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C员工培训基础教材 7S管理知识教程.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2486797 上传时间:2020-05-16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1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FEC员工培训基础教材 7S管理知识教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FEC员工培训基础教材 7S管理知识教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FEC员工培训基础教材 7S管理知识教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FEC员工培训基础教材 7S管理知识教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FEC员工培训基础教材 7S管理知识教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FEC员工培训基础教材 7S管理知识教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FEC员工培训基础教材 7S管理知识教程.doc(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FEC员工培训基础教材 7S管理知识教程 FEC员工培训基础教材7S管理知识教程一、7S活动的起源、含义与其内容拓展:5S生产管理思想源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日本,是指在企业生产活动现场对材料、设备、人员、设施(即:人、机、料、环、法)等各项生产组织要素展开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修养这五项日常管理活动;以此改善产品质量并提高生产服务效率,它是日本产品品质得以迅猛提升并行销全球的成功关键,同时成为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的基础。因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的日语单词采用罗马文拼写时,其首写字母均为S,所以同时简称为5S活动,因近年来,随着企业对这一活动的不断深入与认识,在此基础上人们又相继添加了安全

2、(Safety)、节约(Saving)、服务(Service)、满意(Satisfaction) 等四项补充活动内容,并采用其英语单词的首写字母S扩充命名为9S活动,而7S活动是指其中: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修养、安全、节约这七项管理行为内容。二、7S活动的内容定义:1S) 整理:区别要与不要的物品,工作现场只保留作业必需的有用物品并判别、撤除非必需物品;2S) 整顿:将有用物品在规定区域按规划位置定点摆放整齐、并分门别类进行标识管理,以符合其定置摆放的安全性与适用性;3S) 清扫:即时清除不需要的物品,将环境、设备等擦、扫干净并防止污染再度发生,保持工作场地无垃圾、杂物的整洁状态;4S)

3、清洁:将上述3S活动制度化与规范化,通过员工行为制度约束来维持上述活动成果;5S) 素养:通过上述4S活动,使员工自觉养成符合4S管理要求的各项良好工作习惯:使之行为规范、言行文明、仪表端庄、遵纪守法,同时达到自主管理及人格完美之目的。6S) 安全:为预防工业自然灾害与消除环境安全隐患;避免员工人身伤害和企业财产损失危胁、控制人身安全事故与产品质量责任事故而采取的安全预防、保护措施。7S) 节约: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服务成本,有效杜绝浪费现象并创造良好经济效益。为此建立人尽其力、物尽其用与时尽其效的高效经营管理模式,以对资源合理消耗过程提供标准行为控制而组织、开展的系列活动。8S)

4、服务: 为满足客户产品服务需求、确保提供优质服务,采用换位思考方法时刻分析、反省组织行为;并依据客户立场、观点来发现、解决自身问题以此保持最佳服务状态的活动。9S) 满意度: 客户接受有形产品或无形服务后感到需求得以满足的状态以及组织为此展开的系列活动,其对象、主题为投资者、客户、社会与员工四项满意度。 三、推行7S活动的理由、作用及目的:A 理由:实践证明:凡未按规范程序要求有效推行7S活动, 必将导致下列不良后果:1) 影响员工正常工作情绪与积极参与的工作欲望;2) 诱发各类安全事故,造成员工职业伤害。3) 降低设备加工精度、效率与生产设施使用寿命,导致企业财产损失 。4) 因物品定置、标

5、识不清而频繁造成误用事故,影响企业产品、服务质量。5) 妨碍员工正常发挥工作效率、延误计划生产进度并增加人工服务成本。6) 频繁造成企业资源浪费现象并增加产品消耗成本。8B 作用:通过开展7S活动,可以发挥以下积极作用:1) 通过6S行为动作与其潜移默化诱导方式可改善员工行为思想,使之成就良好工作习惯;同时提升个人职业修养并逐步取得人格完善。为企业管理体系建设提供基础/标准化方向。2) 规范企业生产作业秩序并提供标准执行方案;为全面实现可视化管理创造各项基础条件,同时详细指导其过程步骤、便于剖析/控制问题节点, 保障生产/安全效率、提升企业服务水平。3) 形成持续改善文化氛围、创建高效品质管理

