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门龙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2493110 上传时间:2020-05-1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荆门龙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湖北省荆门龙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湖北省荆门龙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湖北省荆门龙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湖北省荆门龙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荆门龙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荆门龙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荆门龙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252=50分)如图示意南极半岛附近区域,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 图中四个箭头,能够正确表示P地主导风向的是:A. B. C. D. 2. 一考察船从长城站出发,顺西风漂流环绕南极大陆航行一周,依次经过的大洋是:A.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B. 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C.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D.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答案】1. D 2. A【解析】【1题详解】图示为南极半岛附近区域,从图中可以看出,P地位于极地高压与副极地低压带之间,受极地东风带的影响,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南半球受向左的地转偏向力影响,对应箭头,风

2、向是东南风,所以D正确。【2题详解】一考察船从长城站出发,顺西风漂流环绕南极大陆航行一周,西风漂流自西向东环南极洲一圈,该图是以南极为中心顺时针方向自转,即顺时针方向为向东方向,依次经过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所以A正确。如图示意某地降水与气温年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3. 该图反映的气候类型为A. 地中海气候B. 亚热带季风气候C. 温带季风气候D. 温带大陆性气候4. 下列哪个城市气候类型与该图符合A. 开罗B. 上海C. 开普敦D. 悉尼【答案】3. A 4. C【解析】【3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最低气温在0以上,7月气温低,1月气温高,为南半球,该地1月高温少雨,7月低温多雨,

3、因此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故选A。【4题详解】根据上题的结论,可知该地属于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开普敦位于非洲南端,属于地中海气候,与该气候类型吻合,C正确;开罗为埃及的首都,位于北非,是在北半球,A错;上海是我国东部沿海城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B错;悉尼为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D错;所以选C。下表为世界各大洲的主要农业灾害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5. 欧洲农业灾害明显较少且少有干旱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四周高山环绕,屏障寒风B. 地广人稀,务农者少C. 气候温湿且稳定D. 用先进科技改造环境6. 欧洲和北美洲出现同样的农业灾害类型中,其成因与下列哪各因素有关:A. 自

4、然资源过度开发B. 工业化程度高C. 受西风带影响,降水多D. 纬度跨度大,农业灾害类型多【答案】5. C 6. B【解析】【5题详解】欧洲大部分地区受盛行西风带影响,来自海洋的西风带来了大量的水汽,所以其气候特点具有海洋性特征,具体表现为冬季不冷,夏季不热,年降水量均匀,水资源相对丰富,因而欧洲农业灾害明显较少且少有干旱现象,所以C正确。【6题详解】从表中可以看出,欧洲和北美洲出现的同样的农业灾害是酸雨,主要是由于欧洲和北美洲属于发达国家,工业发达,工业生产排放大量酸性气体,导致大气中酸性气体含量大,酸雨严重,所以B正确。2014年,巴西圣保罗遭遇了一个世纪以来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科学家认为

5、,一种叫做“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改变了南美洲风的正常路径。如图示意此次南美洲大气运动受阻塞前后“正常路径与大气阻塞路径”,据此完成下列各题。7. 当出现“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时,控制巴西东南部的天气系统为A. 高压系统B. 低压系统C. 冷锋D. 暖锋8. “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以及对南美洲造成的影响是图中气流为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巴西东南部涝灾严重亚马孙河上游地区的降水量大幅减少南美洲“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对热带地区的影响较大A. B. C. D. 【答案】7. A 8. D【解析】试题分析:7题详解】空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风,空气在水平方向上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形成风。出现“大气阻塞”的风动

6、现象时,该气流不能按正常路径流向巴西东南部地区,说明东南部地区气压高,同时根据材料可知2014年,巴西圣保罗遭遇了一个世纪以来最为严重的干旱,高压控制区降水量少。该题选A项。【8题详解】观察图中信息,该气流来自大西洋低纬海区,经亚马孙平原地区的热带雨林,性质湿热;该气流两种路径均位于低纬地区,对热带地区气候产生重大影响;出现“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时,该气流不能按正常路径流向巴西东南部地区,而是沿阻塞路径影响亚马孙河上游地区,故此时巴西东南部干旱少雨;亚马孙上游地区的降水量将大幅增加,故该题选D项。考点:大气环流读“某北极航道与传统航道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9. 北极航道越来越具有现实价值

7、,其主要原因是A. 全球气候变暖B. 印度洋海盗猖獗C. 传统航道拥堵D. 北极沿岸多港口10. 图中所示北极航道开通主要现实意义是A. 太平洋联系大西洋、印度洋的捷径B. 亚洲东部联系欧洲西部的捷径C. 北非联系亚洲、大洋洲的捷径D. 大洋洲联系南美洲、北美洲的捷径【答案】9. A 10. B【解析】【9题详解】全球气候变暖,北极航道封冻期缩短,可以进行通航,商业价值发挥出来,所以说越来越具有现实价值,印度洋海盗猖獗对北极航道价值有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不是传统航道拥堵,是传统航道距离远,运输成本高,北极沿岸结冰期较长,港口少,随着航道价值的提升,港口会增加,所以A正确。【10题详解】读图,

8、图示中的北极航道是亚洲东部联系欧洲西部的捷径,太平洋联系印度洋不用走北极航道,北非联系亚洲、大洋洲也不用经过北极航道,大洋洲联系南美洲、北美洲不用经过北极航道,所以B正确。【点睛】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现象,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如图示意世界某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1. 影响图中

