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自控课设 红外干扰分离系统.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2458661 上传时间:2020-05-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85.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工大自控课设 红外干扰分离系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哈工大自控课设 红外干扰分离系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哈工大自控课设 红外干扰分离系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哈工大自控课设 红外干扰分离系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哈工大自控课设 红外干扰分离系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哈工大自控课设 红外干扰分离系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工大自控课设 红外干扰分离系统.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哈尔滨工业大学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课程名称:自动控制原理设计题目:红外干扰分离系统院系:航天学院班级:设计者:学号:指导教师:金晶林玉荣设计时间: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姓 名: 院 (系):航天学院 专 业:自动化 班 号: 任务起至日期: 年3月2日 年3月16日 课程设计题目:红外干扰分离系统1. 已知控制系统的固有传递函数(或框图)如下:(红外干扰分离系统) 系统存在一个正弦干扰力矩 : A=05,f=082性能指标(1)开环放大倍数 (2)剪切频率 (3)相位裕度 (4)谐振峰值(5)超调量25%

2、 (6)过渡过程时间(7)角速度 (8)角加速度(9)稳态误差3.设计要求与步骤(1)设计系统,满足性能指标。(2)人工设计 利用半对数坐标纸手工绘制系统校正前后及校正装置的Bode图,并确定出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验算校正后系统是否满足性能指标要求。(3)计算机辅助设计 利用MATLAB语言对系统进行辅助设计、仿真和调试。(4)确定校正装置的电路形式及其参数。(5)撰写设计报告。具体内容包括如下五个部分。 1)设计任务书2)设计过程人工设计过程包括计算数据、系统校正前后校正装置的Bode图(在半对数坐标纸上)、校正装置传递函数、性能指标验算数据。 计算机辅助设计过程包括Simulink仿真框图

3、、Bode图、阶跃响应曲线、性能指标要求的其他曲线。 3)校正装置电路图 4)设计结论 5)设计后的心得体会 指导教师签字:_ 年 月 日 教研室主任意见:_年 月 日 教研室主任签字_ 年 月 日目录1.人工设计31.1固有环节的分析31.2性能指标的计算42.校正环节的设计52.1校正环节的分析52.2串联迟后环节的设计72.3串联超前环节的设计83.计算机辅助设计103.1固有环节的仿真103.2串联迟后校正的仿真123.3串联超前环节的仿真133.4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仿真143.5系统的斜坡信号响应仿真154校正环节的电路实现184.1校正环节的传递函数184.2确定各环节电路参数18

4、4.3绘制电路图195设计总结206心得体会211. 人工设计1.1题目分析由于系统存在正弦干扰力矩,且不可测,是一个不稳定的量,我们不妨将此力矩设定为干扰最大时的正弦信号,即此时干扰为。同时超调量和过渡过程时间要满足:。依据经验公式:-(1)-(2)可以得出:相角裕度,取余量可以令,同时rad/s,取余量可以令。依据角速度,角加速度,算出系统的输入信号:。因为校正后系统需满足的开环放大倍数K没有明确告知,且系统内存在正弦干扰信号,在校正环节没有出来前,所以无法通过稳态误差来确定K的值,继而原系统的相角裕度与剪切频率参考价值不大,所以用串联超前迟后校正,不太方便。这里开始考虑用希望频率法来解决

5、问题。计算中频段宽度:h。依据,得出。从而求得:,同理,取余量可以得出,。绘制希望频率的高频段。高频段的对数幅频特性只要以较大斜率下降即可,所以不妨令。此时只剩下低频段的连接问题,不妨令开环放大倍数K是未知量。将算出是关于K的一个函数。计算过程具体如下:假设系统波特图过点(0,20),横坐标,对应的,分析可知应满足:。解出。到此时,除了K,其他的参数都已确定。因为稳态误差小于等于,输入为正弦信号,所以我们不妨先假定估算出一个K值,不考虑干扰的情况下,假定系统为1型,应满足,,此时。因为实际时,有干扰在内,且输入是正弦信号,不是斜坡信号,所以K要略大。不妨令K=2500。1.2 相关图样的绘画系