6、系统、控制/预防安全事故、实现生产“七零”化目标(即:生产价值零亏损、产品质量零不良、生产资源零浪费、工具设备零故障、产品切换零时间、过程管理零缺陷、产品/服务零投诉)。4) 推动企业文化建设、规范价值行为标准;激发团队协作精神和提升组织社会形象,以此增强员工个人责任感与集体荣誉归宿感、为提高生产经营效益奠定人员、物质基础。企业文化的内容涵义: 企业文化是其组织成员共同信仰的价值观及行为模式。它是企业在特有生存/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且为组织多数成员共同遵循与认可的企业宗旨(使命)、目标(愿景)、行为规范与价值标准的总和以及在企业价值活动中的反映;也是企业形态、气质、精神、行为与其社会价值目标取向

7、的统称。它涵盖了企业独有的生存方式、自身个性、价值信念与行为认识等特有载体的文化信息,基本决定了企业员工的行为方式与其文化价值感知方向。据其内容体现方式一般划为以下三个层次:1) 物质层(表层文化): 文化外在表现的物质载体,诸如企业名称、徽标、厂房设施物质外貌、产品品质/包装特征与其反映的社会价值、员工着装及其精神面貌等视觉感观物质形象。2) 制度层(浅层文化): 为规范企业/员工价值行为,发挥引领/约束作用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与其组织/建设网络体系,同时包括行为监督/检讨机制与制度完善改进措施。3) 精神层(深层文化): 代表企业社会价值观核心与其发展使命的目标愿景,它是企业物质/制度文化基

8、础,同时反映企业文化主题思想与其发展灵魂方向。使命:企业凭借自有总体功能所须承担的社会角色及其生存、发展的理由、宗旨和所须取得的价值目的。愿景:组织渴望达到的未来图景与其整体发展的终极目标, 代表企业发展至高愿望与期盼取得的发展结果、是依据现实发展状态联接企业成长未来的桥梁。企业价值观:企业/员工信仰原则与其既定行为标准。C 目的:1) 通过营造整洁、明朗、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与和谐、融洽的管理氛围来塑造企业良好形象和激发员工团队意识,同时培养员工敬业精神使其保持良好工作状态、自觉遵守组织行为准则并提升人格/职业素养。2) 通过合理利用环境/资源与控制安全/质量事故来提高企业生产/服务水平和产

9、品经济/使用价值、确保企业生产经济效益得以稳步、持续提升,利于企业规划资源配置、合理控制浪费现象。3) 通过规范生产管理模式与现场改善执行标准来持续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消耗水平,同时利于建立品质管理体系、确保生产良性循环;有效避免生产过程差错率与产品质量不良率。整理(SEIRI)一、定义:区别要与不要的物品,工作现场只保留作业必需的有用物品并判别、撤除非必需物品。二、对象:清理作业现场因被杂物挤占而未正常发挥生产效用的“空间”,对象包括无使用价值的物品、单位时间内不需使用或使用多余的物品、不常使用且挤占场地并造成生产不便的物品以及各类滞销产品等。三、判别 物品“要”与“不要” 之标准:1)依

10、据物品额定功能用途与其置放、使用时间要求来制订对应时间表,以此确定其在不同时间段中所应摆放的位置区域,作为判断“要”与“不要”之标准。2)对作业现场滞留物品组织实施清理、盘点,就其相关使用价值彻底进行判定、确认,并按其使用功能要求制订品质验收标准,以此确定物品价值、作为“要”与“不要”的标准。3)长期无效挤占空间场地、又未即时给予妥善处理的物品。四、目的:清除作业场地零乱根源、腾出合理作业“空间”;防止材料误用/误送、保障生产安全/品质;充分利用空间/资金/人力资源、创造清晰/明朗之工作环境。现场物品的零乱根源,主要来源于以下方面:1) 未及时舍弃无用的物品;2) 未将物品分类、定置摆放;3)

11、 未制订物品分类标准;4) 未规定物品放置区域、方法;5) 未对物品类别进行正确标识;6) 未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7) 未定期组织整顿、清扫。五、整理活动实施方法:1) 领会、宣讲活动目的并与全体员工达成共识;广泛听取合理化建议并取得上下一致支持。2) 确认、处理不需要的物品,避免多余库存造成浪费。3) 依据物品使用频率、对象确定摆放位置区域,配备专人负责保管并控制保留合理数量。4) 制订领料限额管理制度、对物品使用项目/时间/数量实施计划源头控制;避免多余物品积压并及时组织退料工作。5) 即时处理各类剩余半成品或品质异常、不合格品,将合格成品及时入库并同时清理其废弃物,并按指定放置区域集中进

