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六校联考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2493144 上传时间:2020-05-1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六校联考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六校联考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六校联考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六校联考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六校联考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六校联考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六校联考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六校联考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太空中隐藏着无限的奥秘,探测地外生命和寻找地球之外的人类家园一直是人类不停的追求。阅读下表,完成下列各题。1. 与火星相比,地球上具备生命存在基本条件之一是A. 坚硬的固体表面B. 强烈的太阳辐射C. 适宜的大气厚度D. 强烈的火山活动2. 若登陆表中四颗行星,最能体会“度日如年”的是A. 水星B. 金星C. 地球D. 火星【答案】1. C 2. B【解析】【1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为适宜的大气厚度与大气成分、

2、充足的光照和温度范围、液态水等。与是否有固体表面、太阳辐射及火山活动无关,故选C。【2题详解】读图表可知,金星自转周期为243天,为四大行星中最长的,最能体会“度日如年”,故选B。读下面三幅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3. 图中各地地理坐标相同的是( )A. B. C. D. 4. 下列有关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某人从地出发,依次朝正东、正南、正西、正北走100千米,最后此人回到起点B. 地位于地的东南方向C. 站在地面北而立,前为热带地区,后为温带地区D. 地位于北半球,东半球【答案】3. B 4. D【解析】【3题详解】结合图示经纬度,图中地坐标30S、30W,地坐标0、0,地

3、坐标30N、30E,地坐标30S、30W,地坐标60N、90E,各地地理坐标相同的是,B对。A、C、D错。【4题详解】某人从地出发,依次朝正东、正南、正西、正北走100千米,最后此人回到起点西侧,A错。地位于地的西南方向,B错。站在地面北而立,30S 不是热带、温带分界线,C错。地坐标60N、90E,位于北半球,东半球,D对。【点睛】回归线是热带、温带的分界线。从20W向东到160E是东半球,从20W向西到160E是西半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5. 甲、乙、丙、丁四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速度最慢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6. 若甲、乙、丙、丁四阴影区所跨纬度一样,

4、那么有关这四个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的比例尺最小,丙的比例尺最大B. 甲、乙、丙、丁的比例尺相同C. 乙的比例尺最小D. 甲的比例尺大于乙,丙的比例尺大于丁【答案】5. A 6. C【解析】【5题详解】甲、乙、丙、丁四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相同时间内,纬度较低的行驶距离远,速度快,速度最慢的是纬度最高的甲,A对。B、C、D错。6题详解】相同经度间隔,纬度越低,实际距离越长。相同纬度间隔,距离相等。若甲、乙、丙、丁四阴影区所跨纬度一样,经度间隔相同,这四个阴影区域纬度低的实际面积最大,图幅相同,实际面积越大,比例尺越小。比例尺大小的叙述中,甲的比例尺最大,

5、乙的比例尺最小,A错,C对。甲、乙、丙、丁的比例尺不同,B错。丙的比例尺小于丁,D错。下面左图为“我国台湾省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右图为“我国台湾省地形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7. 影响台湾省年太阳辐射总量东西差异的主要因素为A. 纬度位置B. 天气状况C. 海陆位置D. 地形8. 导致甲地附近的等值线向南突出的根本原因是A. 纬度位置B. 天气状况C. 海陆位置D. 地形【答案】7. B 8. D【解析】【分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试题难度一般。【7题详解】读图可知同纬度相比较,台湾省年太阳辐射总量东部小于西部。这是因为,台湾多山地,东部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

6、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获得的太阳辐射少,西部为夏季风的背风坡,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故选B。【8题详解】甲地附近的等值线向南突出,则说明甲处获得太阳辐射量较少。海拔高的地方,空气稀薄,白天云层对太阳辐射阻挡少,得到的太阳辐射较多,而海拔低处则恰恰相反。甲处的海拔比较低,所以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较少。故选D。【点睛】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北京时间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并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开启人类探月新篇章。完成下列问题。9. “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背着陆时,有关下列各地景象的描述,可能出现的是A.

7、 悉尼(151.2E,33.6S)烈日当空B. 科伦坡(79.9E,6.9N)繁星满天C. 布兰卡港(62.3W,38.8S)旭日东升D. 洛杉矶(118.3W,34.1N)斜阳西下10. “嫦娥四号”探测器着陆一个月时间内A. 地球绕日公转速度逐渐加快B. 江苏省日落的时间越来越早C. 京沪白昼时长差值逐渐缩小D. 港津正午太阳高度差值增大【答案】9. A 10. C【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有关知识,试题难度一般。【9题详解】“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背着陆时东八区的时间是1月3日10时26分,则悉尼为东十区,比北京时间早2小时,则其时间为12时26分,烈日当空,故A正确;科伦坡位于东五

