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17年中考历史复习资料(根据考纲整理).docx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2448415 上传时间:2020-05-1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78.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2017年中考历史复习资料(根据考纲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重庆市2017年中考历史复习资料(根据考纲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重庆市2017年中考历史复习资料(根据考纲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重庆市2017年中考历史复习资料(根据考纲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重庆市2017年中考历史复习资料(根据考纲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2017年中考历史复习资料(根据考纲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2017年中考历史复习资料(根据考纲整理).docx(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学习主题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第8课 商鞅变法P44-471、战国时期,社会主要政治特点是(乱)和(变)。乱是指战争不断变是指变法,如商鞅变法等。2、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3、原因:战国前期,铁器和农耕的推广,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秦孝公深感落后挨打,决心改革;秦孝公重视人才,商鞅个人才能。4、时间: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5、内容:P45-46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国家承认土地私有。重农抑商。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免除徭役,禁止弃农经商。奖励军功,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特权。迁都咸阳,推行县制。

2、全国设31县,由国君派官吏治理。严明法令。公布法律,编制户口,实行连坐法,使百姓相互监督。6、评价P47性质: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作用或影响:政治上:通过这次变法,使秦国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秦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军事上:通过这次变法,秦军的战斗力大大提高;经济上:通过这次变法,秦国的社会经济得到发展。如:战国后期修建了都江堰和郑国渠两大水利工程。商鞅变法为秦国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注:商鞅变法中可以看出,改革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改革具有艰难性和复杂性。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1)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为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2)商鞅变法得到了统治者(秦孝

3、公)的支持。(3)商鞅确立了正确的变法指导思想,改革态度坚决,取信于民。第三学习主题 统一国家的建立第9课 秦朝的统一P50-52(一)“秦王扫六合”1、秦王扫六合指的是(灭六国,统一全国)。2、秦统一全国的背景:战国末年,秦国实力已远远超过东方六国;统一天下的时机已经成熟;秦王嬴政执掌大权以后,制定了克敌制胜的策略。3、秦灭六国的顺序:(韩赵魏楚燕齐)4、秦灭六国的时间:前230年前221年。5、秦统一全国的时间:(前221)年,统一后的都城在(咸阳)6、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二)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自称

4、始皇帝,秦始皇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绝对的权力,国家重大事务由他决定;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别管理行政、军事和监察;在地方废除分封制(采纳的是李斯的建议),全面推行郡县制。中央和地方的官吏都由皇帝任免,必须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这样,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建立起来。(三)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如:秦统一后的货币是(秦半两钱),秦统一货币后有利于货币的流通和管理,也方便统治阶级赋税的征收和贸易的往来。秦统一后的文字是(小篆),后来,书写更为方便的(隶书)字体也逐渐流行起来。秦朝的残暴表现:焚书坑儒,繁重的赋税、兵役、徭役,严酷的刑罚等。从总体上

5、简要评价秦始皇:(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他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都是为了维护和巩固其封建统治。所以我认为就其皇帝一生,功过很明晰,但功大于过。)注:P51秦始皇画像;P52秦朝疆域图;P53秦半两钱第11课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P61-64汉朝:(一)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二)汉武帝时西汉进入鼎盛时期,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汉武帝)刘彻在位(53)年,即(前140年前87年)。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措施:1、思想文化上: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办太学2、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

6、彻底解决王国问题整理财政,货币由国家统一铸造,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3、开发边疆:设置“河西四郡”管理河西走廊至玉门关地区重新设置郡县,加强对五岭以南广大地区管辖把“西南夷”地区纳入汉王朝的直接统治下。汉武帝的统治使西汉王朝在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了鼎盛时期。第12课张骞通西域P67-701、西域:汉朝时,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被称为西域。2、张骞出使西域的经过:为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为联络乌孙夹击匈奴,公元前119年张骞出使第二次西域。3、张骞出使西域作用:促进内地与西域经济、文化的交往。促进了汉族与少

7、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为丝绸之路的开通作出了巨大贡献。4、西汉西域都护的设置:原因:加强对西域地区的管理;时间: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西域都护;意义: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5、汉与西域的联系:内地与西域人员往来增多;内地精美的丝绸和铁器等产品,先进的铁器制作和凿井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骏马、瓜果、音乐、舞蹈和魔术传入内地。我们应学习张骞的什么精神?(张骞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外交家和探险家。我们应学习他敢于冒险的大无畏精神;学习他为了祖国利益不怕牺牲生命的高尚品德;我们应学习他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精神。) 注:P68张骞出使西域壁画;P69张骞出使西域示意图 第13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P72-7

