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北京版语文必修二第2课《汉魏六朝诗三首》word教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2449851 上传时间:2020-05-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北京版语文必修二第2课《汉魏六朝诗三首》word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6北京版语文必修二第2课《汉魏六朝诗三首》word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6北京版语文必修二第2课《汉魏六朝诗三首》word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6北京版语文必修二第2课《汉魏六朝诗三首》word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6北京版语文必修二第2课《汉魏六朝诗三首》word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北京版语文必修二第2课《汉魏六朝诗三首》word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北京版语文必修二第2课《汉魏六朝诗三首》word教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汉魏六朝诗三首授课人董强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整体把握诗中饱含离愁的少妇形象,体会其中蕴涵的浪漫气息。2.感受理解诗中叠音词的使用效果。3.把握陶渊明淳朴、自然的田园诗风。过程与方法:1.通过诵读、疏通文意使学生对文章内容有初步了解。2.学生能借助工具书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诗作借牛郎织女星描写想像画面的奇神和美丽。2.体会政治家广纳贤才统一天下的宏愿壮志。3.体会隐逸诗人的恬淡心境、悠然情调。全面把握诗中游侠儿勇武、爱国的英雄形象。重点难点重点:诵读、感悟。力争能背诵.难点:在总体感受诗文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对诗文所传达给读者的内涵作深入的思考。教学用具PP

2、T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见下页板书设计摒弃世俗 喜爱自然村居生活 田园美景本性复苏 心旷神怡外在美: 游侠身世 豪侠英武 勤练武艺 武艺高超内在美:为国杀敌 英雄业绩弃家保国 视死如归课程小结一切景语皆情语”,中国古典诗歌以抒情为主体,非常重视意境的创造,把情景交融作为创造意境的基本要求。读者解读诗歌、鉴赏诗歌,正是要通过揣摩诗句,借助想象,再现情境,鉴赏融注了诗人主观感情的物象意象,才能身临其境,领悟到诗歌的韵味、情趣。布置作业预习阶段:自学下列问题:(1)请同学们自行鉴赏诗歌、展开联想、说说你喜欢的诗句。(词、句、艺术手法)(2)分析诗中的叠字的作用。(3)迢迢牵牛星全诗没有一字直接写织女

3、对牛郎的思念,却处处能感受到她的深切思念,这种艺术效果是如何达到的?(4)本诗的创作目的是什么?(主旨)第一课时:选读古诗十九首中的其他诗篇和曹操的其他诗篇。第二课时:思考课后练习。第三课时:预习米洛斯的维纳斯课后反思一组诗作为一个单元来教学,处理时要力求关注到其中知识的连贯性。补充相应的素材要根据学生的现状,适量才好。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第一课时 一、导入牛郎织女故事。 牵牛和织女本是两个星宿的名称,在中国关于牵牛与织女的民间故事起源很早,诗经中已有提及,但还是作为两颗星来写的,春秋元命苞和淮南子傲真开始说织女是神女。迢迢牵牛星写织女隔着银河遥思牵牛的愁苦心情,借神话故事抒写了夫妇离别相

4、思之情。 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模仿民歌所作,是民歌体的文人诗,艺术造诣很高,为历代文人奉为五言抒情诗的典范。二、布置作业:(见“布置作业”栏)第二课时温故导入 老师和学生一起背诵桃花源记。 一千六百多年来,这篇不足400字的桃花源记,不知让多少人为之魂牵梦绕。唐代王维以为那是神仙境界-“春来遍地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韩愈干脆说:“神仙有无何渺茫,桃园之说诚荒唐。”梁启超也说过:桃花源只不过是东方的乌托邦。不见齿(被)提问:陶渊明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社会,这样一个引人入胜的世外桃源呢? 桃花源只不过是东方的乌托邦,可望而不可即;现实中,陶渊明厌

5、弃官场,回归田园,安贫乐道,悠然自得。今天,我们欣赏他的田园牧歌归园田居。陶渊明41岁弃官归田,决心退隐和躬耕。一年后,作归园田居五首,这是其中的一首。全诗20句。前6句回忆弃官前。陶渊明“性本爱丘山”,可是迫于生计当了官,“误落尘网中”,从少年算起“一去三十年”。一个“误”字饱含了无限的辛酸、沧桑。中10句写归田园。可是,自己还是本性“爱丘山”,正如“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弃官,回到田园中居住,开荒,守拙,生活在自己开垦的田园。诗人描绘了田园风光,近景方宅、林园,远景远村、狗吠。最后四句又回到眼前。“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环境清幽,心境闲适,更知以前“久在樊笼里”,而现在“复得返自然

