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第二中学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2438420 上传时间:2020-05-16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宁市第二中学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山东省济宁市第二中学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山东省济宁市第二中学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山东省济宁市第二中学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山东省济宁市第二中学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宁市第二中学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宁市第二中学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济宁市第二中学2020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108OB. 的结构示意图:C. 硫化钠的电子式:D. HCl的形成过程:【答案】B【解析】【详解】A.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为:,A错误;B. Mg是12号元素,Mg原子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变为Mg2+,所以Mg2+的结构示意图为:,B正确;C.硫化钠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C错误;D. HCl是共价化合物,H原子与Cl通过一个共用电子对结合,所以HCl的形成过程表示为:,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2.下列物质加入水中,发生放热反应的是A. NaCl固体B. 氢氧化钠固体C. 生石灰D.

2、NH4NO3固体【答案】C【解析】【详解】A. NaCl固体溶于水发生电离产生Na+、Cl-,无明显热效应,不发生反应,A错误;B.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发生电离产生Na+、OH-,放出热量,但不发生反应,B错误;C.生石灰溶于水,发生反应:CaO+H2O=Ca(OH)2,该反应为放热反应,C正确;D. NH4NO3固体溶于水发生电离产生NH4+、NO3-,吸收热量,但不发生反应,A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3.下列说法中肯定错误的是A. 某原子K层上只有一个电子B. 某原子M层上电子数为L层电子数的4倍C. 某离子M层上和L层上的电子数均为K层的4倍D. 阳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可能为2,也可能为8【答

3、案】B【解析】A某原子K层上只有一个电子,为H原子,故A正确;BM电子层最多容纳18个电子,M层上电子数不可能为L层电子数的4倍,故B错误;C离子M层上和L层上的电子数均为K层的4倍,离子核外各层电子为2、8、8,如S2-、K+等,故C正确;D阳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可能为2,如Li+,也可能为8,如K+等,故D正确,故选B。4.下列反应中,光照对反应几乎没有影响的是A. 次氯酸的分解B. 氢气和氯气的反应C. 氯气和甲烷的反应D. 氧气和甲烷的反应【答案】D【解析】【详解】A. 次氯酸的分解光照分解产生HCl、O2,A不符合题意;B.氢气和氯气光照化合生成HCl,B不符合题意;C.氯气和甲烷在光

4、照时发生取代反应,产生CH3Cl、CH2Cl2、CHCl3、CCl4及HCl,C不符合题意;D.氧气和甲烷在光照时不能发生反应,D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D。5.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原子中只有1个电子,b2和C+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与b同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a与其他三种元素形成二元化合物中其化合价均为+1B. b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C. c的原子半径是这些元素中最大的D. d和a形成的化合物的溶液呈弱酸性【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试题分析:a的原子中只有1个电子,则a为氢元素,a、b、c、d为短周期元素,b2-和C+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b为氧元素,

5、C为Na元素,d与b同族,则d为硫元素。AH与O、S形成化合物为H2O和H2S,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而NaH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A项错误;B氧元素与其他元素能形成H2O、H2O2、SO2、SO3、Na2O、Na2O2等化合物,B项正确;C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原子半径:NaSOH,C项正确;Dd和a形成的化合物为H2S,硫化氢是二元弱酸,H2S的溶液呈弱酸性,D项正确;答案选A。考点:考查元素的推断,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等知识。【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元素的推断,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等知识。在短周期元素中,能形成b2-和C+离子的元素只能位于第二、第三周

6、期,所以b为氧元素,c为Na元素,H原子的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则A为H元素,d与b同族,则d为S元素,然后根据元素周期律的基础知识解答即可。【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6.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同引起的,如下图为N2(g)和O2(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通常情况下,NO比N2稳定B. 通常情况下,N2(g)和O2(g)混合能直接生成NOC. 1molN2(g)和1molO2(g)具有的总能量小于2mol NO(g)具有的总能量D. 1molN2(g)和1molO2(g)反应放出的能量为180k

7、J【答案】C【解析】【详解】A.断裂1molN2在的NN需要吸收946kJ的能量,而断裂1molNO中化学键需要吸收632kJ的能量,断键吸收的能量越低,说明物质的稳定性就越强,因此通常情况下,NO不如N2稳定,A错误;B.常温下N2(g)和 O2(g)混合不反应,B错误;C. 断裂1molN2(g)和1molO2(g)需要吸收的能量为946kJ+498kJ=1444kJ,反应产生2molNO释放的能量为2632kJ=1264kJ,1444kJ-1264kJ=180kJ,吸收能量大于反应放出能量,说明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即1molN2(g)和1molO2(g)具有的总能量小于2mol NO(g)

