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2447546 上传时间:2020-05-16 格式:DOC 页数:115 大小:1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浅谈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浅谈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浅谈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浅谈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doc(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1、相关定义1.1、自然资源的概念 对于”自然资源”的界定,学术界的意见并不统一。其中辞海对”自然资 源”定义是:”天然存在的自然物,不包括人类加工制造的原料,是生产的原料来源 和布局场所”。联合国出版的文献中将”自然资源”的含义解释为:”人在其自然 环境中发现的各种成分,只要它能以任何方式为人类提供福利,都属于自然资源” 2。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自然资源息息相关,自然资源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要 素,提供了人类所需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是人类各方面得以发展的物质保障。 笔者在总结两者的基础上,认为自然资源的概念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没 有经过人类劳动加工的物质和

2、能量的总称。 1.2、资源丰裕度指数的定义 资源丰裕度指数是在研究”资源沮咒”问题成足”资源诅咒”的传机制H 题时?个重要的概念,它的标准如何界定将关乎”资源沮咒”问题是能够得到 Y/效的验证以及稳妥解决,只有明确资源中裕度指数扣关指标的选取,才能进行 K .步深入的研究。 ()绝对量的度量 绝对量是将资源苹裕度的指标界定为架_个丨丨家或地区的资源净储量或消 耗!I丨:,这种绝对最指标在数据获取时比较容品,而且? ?般无需对数据做进一步的 处那。但正是山于选取的容易,绝对量的度量还是存在?定的周限性:按照绝对 ijl:数掘的标准,它的选取仅是针对于某一国家或地区资源的绝对净储量,而各个 W家和

3、地K自:?存在着国土面积不平等、资源享有量不均的事实,这无疑会对探 讨足?f存在”资源沮咒”问题设置前提障碍,因此,绝对It度S的方法只能用于 W L:而积相差不大的国家或地区。 (一.)lff对量的度:M 为了有效避免绝对量度量的局限性,采用相对量对自然资源丰裕度进行度 !ih 成为国内外众多学者的一致选择,经总结归纳,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I然资本/国家财富 这iff对量是格拉夫(Gorlagh)在2006年的论文中首次提出的。其巾,丨让 界银彳?十1997就臂为衡货而提出”国家财富”这?概念,即国家财常= 丨丨然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山丁-111:界银行对此廿/v?门的统i十数掘

4、,M此,这 利I;/法在im报丨之叫的统?比较方便。似山r缺乏专门的统斤数拙,这种方法对 刊彳内丨1.3、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概念界定 2.1 自然资源界定2.1 自然资源界定 资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密切,是现代经济学关注的焦点。然而长期以来,人 们对资源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循序渐进过程,资源一词的内 涵也在不断丰富与扩展。美国著名学者阿兰.兰德尔认为,资源是人类发现的有 价值的且有用的物质。 在主要的经济学著作中,人们常对”资源”与”自然资源”二词缺乏细致的 区分,部分经济学家更是直接将自然资源作为资源的代名词,尤其在我国这种观 点比较普遍。而本文认为,自然资源只是资源狭义

5、上的内涵,广义的资源内涵中 还包含其他重要的资源类型,即所有有价值的社会、经济与自然条件均属于资源 的范畴。如果片面的将自然资源等同于资源,那么就忽略了可能对经济增长产生 重要影响的其他因素。 由上可知,自然资源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资源,也称天然资源,与 人造资源的概念相对应,指的是不依靠人力作用而天然存在于自然界的有用物质 要素,即在原始条件下就具有价值的资源形态。著名学者于光远认为,自然资源 是指天然状态下存在、未经人类加工后的资源类型,例如土地、矿物、能量等等。 自然资源具有区域性、多用性、稀缺性、难以替代性、整体性的性质特点。 其中,区域性指的是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各种资源有着自己

