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实验、重点、特长)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2443404 上传时间:2020-05-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实验、重点、特长)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西省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实验、重点、特长)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西省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实验、重点、特长)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西省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实验、重点、特长)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西省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实验、重点、特长)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实验、重点、特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实验、重点、特长)(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上饶中学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实验、重点、特长)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1、 选择题(共16小题,每个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图示的四种实验操作名称从左到右依次是( )A过滤、蒸馏、蒸发、分液 B过滤、蒸发、蒸馏、分液C蒸发、蒸馏、过滤、分液 D分液、蒸馏、蒸发、过滤2.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做法符合实际的是( )A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稀氨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B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实验使用时,最好戴上防护眼镜

2、C在实验室里可用品尝的办法区别食盐和蔗糖晶体D配制稀硫酸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再慢慢注入水并不断搅拌3.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过滤,加 过量NaOH溶液,加适量盐酸,加过量Na2CO3溶液,加过量BaCl2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B C D4.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0.1 mol O3与3.36 L O2所含的原子数均为0.3 NAB4oC时,18mL H2O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AC标准状况下,22.4 L的CCl4中含有的CCl4分子数为NAD1 mol/

3、L BaCl2溶液中,Ba2和Cl总数为3NA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1 molH2O的质量为18g/mol B . 含有3.011023个氧原子的SO2分子的质量约为16gC . CH4的摩尔质量为16g D . 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L6.两个体积相同的容器,一个盛有O2,另一个盛有N2,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A . 密度B . 质子数C . 原子总数D . 质量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22.4L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一定是NAB . 常温常压下,32gO2和32gO3所含氧原子数

4、都是NAC . 48gO2所含的分子数为3NAD标准状况下36 g H2O中原子的数目为6NA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有丁达尔效应B向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CFe(OH)3胶体属于介稳体系DFe3+、H+、Cl-在Fe(OH)3胶体中可以大量共存9.下列关于Fe(OH)3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是FeCl33H2OFe(OH)33HClB在制备Fe(OH)3胶体的实验中,加热煮沸时间越长,越有利于胶体的生成CFe(OH)3胶体微粒能吸附阳离子,从而使Fe(OH)3胶体带有一定电荷DFe(

5、OH)3胶体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并沉降,达到净水的目的10.在强酸性溶液中,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AMg2、Na、SO42-、Cl BBa2、K、HCO3-、NO3-CNa、K、OH、Cl DNa、Cu2、SO42-、NO3-11.下列关于物质检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往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含SO42-B往某溶液中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含Ca2C向某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D往某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若产生气体,则原溶液一定显酸性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6、硝酸钾溶液能导电,所以硝酸钾溶液是电解质B石墨有较好的导电性,所以石墨属于电解质C液态氯化氢、固态氯化钠均不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氯化钠均不是电解质D蔗糖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所以蔗糖是非电解质1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石灰石与盐酸反应:CaCO32HCa2CO2H2OB钠与水的反应 :C氢氧化铜溶于盐酸:Cu22OH2HCu22H2OD氯气与水的反应: Cl2H2O 2HClClO14.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B置换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C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 D化合反应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1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

7、正确的是( )A . 铁与稀盐酸反应:2Fe6H2Fe33H2B . 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2HOH-H2OBaSO4C在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CO2:Ca22OHCO2CaCO3H2OD . 铜片跟硝酸银溶液反应:Cu2AgCu22Ag16.周杰伦在歌曲青花瓷中唱到“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其中“铜绿”的化学成分是碱式碳酸铜。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的化学反应为:2Cu+O2+CO2+H2O=Cu2(OH)2CO3,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化合价变化的有三种元素 BO2得电子,发生的是还原反应C由此反应可知,化合反应一定是还原反应 D0.2mo

8、lCu参与反应消耗O2的体积为2.24L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52分)17.(1)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甲烷(CH4)和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之比为_,原子总数之比为_,密度之比为_。(2)在标准状况下,4 g H2、11.2 L O2、1 mol H2O中,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_,质量最大的是_,体积最小的是_。(3)标况下,1.92 g 某气体的体积为 672 mL,则此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4)已知某硫酸溶液的密度为 1.84 g/cm3,质量分数为 98%,则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8.已知A、B、C、D四种物质的一些物理性质如表所示。ABCD分散到水中悬浊液无色溶液液体分层,且下层为

9、无色油状液体无色溶液熔点/1 45221.311.5801沸点/1 70378.91171 210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若已知A与D不发生反应,且均不与水反应。欲从A、D的混合物中分离提纯D,需进行的操作:a溶解;b_(填操作名称,下同);c_。上述a、b、c操作过程中均需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为_。(2) 从B的水溶液中分离出B的操作名称为_。(3) 从C与水的混合物中分离提纯C的操作名称为_,所需的玻璃仪器有 。19.CO2 铜 硫酸溶液 Na2CO310H2O晶体 NaHSO4固体 Ba(OH)2固体 Al2(SO4)3固体 氨水 稀硝酸(1)上述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有_(填数字序

10、号);能导电的是_(填数字序号)(2)将的溶液滴加到的溶液中至SO42-恰好完全沉淀时的离子方程式为_。(3)写出NaHSO4溶液和NaHC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0.实验室需要配制1.0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480mL。完成下列各题。(1)应选择规格为_mL的容量瓶,该容量瓶上除注明规格外,还 (选填编号)。 a.温度 b.浓度 c.压强 d.刻度线(2)用电子天平称取_gNaOH。(3)将称好的氢氧化钠固体加适量蒸馏水将其溶解,待冷却后将溶液移入容量瓶中。(4)用少量蒸馏水冲洗_23次,将洗液移入容量瓶中。(5)向容量瓶内加水至接近刻度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地加水至刻度线。

11、(6)最后塞好瓶塞,摇匀,将配好的溶液移入试剂瓶中并贴好标签。(7)分析下列操作可能会对氢氧化钠溶液浓度造成的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氢氧化钠溶解后,未冷却即转移_。 定容时仰视_。21.取1.43g Na2CO310H2O溶于水配成 100 ml 溶液 。求:(1)Na2CO3物质的量浓度。(2)取出20ml该溶液用蒸馏水稀释,使Na2CO3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变为0.04mol/L,求加入蒸馏水的体积(设稀释时,对溶液体积的影响忽略不计)。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答案BBCBBCDC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DADDAADB17. (1)11 53 411 (2)H2 H2O H2O (3)64 (4)18.4 mol/L18. (1)过滤 蒸发结晶 玻璃棒 (2)蒸馏 (3)分液 分液漏斗、烧杯19.(1) (少写得1分,错写不得分) (2)Ba2+OH-+H+SO42-BaSO4+H2O (3) H+HCO3-=CO2+H2O 20. (1)500 ad (2)20.0 (4) 烧杯和玻璃棒 (7)偏高 偏低 21. (1) 0.05mol/L (2)5 m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