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下学期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2448029 上传时间:2020-05-1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政治下学期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九年级政治下学期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九年级政治下学期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九年级政治下学期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九年级政治下学期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政治下学期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政治下学期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课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一、教学目标识记:1、原始社会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现象。2、奴隶制度是最野蛮的剥削和压迫制度。3、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剥削和压迫的基础。理解:1、简述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阶级和国家的过程。2、描述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表现。二、课时安排:五教时第一教时一、教学内容: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二、教学目标识记:1、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2、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3、平等的氏族制度。4、私有观念不是从来就有的。理解:1、什么是人类社会。2、生产力的含义。3、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4、生产关系的含义及三方面的关系。5、私有制的产生和原始社会的瓦解。重点难点:1、生产力、生

2、产关系的概念及相互关系。2、原始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特点。3、私有制的产生。三、教学过程今天开始学习第一课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什么是古代社会?(阅读小字部分)本课学习第一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原始社会在生产劳动中形成1、生产劳动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阅读节1:人是由什么进化的?在这个进化过程中,什么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到什么时候古猿就进化为人了?生产劳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是什么?为什么?阅读小字部分后回答:海狸用石头砸蚌壳、黑猿用草茎和树枝钓白蚁为什么不是生产劳动?2、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含义阅读节2:什么是人类社会?人类社会是怎样形成的?可见形成的基础是什么?人类社会的最

3、初阶段史称什么?极端低下的生产力水平1、石器是原始社会主要的劳动工具阅读节1:在原始社会,人们制造和使用的主要的劳动工具是什么?这个时代称为什么时代?阅读小字后回答:什么是旧石器时代?什么是新石器时代?2、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阅读节2: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原始人的生产劳动有什么不同?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3、生产力的含义及要素阅读节3:什么是生产力?它包括哪些要素?什么是生产资料?劳动者和生产工具在生产力中起什么作用?原始人长期使用石器工具说明了什么?平等互助的经济社会关系1、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阅读节1:原始人为什么必须共同劳动?在这种情况下,形成了原始

4、社会生产关系的哪些特点?(阅读两节小字部分)从“在这种情况下”看,这些特点是由什么决定的?从这些特点看原始社会有没有剥削?2、生产关系的含义和主要内容阅读节2:什么是生产关系?它的具体内容有哪些?在这些内容中什么是基础,起决定作用?根据“生产资料归谁所有是基础,决定着其他两个方面”的原理看,原始社会为什么要实行平均分配?从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决定了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看,原始社会为什么要实行平均分配?可见产品如何分配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产品如何分配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一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二是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其中根本原因是生产力水平。)3、没有压迫的氏族制度阅读节3:原始以什么为

5、单位共同生活、共同劳动?什么是氏族?为什么说原始社会没有人压迫人的现象?4、没有私有观念的精神文化阅读节4:原始社会有没有私有观念?为什么?私有制的产生和原始社会的瓦解1、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的发展阅读节1: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什么工具?出现这种工具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什么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又说明了什么?2、私有制的产生和确立阅读节2:生产力的发展,使共同劳动被什么所代替?个体劳动的出现在当时有什么意义?生产力的发展使生产资料发生了什么变化?可见生产关系是由什么决定的?私有制在社会上确立起来的标志是什么?(阅读小字部分)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原始社会的瓦解阅读节3: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

6、出现于什么时候?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使氏族成员之间发生了什么变化?交换的发展对这种现象起了什么作用?原始社会是怎样瓦解的?瓦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讨论:原始社会逐步走向瓦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原始社会瓦解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有制,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使氏族成员之间出现了贫富分化,交换的发展加剧了贫富分化,贫富分化打破了氏族成员之间的平等关系,原始社会也就随之逐步瓦解。可见,生产力的发展是引起生产关系以至整个社会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四、小结:1、生产劳动的主要特征。2、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3、人类社会的含义。4、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的表

7、现。5、生产力含义、要素,劳动者和生产工具的作用。6、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7、生产关系含义、具体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基础。8、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确立的标志。9、原始社会瓦解的根本原因。五、作业1、生产力的有关知识有哪些?2、生产关系的有关知识有哪些?六、板书第一课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一、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原始社会在生产劳动中形成1、生产劳动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2、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含义极端低下的生产力水平1、石器是原始社会主要的劳动工具2、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3、生产力的含义及要素平等互助的经济社会关系1、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2、生产关系的含义和主要内容3、没有压迫的氏族制