8、6(一)“丝绸之路”1、含义:“丝绸之路”从长安(起点)经过河西走廊、新疆地区,翻越葱岭,通向西亚和欧洲。在这条高路上,汉朝向外输出的主要是(丝绸),所以叫丝绸之路。2、西汉时,以(成都)为起点的南方丝绸之路实际已经形成。 3、意义: 它沟通东西方交通,促进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二)两汉时期对外文化交流 1、汉与朝鲜往来密切,中国人为朝鲜带去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2、西汉时,中日交往密切,公元57年,东汉光武帝赠给“汉委奴国王”金印一枚。3、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只到达波斯湾,但了解沿途以及欧洲的一些情况。4、公元166年一批大秦人以大秦安敦尼王的名义向东汉皇帝赠送礼品,这是中国与欧

9、洲第一次直接交往。(三)寻访古代陆上丝绸之路成为中国旅游的黄金线路之一。假如你是丝绸之路上的导游,你将如何向游客描述这条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之路很早就传到国外。张骞出使西域以后,中国和外界的陆上贸易往来有了很大发展。以长安为起点的一条重要商路,经过河西走廊和今新疆地区,翻越葱岭,通向西亚和欧洲。在这条商路上,中国向外输出的主要是丝绸,所以叫做丝绸之路。)注:P72“丝绸之路”汉代阳关遗址;重点丝绸之路示意图; P74东汉陶船 ; P76“汉倭奴国王”金印印文第四学习主题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4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1、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中,著名战役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都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

10、例。曹操都是战争的一方,但曹操一胜一败;失败的一方都骄傲轻敌。2.官渡之战发生在200年,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3.曹操想统一全国,在208年与孙权、刘备联军大战于赤壁,结果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操。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赤壁之战后,曹操、孙权和刘备三分天下的局面形成。4.魏、蜀、吴的建立:220年,曹操病逝,他的儿子曹丕取代东汉,自己称帝,建立魏国,定都洛阳,三国开始。曹操是东汉末年的人,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5.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或蜀;229年,孙权正式称帝,国号吴,定都建业(今江苏南京)。至此,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6

11、.三国鼎立结束后,西晋统一全国。西晋灭亡后,从4世纪初到6世纪末,东晋和南朝先后统治南方。第15课南方的初步开发P87-90(一)吴蜀时期南方的开发1、孙吴开发江南原因: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孙吴政权重视发展经济,如组织屯田垦荒,推广牛耕。2、表现:织麻布(会稽);生产青瓷;侯官、临海、番禺成为吴国三大造船中心;230年,卫温、诸葛直率万人船队到达夷州(今台湾)。 3、诸葛亮治蜀:恢复和发展成都平原的经济;稳妥处理民族关系,东晋南朝时南方的开发使南中地区(今四川南部、贵州一带)得到初步开发。 (二)东晋南朝时南方的开发1、原因: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

12、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耐旱耐寒作物。南方社会相对安定。民族融合加强,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表现:广种水稻,推广原产北方的麦、豆等;建康成为南朝的政治经济中心和最大的都会。 第16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P93-96(一)少数民族内迁五胡内迁:从东汉末年起,匈奴、鲜卑、氐、羯、羌等内迁。(二)北魏孝文帝改革1、原因:北方民族融合的趋势加强;鲜卑贵族用落后的方式统治各族人民。2、改革的内容有:借鉴汉族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实行一系列新的制度,加强了对经济和官吏的管理;494年,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改穿汉

13、服;大力推行学习汉族文化风俗的政策;改用汉姓(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学说汉话、同汉族通婚、推行汉族的教育制度、用汉字处理公文、写诗。3、影响:促进了北魏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黄河流域的民族大融合,加速了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的进程。中国历史八年级(上)近代历史第一学习主题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第1课 鸦片战争(18401842年)P1-P61、原因和背景:(1)直接原因和借口:虎门销烟或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2)根本原因:英国为打了开中国大门和维护可耻的鸦片贸易。(3)英国走私鸦片:A.原因:,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B.对中国的危害:使白银外流,严重影响清政府财政,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14、;使清政府政治更加腐败;军队战斗力削弱;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威胁到清政府统治。(4)林则徐禁烟的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5)虎门销烟: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沉重打击英国侵略者,振奋民族精神,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民族英雄。(6)启示:远离毒品,珍爱生命。2、过程:1840年英国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开始;1842.8南京条约签订结束。 3、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1)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8月):内容: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在通商口岸派驻领事;中国征收英商货物进出口关税应由两国协商。(2)两个附件(1843年):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英国从中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建立租界、租地造屋、永久居住等特权; 4、影响和危害: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中国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封建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开端。5、清政府战败原因及教训:(1)政治腐败,经济和军事技术落后,道光帝举旗不定、忽战忽和;(2)教训:落后要挨打,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注意:结合教材图片,林则徐画像,虎门销烟浮雕,鸦片战争形势图。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