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海市各区高三历史一模、二摸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实验基础知识 全国通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2467346 上传时间:2020-05-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上海市各区高三历史一模、二摸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实验基础知识 全国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年上海市各区高三历史一模、二摸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实验基础知识 全国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年上海市各区高三历史一模、二摸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实验基础知识 全国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0年上海市各区高三历史一模、二摸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实验基础知识 全国通用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0年上海市各区高三历史一模、二摸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实验基础知识 全国通用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上海市各区高三历史一模、二摸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实验基础知识 全国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上海市各区高三历史一模、二摸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实验基础知识 全国通用(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809学年各模拟考汇编(上海)专题 实验基础知识基本实验操作10(卢湾一)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A.滴定管洗净后经蒸馏水润洗,即可注入标准液进行滴定B.玻璃导管蘸水后,边旋转边向橡皮管中插入C.加热坩埚中的硫酸铜晶体,失水后须在干燥器中冷却,再称量D.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放在表面皿上的pH试纸上3(静安一)下列仪器名称书写正确的是A泥三脚 B溶量瓶 C研钵 D瓷坩锅7(静安一)以下描述错误的是A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细口瓶,瓶口产生白雾 B光照AgCl,有黑色固体颗粒产生C铁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褐色的烟,溶于水得浅绿色溶液D聚氯乙烯燃烧发出明亮而带黑烟的火焰,并产生刺激性气味14(静安一)某

2、学生用滴定的方法测定含有少量NaCl的小苏打固体中NaHCO3的质量分数,所用标准盐酸的浓度为0.1000mol/L。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烧杯准确配制100mL待测小苏打的溶液 B用酚酞为指示剂 C当滴至待测液变色并能将该颜色保持半分钟即为滴定终点 D盛盐酸的滴定管未润洗会造成实验结果偏低12(十四校二)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粗盐提纯时,为了加快过滤速率,可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器中的液体B滴定管洗净后经蒸馏水润洗,即可注入标准液进行滴定C测定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时,加热后的坩埚须在干燥器中冷却,再称量D不慎将浓苛性钠溶液沾到皮肤上,立即用H2SO4中和并用水冲洗9. (市调研)下列

3、有关实验问题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 把硝酸钠分解实验后的残渣倒入水槽用水冲入下水道B. 制备气体时为防止气流不通畅,应检查乳胶管是否弯折堵塞C. 铜与浓硫酸反应时,用蘸有浓溴水的棉花放在导管口吸收多余的气体 D. 苯酚的浓溶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15. (奉贤二)下列做法错误但没有危险的是A制乙酸乙酯时,把乙醇和乙酸依次加入浓硫酸中B制乙烯时,为防止暴沸,往热反应液中加入碎瓷片C进行H2还原CuO的实验时, 先加热CuO后通入H2D进行硫酸铜晶体含水量测定实验时,加热后的坩埚冷却过程未放入干燥器13(浦东二)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10mL量筒量取8.58mL蒸馏水B分液操作

4、中,将下层液体放入一容器后,将上层液体继续放入另一容器C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先用浓氨水洗涤,再用自来水冲洗D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一定量氯化铁固体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用水稀释到所需浓度16“(南汇二)酸化”是实验中经常采用的方法,下列酸化过程正确的是A提高高锰酸钾的氧化能力,用盐酸酸化B抑制Fe2 的水解,用稀硝酸酸化C检验氯代烃中含氯,加碱溶液加热后,用稀硫酸酸化,再检验D确认溶液中含有SO42时,用盐酸酸化,再检验14. (南汇二)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用带橡皮塞的棕色试剂瓶存放浓硫酸将0.1 molL的NaOH溶液与0.5 mol/L的Cu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制得氢氧化铜悬浊液,用于

5、检验醛基实验室制硝基苯要在水浴的热水中插入温度计可用FeCl3溶液除去试管内难以刷去的铜迹欲测某溶液的pH,需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再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在试纸上,并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AB C D17(松江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100g 10%的盐酸加热蒸发,得到50克溶液,其浓度为20%B把3 mol/L的硫酸跟等体积的水混合,所得溶液的浓度大于1.5 mol/LC 把200 mL 3 mol/L的BaCl2溶液跟100 mL3 mol/L的KCl溶液混合后,溶液中的c(Cl

6、-)仍然是3 mol/LD已知某温度KNO3的溶解度是31.6 g/100g水,在该温度下将20g KNO3溶解于50 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是28.6% 分离提纯与鉴别18(闸北一)下列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试剂及主要操作A苯Br2加苯酚过滤BCO2SO2通过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装置洗气C乙酸乙酯乙酸、水加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DCO2CO点燃9下列除去杂质的实验方法正确的是A除去溴苯中的少量Br2:加入KI溶液,充分反应后,弃去水溶液B除去苯酚中的少量甲苯: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充分反应后,弃去水溶液C除去FeSO4溶液中少量的Fe2(SO4)3:加入足量铁屑,充分

7、反应后,过滤D除去CO中少量的CO2:通过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14(嘉定一)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且最后能得到纯净物质的是 ( )选项被提纯物质除杂试剂分离方法A溴化钠溶液(NaI)氯水、CCl4萃取、分液B氯化铵溶液(FeCl3)氢氧化钠溶液过滤C二氧化碳(CO)氧化铜粉末通过灼热的CuO粉末D苯(苯酚)浓溴水过滤10(奉贤一)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物质试剂分离方法硝酸钾(氯化钠)蒸馏水降温结晶二氧化碳(氯化氢)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气乙醇(水)生石灰蒸馏苯(苯酚)浓溴水分液 A B C只有 D

