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名言资料教程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2502236 上传时间:2020-05-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9.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文化名言资料教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国传统文化名言资料教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国传统文化名言资料教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国传统文化名言资料教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国传统文化名言资料教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名言资料教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文化名言资料教程(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传统文化名言忠篇一(一)热爱祖国1. 原文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先秦)太公六韬译文国家不是一个人的国家,而是所有民众的国家。2. 原文寸寸山河寸寸金。(清)黄遵宪赠梁任父同年译文祖国河山秀美如画,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寸土寸金。3. 原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明)顾炎武日知录正始译文国家的兴衰存亡,每个老百姓都是有责任的.4. 原文位卑未敢忘忧国。(南宋)陆游病起怀书译文虽然我地位卑微,也始终不敢忘记为国分忧。5.原文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转译文男子汉大丈夫应当为国家戍守四方,死于边境,并以马革裹尸为荣耀。6. 原文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2、(南宋)郑思肖德佑二年岁旦译文我一心向着朝廷收复失地,统一中华;那万古传诵的下泉诗中所表现出来的境界,也正是百姓翘首企盼的。7. 原文君子虽在他乡,不忘父母之国。(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译文君子即使远在他乡,也常思念父母祖先的故居之地。8. 原文疾风知劲草,板当识诚臣。(唐)李世民赐萧瑀译文在大风来临之时,才能分辨出港进不折的草;在国家动荡之际,才能显示出忠诚勇敢的大臣。9. 原文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南宋)佚名名贤集译文在国家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10. 原文投死为国,以义灭身。(三国魏)曹操让县自名本至今译文为了国家而不惜牺牲,为了正义而不

3、顾生死。11. 原文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明)夏完淳别云间译文即使自己死了,那不屈的魂魄也要返回故乡,将在空中注视后继者高举义旗,鼓舞他们从事地与外族侵略的大业。(二)尽忠职守12. 原文处其位而不履其事,则乱也。(先秦)礼记表记译文处在自己位上而不负起责任,社会就乱了。(三)诚实守信13.原文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译文不要把金玉当成宝物,忠诚与信用才是宝。14. 原文不愧于人,不畏于天。(先秦)诗经小雅译文因为自身讲求诚心,所以对他人无所愧疚,对上天也是无所畏惧。15. 原文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战国)孟轲孟子离娄上译文诚是自然规律,追求诚是做人的选择。16. 原文不忠不

4、信,何立于天地之间?译文一个人如果不讲求忠义诚信,那么怎能在世上立足呢?17.原文凡出信,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清)李毓秀弟子规译文说话办事,诚心在先;欺骗与胡说,那怎么可以呢?18.原文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身。(先秦)礼记表记译文口头上给人以恩惠却没有实际行动,那么怨恨和灾祸就会降临到他的身上。19.原文立身存笃信,景行胜将金。(唐)王梵志全唐诗补逸卷二译文为人处事要老实忠厚讲信用,品行高尚胜过金银财富。20. 原文梦中许人,觉且不背.(汉)贾谊新书匈奴译文(人的诚信程度应该达到折中境界:)即使睡梦中答应过别人,醒来后也不失信。21. 原文巧伪不如拙诚。(北朝齐)颜氏家训名实篇译文机巧

5、虚伪不如质朴真诚。22原文巧言令色,鲜矣仁。(春秋)论语学而译文言语动听,面目乖顺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23原文人之贵朴讷诚笃.(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惠芳译文为人最重要的是朴实忠厚,真诚实在。24原文身不正,不足以服;言不诚,不足以动。(明)徐被稷耻言译文说话实在,办事实在,为人实在,没有不使人信服的道理。25. 原文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春秋)论语公治长译文起初我对待别人,相信他会说到做到的;现在我对待别人,还会相信他的,但是要看他的行动。26. 原文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译文孝敬父母是培养道德的开始,敬爱

6、兄弟是培养道德的延伸,信用是道德培养的深度,忠诚是道德培养的表现.曾参恰恰是具有这四种道德的人。27. 原文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凭也。(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译文诚信,是国家的宝贵财产,也是民众的依赖。28. 原文言必信,行必果。(春秋)论语子路译文说话要恪守信用,做事要落实。29. 原文与人以实,虽疏必密;与人以虚,虽戚必疏。(汉)韩婴韩诗外传译文对待别人以诚实的态度,即使原来关系疏远也会变得亲密起来;对待别人以虚伪的态度,及时原来关系密切也会变得疏远。30. 原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春秋)论语为政译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求知态

