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0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新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2438562 上传时间:2020-05-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2020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东省2020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山东省2020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山东省2020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山东省2020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2020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2020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模块测试高一化学试题说明: 1本试卷包括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请将第I卷选择题的正确选项用2B铅笔填涂至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和第II卷。第I卷(选择题,共48分)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A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B乙醇的化学式:C2H5OHC钙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 CH4分子的填充模型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 B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 C单质中一定不含共价键 D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金属离子3是重要的核

2、工业原料,在自然界的含量很低。的浓缩一直为国际社会关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中含有92个中子 B原子核外有143个电子C与互为同素异形体 D与互为同位素4下列关于淀粉和纤维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淀粉(C6H10O5)。和纤维素(C6H10O5)。不是同分异构体 B淀粉和纤维素都是糖类物质 C淀粉和纤维素在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生成葡萄糖 D纤维素在人体中不能水解因而没有用处5下列过程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利用煤炭的干馏制焦炭 B石油分馏制得汽油、煤油、柴油等产品 C从自家酿制的高粱酒中蒸馏提取乙醇 D利用苯从溴水中提取溴单质6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热反应的逆反应一定是吸热

3、反应 B燃料的燃烧反应都属于放热反应 C需要加热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D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变化引起的7下列退色过程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A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溶液退色 B甲烷和氯气混合光照后黄绿色消失 C裂化汽油加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后溶液退色 D将苯加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O、S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B由于Si原子半径较大,比CH4稳定 C若和两种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则a-b=n-m D元素周期表从IIIB族到IIB族10个纵列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9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MnO2与氯酸钾制氧气和MnO2与浓盐酸制氯气 B镀锌铁和镀锡铁

4、在镀层被破坏后铁的腐蚀情况不同 C乙烯和NaOH溶液都能使溴水退色 D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钠浓溶液或硫酸铜溶液时均生成沉淀10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下列说法中,表明这一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N2、H2、NH3在密闭容器中共存 BN2、H2、NH3的浓度不再变化 CN2、H2、NH3的浓度符合l:3:2 D反应停止,正、逆反应速率都等于零11核磁共振技术在临床诊断应用越来越多。已知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有如下三种情况:均为偶数;均为奇数;一个为偶数,另一个为奇数。其中原子核能发生核磁共振。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D、T两种核素均能发生核磁共振 B6Li、14C、2

5、5Mg、55Mn均能发生核磁共振 CV A族元素的原子均能发生核磁共振 D若为自然数,一定能发生核磁共振 12下面四个叙述中,值为5的是 甲烷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反应最多能得到以种产物 戊烷(C5H12)有,种同分异构体 体积丙烷完全燃烧消耗相同条件下体积的氧气 一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个-OH A B C D13根据表中部分短周期元素的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元素符号LMQRT原子半径/nm0.1600.1430.1120.1040.066主要化合价+2+3+2+6、-2-2A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2TH2R B相同条件下单质与稀盐酸反应速率为LQ CM与T形成的化合物可溶于强碱溶液 DL2+与R2

6、-的核外电子数相等14某同学用黑球代表碳原子,白球代表氢原子,通过小棍模拟原子间的共价键来探究烃的结构。在含有4个黑球的烃的分子结构模型中需要白球数目最少是 A2 B4 C6 D815某实验兴趣小组以Zn和Cu为电极,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研究原电池,并对实验进行了拓展,以下实验记录错误的是 A铜片上有气泡产生,锌片逐渐溶解 B电子在溶液中从Cu电极流向Zn电极 C把锌片换成石墨,电流计指针没有明显偏转 D把稀硫酸换成硫酸铜溶液,电流计指针依然偏转16在一定条件下CH2=CH2可与C12发生加成反应,加成产物可以像甲烷与C12的取代产物一样,在一定条件下与C12发生取代反应。若lmolCH2=CH

7、2按上述原理完全转化成lmolC2Cl6消耗C12的物质的量为 A3mol B4mol C5mol D6 mol第卷(非选择题,共52分)17(6分)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请在横线上填写代号,A表示正确,B表示错误)(1)聚氯乙烯、聚四氟乙烯都是加聚反应制得的塑料产品 (2)取用浓硝酸时常使操作人员的皮肤变黄,这是蛋白质的显色反应 (3)实验室保存动物标本常用甲醛溶液,也可用于短期保存食品 (4)“羊毛不只出在羊身上”说的是丙烯腈,俗称腈纶 (5)油脂水解可以得到高级脂肪酸和丙三醇 (6)苯与硝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通常需要水浴加热 18(6分)绿色化学对于化学反应提出了“原子经济性”的

8、要求。理想的原子经济性反应是原料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产物,不产生副产品,实现零排放。右图为制取一氯乙烷的两个途径,都与一种无机化合物X有关系,途经为有机物A通过取代反应制取CH3CH2Cl同时得到X,途经为有机物B与X通过加成反应可制取CH3CH2Cl。则X为 (填化学式)。从绿色化学的角度你不选择的制取途径是 (填“”或“”),原因是 19(10分)已知短周期中的5种非金属元素A、B、C、D、E,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原子形成的离子核外电子数为零。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通常状况下E的单质是黄色晶体,易溶于二硫化碳。D与E在同一主族,C、D在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位置。 请

9、回答下列问题: (1)A元素的名称是 ;E元素的符号是 (2)同时含有A、B、C、D四种元素的一种无机物的化学式是 (3)A的单质和C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化合物X,向X的水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X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D单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B的单质与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浓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0(11分)实验室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取乙酸乙酯。 (1)A试管中加入碎瓷片的目的是 ;B试管内盛装的溶液是 ,其作用有 , (2)实验前向B试管中加入一滴酚酞试液,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溶液的红色逐渐变浅,其原因是 。实验中注意长导管不能伸到B试管液面下,原因是 (

10、3)将生成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的实验操作是 ,所需要的主要仪器是 (4)与乙醇和乙酸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相似,某酸和某醇也能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若某酸表示为,则某醇化学式为 21(10分)下面是某课外活动小组在进行探究乙醇性质实验时遇到的问题,请你帮助解决。 (1)在做乙醇与钠反应的实验时,把一小块钠缓慢放入装有乙醇的试管内,与钠和水反应相比有所不同:钠没有熔化成小球;钠先沉在试管底;反应后逐渐浮起。小组同学进行讨论,前两点现象解释达成共识。请说出你的看法。 钠没有熔化成小球,因为 钠先沉在试管底,因为 第三点现象解释存在争议,活动小组的同学形成两种意见:a生成的氢气产生浮力所致;b生

11、成的乙醇钠增大了溶液的密度所致。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a和b说法的合理性。 (2)在做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中,某同学有个意外发现:在酒精灯外焰灼烧铜丝观察到铜丝表面变黑;当铜丝接近灯芯,变黑的铜丝又恢复原来的红色。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上述变化过程。 , 。22(9分)某同学通过化学反应2H2O2=2H2O+O2下探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一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有少量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反应较慢。实验二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1)你认为“实验二”的实验操作应为 实验现象应为 (2)该同学想进一步证明二氧化锰在反应2H2O2=2H2O+O2中只充当催化剂,又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