8、区,比北京时间晚3小时,所以其时间为7:26分,位于白昼,B不符合题意。布兰卡港位于西四区,其区时比北京时间晚12小时,则其区时为1月2日22时26分,处于黑夜,C不符合题意。洛杉矶位于西八区,比北京时间晚16小时,则其区时为1月2日18时26分,冬半年在18时后,处于夜晚,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选A。【10题详解】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时间是1月初,1月3日之后的1个月时间内,地球逐渐远离近日点,公转速度逐渐减慢,故A错误;1月3日-2月3日,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江苏省(北半球)白昼逐渐变长,日落时间越来越晚,故B错误;1月3日-2月3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向北移动,北京、上海白昼时长差值逐渐

9、缩小,故C正确;1月3日-2月3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向北移动,香港、天津正午太阳高度差值不变,故D错误。综上所述,选C。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和智慧的结晶,现已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读二十四节气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1. 我国儿童节(6月1日)期间,最接近的节气是 ( )A. 立夏B. 小满C. 芒种D. 夏至12. 下面的时间段中,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向南移动的是 ( )A. 春分清明B. 小暑大暑C. 霜降立冬D. 小寒大寒【答案】11. C 12. B【解析】考查二十四节气。【11题详解】我国儿童节(6月1日)期间,最接近的是夏至之前的一个节气芒种

10、(6月6日左右)。故选C。【12题详解】春分清明,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A错误;小暑大暑,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向南移动,B正确;霜降立冬,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南移动,C错误;小寒大寒,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动。故选B。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13. 图中隧道()A. 穿过等高线密集区,缩短距离B. 应改为“之”字形,降低坡度C. 穿越处的地质构造一定为背斜D. 西北东南走向,长约8 km14. 甲城镇与图中最高处的相对高度可能为()A. 680 mB. 480 mC. 500 mD. 720 m【答案】13. A 14. A【解析】【13题详解】结合图示可知隧道穿过

11、等高线密集区,缩短了距离,A正确;隧道不以直线较小的坡度穿过山区,不能修建成“之”字形,否则会增大难度和成本,B错误;该隧道穿越处的地形是一个鞍部,无法判读该处地质构造是背斜还是向斜,C错误;结合图示经纬线,该隧道为西北东南走向,根据比例尺可知该隧道约为两个单位长度,长约4Km,D错误。因此本题A正确。【14题详解】甲城镇海拔高度范围为0100m,图中最高处海拔在山顶600700m,则两者的相对高度大于500m小于700m,A选项符合题意。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5. 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正确的有A. 为地壳B. 为生物圈C. 为软流层D. 为下地幔16. 下列有

12、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A. 圈层不属于自然环境B. 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大C. 圈层横波不能穿过D. 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答案】15. C 16. B【解析】【15题详解】地面以上表示大气,地面以下属于内部圈层。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中,为平流层,A错。为地壳,大陆地壳平均厚度33千米,B错。为上地幔的软流层,C对。为地球外核,D错。【16题详解】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中,圈层是大气圈的平流层,属于自然环境,A错。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大,大陆地壳平均厚度33千米,大洋地壳平均厚度6千米,B对。圈层横波能穿过,在2900千米处,横波不能穿过,C错。圈层横波不能穿过,物质状态为液体或融溶态

13、,D错。【点睛】大陆地壳平均厚度33千米,大洋地壳平均厚度6千米。在2900千米处,横波不能穿过。下图为我国西部地区主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7. 图中分别是()A. 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水土保持区、江河水源涵养区、石漠化防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B. 水土保持区、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江河水源涵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石漠化防治区C. 江河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区、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石漠化防治区D. 石漠化防治区、水土保持区、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江河水源涵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18. 有关图中功能保护区内生态问题的自然原因,叙述错误的是()A. 碳酸盐岩易淋溶,成土缓慢

14、B. 山高坡陡,地表崎岖C. 年降水量丰富,暴雨频繁D. 多冻雨灾害天气,侵蚀地表【答案】17. A 18. D【解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对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认知状况,区域国土整治的重点取决于区域的生态问题,干旱地区荒漠化、水土流失地区重水土保持,森林重养护、喀斯特地区谨防石漠化,等等,据此做出判断即可。【17题详解】根据图中的位置可知图中分别代表荒漠化区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河源区、云贵高原、森林地带,故其相应生态保护区依次是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水土保持区、江河水源涵养区、石漠化防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选A。【18题详解】图中功能保护区位于云贵高原,属于亚热带地区,不可能多冻雨灾害天气,选D。(二)双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下图中甲、丙在晨线上,此时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9. 该时刻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A. 南半球B. 北半球C. 东半球D. 西半球20. 图中此时甲、乙、丙、丁各地情况叙述正确的是()A. 甲地白昼时间比乙地长B. 甲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可达90C. 甲、乙、丁三地的自转角速度、线速度均相同D. 各地日出的先后顺序是甲、乙、丙【答案】19. BD 20. AC【解析】【19题详解】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意义。甲、丙在晨线上,说明图中晨线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