6、统原波特图(阶跃响应):图1校正后系统的波特图,如下:图2校正环节波特图:图3从上面的图样可以看到,校正环节极大的提高了系统的剪切频率,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增大了相角裕度。合并的图样:图4由上图,可以明确清晰地看出,原系统经过校正环节的叠加,达到了题目所需的要求。2. 计算机辅助设计2.1原系统的计算机仿真相关图样先给出原系统的Simulink仿真框图。由题目可知,我们现在已知的表达式,说明是单位负反馈。仿真框图如下:图5开环时被控对象仿真连接图如下:图6图中构成了一个单位负反馈,一个积分环节,一个振荡环节,一个放大环节构成原系统的。原系统的波特图计算机绘制如下:图7需要注意的是,画波特图时,被控

7、对象时开环的。原系统阶跃响应曲线:(此时被控对象仿真时闭环的)图8由图样可知,系统的过渡过程时间,达到1s多,完全达不到设计的要求。2.2.校正后的计算机仿真相关图样:校正后的系统Simulink仿真框图:图9校正后的系统波特图:图10校正后的阶跃响应曲线图:图11稳态误差满足时,稳态误差的图样:图12 3.校正装置电路图:图13 4.设计结论: (1) 这个系统名为红外干扰分离系统,需要主要处理的就是,在外在干扰很大的情况下,甚至远大于输入信号时,如何消除干扰带来的巨大误差,并且让系统保持很大的快速性和稳定性。(2) 系统的要求都是时域的,我们真正在做校正环节的设计时,都是转化为频域。这就用

8、到了经验公式,在一定程度上,给后续的调试,带来了一定的麻烦。(3) 本次实验,没有通过串联超前迟后校正,而是采用了希望频率法。这就造成了,在电路图的设计环节,比较麻烦,或许实际生活中找不到现成的元器件,来完成校正环节的搭建。(4) 最后通过校正环节的设计,大致满足了系统对于过渡过程时间,稳态误差以及超调量的要求。 5.设计后的心得体会:这次的实验设计让我有了许多收获。 首先,我大概了解了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的全过程,比之前的纯粹做题,有了明显的进步和认识,同时也进一步熟悉了matlab软件的运用。 其次,在做设计的整个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东西比之前做题要完备的多,比如干扰的加入,把它加在哪儿,怎样

9、在有干扰加入的情况下,完成系统校正的设计,以及在干扰不可测的情况下,不能给干扰加顺馈控制等等的注意事项。这都很锻炼了人的思维能力。 然后,在做完仿真设计后,有一个校正装置电路图的设计环节,这个环节的加入,就需要考虑到,在设计校正环节时,要考虑到实际的情况,很可能,自己设计的校正装置,在实际中很难找到匹配的元器件,来满足参数的设计。 再者,通过人工设计和计算机仿真设计,我发现,人工设计,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完美的,和预想的结果还是有很大的出入。就比如经验公式的运用,其实经验公式虽然能让我们进一步了解系统的校正要求,但同时它也是不准确的,通过经验公式得出的结果往往存在一定误差,这就使得,设计出的校正结构,在实际测试时,总与系统设计要求查那么一点点,不尽如人意。所以,就需要微调校正装置,来满足系统的要求。 最后,通过这次设计,我注意到了一个报告的完成,不光是之前的计算测试很重要,将报告完整而清晰的呈现出来,一样是一个值得我锻炼的工作。不能将自己的设计过程和设计思想通过报告完整的表达出来,那么你之前做的很多工作的价值都是要打折扣的,能让他人看懂自己的设计过程,了解自己的设计思路,才能更好的和他人交流,也才有更长远的进步。 以上就是我这次的设计报告,希望老师多多批评改正。6.参考资料:1.自动控制原理,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裴润,宋申民主编。7.任务书附页: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