7、度。不怕别人不了解我,而要怕我不了解别人。孝篇二(一)孝敬父母1.原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春秋)论语学而译文少年弟子在家要孝敬父母,外出做事要兄弟和睦。2.原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清)李毓秀弟子规译文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3.原文首孝弟,次谨信。(清)李毓秀弟子规译文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弟,其次要谨慎,守信用。4.原文孝于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宋)林逋省心录译文你对父母孝顺,你的子女对你也孝顺;你敬重别人,别人也敬重你。5. 原文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清)增广贤文译文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吴亚,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6.原文孝有

8、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译文孝有三点,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再次是能养活父母。7. .原文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先秦)孝经译文孝是天经地义的。8. .原文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战国)孟轲孟子离娄上译文(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的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二)以及推人9.原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战国)孟轲孟子梁惠上译文孝顺自己的老人,并要把这份感情推及别人的身上;养育自己的孩子并要把这份感情推及到别人的孩子身上。10原文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9、(先秦)孝经天子章译文爱自己的老人,就不敢对别人的老人不好;敬爱自己的老人,就不敢怠慢别人的老人。智篇三(一)重教好学1原文读书百遍而义自见。(晋)陈寿三国志魏书王肃传译文能把一本书读过百遍,其中的含义自然就能领会。2原文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先秦)礼记曲礼上译文见闻广博、学问深广而又知道礼让,力行正道而又不知懈怠,这种人可称得上君子。3原文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先秦)礼记儒行译文学问渊博而不知满足,脚踏实地而不知疲倦。4原文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先秦)礼记儒行译文广泛地学习,周详地询问,缜密地思考,清晰地思辩,坚定地履行。5原文不偾不启,不悱不发。(

10、春秋)论语述而译文不到学生急着要弄明白而不能之时,不去点拨他们;不到学生力图说清而做不到之时,不去启发他们。6原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战国)荀况荀子劝学译文如果不积累起每一小步,就到达不好遥远的目的地;如果不聚集起每一细流,就不能汇成汪洋大海。7原文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学不成。(明)郑心材郑敬中摘语译文没有才能,宏伟的志向就不能实现;不学习,就不能培养大才能。8原文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译文不学习便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难以取得学业上的成功。9原文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南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译

11、文古人做学问不遗力余力,少年时下的功夫到了老年就有成果了。但是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究是不透彻的,必须要亲身实践。10原文不师者,废学之渐也。吕衡州文集与族兄皋请学春秋书译文不向老师学习,这等于开始渐渐地放弃对学问的追求。11原文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战国)荀况荀子大略译文国家想要振兴,必须尊敬教师,重视专业人才。12原文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北朝齐)颜氏家训勉学译文积累许许多多的财富,不如学习一种小小的技能。13原文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春秋)论语学而译文君子不刻意追求吃得饱、住得好,只是勤敏于事谨慎于言,接近有学问道德的人提高自己,才是真

12、正的好学。14原文农商工贾,厮役奴肃,钓鱼屠肉,饭牛牧羊,皆有先达,可为师表。(北朝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译文农夫工匠,行商坐贾,仆役下人,渔民屠户,牧人杂役,这些人中间都有前辈专家,可以作为学问品德上的榜样。15原文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南宋)朱熹语录译文做学问就像撑着逆水的船,连一篙也不能放松,不能骄傲不前,而要持之以恒。16原文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知,不思则不得也。(宋)晃说之晃氏客语译文学习必须以思考为根本,思考就能得知识,不思考就得不到知识。17原文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唐)韩愈师说译文无论贵贱老少,只要掌握了真理,就是老师了。18原文学问藏之

13、身,身在则有余。(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译文学问会对人有所补益的,只要人还活着,学问就会用处无穷。19原文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先秦)周易乾文言译文用刻苦学习来集聚增长知识,用互相提问来明辩洞察真理。20原文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先秦)礼记中庸译文要么就不学,学起来有一点不会就绝不罢休;要么就不问,问起来有一点不明白也不罢休。21原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先秦)礼记学记译文对玉不进行雕琢它就成不了美器,人不学习就不知道道理。22原文智足以周知,仁足以自爱。(北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译文智慧多的人才能遍知事物的基本规律,仁爱深的人才能做到自尊自爱。23原文自古圣贤,盛德大业,未有不由学而成者也。(明)黄宗羲明儒学案译文自古以来,圣人贤人的盛德大业,没有不是通过学习而成就事业的。24原文坐破寒毡,磨穿铁砚。(元)范子安竹叶舟第一折译文把毡子都坐破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