12、行妥善处理。6) 定期对作业现场不需品实施分类、集中处理:确定报废处理对象并转交对口部门处理。7) 依据整理检查结果下发整治项目、措施表并明确整理活动要求。8) 定期组织物品点检,循环确定整理对象。六、整理活动点检内容:1) 办公场地(包括生产现场办公区域)检查内容:办公桌椅(含抽屉)及文件柜架、档案资料或文档/图表、各类办公设备/文具与生产作业测试用品、工作看板和标语、月历等。2) 厂房地面(包括墙脚部位死角)检查内容:机器设备、工装夹具、工量刃具、产品原料/成品/半成品与相关各类不良品、物流转运输送工具、环境清洁卫生用品、动力能源输送导线以及物料使用废弃物等。3) 室外地面检查内容:室外放

13、置料架、垫板与上架堆放的各类材料、未予处理废弃物品、临时放置的各类杂物、地面杂草及清洁用具、各类包装器械材料等。4) 机床附件、工装夹具与工量刃具检查内容:废弃物件有无归类标识、闲置物品是否隔离摆放、其存放箱架能否适用、有无混杂进行存放、是否残留消耗品与废弃物等。5) 仓库检查内容:各类成品及原材料摆放、储存货架及箱柜/垫板、各类物品标识/标签,废料储存规划位置等;6) 厂房墙面及天花板检查内容:各类动力、照明电源导线及配电设施功能组件、各类气体输送管线与内部联通通讯线路、部门/单位与场地区划指示牌、作业照明/指示灯具、图表看板及宣传品、有无杂物张贴悬挂、是否存在蜘蛛尘网等。整顿(SEITON

14、)一、定义:将有用物品在规定区域按规划位置定点摆放整齐、并分门别类进行标识管理,以符合其定置摆放的安全性与适用性。二、对象:各类功能区域场地与所有定置类别物品(含物品定置方法/存量、定置工具名称编号、场地/物品使用状态等可视化管理的一切实物)。三、确定物品摆放位置的标准:1) 安全性、物品储存位置的环境条件是否符合其物理、化学特性要求,有无变质、受损、误用可能或引发安全事故隐患。如:堵塞绿色作业通道、码放高度稳定性不强、有毒/易燃易爆品防护/隔离效果性差、不合格品未隔离出现场等。2) 适宜性、依据物品使用频率其存放位置能否方便取用、其存/取过程是否费时、有无专人负责保管、是否配置适当运输工具等

15、。诸如:常用物品存取费时、长途取用搬运困难、物品因缺乏维护而致使用不便等。3)分类区域及标识性、物品类属是否分区存放、是否符合区域标示、其储存位置有无标识注明、框架/箱柜是否定位合理、同类物品有无集中放置、是否注明日检记录项目与对口管理责任者姓名等。例如:物品存放分区混乱/多类混杂难以寻找、缺失定置名称标识/视而不见盲目取用、由于标识规则不清/难以判断/查对物品属性致使频繁造成误用事故、因不明物品点检作业项目与其维护责任对象而无法解决使用问题/延误正常作业时间等。四、目的:通过物品定置管理手段实现安全、快捷取用,使作业场地安全/整齐、物品摆放井然有序。在物品储存、工作场所控制、减少其取用时间,同时,扩展空间有效使用范围、提高场地利用效率。五、整顿活动实施方法:整顿活动的实施关键是为充分利用场地/时间、提高时间作业效率。为避免选择/寻找时间浪费、杜绝类似行为弊端,就须采纳以下方法: 1)针对“整理”活动内容、结果制订、落实整顿方案。2)确定物品定置摆放方法与分类存放的区域、对象。 3)划分通道、作业区域与物品定置摆放区域。4)设置物品存放专用器具(含框架、箱柜及各类容器)并按分类种、属张贴标识。5)规划物品管理责任区域、标示专人定点管理。6)设置物品管理看板并更新/反馈使用信息、明确使用时间/地点、避免妨碍现场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