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2493108 上传时间:2020-05-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四川省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四川省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四川省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四川省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棠湖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8年8月17日至21日期间,气旋“温比亚”在我国山东、河南等省区造成严重灾害。据统计,“温比亚”最大风力虽不超过10级,但造成的损失与2016年在福建南部登陆的超强台风“莫兰蒂”大致相当。下图示意8月19日海平面等压线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 推测“温比亚”造成损失堪比“莫兰蒂”台风的原因是A. 所经地区经济发展较为发达B. 时值暑假,防灾准备不足C. 所经地区排涝防灾设施不足D. 等压线密集,风力强大2. 图中此时,海上台风中心A. 向偏西移动B. 向偏东移动C. 向东

2、北移动D. 向偏南移动【答案】1. C 2. A【解析】1题详解】台风过境会带来强风、暴雨、风暴潮等天气,所经地区排涝防灾设施不足,易造成洪涝灾害,故C正确。“温比亚”途经山东、河南等省,而“莫兰蒂”在福建登陆,三省相比,福建经济更发达,故A错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每年夏、秋季节都易受台风影响,因此当地对防灾、减灾工作很重视,故B错误。“温比亚”最大风力不超过10级,而“莫兰蒂”为超强台风,因此“温比亚”风力并不比“莫兰蒂”大,故D错误。【2题详解】读图可知,台风中心位于福建东部,因此海上台风中心应向偏西移动,故A正确。清朝,新疆以捕捞野生资源为主的渔业生产空前发展,文献记载当时“新疆有水之处,

3、大半有鱼。鱼之大小,视水之大小也”。近年来,特色冷水渔业、休闲渔业、设施渔业、水库渔业和水产品加工业等蓬勃发展,鲑鳟鱼类、河鲈、河蟹等名优品种产量达到水产品总量的35%,“绿色新疆、品质渔业”的品牌形象逐步确立。读清代新疆渔业地理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 下列叙述能体现清朝新疆渔业生产分布特点的是()A. 产鱼地北疆较南疆多B. 产鱼地集中在湖泊C. 产鱼地多分布于盆地边缘D. 产鱼地东多西少4. 与现代相比,清朝新疆渔业生产空前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 市场需求旺盛B. 冷藏保鲜技术先进C. 渔业资源丰富D. 水网密布,水量充沛5. 有利于新疆渔业品牌形象确立的主要条件是()A. 水质

4、好,品种优B. 饵料充足,人工饲料投放少C. 交通便利,市场广D. 渔获量高,输出量大【答案】3. C 4. D 5. A【解析】本题考查新疆渔业资源开发。【3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清朝新疆渔业生产分布特点的是产鱼地北疆较南疆少,产鱼地集中在河流,产鱼地多分布于盆地边缘,产鱼地西多东少,C正确。【4题详解】从图文材料可知,新疆河流众多,新疆有水之处,大半有鱼,清朝新疆渔业生产空前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水网密布,水量充沛,现代更多的是人工渔业资源丰富,现代人口更多,市场需求旺盛,冷藏保鲜技术更先进。D正确。【5题详解】有利于新疆渔业品牌形象确立的主要条件是位于偏远地区,受人类影响小,水质好,品种优,

5、A。相对东部地区来说饵料、交通、市场和渔获量及输出量都没有优势。富士康科技集团主要负责计算机、通信、电子产品研发制造。1988年进入中国大陆,在深圳建厂现在遍布全国。2012年,富士康在中国大陆的基地已超过31个,其中,2012年开工建设的富士康新总部在上海落成,并承担贸易、科技总部职能。目前,这家拥有120万工人的全球最大代工企业将会快速“变形”:用3年时间投入100万机器人代替部分手工制造。读图,完成下列各题。6. 富士康从在深圳建厂,到遍布全国,主要是因为与转出区相比,转入区( )A. 工业基础雄厚B. 矿产资源丰富C. 市场广阔,交通便利D. 劳动力和土地价格低廉7. 在不久将来,富士