6、独特的分布规律,如 煤碳资源主要分布在我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即使在我国境内,全国煤炭储量有 70%集中在内蒙古、山西和陕西三省,呈现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的分布格局。多 用性指的是同种资源具有多种功能和用途,能够满足消费者不同种类的需要,如 石油产品即可分为石油燃料、润滑剂、石油沥青、石蜡等各种类型。虽然石油燃 料占据总产量的 90%,但是润滑剂、沥青等其他功能的石油产品用途亦不可忽视。 稀缺性和难以替代性指的是自然资源在数量和替代性上都是有限的,传统的可耗 竭资源是当今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然而其储量和探明量都是有限的,只能满足 地球未来若干年的需要。虽然理论上可以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可再生资源

7、 进行替代,但操作成本高昂、技术上也会遇到障碍,大规模的应用和普及需要漫 长的探索过程。整体性指的是每个地区各种自然资源具有生态上的相互联系,是 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必须综合开发与利用。当前我国在资源开发过程中,经常 犯急功近利的错误,往往注重对价值量高的资源进行开采,忽视了价值量低的副 产品,更有许多开采者只顾眼前利益,不理会生态环境的保护,造成了许多资源 开采地严重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 自然资源按照不同的口径,有多种分类方式,结合上文关于资源与自然资源 9 的论述,基于本文的研究视角,整理出如图 2.1 的概念分类: 广义上的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等 相对意义(水能、风能等) 资

8、源 可再生资源 绝对意义(山川美景等) 狭义上的资源:自然资源 传统可耗竭资源(煤和石油) 可耗竭资源 开采成本较高的可耗竭资 源(天然气) 图 2.1 本文对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分类 除了图 2.1 对资源的划分标准,资源按照其他的分类口径,还能分成若干的 类型。如按照生产要素是否具有实物形态,可以分为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按照 资源的归属地划分,可以分为国际资源和国内资源;根据资源差异化的用途划分, 可以分为生产资源与生活资源等等。而本文研究不同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影响的 差异性问题,因此采用图 2.1 对资源分类的方法,将资源按照涵义的范围进行划 分,着重研究狭义上的资源(即自然资源)。 除了图

9、 2.1 对自然资源的划分标准,自然资源也具有其他的分类方式,不同 的学科有自身的划分标准。比如地理科学可以将自然资源分成陆地资源、天空资 源、海洋资源、太空资源;生物化学角度可以将自然资源分成有机资源与无机资 源。而本文立足宏观经济学的角度,必须用有意义的经济指标对自然资源进行划 分,从而得到如图 2.1 的划分标准。根据自然资源是否能够再生,可将自然资源 分为可再生资源与可耗竭资源。可再生资源可以从绝对和相对意义上进行细分, 绝对意义的可再生资源能够带来收益却不产生任何损耗,这种自然资源一般排除 在经济学视野之外,也不在本文的讨论之列。如中国众多山川美景,游览者能受 益,所有权者也能获得观

10、光收入,且适当的观光行为对美景不会产生任何负面损 耗,此类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过程也无需必要的成本和技术条件。与绝对意义的可 再生资源相比,相对意义的可再生资源虽然是可以繁殖再生的自然资源,但开发 利用的速度如果大大超过自身更新、成长的速度且无法维持再生过程的环境条件 时,终将会耗竭。与可再生资源的定义相反,可耗竭资源是本身无自更新、自成 长的能力,随着人类的开采和利用不断减少的资源,这种资源面临”用一点少一 点”的艰难困境,而这种资源(即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代表的传统化石能源) 10 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引擎,在现代经济的增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是本文关 注的重点。然而,本文为了研究需要,结合中

11、国具体的资源消费国情,从成本、 技术及使用规模的角度,将可耗竭资源又进一步划分为传统可耗竭资源(煤、石 油)和开采成本较高的可耗竭资源(天然气)。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的经济迅速增长,其中可耗竭资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 用。然而,中国可耗竭资源日益枯竭,对国际市场可耗竭资源的依赖程度逐渐加 深。从总体上来看,我国自然资源呈现”种类齐全、总量高,但人均占有量少” 的特征。我国疆域广阔,自然资源丰富,已探明的可耗竭资源总量占世界的 12%, 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我国自然资源种类齐全,已探明的自然资源在我国均有分 布。许多资源的储量位居世界前列(如表 2.1 所示),但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自 然资源占有量

