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老中医推荐最新针灸配穴方

上传人:长**** 文档编号:132467680 上传时间:2020-05-1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53.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老中医推荐最新针灸配穴方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精品-老中医推荐最新针灸配穴方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精品-老中医推荐最新针灸配穴方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精品-老中医推荐最新针灸配穴方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精品-老中医推荐最新针灸配穴方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老中医推荐最新针灸配穴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老中医推荐最新针灸配穴方(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中医推荐最新针灸配穴方 针灸配方与中药配方相同 有其配伍方法 一般来讲 有近部取穴法 远 道取穴法 随证取穴法 腧穴的名称 在 内经 中大约有160 个 针灸 处方约有240 余方 其中大部分为1 3 个腧穴 其中用特定穴的占1 2 以上 强调辨证取穴 用穴少而精 个人在多年的临床治疗中 在经络辨 证的基础上 总结了一些有效的针灸配方 现简要介绍如下 一 大椎 曲池 合谷 大椎是手足三阳与督脉的会穴 纯阳主表 可以疏解在表之邪 配曲池合 谷是以阳从阳 可以助大椎调营卫 清里以达表 如感冒无汗恶寒可补大 椎以发汗解表 或艾灸大椎20 分钟亦可达到解表退热的作用 如身热自汗 则泻大椎以解肌 曲池

2、穴走而不守 合谷穴升而能散 是清热散风 清理 上焦之要穴 三穴相配亦是治疗肩臂疼痛 中风上肢不利以及面瘫和面肌 痉挛的主要配方 二 肩髃 曲池 大肠为肺之府 此两穴相配 有调理肺气的特效 肩髃卧针有舒通之象 曲池走而不守 擅能宣气行血 搜风逐邪 凡一切经络客邪 气血阻滞之 病 皆能舒畅调和之 曲池又是预防皮肤病化脓和治疗眼病的要穴 灸曲 池也可使人眼明目亮 对老年性早期白内障 视力模糊等症有效 三 合谷 太冲 此两穴皆为原穴 位于两歧骨之间 谓之 四关 穴 合谷属阳主气 太 冲属阴主血 可以开关节以搜风理痹 行气血以通经化瘀 配丰隆 阳陵 泉以坠痰泻火而治癫狂 配百会 神门以镇静安神而疗五痫

3、配大椎清里 达表治疗痹证 全身关节痛或游走性疼痛 如类风湿性关节炎 一身尽痛 尤以手足小关节为甚者 可泻大椎 用 内 经 合谷刺 法 使针感向两臂和脊柱方向传导 泻合谷 太冲 则能 达到行气活血 舒筋止痛的作用 此两穴是经脉的 本 部 肘膝关节以 下 所在 通过经气的运行与脏腑和 标 部 头面躯干 发生密切联系 四 足三里 三阴交 足三里升阳益胃 三阴交滋阴健脾 阴阳相配 为脾胃虚寒气血亏损之主 法 虚损门所不可少 如胃强脾弱 阳亢阴亏者 则补阴之中势必兼行清 导 则应补三阴交 泻足三里 如因阳虚气乏 风湿客邪成痹 腿胻麻木 者 针此两穴 一以振阳 一以和阴 血和而舒筋理痹 麻木自除 五 丰隆

4、 阳陵泉 是通大便的主穴 丰隆是足阳明的络穴 别走足太阴 其性通降从阳明下 行 又得太阴湿土以润下 阳陵泉为合穴 其性沉降 斜刺向下透足三里 是从木以疏土 则大便自下 此为治疗实热性的便秘 如老年人气虚性便 秘应慎用 六 气海 天枢 气海为肓之原 元气之海 补之可以回阳益气 灸之可以蒸发膀胱之液 化气上升而布于周身 天枢乃大肠募穴 有分利水谷 清导浊滞之功 两 穴相配 能振下焦之阳 分利清浊和调理肠胃 用于消化系统疾病 以及 肠炎下痢等症有著效 七 内关 三阴交 内关是心包经的络穴 别走手少阴三焦经 又是八脉交会穴 能清心胸之 闷热 使从水道下行 三阴交是足三阴之会穴 有滋阴养血之功 两穴上