8、度4、没有私有观念的精神文化私有制的产生和原始社会的瓦解1、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的发展2、私有制的产生和确立3、原始社会的瓦解第二教时一、教学内容: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阶级社会二、教学目标识记:1、奴隶最早的来源。2、奴隶制国家的建立,标志着人类进入阶级社会。3、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工的原因和意义。4、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5、奴隶主阶级对奴隶阶级的政治统治和精神统治。理解:1、阶级的含义及阶级产生的根源。2、国家的产生及国家的本质。3、奴隶制建立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4、文字的出现,人类进入文明时代。5、奴隶社会后期,奴隶制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重点难点:1、阶级和国家的产生。2、奴隶制的建立

9、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3、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三、教学过程本课学习第二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阶级社会。第一个阶级社会就是什么社会?阶级和国家的产生1、奴隶和奴隶主阶级的出现阅读节1:什么为人剥削人创造了条件?(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人剥削人有了可能)在私有化过程中,哪些人成为氏族贵族?氏族贵族为什么要把俘虏变为奴隶?这些贵族变成了什么?俘虏变成了什么?(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贫富分化有人拥有大量生产资料人剥削人成为客观必然)奴隶最早也是最主要的来源是什么?另外,还有谁也沦为奴隶?(阅读小字部分)2、阶级的含义及其产生的根本原因阅读节2:社会分裂为哪两大对立的阶级?什么是阶级?奴隶主阶级和奴隶

10、阶级分别处于什么地位?奴隶和奴隶主阶级的产生过程说明了什么?为什么说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怎样理解阶级“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可见,阶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奴隶制国家的建立阅读节3:为什么说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在利益上是根本对立的?原始社会的氏族机构是怎样的?奴隶主阶级把氏族机构变成了什么?历史上最初的国家是什么?奴隶制国家的建立标志着什么?为什么说它标志着“人类进入阶级社会”?4、国家产生的原因和国家的本质。阅读节4:奴隶制国家的产生过程说明了什么?什么是国家?奴隶制国家的本质是什么?人类进入文明时代1、奴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原因阅读节1:奴隶制的建立为什么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11、(阅读小字部分)2、奴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表现阅读节2:奴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是什么?奴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阅读小字部分)3、奴隶社会的进步性为什么说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巨大进步?4、文字的出现及其意义阅读节3:真正的文字是什么时候出现的?(看图,阅读小字部分)文字的出现有什么意义?5、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的原因及意义阅读节4:出现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种分工的出现有什么意义?6、奴隶社会体脑对立的原因及实质在奴隶社会为什么又会出现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对立?这种对立的实质是什么?野蛮残酷的奴隶制度1、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阅读节

12、1:奴隶制生产关系有什么特点?奴隶制生产关系的基础是什么?从这种生产关系的特点中可看出奴隶制度是怎样的一种制度?奴隶主与奴隶之间是怎样的关系?(阅读小字部分)2、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阅读节2: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这一矛盾的根源是什么?3、奴隶主阶级对奴隶阶级的政治统治和精神统治奴隶主阶级是怎样对奴隶进行政治统治的?奴隶主阶级又是怎样对奴隶进行精神统治的?进行精神统治的目的是什么?(阅读小字部分,看图)奴隶制度走向灭亡的历史必然1、奴隶社会后期,奴隶制生产关系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阅读节1:奴隶制度的建立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有没有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可是到后期出现了什么情况?可见生产关系对生

13、产力的发展有什么作用?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到后期奴隶制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阅读小字部分)2、奴隶制已到了山穷水尽的绝境阅读节2:奴隶社会后期,奴隶制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的表现是什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句话说明了一什么原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当一种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不再相适应的时候,则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并将被更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四、小结1、最初的奴隶主、奴隶的来源,阶级产生的根本原因。2、阶级的含义。3、奴隶社会形成、进入阶级社会的标志。4、最初的国家、国家产生的根本原因、国家的本质。5、奴隶制国家的本质。6、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的进步性。7

14、、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8、出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的意义。9、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10、讨论:如何理解奴隶制建立的“进步”和“退步”?(提示:从判断标准看,与原始社会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比较。)五、作业3、为什么说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进步?六、板书二、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阶级社会阶级和国家的产生1、奴隶和奴隶主阶级的出现2、阶级的含义及其产生的根本原因3、奴隶制国家的建立4、国家产生的原因和国家的本质人类进入文明时代1、奴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原因2、奴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表现3、奴隶社会的进步性4、文字的出现及其意义5、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的原因及意义6、奴隶社会体脑对立的原因及实质野蛮残酷的奴隶制度1、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2、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3、奴隶主阶级对奴隶阶级的政治统治和精神统治奴隶制度走向灭亡的历史必然1、奴隶社会后期,奴隶制生产关系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2、奴隶制已到了山穷水尽的绝境第三教时一、教学内容:封建社会的兴盛和衰亡二:教学目标识记:1、封建制生产关系的萌芽。2、封建国家的建立标志着人类进入封建社会。3、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4、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特点。5、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政治统治和精神统治。6、农民阶级反抗地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