6、”,真正回到了自己“性本爱丘山”的田园生活。 诗人用朴实的语言描绘了平平淡淡的田园农家生活,并且着意对照前后的“误落尘网中”和“久在樊笼里”而发感慨,这就鲜明地表现“性本爱丘山”“复得返自然”的品性和喜悦,更令人深思、回味。诗意似浅实深,感情似淡实浓。这是这首诗的成功之处。为促进学生鉴赏,可采用以诗解诗的方法: 误入尘网中复得返自然(我欲乘风归去)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狗吠深巷中,鸡呜桑树颠。(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理清作者思路:摈弃世俗回归本性田园美景村居之乐本性复苏心旷神怡 守拙与适俗,园田与尘网,两相对比表现出诗人归田后无比愉悦。南野、草屋、榆柳、桃

7、李、远村、近烟、鸡鸣、狗吠,眼之所见、耳之所闻无不惬意,这一切经过陶渊明点化都诗意盎然了。“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一远一近,“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以动写静,简直达到了化境。 陶渊明的诗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他的诗给人的突出印象是平淡自然,平淡的田园风光、农村的日常生活,以及处于这种生活中的恬静心境;而又是通过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真率自然地抒写出来,使人感到真好像是从“胸中自然流出”,没有一点斧凿痕迹,读来十分亲切,还富有意境。归园田居中,我们不只看到榆柳桃李中的几间草房、村落中的几缕炊烟,听见深巷的犬吠、树头的鸡啼,所有这些还构成一种境界,它宁静安谧、淳朴自然。这种特点的

8、形成与诗人的创作方法密切相关。诗人写作田园诗,目的并不在于客观地描摹田园生活,而是要强调和表现这种生活中的情趣。因此,他在创作时,并不是随意摄取田园生活的影像,而是把那些最能引起自己思想感情共鸣的东西摄取到诗中来,在平凡的生活素材中含有极不平凡的思想意境,它潜移默化,使人感到亲切,又感到崇高。苏轼说:“观陶彭泽诗,初若散缓不收;反复不已,乃识其奇趣。”所谓“奇趣”正是从意境中产生的。由于他的诗有意境,因而也就全篇浑然一体。这在艺术上又与汉魏诗的“气象混沌,难以句摘”不谋而合。 总结、点化 放录音,学生朗读。 疏通、理解 结合注释,疏通诗句。逐段诵读课文,质疑段内无法理解之处,由学生做出旁批自学

9、下列问题:(1)请同学们自行鉴赏诗歌、展开联想、说说你喜欢的诗句。(词、句、艺术手法)(2)分析诗中的叠字的作用。(3)迢迢牵牛星全诗没有一字直接写织女对牛郎的思念,却处处能感受到她的深切思念,这种艺术效果是如何达到的?(4)本诗的创作目的是什么?(主旨) 明确:东晋末年,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陶渊明深感痛苦和不满。他憧憬着一种没有剥削压迫、风气淳朴、平等自由的理想社会,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农民的意志和愿望,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疑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这样的社会在当时是不可能有的,完全是“乌托邦”式的空想。可以说,桃花源记既曲折地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否定,也反映了作者消极

10、避世的思想。文学常识注意积累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自己学会找重点第三课时1.导入。 2.释题,指出学习重点。 3.回顾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是读、想、悟,鉴赏白马篇的关键是通过联想和想象,再现诗歌形象。 二、鉴赏白马篇。 (一) 指导诵读,感知语言。 1.生配乐朗诵全诗。 2.找出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二)联想想象,再现形象(20分钟) 1.学生自由发言,分析少年英雄形象 (1)白马篇塑造了怎样一位英雄形象?请发挥想象,描述一下“游侠儿”的形象。 (2)白马篇是从哪几方面来塑造少年英雄形象?试举例说明。 (3)试比较分析木兰辞和白马篇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异同。 2.教师总结、扩展。 3.再现游侠儿

11、形象。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的形式去演绎、再现少年英雄形象。 (三)联系背景,感悟诗境 1.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结合曹植身世和时代背景,说说白马篇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与曹植对话:学了白马篇,你的最深的感悟是什么?你想对曹植说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分析少年英雄形象 课堂总结通过两个诗歌单元的学习,诗歌鉴赏应该在我们头脑中形成明晰的概念:它是读者阅读诗歌时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读者通过诗句的媒介,获得对诗歌塑造的意境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强烈反应,得到审美的享受从而领会诗歌的主旨。诗歌鉴赏是一项较复杂的思维过程,本无固定顺序,为了帮助同学们较快地形成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可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诵读、涵咏-解题(知人论世)-释句披文-人境(进入意境)-会意(领会主旨)-评价(评定优劣高下)。希望同学们含英咀华,在阅读诗歌的实践中逐步形成鉴赏诗歌的能力。参考:强调物种内在原因是对的。限于当时科技水平,对内在原因是什么,作者当然不可能做出生物学上的说明。旁批认为这里喻指对个性发展的肯定,对于文学家的作品做这样的解释,是合理的,符合“接受美学”原理。就欧阳修这篇文章而言,可能对“得于气之偏也”还会有进一步阐发。5、探究思考:以“至牡丹则不名,直曰花”为引子,说说你对“名气”的看法。三、课堂测验:目标检测四、布置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