5、下相配 内关清上和阳 三阴交清下固阴 是阴虚劳损证之主方 可以治 疗妇女脏躁和神经官能症之失眠 胸闷等症 八 气海 关元 中极 子宫 男子之阳不和者 取气海以振阳气 取关元以滋阴精 气海为升气之海 关元为三阴任脉之会 藏精之所 阴阳和故能有子 其与女子之阴不和者 则取中极以调经 取子宫以开胞 中极亦为任脉三阴之会穴 胞宫之门户 也 子宫补之正所以暖胞开宫 俾其直接受孕 九 水沟 风府 肾脉夹舌本 脾脉络舌本而散舌下 心之别络亦系舌本 凡风邪中于此三 经则令人舌强难言 口吐涎沫 神志昏迷不醒 诸阳为风寒所客 筋急而 口噤不开 补水沟以开关解噤 通阳安神 泻风府搜舌本之风 舒三阳之 经 以上两穴相

6、配是治疗中风昏迷口噤不开的有效配方 十 鱼际 太溪 鱼际是手太阴荥火穴 太溪为足少阴原穴亦为输土穴 此方君太溪补水中 之土 润燥而生金 臣鱼际泻金中之火 祛邪而扶正 是治疗肾虚咳嗽 慢性气管炎的有效配方 十一 风池 合谷 上巨虚 风池是手足少阳和阳维之会 泻之能清头颈眼目的风热 对凡因风邪而引 起的头痛 头眩有效 配合谷是手阳明原穴 其穴性能升能降 能宣能通 面口合谷收 四总穴之一 有清热解毒 祛风明目的作用 再配以手 阳明下合穴上巨虚 与合谷左右交叉取穴 是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主要处方 十二 合谷 复溜 复溜为肾经经穴 补之能温肾阳升膀胱之气使达于周身而能卫外 合谷为 大肠原穴 泻之可以清气分之

7、热 热解则汗自止 若欲发汗则补合谷 该 穴清轻走表 能发表托邪 使邪随汗出而解 泻复溜 以疏卫外之阳 而 达到开皮毛的作用 此两穴相配对更年期自汗和阴虚盗汗皆有效 但应同 用补法 因复溜亦能滋肾中之阴 十三 中脘 足三里 中脘为胃经募穴 亦为腑会 足三里为胃经下合穴 肚腹三里留 四 总穴之一 是专理胃府 兼治腹中一切疾病的配方 君中脘臣足三里 安 胃和中 补中脘壮胃气散寒邪 泻足三里降浊导滞引胃气下行 如上焦有 热加泻梁门 下焦有寒加补气海 脾气虚补脾募章门 肠中滞则加泻大肠 募天枢 十四 隐白 十七椎 隐白为足太阴之 根 补之大益脾气 脾主运化需阳气之推动 如脾阳 不振失其统摄 血不归经 可

8、致妇女崩漏之疾 补隐白 或灸 则能升 举下陷之阳 配灸十七椎 经外奇穴 温阳益肾则崩漏自止 十五 肾俞 俞府 膻中 君肾俞 俞府降冲气之上逆 兼理肾气之源 佐膻中宽胸理气 化滞导痰 对慢性气管炎 老年性肾虚咳喘有特效 十六 中脘 天枢 气海 上巨虚 神阙 此方有清泻里热 调气止痢的作用 与芍药汤相似 君中脘 天枢 是胃 与大肠的募穴 臣气海 理气行滞缓解腹痛 气调则后重自除 佐上巨虚 乃大肠经的下合穴 合治内腑 有调理肠胃之功 协同中脘 天枢能清 泄肠胃中湿热 上穴皆用泻法 神阙穴加灸 取其温热之性 功同芍药汤 中之肉桂 是 反佐 之法 此方是治本之方 病本得到治疗 则 便脓 后重 等症状相应而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中医/养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