6、康在全国集中四大分布区中,最可能专注研发和电子商务的地区为( )A. B. C. D. 8. 富士康投入机器人代替部分手工制造,其主要有利影响是( )A. 提高产品质量B. 降低劳动强度C. 缓解用工短缺D. 减轻环境污染【答案】6. D 7. B 8. C【解析】试题分析:【6题详解】由材料可知富士康公司拥有120万工人,所以应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我国内地经济水平低,内地与深圳相比,工业基础、交通、市场都不占优势;产业转移主要是向土地和劳动力价格低的地区转移;富士康科技集团主营计算机、通讯、消费电子等产品的研发制造,不需要靠近原料产地,故选项D正确。【7题详解】注意题干要求是专注于“研发和电子

7、商务”的地区,应该位于科技水平高的地区;上海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较多,技术力量雄厚,而且富士康新总部在上海,并承担贸易、科技总部职能;其它三地的工业基础,技术力量不如上海,故选项B正确。【8题详解】用机器人代替部分手工制造,可以节省劳动力,能够缓解沿海地区用工短缺的状况;机器人只是替代部分手工制造,对产品质量的提高影响不大,而且对于劳动强度没有降低,有可能提高;工业生产的产品与性质没有改变,不可能减轻环境污染,故选项C正确。考点:本题考查产业转移、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工业区位因素。2017年1月,正处于特朗普要求重建“美国制造”的关口,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宣布讨论富士康在美建夏普电视机的

8、液晶面板厂事宜,并考虑在美国国内“自产自销”,而非将美国建成世界规模的供应链。但富士康的苹果生产线却留在中国。在制造成本方面,中国(长三角地区)相对于美国的优势已缩小到1。据此回答下面各小题。9. 中美之间制造成本差距缩小的原因在于美国( )A. 劳动力成本上升B. 土地成本下降C. 劳动生产率提高D. 能源成本提升10. 相较于美国,富士康苹果生产线仍留在中国的优势在于( )A. 立体交通更便利B. 科技力量更雄厚C. 政策支持力度大D. 内部交易成本较低11. 从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出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西藏应多开发太阳能、地热能、水能和沼气B. 新疆应多开发太阳能、风能、石油、天

9、然气C. 四川盆地应多开发天然气、水能、太阳能D. 江南地区应多开发水能、核能、风能【答案】9. C 10. D 11. B【解析】本题以富士康的产业扩张为背景,考查工业区位因素等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9题详解】美国为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较高,且劳动力成本上升会扩大中美之间制造成本的差距;美国通过提高科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缩小了中美之间制造成本的差距;美国“页岩气革命”致使能源成本下降,使制造业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故选C。【10题详解】美国的立体交通、科技力量均比中国更具有优势;中美两国对制造业均提供了优惠的政策;富士康苹果生产线之

10、所以留在中国,是因为中国能以最快的速度满足富士康生产苹果的所有条件,从土地、物流、厂房到招募和培训足够的工人,从而使得富士康苹果生产线的内部交易成本较低,而美国政府很难满足这一点。故选D。【11题详解】西藏气温低,开发沼气条件差,A错误;新疆应多开发太阳能、风能、石油、天然气,B正确;四川盆地太阳能不丰富,C错误;江南地区风能没有明显优势,D错误。故选B。二、综合题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基伍湖位于卢旺达和刚果(金)两国交界处,湖区周边生活着约200万人口。该湖湖床坐落在东非大裂谷带内,周围群山环抱。基伍湖从下而上分成明显而稳定不变的层次,越是往下,湖水密度越大,水深250m以下的湖

