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2020届高考化学训练题2(无答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2488766 上传时间:2020-05-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2020届高考化学训练题2(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2020届高考化学训练题2(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2020届高考化学训练题2(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2020届高考化学训练题2(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2020届高考化学训练题2(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2020届高考化学训练题2(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2020届高考化学训练题2(无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化学训练题二姓名: 得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 H 1 C 12 O 16 Si 28 Li 7 P 31 Na 23 Fe 56 Cu 64 第卷 选择题 42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最佳选项,共计42分)1.下列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实验室用NH4Cl 和Ca(OH)2制备NH3B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Al2O3制备AlC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D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2运用有关概念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molH2燃烧放出的热量为H2的燃烧热 BNa2SO3和H2O2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C和互为同系物DBaSO4的水溶液不导电,故BaSO4是弱电解

2、质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 L Cl2通入含05molFeBr2的溶液中转移电子数为15NAB01 molL1的AlCl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所得产物中含Al为01NAC足量的Zn与浓硫酸共热可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224 L,则参加反应的硫酸为04 NAD常温常压下,56g环丙烷和聚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04NA4.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评价均合理的是( )选项离子方程式评价A将2molCl2通入到含1molFeI2的溶液中:2Fe2+2I+2Cl2 = 2Fe3+4Cl+I2正确;Cl2过量,可将Fe2+ 、I均氧化BMg(HCO3)

3、2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Mg2+ HCO3+ OH= MgCO3+ H2O正确;酸式盐与碱反应生成正盐和水C过量SO2通入到NaClO溶液中:SO2 + H2O + ClO = HClO+HSO3 正确;说明酸性:H2SO3强于HClOD1mol/L的NaAlO2溶液和25mol/L的HCl溶液等体积互相均匀混合:2AlO2- + 5H+ = Al3+ + Al(OH)3+ 3H2O正确;AlO2-与Al(OH)3消耗的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H3)2C=CHCH2CH3的名称为2-甲基-2-戊烯B乙醇、乙二醇、丙三醇的沸点依次升高C1mol乙酰水杨

4、酸()最多可以和2mol NaOH反应D可用和HCHO 为原料合成6.常温下,用 0.1 molL1HCl溶液滴定10.0 mL浓度为0.1 molL1 Na2CO3 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V0时:c(H)c(HCO 3)c(H2CO3)c(OH)B当V5时:c(CO32)c(HCO 3)c(H2CO3)2c(Cl)C当V10时:c(Na)c(HCO 3)c(CO32)c(H2CO3)D当Va时:c(Na)=c(Cl)c(H)c(OH)7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COCl2(g)Cl2(g)CO(g),向2.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 COCl2(g),

5、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得的有关数据见下表:t/s02468n(Cl2)/mol00.300.390.400.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Cl2)0.22 molL1,则反应的H0B若在2 L恒容绝热(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密闭容器进行该反应,化学平衡常数不变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向容器中充入1.2 molCOCl2、0.60 molCl2和0.60 molCO,反应达到平衡前的速率:v(正) v(逆)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向容器中充入1.0 molCl2和0.8 molCO,达到平衡时,Cl2的转化率小于60%第卷 非选择题(共58分)8(

6、15分)A、B、C、D、E、X六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B、的基态原子中L层未成对电子数分别为3、2、1,D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E是主族元素且与X同周期,E与C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X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B族。请回答下列问题:(1) D单质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为体心立方堆积,其配位数是 。DAB3中阴离子的立体构型是 。中学化学常见微粒中,与晶体D3AB4中阴离子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 (任写一种)。(2)X2+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X2+离子与水分子形成的配离子X(H2O)42+为平面正方形结构,其中的两个H2O被Cl-取代有两种不同的结构,试画出X(H

7、2O)2(Cl)2具有极性的分子的结构_。 (3) A元素分别能与硼、铝形成相同类型的晶体,但是A与硼形成晶体的熔点更高,其原因是 。(4)AC3的沸点比氨的沸点低得多,原因是 。(5)若E与C形成的晶体的密度为a gcm3,则晶胞的体积是_ cm3 (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写出表达式即可)。9.(14分)物质的类别和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基本视角。(1)图中X的电子式为 ;其水溶液长期在空气中放置容易变浑浊,该变化体现出:S非金属性比O O(填“强”或“弱”)。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从上到下, ,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2) Na2S2O3是一种

8、用途广泛的钠盐。 下列物质用于Na2S2O3的制备,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理论上有可能的是_(填字母序号)。a. Na2S + S b. Z + S c. Na2SO3 + Y d. NaHS + NaHSO3 已知反应:Na2S2O3 + H2SO4 = Na2SO4 + S+SO2+H2O。研究其反应速率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写字母序号)。a. 可通过测定一段时间内生成SO2的体积,得出该反应的速率b. 可通过比较出现浑浊的时间,研究浓度、温度等因素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c. 可通过Na2S2O3固体与稀硫酸和浓硫酸的反应,研究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3)治理含CO、SO2的烟道气,可以

9、将其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单质S和无毒的气体。 已知: CO(g)+ 1/2 O2(g)CO2(g)H=283 kJmol-1S(s)+O2(g)SO2(g)H=296 kJmol-1则治理烟道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一定条件下,将CO与SO2以体积比为41置于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选项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写字母序号)。a. v (CO) v(SO2) = 21 b. 平衡常数不变c. 气体密度不变 d. CO2和SO2的体积比保持不变测得上述反应达平衡时,混合气体中CO的体积分数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则SO2的转化率为 。10.(16分)有机物F是一种新型涂料固化剂

10、,可由下列路线合成(部分反应条件略去):(1)B的结构简式是_;E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2)由C和E合成F的化学方程式是_。(3)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苯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_。含有3个双键核磁共振氢谱只显示1个吸收峰不存在甲基(4)乙烯在实验室可由_(填有机物名称)通过_ (填反应类型)制备。(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aA属于饱和烃 bD与乙醛的分子式相同 cE不能与盐酸反应 dF可以发生酯化反应11.(15分)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既有利于节约资源,又有利于保护环境。实验室利用废旧电池的铜帽(Cu、Zn总含量约为99%)回收Cu并制备ZnO的部分实验过程如下:(1)铜帽溶解时加入H2O2的

11、目的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铜帽溶解完全后,需将溶液中过量的H2O2除去。除去H2O2的简便方法是_。(2)为确定加入锌灰(主要成分为Zn、ZnO,杂质为铁及其氧化物)的量,实验中需测定除去H2O2后溶液中Cu2的含量。实验操作为: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含有Cu2的溶液于带塞锥形瓶中,加适量水稀释,调节溶液pH34,加入过量的KI,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上述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2Cu24I=2CuI(白色)I22I2=2I滴定选用的指示剂为_,滴定终点观察到的现象为_。若滴定前溶液中的H2O2没有除尽,所测定的Cu2含量将会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3)已知pH11时Zn(OH)2能溶于NaOH溶液生成Zn(OH)42。下表列出了几种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开始沉淀的pH按金属离子浓度为1.0 molL1计算)。开始沉淀的pH沉淀完全的pHFe31.13.2Fe25.88.8Zn25.98.9实验中可选用的试剂:30% H2O2、1.0 molL1 HNO3、1.0 molL1 NaOH。由除去铜的滤液制备ZnO的实验步骤依次为: ; ;过滤; ;过滤、洗涤、干燥;900 煅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