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尚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2492474 上传时间:2020-05-1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0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尚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尚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尚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尚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尚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尚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尚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尚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224=48分)1.方所书店是一家集书店、美学生活、咖啡、展览空间与服饰时尚等多功能一体实体书店,找一本喜欢的小说,点杯咖啡,慢慢翻看,享受慢生活。因地处成都春熙路商圈,这里也成为了热门的旅行打卡地。方所书店的走红体现了经济文化,文化经济化,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潜移默化的特点人们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一个消极被动的过程人们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享受者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方所书店的走红说明人们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享受者。集书

2、店、美学生活、咖啡、展览空间与服饰时尚等多功能一体,体现了经济文化,文化经济化,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与题意不符。:文化影响即使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的,也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点睛】文化的特点: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也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中。2.

3、2019年春节前,短片啥是佩奇被刷屏。故事讲述了一位留守老人为了给孙子准备新年礼物,问遍全村“啥是佩奇”,短片唤醒了更多人对爱和团圆的追求。这表明A. 优秀文化能够通过实践转化为物质力量B. 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标志C.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D. 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短片啥是佩奇被刷屏,唤醒了更多人对爱和团圆的追求。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C项正确;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通过实践活动转化为物质力量,A项说法正确但材料未体现,排除;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

4、因素,B项的“重要标志”说法错误,排除;文化有优秀文化、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之分,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D项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C。【点睛】文化对人的影响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2.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3.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4.文化塑造人生(作用):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2018年12月,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前后,南京组织开展五大类29项以“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活动。公祭日当天,8

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侨华人社团同步悼念。开展国家公祭日活动有助于夯实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础凝聚民族复兴力量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融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化的作用、正确的历史观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的做法是通过文化活动来影响人,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凝聚民族复兴的力量,符合题意;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与题意无关;材料不涉及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问题,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4.2018年9月23日是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各地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庆祝五谷丰登,放飞乡村振兴的美好梦想。设立丰收节是对传

6、统24节气文化和几千年农耕文明的传承。它的设立有助于更好传承和展示悠久厚重的中华优秀农耕文化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持久不变的影响促进各民族的科技发展、经济繁荣凝练生成重视农业、农村、农民的文化氛围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设立丰收节是对传统24节气文化和几千年农耕文明的传承,表明“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利于更好传承和展示悠久厚重的中华优秀农耕文化,符合题意;说法错误,“持久不变”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选项中 “促进各民族的科技发展、经济繁荣”的说法夸大了这一节日设立的作用,排除;题目中强调各地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庆祝五谷丰登,放飞乡村振兴的美好梦想,表明“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

7、立有利于凝练生成重视农业、农村、农民的文化氛围,符合题意;本题选B。5.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是共产党人学习的楷模和榜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多了解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知识,多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传承红色基因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决定性力量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需要有利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因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选项夸大了传承红色基因的作用,错误;与题干构不成因果关系,排除;多向英雄模范

8、人物学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这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需要,有利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故正确。故选C6.“如果全世界都吃汉堡,那将是人类的悲哀;如果全世界都看美国电影,那将是世界文化的毁灭。”下面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 文化是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B. 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C. 经济全球化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D. 维护文化多样性,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AC:材料强调的是文化的多样性,没体现文化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也没体现经济全球化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排除AC。B:该选项属于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的基本

9、原则,材料没体现,排除B。D:材料强调,世界上如果只有一种文化,将不利于世界文化的发展,可见,这体现了维护文化多样性,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发展,故D正确。故本题选D。为推动海峡两岸青年学子充分理解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两岸高校学生开展了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完成下面小题。7. 2018年暑假,两岸大学生聚落文化与传统建筑调査夏令营在宁德开营。此次活动让两岸青年走近民居、街巷,亲身触摸与感受文化的魅力,在实践中深入思考建筑美学与聚落文化的融合、发展、保护、利用。请你为本次活动写一篇宣传报道,合适的标题是A. 立足优秀文化,传承传统美德B 感悟优秀文化,改造传统建筑C. 传承文化传统,成就美丽人生D

10、. 参与社会实践,享用优秀文化8. 第四届海峡两岸大学生微电影文化艺术节颁奖典礼于2018年5月26日晚在漳州举行。微电影使信息的传播与交流更加方便快捷,它通过文本、图片、视频的方式促进信息公开、资源共享和全员参与。这说明社会实践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网络文化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A. B. C. D. 【答案】7. D 8. C【解析】【分析】本题以为推动海峡两岸青年学子充分理解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两岸高校学生开展了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为背景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设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继承、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1、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本题难度一般。【7题详解】此次活动让两岸青年走近民居、街巷,亲身触摸与感受文化的魅力,在实践中深入思考建筑美学与聚落文化的融合、发展、保护、利用,因此,考生为本次活动写一篇宣传报道,合适的标题应是参与社会实践,享用优秀文化,D正确且符合题意;应是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A错误;B错误,错在“改造”;应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C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8题详解】微电影使信息的传播与交流更加方便快捷,它通过文本、图片、视频的方式促进信息公开、资源共享和全员参与,这说明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

12、要因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正确且符合题意;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点睛】正确把握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的作用(1)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2)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改变着生产方式,改变着物质产品的文化内容;二是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促进人类的思想解放;三是改变着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9.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史,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但是,近代以来,中华文化也经历了衰微的过程。中华文化出现衰微的过程,是因

13、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林则徐、魏源等人“睁眼看世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近代以来,中华文化也经历了衰微的过程,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这是衰微的内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是衰微的外因,选项入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及林则徐、魏源等人“睁眼看世界”等是近代以来中华文化衰微后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表现,不是衰微的原因,故排除。选D。10.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是记录事件的书写符号,汉字具有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的特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汉字标志人类进入文明时代B. 文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C. 汉字是中

14、华文化的基本载体D. 汉字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答案】C【解析】【详解】文字的发明,标志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A B说法错误;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着巨大作用,C正确且符合题意;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D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11.尽管已经在国外定居了几十年,闽籍华裔陈先生一家人还是喜欢喝乌龙茶,习惯用筷子,见到家乡人仍讲地道家乡话。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A. 潜移默化的特点B. 博大精深的特点C. 源远流长的特点D. 深远持久的特点【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令人难忘,D项符合

15、题意;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特点,不是文化影响人的特点,BC项均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D。【点睛】深远持久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的其他各个方面,都是深远持久的。作为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12.在扶贫攻坚中,重庆巫溪县聚焦精神贫困,实施了“扶志工程”使贫困群众逐步树立起自尊、自立自强的脱贫之“志”,全面提升了贫困群众的“精气神”,以精神扶贫成效助推物质扶贫的成果。这说明( )经济发展取决于文化发展,精神落后是贫困的根源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精气神”能推动物质扶贫消除贫困必须推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全面发展只有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才能培育贫困群众脱贫精神A. B. C. D. 【答案】B【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