12、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如表 2.2 所示)。 表 2.1 中国部分自然资源储量在世界上的排名 排名第一 稀土、石膏、煤、钒、钛、石墨、重晶石、钨等 排名第二 锂、锡、钼、锶等 排名第三 锰、汞等 排名第四 锌等 排名第五 金、银、铅、铁等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自然资源数据库(2012 年度)等资料整理而成 表 2.2 中国部分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和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较 金刚石、天然气、石油等人均占有量 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1/10 稀土、石墨、钨、重晶石等人均占有量 与世界人均占有量持平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自然资源数据库(2012 年度)等资料整理而成 1.4、经济分析基本概念 4.2.1 资金的时

13、间价值 资金的时间价值是指资金在生产流通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不断增加 新的价值,即资金的价值可以随时间不断地发生变化。比如将一定量的资金投 入某一生产项目,用这部分资金购买机器设备、原材料等,通过劳动者的劳动, 除创造必要劳动价值外,还创造剩余劳动价值,前者的货币表现形式即为劳动 者的工资,后者即为税金与利润。银行存款是资金时间价值的典型事例。资金 等价是考虑时间因素的等价,即发生于不同时点的金额相等的两笔资金,其价 值并不一定相等;反之,不同时点上发生的金额不同的两笔资金,其价值可能 相等。 由于资金的流入或流出的数量及时间均不相同,因而存在不同时间流入或 流出等量资金其价值不同的问题,

14、为了统一核算,便于综合分析与评价,常须 引入计算基准点的概念,相当于图解计算中必须首先确定坐标轴及原点,即计 算基准点是对不同时期的资金进行等价折算时的时间参考点,计算基准点可以 选择在正常运行期开始之初,也可以选择在施工期开始之初,甚至可以任意选 20 定某一点作为计算基准点,这完全取决于财务习惯与计算方便,对评价结论没 有影响,实际上习惯将计算基准点选择在施工开始年的年初。 4.2.2 桥梁寿命周期成本 寿命周期成本是指一个建筑物或建筑物体系在一段时间内的拥有、运行、 维护和拆除后折现的货币成本,具体到桥梁上来说,就是确定桥梁从建成到其 寿命期结束的总费用。寿命周期成本最初是由美国军方提出

15、,并迅速推广到民 用领域。考虑寿命周期成本可以使人们面对工程项目时从项目的全寿命周期角 度来考虑成本造价问题,实现在整个寿命周期内项目成本的最小化。采用寿命 周期成本对桥梁加固项目进行评估的目的是在保证工程寿命期的前提下,使综 合花费最少,实现技术可靠,经济合理。 桥梁加固建设期成本可分为投资方成本和用户成本两部分。其中桥梁建设 期用户成本主要包括:桥梁加固施工使客货运输成本提高额;桥梁加固施工使 得附近相关公路交通拥挤而造成的损失;货物延长在途时间造成的损失;旅客 延长在途时间造成的损失;公路增加交通事故及货损事故而造成的损失;道路 通行能力降低对相关产业造成的损失。 桥梁加固工程的运营期成

16、本包括:保养、小修工程费用现值;中修工程费 用现值;大修工程费用现值;治理环境污染所花费的环保费用现值等31。 4.2.3 标准折现率 在工程经济分析中,标准折现率是资金的时间价值的表现。标准折现率是 由国家根据各行业的代表性企业的统计数据,考虑国家的产业政策、行业技术 进步、资源优化、价格结构等因素按照统一的方法制定的参数,是国家在宏观 经济控制方面调控投资活动的工具。合理的标准折现率应当使投资资金基本平 衡,使经济效益最大化,保证资源的合理分配。标准折现率不等于贷款利率, 一般情况下,标准折现率应该高于贷款利率,因为投资肯定含有不确定因素且 有一定的风险,标准折现率若低于贷款利率,项目就没有投资价值。标准折现 率的选择对经济分析评价的结果有很重要的影响,桥梁工程项目的标准折现率 应该在贷款利率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投资风险和资金供求平衡等因素确定本行业 的标准折现率32-33。 21 1.5、生态经济的概念 生态经济,从广义说,是地球生态圈内人类经济活动的总和,涉及生态、经济、社会 三大系统层面,包含着人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