11、水完全处于静止状态,湖底聚集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甲烷、硫化氢。目前,卢旺达与邻国刚果(金)合作开发湖中的甲烷气体。下图为基伍湖位置图。(1)简述基伍湖的形成过程。(2)与世界其他深湖相比,基伍湖深水区被称为“生物荒漠”,试分析其原因。(3)科学家认为基伍湖看似平静,却杀机重重,如同一个可怕的恶魔,给在周边生活的数百万生命造成严重威胁。试说明原因。(4)分析甲烷气体的开采对两国产生的有利影响。【答案】(1)地处东非大裂谷带内,板块张裂运动强烈;岩层断裂下陷形成谷地,地势低洼,积水成湖 (2)基伍湖湖水密度上小下大,阻碍表层水体与底层水体之间的交换,底层水体相对静止,不利于湖水的更新;水体流动性差,

12、水体含氧少,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和盐类物质集聚湖底,破坏湖底生物生存环境,导致水生生物无法生存 (3)大量二氧化碳、甲烷、硫化氢气体聚集在湖底;湖区附近火山活动频繁,喷发熔岩流可能造成湖底甲烷燃烧爆炸,导致湖水水位猛涨,淹没湖区問围的低地和城市;甲烷爆炸的同时将会释放大量二氧化碳和硫化氢,对湖泊周边居民造成生命威胁(缺氧窒息或中毒)(4)缓解两国的能源供应紧张状况;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増加经济收入;减少湖底甲烷爆炸带来的安全隐患。【解析】(1)本题考查基伍湖的形成过程。由材料“该湖湖床坐落在东非大裂谷带内”可知,该地板块张裂运动强烈,地壳下陷,积水而成湖泊。(2)本题考查基伍湖深水

13、区被称为“生物荒漠”的其原因。由材料“基伍湖从下而上分成明显而稳定不变的层次,越是往下,湖水密度越大,水深250m以下的湖水完全处于静止状态,湖底聚集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甲烷、硫化氢”可知,该湖湖水密度上小下大,不利于水体的垂直运动,且底层湖水相对静止,影响湖水的更新;水体流动缓慢,水体溶解氧少,且由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气体,不利于生物的生存和繁衍,生态环境较差。(3)本题考查基伍湖对周边影响大原因。由材料可知,大量的硫化氢等有毒气体集聚湖底;地处板块张裂带,地壳活动、岩浆活动频繁,可能引起湖底甲烷爆炸;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影响周围的大气构成,可能导致周边生物窒息等。(4)本题考查甲烷开采对两国的

14、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烷的开采,可缓解两国能源紧张状况;提高收入;促进工业化城市化;促进就业;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等方面分析。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按树原产干澳大利亚,上世纪90年代,广西开始大规模种植楼村,最多时粹植面积达200万舟顷。近两年因“按树是地下抽水机、耗肥机、有毒”竹等言论的影响,广西各地“清剿”按树,退林还田。但也有人认为,按树和森林一样能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不应砍伐。材料二 按树种植要求及生长特点材料三 广西按树产业关系(1)运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解释广西持续种植桉树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2)经实地走访发现,广西桉树林下“寸草不生”的现象确实存在,

15、但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中心表示桉树无毒,也并非抽水机。结合材料,为洗清桉树“抽水机”“有毒”等罪状提供依据。(3)简述广西发展以桉树为中心的木材加工工业的意义。(4)请结合材料,为广西今后桉树种植的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答案】(1)桉树生长初期耗水量大,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土壤因缺水和除草剂的大量使用导致肥力下降,甚至土地退化;林下植被因缺水缺肥而无法存活,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滑坡、洪涝等灾害增加,改变局地小地形;改变局部小气候,使该地区气候变得干旱。(2)广西桉树种植密度严重超标,才导致林地透光性差,林下植物无法正常生长;采育周期较短,砍伐时期正值桉树大量耗水阶段,桉树还未发挥蓄水与保持水土功能,才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人工施用大量除草剂,才导致林下草类和灌木死亡。(3)带动造纸、胶合板等相关产业发展,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供伐木、晒桉工等更多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因加大产品的外运促进当地交通运输业的发展。(4)控制植株密度;延长轮伐周期,减少水土流失;合理规划种植区域,禁止在耕地、水源地等区域种植桉树;开展多种经营,注重饲养业等林下经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