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建筑特点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2438572 上传时间:2020-05-1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国建筑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民国建筑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民国建筑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国建筑特点(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晚清的建筑特点:青瓦白墙,飞檐拱壁。民国建筑:民国建筑是特定历史时期中外建筑艺术的缩影,各个民国建筑的风格各不相同。民国建筑一般为砖混结构,这种结构是指建筑物中竖向承重结构的墙、附壁柱等采用砖或砌块砌筑,柱、梁、楼板、屋面板、桁架等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这样的结构有着延伸了建筑的使用空间、降低了建筑的建造成本以及优秀的性能等优点,但是砖混结构承重结构为粘土砖,其生命力不如以明清等砖木结构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建筑。现在,南京市已对这个民国公馆区进行了规划,颐和路民国公馆区将作为民国历史风貌保存完整的街区重现“民国街区”昔日的风情,成为古城南京一道新的靓丽的风景线。现取名为“南京1912”的街区正是为了

2、唤醒南京人对民国的历史记忆。街区里的13栋民国式府衙建筑融合了中式和欧式风格,它的定位是:昔日总统府邸,今朝城市客厅。其中西合璧、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令人叫绝。南京民国建筑呈现四大特点: 一、等级高:南京作为民国首都,中央级建筑多,包括国民政府“五院八部”等行政建筑,以及“中央研究院”、“中央体育场”、“中央医院”、“中央博物院”等,其规模、等级均属当时全国(甚至东亚)之最。 二、类型全:按建筑原有性质可分十大类型,即行政办公建筑、纪念性建筑、文教科研建筑、宗教建筑、使馆建筑、公共性建筑、官邸建筑、工业建筑、交通建筑、民居建筑。 三、历史及艺术价值高: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南京汇集了当时中外优秀的一批

3、建筑师,在宁进行大量建筑创作活动,留下了风格各异、中西合璧的民国建筑。 四、内涵丰富:民国建筑大多与历史事件、名人相关。南京民国建筑从建筑风格和特点上看,可以区分为四种: 一是折衷主义和西方古典式建筑,如1914年-1915年的扬子饭店,1929年的生物馆; 二是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如1919年的金陵大学北大楼,1917年的金陵大学礼拜堂; 三是新民族形式的建筑,如1928年的铁道部大楼,1929年的灵谷塔,1931年-1934年的紫金山天文台,1932年的中山陵音乐台,1933年的中央医院、交通部大楼、外交部大楼; 四是西方现代派建筑,如1932年的福昌饭店,1935年-1936年的大华大戏院,1946年的下关火车站扩建工程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