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1、6瞳距、瞳高测量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2455970 上传时间:2020-05-16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4.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1、6瞳距、瞳高测量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项目1、6瞳距、瞳高测量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项目1、6瞳距、瞳高测量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项目1、6瞳距、瞳高测量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项目1、6瞳距、瞳高测量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目1、6瞳距、瞳高测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1、6瞳距、瞳高测量(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 5 16 1 第一部分单侧瞳距和瞳高的测量 2020 5 16 2 瞳距 PD 两眼视轴 瞳孔中心 在眼镜平面的距离 2020 5 16 3 单眼瞳距 单眼瞳距 单眼瞳距 32 29 61 2020 5 16 4 瞳距尺 2020 5 16 5 瞳距尺的使用 检查者与被检查者间隔40cm正面对坐 使眼睛的视线保持在同一高度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拿着瞳距尺 将瞳距尺置与被检者的鼻梁上使鼻梁槽中心的两侧空隙对称 2020 5 16 6 配镜参数的测量 同一高度被检者处于自然体位 2020 5 16 7 测量需要注意的问题 1 测量的姿势 2020 5 16 8 测量瞳距 如何做 2020 5

2、 16 9 将笔式手电筒置与检查者的左眼下方 并直射被检者的右眼请被检者双眼注视检查的左眼 检查者闭上右眼避免平行视差检查者用左眼看被检查者的角膜反光点 2020 5 16 10 测量需要注意的问题 笔式手电筒位置 2020 5 16 11 第一步第二步 被检者 检查者 30 20 10 0 瞳距尺 被检者 检查者 30 40 50 62 20 10 0 瞳距尺 右眼 左眼 右眼 左眼 右眼 左眼 右眼 左眼 2020 5 16 12 用同样的方法测量被检者的左眼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2020 5 16 13 瞳距仪 2020 5 16 14 瞳距仪的使用 测量远用瞳距 将注视距离键调整到注视距离

3、的位置上要求被检者双手捧住瞳距仪 放于被检者的前额和鼻梁为什么 嘱咐被检者注视里面的光亮视标检查者通过视窗观察角膜反光点 分别移动调节键与反光点对起 2020 5 16 15 取下瞳距仪读数 2020 5 16 16 记录 PD 62mmPD 27 5mm 34 5mmNPD 24 5mm 32 5mm 2020 5 16 17 标记衬片 调整镜架特别是使镜架前镜面的倾斜度为10 14度 镜眼距离12 14mm左右检查者与被检查者正面对坐 使视线保持在同一高度 被检查者戴上所挑选的镜架被检者以舒适的姿势向前直视 2020 5 16 18 将笔式手电筒置与检查者的左眼下方 并直射被检者的右眼请被

4、检者双眼注视检查的左眼 检查者闭上右眼避免平行视差用笔标记被检查者右眼的角膜反光点的位置 用点或短线同样的方法标记另一眼 2020 5 16 19 在样片上测量时手的姿势 2020 5 16 20 取下镜架 镜腿朝上置于测量卡上 注意鼻梁的中心对测量卡中心从中央的水平刻度上读出左右眼的单眼瞳距 2020 5 16 21 单眼瞳距 2020 5 16 22 测量瞳高 2020 5 16 23 测量瞳高 调整镜架特别是使镜架前镜面的倾斜度为10 14度 镜眼距离12 14mm左右检查者与被检查者正面对坐 使视线保持在同一高度 被检查者戴上所挑选的镜架被检者以舒适的姿势向前直视 2020 5 16

5、24 将笔式手电筒置与检查者的左眼下方 并直射被检者的右眼请被检者双眼注视检查的左眼 检查者闭上右眼避免平行视差用笔标记被检查者右眼的角膜反光点的位置 用点或短线同样的方法标记另一眼 2020 5 16 25 取下镜架 用瞳距尺量出标记点到镜框下内侧缘最低点的垂直距离 即为瞳高 2020 5 16 26 配镜高度的测量 2020 5 16 27 第二部分 读数 镜架测量 易际磐 2020 5 16 28 镜架测量 镜框测量 1 基准线法 2 方框法 其它测量1 镜腿总长度2 镜腿总弯点长3 镜架宽度4 倾斜角5 镜腿外张角6 鼻梁测量 2020 5 16 29 基准线法 镜框的基准线 通过左右

6、两镜框内缘最高点与最低点平行切线的平分线 镜圈尺寸 镜片颞侧和鼻侧之间的基线长度鼻梁宽度 两个最近的基线与镜圈交点之间的距离 所有垂直方向的测量都起自基准线 水平测量都是其于镜圈内缘 基准线法测量 基线 镜圈鼻梁 2020 5 16 31 基准线法的表示形式 基准线法的表达形式为 镜圈尺寸 鼻梁尺寸 单位是mm例如 54 17 54mm表示镜圈尺寸 17mm表示鼻梁尺寸 54 17 镜圈尺寸 鼻梁尺寸 2020 5 16 32 眼镜架的标示 通常情况下 眼镜架的一个镜脚上标明眼镜架的各项尺寸 型号和颜色 而另一个镜脚上则注明产地 产商名和镜架材料 2020 5 16 33 方框法 1 就是画与

