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络通道施工监控方法

上传人:万**** 文档编号:132501947 上传时间:2020-05-1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66.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联络通道施工监控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联络通道施工监控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联络通道施工监控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联络通道施工监控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联络通道施工监控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联络通道施工监控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联络通道施工监控方法(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联络通道施工监控方法1.1 监控目的由于地质和水文条件的复杂性、地质参数取值的非唯一性和施工工况的复杂性,联络通道设计和施工过程都存在着不确定性。通过监测可有效的进行信息指导,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监测频率,使整个施工过程处于可控状态,必要时可采取调整及加强施工措施,切实、有效的保障施工期间的安全。1.2 监控内容按设计要求,确定以下相关监测内容,并结合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对监测量测的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确定监测项目预警值,若监测数据超预警值应及时按照应急预案组织实施,确保施工安全。监测项目监测仪器测点布置监测频率控制值围岩及支护地质描述及拱架支护状

2、态观察每一开挖进尺开挖完后立即进行拱顶下沉水准仪、钢尺等2个断面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2B时12次/d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5B时1次/2d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5B时1次/7d30mm周边净空收敛位移收敛计2个断面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2B时12次/d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5B时1次/2d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5B时1次/7d20mm地表沉降水准仪2个断面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2B时12次/d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5B时1次/2d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5B时1次/7d30mm钢筋格栅拱架内力及外力支柱压力计或其他测力计每1030榀钢拱架设一对测力计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2B时12次/d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5B时

3、1次/2d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5B时1次/7d按相关规范要求管线变形经纬仪、水准仪一般按3050m布置一测点,在与隧道结构平面相交处和管线接头处布置测点,并满足相关权属部门要求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2B时12次/d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5B时1次/2d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5B时1次/7d一般情况下,给水管变位不大于20mm,位移速率不大于5mm/d,煤气管变位不大于10mm,位移速率不大于2mm/d,并满足相关权属部门要求管片变形经纬仪、水准仪、收敛计此项为施工期间我部增加的监测项目,一般在通道前后2环各布置4组收敛点、2个水准点,4个测坐标用的反射片12次/天10mm其中:B为通道跨度。1.3

4、监测点布置按设计要求,联络通道开挖期间,将在地面和洞内同步进行监测,因此地面、建构筑物、管线等监测点均要在通道施工前进行布置,而洞内监测项目需按边开挖边增设监测点的原则进行布设,并及时读取初始值。监测布点见图 联络通道施工监测点总布置图图 联络通道施工监测点总布置图1.4 数据收集与分析(1)数据收集每次测量后,将测量数据采集整理,建立完整的原始测量数据资料库。标明每一个测量项目进行时间,和当时的施工工况。随着监测工作的进行,及时对监测资料整理归档,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依据。工程竣工后,应将测量资料整理归档并纳入竣工文件。(2)数据分析联络通道施工时,测量数据应准确、真实、可靠,并及时绘制状态曲线

5、,当状态曲线趋于平衡时,应及时进行回归分析,并推算最终值。联络通道施工时,围岩和初衬结构基本稳定的条件是:隧道周边收敛有明显减缓趋势。收敛量已达总收敛量的80%以上。收敛速度小于0.15mm/d或拱顶位移速度小于0.1mm/d。当联络通道施工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应立即停工,采取相应的措施:当实测值大于控制值的70%时或出现异常情况。周边及开挖面坍塌、滑坡及破裂。拱顶沉降及周边收敛测量数据有不断增大的趋势。支护结构变形过大出现明显的裂缝且不断发展。各状态曲线长时间没有变缓的趋势。1.5 监测流程为达到预定的监测目的,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安排,监测需严格按监测流程图进行,见下图 监 测 流 程

6、 图所示:仪器设备的购置仪器设备的校定和维护测量确定埋设位置监测观测记录仪器设备的埋设安全与否下一部施工否修改施工方案监测数据分析是图 监 测 流 程 图1.6 监测管理体系针对本工程监测项目的特点,由经理部抽调具有监测经验及分析能力的技术人员组成监控小组,监控小组在经理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小组成员共6人,具体人员名单见下表。监测小组人员表1.6-1序号姓名现场职务职 称联系方式1李建斌组 长工程师186650327152伍世龙副组长工程师186656820343邓科真组 员测量师186968129804崔万鹏组 员测工182005495005何大义组 员测 工15969563437随

