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理科综合化学实验部分(1)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2467248 上传时间:2020-05-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1月理科综合化学实验部分(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年1月理科综合化学实验部分(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年1月理科综合化学实验部分(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年1月理科综合化学实验部分(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年1月理科综合化学实验部分(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1月理科综合化学实验部分(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1月理科综合化学实验部分(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1月理科综合化学实验部分(1)1(16分)早在几百年前,人们就发现了沼泽里的沼气,但是将沼气作为能源来利用,则是近几十年的事,随着世界性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突出,利用甲烷菌在密闭的条件下分解各种有机物产生沼气,已经成为获得新能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沼气的主要成分是CH4,还有少量CO2、H2S等。 下面是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实验室模拟沼气发酵制取沼气,收集较纯净甲烷并测定产生甲烷体积的实验: 图中甲瓶是产生沼气的发酵瓶,将堆沤过的牛、马粪按比例均匀拌入沼气菌种,放进发酵瓶甲内,并加满水;乙瓶中充满水;丙瓶内盛有X溶液;丁为量筒。 (1)(2分)按实验要求,将四个装置af各个导管

2、口连接起来,其正确的顺序是:(填接口序号)a f (2)(2分)丙瓶内盛有的X溶液为(填序号) A浓氨水BNaOH溶液CCuSO4溶液DNaCl溶液 (3)(6分)已知1000mL(标准状况)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39.75 kJ的热量,则1 mo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所放出的能量为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4)开始实验以后,每天观察并记录,下面是其中三天的实验记录。天温度()量筒内收集到的水(mL)121302141631110从上述材料看,影响发酵瓶内产气量的外界因素是 ,该因素是通过影响微生物体内的 的 能力来影响产气量的。 天数O微生物个体的数量 (

3、5)在沼气发酵的过程中,进行着许多微生物代谢活动。其呼吸类型有:需氧型()、厌氧型()和兼性厌氧型()(如酵母菌)3类。假定实验开始时三类菌的数量相同;实验结束时尚有有机物存在,试预测在沼气发酵的过程中三类微生物个体数量变化规律,并用曲线在下列的坐标中加以表示。 2(20分)某学校课外活动小组粗略测定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下面是测定实验的分析报告,请填写有关空白: (一)测定原理:本实验通过金属镁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来求得镁的物质的量,进而求出镁的相对原子质量。 (二)实验用品:仪器:托盘天平测定气体体积的装置(如右图所示);试剂:6mol/LHCl、镁条。 (三)实验内容:1)在托盘天平上称

4、出镁条的质量ag;2)按右图安装好仪器。取下试管,移动量气管B,使量气管A中的水面略低于零刻度线,然后将量气管B固定。3)在试管中加入15mL 6mol/L HCl(保证能使镁全部反应),不要使盐酸沾湿试管的上半部。将已称重的镁沾少许水,贴在试管上部,不与盐酸接触。4)检查仪器是否漏气,方法如下:(方法要求简单有效) 5)如果装置不漏气,调整量气管B的位置,使量气管A内水面与量气管B内水面在同一水平面上(要求“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原因是 ;实现“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操作是 ),然后准确读出量气管A内水面凹面最低点的读数V1mL。6)轻轻摇动试管,使镁条落入盐酸中,镁条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此时量气管

5、A内水面即开始下降。为了不使量气管A内气压增大而造成漏气,在量气管A内水面下降的同时,慢慢 (向上或向下)移量气管B,使两管内的水面基本保持水平。反应停止后,待试管冷却至室温(约10分钟),移动量气管B,使两管内的水面相平,读出反应后量气管A内的精确读数V2mL。(气体体积均换算为标准状况) (四)结果与讨论:写出镁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式 。若没等反应试管冷却到室温就量取液面的高度,结果会造成镁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值 (偏高、偏低或无影响)。3(18分)某学生要用浓硝酸法(测定反应生成气体的量)测定某铜银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资料表明:反应中除生成NO2气体外,还会有少量NO生成; 常温下NO2

6、与N2O4混合存在,在低于0时几乎只有无色的N2O4液体(或晶体)存在。为完成测定并验证确有NO生成,该学生设计的实验装置如下图,试回答:(1)实验前要先打开A装置的活塞K1,通入一段时间氮气后再关闭K1其目的和原因 是 。(2)装置B的作用是 。(3)实验时A中反应停止后,打开D装置导管的活塞K2并通入氧气,若反应确有NO 产生,D中的现象是 ;实验时发现通入氧气温度的高低对实验有较大的影响,为便于观察应通入(填“冷”或“热”) 的氧气,其原因是(用所学过的理论知识解释) 。(4)为减小测量误差,在A中反应完成和D中出现现象后,还应进行的操作是 。(5)若设反应中硝酸无挥发也无分解,且溶液的

7、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实验已测得以下 数据:铜银合金的质量、浓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及体积(过量)、E装置反应生成 物中氮元素的质量;为确定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还需测定的数据是 (6)若实验只测定Cu的质量分数,不检验NO的产生,则在铜银合金与浓硝酸反应后, 只需简单实验操作(不使用BE连续装置)就可达目的,简述实验过程 4(18分)某研究性学习课题组拟进行课题研究,他们研究的专题是H2O2分解反应中使用的MnO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他们的研究步骤是:称取a g 的MnO2加入到H2O2中充分反应后将混合物过滤得不溶物将滤出物加热、烘干、称重将称重后的固体与浓盐酸混合加热请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用托盘

8、天平称量MnO2的第一步操作是 。(2)步骤某同学开列的实验用品为:蒸馏水、烧杯、带铁圈的铁架台、漏斗,还缺少的必要的仪器和用品是 。(3)步骤若称得的质量小于a g,试分析原因(说出一种即可): 。(4)课题组拟用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步骤的研究。盛放药品前,怎样检验此装置的气密性: ;分液漏斗中盛放的液体是 ,烧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装置的作用是 ;C中若有AgNO3溶液,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5(共14分)在现代社会,青年学生应当关注对物质成分的探究。有三种可溶性正盐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其中有两种钾盐,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假设反应均恰好完全):(1)在步骤,的过滤操作中,使用的仪器

9、除铁架台(带铁圈)、滤纸外,还需的玻 璃仪器有 。(2)步骤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3)从以上实验可判断原混合物中一定含有 ;另外两种正盐可能是 和 ; 和 ; 和 。参考答案1(共16分)(1)d e c d (2分) (2)B (2分) (3)890.4kJ (2分)CH4(g)+2O2(g) CO2(g)+2H2O(1)+890.4kJ(4分) (4)温度;酶;催化(各1分,共3分) (5)(3分) (三条曲线中,最终II线在上;III线在中;I线在下即可得分。)2(三)4)量气管B向下(或向上)移动一段距离,使量气管B中的水面略低(或略高)于量气管A中的水面。固定量气管B后,量气管B中的水面如果不上升(或下降),表示该装置不漏气。(6分)5)使所测气体的压强与外界大气压强相等。(3分)取下量气管B,并靠近量气管A,使水面持平,再记下读数。(3分)6)向下(3分) (四)22400a/(V2-V1)(3分) 偏小(2分)3(18分)(1)2分 排尽整个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生成的NO 被氧化,而在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