8、5(静安二)以下实验方法肯定错误的是 A用色谱仪快速检测三聚氰胺的含量 B用纸上层析法分离和检验墨水的成分 C用碘淀粉溶液吸收法检测空气中SO2的含量 D用AgNO3检测游泳池水中次氯酸的含量8(闵行二)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银氨溶液的配制方法是将硝酸银溶液滴入到氨水中至不再生成沉淀为止B中和滴定读取溶液体积时,应观察滴定管白底蓝线的粗细交界点所对应的刻度C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硫,可以将气体通入到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D提取溶解在水中的少量碘,加入酒精后振荡、静置、分层后取出有机层再分离10(普陀二)下列实验方法使用不合理的是A. 用结晶法从水溶液中获得氯化铁晶体 B. 用气体法检验亚

9、硫酸钠中是否混有碳酸钠 C. 用纸上层析法检验氯化铁溶液中是否混有少量氯化铜D. 用容量法测定氯化铵和硫酸铵混合物中硫酸铵的含量12(浦东二)下列有关除去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操作中错误的是( )A溴苯(溴):加稀NaOH溶液洗涤后分液B氯化亚铁(氯化铁):加铁粉,振荡后过滤C乙酸乙酯(乙酸):加乙醇和浓硫酸蒸馏D甲苯(苯酚):加纯碱溶液分液21(浦东一)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操作都正确的是( )被提纯的物质除杂试剂操作A氯化钠溶液(NaI)氯水、CCl4萃取、分液B氯化铵溶液(FeCl3)氢氧化钠溶液过滤C二氧化碳(CO)氧化铜粉末通过灼热的CuO粉末D苯(

10、苯酚)浓溴水过滤6.(市调研)分离下列各组物质,采用的方法错误的是()A. 酒精和水:分液B. 少量混合溶液里的Cu2和Fe3:纸上层析C. 氯化钠和氯化铵固体:加热D. 苯和甲苯:蒸馏5(浦东一)下列有关纸上层析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常用于分离、检验化学性质相似且难以用一般化学方法分离的离子或分子B有上升纸层析法和径向纸层析法两种C实验时所用的展开剂一般是有机溶液与水溶液的混合物D由于需要通过颜色观察,所以该方法不适用于无色离子或分子4. (奉贤二)下列有关“纸上层析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常用于分离、检验化学性质相似且难以用一般化学方法分离的离子或分子B由于需要通过颜色观察,所以该方法不适用

11、于无色离子或分子C有上升纸层析法和径向纸层析法两种D实验时所用的展开剂一般是有机溶液与水溶液的混合物5(松江二)以下关于纸上层析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纸上层析法适用于分离和检验化学性质十分相近的分子或离子B纸上层析法分为上升纸层析法和径向纸层析法C纸上层析法是利用试样中各种离子随展开剂在滤纸上展开的速率不同而形成不同位置的色斑D为了看到色斑,只有有色离子的检验才可以用纸上层析法11(黄浦二)下列有关物质分离提纯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过滤适用于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分离蒸馏适用于互溶性且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的分离分液适用于不溶性液体的分离 纸上层析适用于用一般的化学方法分离十分困难的分子或离子混

12、合溶液的分离A B C D 11. (宝山二)纯净的氯化钠是不潮解的,但粗盐很容易潮解,这主要是因为其中含有杂质MgCl2的缘故。为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有人设计了一个实验:把买来的粗盐放入纯氯化钠饱和溶液一段时间,过滤,洗涤,可得纯净的氯化钠晶体。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设计实验的根据是NaCl的溶解平衡 B.设计实验的根据是MgCl2比NaCl易溶于水C.粗盐的晶粒大一些有利于提纯 D.在整个过程中NaCl饱和溶液浓度会变大(温度不变)3(松江二)下列实验方案或操作合理的是( )A用浓溴水鉴别:苯、CCl4、苯酚溶液、苯乙烯B除去NO中混有的少量NO2,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水的洗气瓶,

13、再用排空气法收集NOC在制备乙酸丁酯的实验中,将得到的粗产品先用水洗,再用NaOH溶液洗,然后分液,可得到乙酸丁酯的精品DSO42-的检验:加入HNO3酸化的BaCl2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物质的检验6(南汇一)化学反应经常伴随着颜色变化,下列有关反应获得的颜色正确的是二氧化硫通入品红溶液无色 淀粉溶液遇单质碘蓝色溴化银见光分解白色 热的氧化铜遇乙醇绿色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含酚酞指示剂的盐酸,终点时溶液无色粉红色苯酚在空气中氧化粉红色A B. C. D.10(青浦一)根据实验现象所作的的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无色试液 出现银镜 结论:试液中有醛类物质 B无色试液产生白色沉淀 结论:试液中含有Ca(OH)2C无色试液 试液变红 结论:试液显碱性D无色试液产生白色沉淀 结论:试液中含有SO42-离子3(普陀二)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氯水中滴加石蕊试液:变红色 BFe3+(aq)中滴入KSCN(aq):产生红色沉淀C用SO2漂白的草帽久置于空气中:变黄 D加热滴有酚酞的Na2CO3(aq,稀):红色变浅17(闵行一)关于某无色溶液中所含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