7、工程施工进度适时配备配足测量人员。1.7 监测质量保证措施(1)建立监测专业组:建立专业监测小组,以项目总工程师为直接领导,由具备丰富施工经验、监测经验及有结构受力计算、分析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除及时收集、整理各项监测资料外,尚需对这些资料进行计算分析对比。(2) 制定详细的监测计划:根据施工监测的要求制定监测计划,并报监理工程师和业主。这份报告的内容包括施测方法和计算方法,操作规程,观测仪器设备的配置和测量专业人员的设置等。(3) 采购元器件及有关监测元件和仪器的标定:根据监测计划,在施工前,备齐所有的监测元件和仪器。并根据规范进行有关标定工作。(4)处理好施工和监测的关系:妥善协调好施

8、工和监测的关系,将观测设备的埋设计划列入工程施工进度控制计划中。及时提供工作面,创造条件保证监测埋设工作的正常进行。在施工过程中教育全体施工人员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止一切观测设备、观测测点和电缆受到机械和人为的破坏,如有损坏,按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详细做出记录备查。(5)三角网点和测点的保护:保护和保存好本合同范围内全部三角网点、水准网点和自己布设的网点,使之容易进入和通视,防止移动和破坏。(6) 监测数据的采集整理 监测资料主要包括监测方案、监测数据、监测日记、监测报表、监测报告、监测工作联系单、监测会议纪要。 采用专用的表格记录数据,保留原始资料,并按要求进行签字、计算、复

9、核。 根据不同原理的仪器和不同的采集方法,采取相应的检查和鉴定手段,包括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定期检查维护监测系统,加强上岗人员的培训工作等内容。 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检验方法:误差产生主要有系统误差、过失误差、偶然误差等,对量测产生的各种误差采用对比检测验、统计检验等方法进行检验。(7)监测结果的分析、处理:对监测数据及时进行处理和反馈,预测围岩及结构和支护状态的稳定性,提出施工参数的调整意见,确保工程的顺利施工。监测工作应分阶段、分工序对量测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数据处理:将原始的数据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用频率分布的形式把数据分布情况显示出来,进行数据的数值特征计算,舍掉离群数据。 曲线拟合:根

10、据各监测项选用对应的反映数据变化规律和趋势的函数表达式,进行曲线拟合,对现场量测数据及时绘制对应的位移-时间曲线或图表,当位移-时间曲线趋于平缓时,进行数据处理或回归分析,以推算最终位移和掌握位移变化规律。 通过监测数据的分析,掌握围岩、结构受力的变化规律,确认和修正有关设计参数。(8)数据的处理针对1#地质条件较差的情况,因侧重于地表沉降监测以及拱顶沉降的相关监测。4#联络通道因侧重于污水管的沉降监测,因污水管埋深约4m,需加强此段范围内的地表监测。督促监测单位每日监测日报及时上报,并确保监测数据真实有效。测量主管每日对监测日报进行审核分析,发现监测数据速率变化或累计变化即将报警,应超前汇报

11、,项目管理人员针对其具体情况及时做出应对措施。1.8 监测安全保证措施(1)工作安排。监测人员应熟练掌握监测方案说明及与之相关的内容,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外业工作中,严格按仪器的操作规程进行监测,以确保数据的准确、可靠,减少重复量。(2)监测时间的安排。在地表监测中,由于监测区间行车流量很大,为确保监测人员的人身安全,尽量选在道路车流量较小时监测;而在隧道内监测时,及时跟进施工,掌握第一手资料。(3)监测人员安全。监测人员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安全意识,在地表监测工作实施前,应对监测区域采用警示筒围住,监测人员穿好反光背心,监测时增派专人负责周围的安全工作。(4)仪器设备安全。在监测时,监测人员要对监测仪器轻拿轻放,切实保护好仪器。(5)人员管理。监测人员有事外出时,要跟监测组组长请假,不要擅自作主,随便出走。最后,监测人员要相互配合,互相交流,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顺利完成监测任务。1.9 巡视检查保证措施联络通道施工期间,安排有施工经验的人员对联络通道施工影响区域范围进行巡视检查,发现有异常现象立即汇报。地面巡视内容主要着重以下几点:路面是否有沉降引起的开裂现象;周边地表是否有沉降引起的下沉现象;洞内施工区域观察相邻管片有无新增渗漏水现象;巡视检查人员必须要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严格按照岗位履行工作职责,遇事沉着冷静,及时反应现场情况,分析原因并能提出针对性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化学工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