9、1月和7月等温线走向的共同因素是A. 洋流流向B. 山脉走向C. 海陆分布D. 风带分布12. 爱尔兰与我国协商,决定由该国提供原料,在我国建设生产基地,共同生产某类工业产品,最有可能是A. 石油制品B. 婴儿奶粉C. 手机D. 机床【答案】11. C 12. B【解析】【11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为欧洲西北部,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陆地气温比同纬度海洋气温高,等温线向高纬弯曲,冬季相反,据此判断图中1月和7月等温线走向的共同影响因素是海陆分布,所以C正确。【12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爱尔兰地处40N60N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多雨多雾,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乳畜业发达,爱尔

10、兰与我国协商共同生产的工业产品最有可能是婴儿奶粉,所以B正确。【点睛】西欧乳畜业西欧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气候温凉,潮湿多雾,有利于多汁牧草和饲料作物的生长,此外人口密集,城市化水平高,市场需求量大。有效总辐射量是经大气的削弱作用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如图示意全球不同纬度有效总辐射量、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3. 表示有效总辐射量、气温、降水量的曲线分别是A. B. C. D. 14. 有效总辐射量A. 随纬度增加而降低B. 在副热带地区最高C. 与气温变化趋势基本一致D. 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答案】13. D 14. B【解析】【1

11、3题详解】根据图示赤道地区的可能总辐射量与有效总辐射量差最大,反映云量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有效总辐射量是经大气的削弱作用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30附近最多,所以D正确。14题详解】有效总辐射量是经大气的削弱作用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30附近最多,即在副热带地区最高,不是随纬度增加而降低,所以B正确。下图示意某地理事物的世界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阴影区域最可能是A. 石油主产区B. 高山冰川区C. 人口密集区D. 森林分布区16. 给甲地带来丰沛降水的主要是A. 赤道低气压带B. 西南季风C. 东北信风带D. 东南信风带【答案】15. D 16. C【解析】【分析】本题主

12、要考查森林的分布及赤道附近的气候类型。【15题详解】图中地理事物沿赤道分布,主要分布在非洲西部,亚洲南部,拉丁美洲北部,为主要的热带雨林分布区,即阴影区域最可能的地理事物为森林,故D正确。世界石油主产区在中东波斯湾沿岸,高山冰川区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等高山区。世界人口密集区在北美东北部,亚洲东部,南部及欧洲西部。【16题详解】甲地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受东北信风的影响,迎风坡地形雨较多,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点睛】该题主要通过区域来考查气候类型的分布,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气候类型在全球的分布规律,该题有一定的难度。山药是缠绕性藤本植物,其地下根茎可

13、食、可入药,幼苗期不耐寒,性喜光,宜在排水良好处种植。下左图示意华北某山药种植基地的地形,下右图示意该地采用攀爬网种植山药。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7. 甲、乙、丙、丁四处中,种植山药条件最好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18. 种植山药采用攀爬网的主要目的是A. 减轻霜冻对幼苗危害B. 有利于田间排水C. 有利于山药的充分采光D. 便于果实的收获【答案】17. D 18. C【解析】【17题详解】根据图中等高线特征可知,丁处西北部有山丘,对冬季风有阻挡;南部谷地地形,光照条件好,且位于缓坡,便于排水,种植山药条件最好。【18题详解】攀爬网由网状物构成,利于山药生长过程中缠绕,同时山药吸光,

14、攀爬网对太阳光照的阻挡小,利于芍药的充分采光。【点睛】等高线图判读是要关注以下几个特征:等高线数值大小,反映地势高低;等高线数值变化,反映地势变化;等高线形状和走向,反映地形类型;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大小。红腹滨鹬有迁徙习性,常在沙滩、沿海滩涂及河口觅食。下图示意红腹滨鹬迁徙路径,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9. 近几年来,经停乙地的红腹滨鹬数量锐减,且分布区域趋于集中,推测其原因主要是A. 滩涂湿地锐减B. 全球气候变暖C. 人工捕杀增多D. 空气质量下降20. 红腹滨鹬越冬期间,与丙地相比,甲地A. 昼夜温 差较大B. 平均气温较高C. 太阳辐射更强D. 平均风速更大【答案】19. A 20. D

15、【解析】试题分析:【19题详解】在乙地停留的滨鹬数量逐渐减少,主要因为该地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大量湿地资源被占用,导致湿地面积逐渐减少,为滨鹬提供的栖息地减少,故选A。【20题详解】读图可知,甲地位于俄罗斯东部地区,纬度高,丙地位于澳大利亚,纬度低,气温较高。在丙地越冬的时间为9月到次年的4月,在甲地越冬的时间为68月,两地相比,甲地平均气温较低,太阳辐射较弱,但是靠近北极,受极地东风的影响,平均风速较大。故选B。【考点定位】该题考查湿地资源和区域差异【知识拓展】湿地的生态效益:(1)维持生物多样性。全球超过40的动植物依赖湿地生存,其中有许多是珍稀、特有的物种;许多濒危鸟类、迁徙候鸟都在湿地中栖息和繁殖。(2)调蓄洪水,防止自然灾害。湿地在控制洪水,调节水流方面的功能十分显著,在蓄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