7、镜片相切的外切矩形 方框 对于相应镜架而言 这个外切矩形也与镜架内槽相切 2 方框法测量镜架己经为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和其所有成员国所认可 方框法测量 中心水平线 HCL 镜片距 鼻梁 DBL 镜圈 镜架高度 2020 5 16 35 方框法测量中的几个概念 镜圈尺寸 方框的宽度等于的宽度 也等于所指镜片的宽度 鼻梁宽度 左右两方框间的距离称为镜片间距 DBL 2020 5 16 36 方框法测量中的几个概念 中心水平线 HCL 也就是方框与顶 底平行的中线 即镜片的水平等分线 相当于基线法中的基线 镜架的高度 方框顶线和底线之间的距离 两方框几何中心的距离 GCD 也叫镜架中心距离 20

8、20 5 16 37 方框法的表示形式 方框法的表达形式为 镜圈尺寸 鼻梁尺寸 单位是mm例如 54 17 54mm表示镜圈尺寸 17mm表示鼻梁尺寸 54 17 镜圈尺寸 鼻梁尺寸 2020 5 16 38 镜片所需最小直径 镜片所需最小直径公式 D F PD R其中 D代表镜片所需最小直径公式 PD代表瞳距 R代表镜圈最大直径尺寸 F代表镜架几何中心距离 2020 5 16 39 几何中心距离 通常在镜架的左腿上标有尺寸 如54 17或54 17字样 其中54表示镜圈水平距离 17代表鼻梁宽度 单位是毫米 mm 两数相加之和等于镜架几何中心距离 为了准确均需测量 几何中心距离 镜圈水平距离

9、 鼻梁宽度 2020 5 16 40 举例 某近视患者瞳距 PD 为63毫米 测量镜架几何中心距离 F 为72毫米 测量镜框最大直径尺寸 R 为54毫米 求镜片所需最小直径公式 D 解 由D F PD R可知D 72 63 54 9 54 63毫米答 镜片所需最小直径为63毫米 2020 5 16 41 磨边损耗 磨边要留有损耗 镜片边缘厚度不一样 损耗也不一样 需留有一定的加工余量 例如2毫米 所以求得的镜片直径就要加大2毫米 例题中所求镜片直径63毫米应为65毫米 才能保证作出63毫米光学中心水平距离 与瞳距相符 2020 5 16 42 水平允差 当然根据屈光度 光学中心允许一定量的水平

10、允差 根据GBl3511 1999配装眼镜的质量标准 3 25D的光学中心水平允差为4毫米 2020 5 16 43 镜腿总测量 1 镜腿总长度2 镜腿总弯点长 2020 5 16 44 镜腿总长度 镜腿总长是从螺丝与镜腿水平轴交点处开始 沿镜腿轴量至镜腿尾端 2020 5 16 45 镜腿总长度 镜腿总长 2020 5 16 46 镜腿总弯点长 镜脚弯点长是螺丝与镜脚水平轴交点和弯曲中心 镜脚弯曲部中轴 的长度 2020 5 16 47 镜腿总弯点长度 镜腿总弯点长 2020 5 16 48 镜架宽度 镜架宽度是配镜三角基底内侧之间的距离 2020 5 16 49 镜架宽度 镜架宽度 202

11、0 5 16 50 镜架宽度 镜架宽度 2020 5 16 51 倾斜角 倾斜角是镜架框面和视线之间的夹角 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不仅影响配戴眼镜的外观 而且也影响其配戴功能 2020 5 16 52 倾斜角 前倾 后倾 2020 5 16 53 镜腿外张角 镜腿外张角是镜脚和镜架框面的夹角 标准值为95度 2020 5 16 54 镜腿外张角 2020 5 16 55 鼻梁测量 A 正面角 正面观 B 水平角 由上至下观 2020 5 16 56 正面角 正面观 正面角是镜架与鼻子接触部与镜圈平行线和鼻子中垂线之间的夹角 2020 5 16 57 水平角 由上至下观 水平角是镜架与鼻子接触部与镜圈平行线和鼻子中垂线之间的夹角 正面角 正面观 2020 5 16 59 谢谢大家 2020 5 16 60 本章习题 1 比较基准线法和方框法的区别 2 镜架的测量包含哪几部分 分别叙述 3 在装配眼镜时怎么来确定所需镜片的最小直径 同时要考虑什么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