质量(填编号)a大于80g b等于80g c小于80g d无法确定三、实验与探究16在学习盐的性质时,某组同学将碳酸钠溶液和一瓶标签破损的溶液M(如图)进行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

10、得到澄清滤液同学们对该实验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探究一 M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1)【提出猜想】该组同学认为M溶液的溶质有两种可能:是,是CaCl2【收集资料】CaCl2水溶液呈中性(2)【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M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猜想正确,碳酸钠与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探究二 过滤后澄清滤液中会有哪些溶质?【提出猜想】猜想一:NaOH和Na2CO3;猜想二:;猜想三:NaOH(3)【实验验证】同学们针对“猜想一”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盐酸没有气体产生 “猜想一”不成立 他们的实验结论是否

11、正确?,理由是(4)【继续探究】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滤液中溶质的组成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分别取少量滤液于A、B两支试管中,A中加入CaCl2溶液,B中加入溶液 若A中产生白色沉淀,B中没有沉淀“猜想一”成立“猜想二”成立“猜想三”成立四、分析与计算题17造纸厂会产生含氢氧化钠的废水,需经处理呈中性后排放为测定此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小明取80 g废水样品加入到锥形瓶中,逐滴加入10%的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盐酸73 g计算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2016-2017学年山东省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五四学制)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某混合物其组成

12、特点是“各成分彼此完全混合,处处相同”,这种混合物不可能是()A食盐水B黄泥水C空气D不锈钢【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分析】根据“各成分彼此完全混合,处处相同”,来分析回答本题,黄泥水属于悬浊液不均一、不稳定【解答】解:A、食盐水属于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A错;B、黄泥水属于悬浊液不均一、不稳定,故B正确;C、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空气中各成分也是均一混合在一块的,故C错;D、不锈钢是均一混合在一块的混合物,各成分彼此完全混合,处处相同,故D错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悬浊液、乳浊液都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2下列质量增加的变化有一种与其他三种存在着本质的区别,这种变化是()A

13、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质量增加B久置在潮湿空气中的铁钉质量增加C久置在空气中的生石灰质量增加D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考点】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首先明确不同物质质量增加的原因,然后分析,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找出异同点,答案也就一目了然了【解答】解:A、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变质生成碳酸钠固体质量增加,发生了化学变化;B、铁钉在潮湿空气中锈蚀变质,生成了氧化铁,发生了化学变化;C、生石灰和空气中的水反应变质生成氢氧化钙甚至进一步反应生成碳酸钙,固体质量增加,也是

14、化学反应;D、浓硫酸吸水质量增加是物理变化,与其它变化不同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质量增加的变化,包括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涉及到浓硫酸的吸收性3下列各组物质间的反应,由于现象不明显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出反应发生的是()A锌与稀盐酸B烧碱溶液与稀硫酸C氧化铁与稀硫酸D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考点】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分析】物质间的反应若有明显的反应现象,如产生沉淀、气体、固体溶解的现象等,则不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就能判断出反应发生;若物质间反应时没有明显现象的可以借助指示剂,如酸碱的中和反应等【解答】解:A、锌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有气体生成,现象明显,不需借助酸碱指示剂就能判断出反应发生,故选项错误B、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