8、具有的总能量,C正确;D. 根据选项C分析可知:1molN2(g)和1molO2(g)反应吸收的能量为180kJ,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7.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Y是迄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在周期表中Z位于I A族,W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元素X、W的简单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B. 由Y、Z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C. 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Y的强D. 原子半径:r(X)r(Y)r(Z)r(W)【答案】B【解析】Y是迄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应为F,X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且原子序数小于F,应

9、为O元素,在周期表中Z位于IA族,由原子序数关系可知Z为Na元素,W与X属于同一主族,W应为S元素。A元素X、W的简单阴离子分别为O2-、S2-,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不同,故A错误;BY为F,Z为Na,由Y、Z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NaF,是离子化合物,故B正确;C非金属性FS,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故C错误;D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半径r(F)r(O)r(S)r(Na),故D错误;故选B。【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8.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B 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

10、D上产生大量气泡;A、C相连时,电流由C经导线流向A;B、D相连时,电子由D经导线流向B,则此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 ABCDB. A C DBC. CABDD. BAC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则金属活动性AB;C、D相连时,D上产生大量气泡;则金属活动性:CD;A、C相连时,电流由C经导线流向A;则金属活动性:AC;B、D相连时,H+在溶液中流向B,即B是正极,则金属活动性:DB,所以此4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CDB,答案是B。考点:考查金属活动性强弱比较的知识。9.下列叙述中,能说明金属a的活泼性肯定比

11、金属b的活泼性强的是A. 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B. a原子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C. 1mol a 从酸中置换H+生成的H2比1 mol b从酸中置换H生成的H2多D. 常温时,a能从水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答案】D【解析】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不能说明a的金属性大于b,如Ca的金属性大于Li,A错误;Ba原子的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不能说明a的金属性大于b,如镁的金属性小于锂,B错误;C.1mol a从酸中置换H+生成的H2比1mol b从酸中置换H+生成的H2多,说明a失电子比b多,不能说明a的金属性大于b,C错误;D常温下,a

12、能从水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说明a的活动性大于b,则a的金属性大于b,D正确;答案选D。点睛:可以利用金属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与酸或水反应越剧烈,较活泼金属能置换出较不活泼金属来判断,金属性强弱与失电子难易程度有关,与失电子多少、电子层数多少无关,易错选项是BC。10.甲、乙两种非金属:甲比乙容易与H2化合;甲原子能与乙的阴离子发生置换反应;与某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得电子数目比乙的多;甲的单质熔、沸点比乙的低;甲的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比乙的氢化物水溶液酸性强;甲的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强于乙的氧化物的水化物。能说明甲非金属性比乙强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

13、【分析】根据与氢化合的难易程度、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等来比较非金属性的强弱,以此来解答。【详解】甲比乙容易与H2化合,则甲的非金属性强,正确;甲单质能与乙阴离子发生置换反应,即甲置换出乙,所以甲的非金属性强,正确;与某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得电子数目比乙的多,不能比较非金属性的强弱,错误;甲的单质熔、沸点比乙的低,不能利用物理性质比较非金属性的强弱,错误;甲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酸性比乙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酸性强,不能确定非金属性的强弱,错误;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强,题目为指明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

14、化物,所以不能确定元素的非金属性甲大于乙,错误;合理说法是,故正确选项是C。【点睛】本题考查非金属性的比较,注意归纳常见的非金属性比较的方法是解答此类习题的关键,侧重学生归纳整合知识的能力考查,注重学生的基础。11.已知下列反应均为放热反应,在理论上不能用于设计原电池反应的是A. H2(g)+Cl2(g)=2HCl(g)B. CH3CH2OH(l)+3O2(g)=2CO2(g)+3H2O(l)C. 4Fe(OH)2(s)+2H2O(l)+O2(g)=4Fe(OH)3(s)D. Al(OH)3(s)+NaOH(aq)=NaAlO2(aq)+2H2O(l)【答案】D【解析】【详解】A.氢气与氯气反

15、应产生HCl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能设计成原电池,A不符合题意;B.CH3CH2OH的燃烧反应属于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能设计成原电池,B不符合题意;C. Fe(OH)2与氧气的反应属于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能设计成原电池,C不符合题意;D.氢氧化铝与NaOH的反应是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不能用于设计原电池,D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D。12.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除零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B. 元素周期表共七个横行代表七个周期,18 个纵行代表18 个族C. 主、副族元素的族序数从左到右都是依次由小到大排列(如BB)D. 除零族外,由长、短周期元素共同组成的元素族称为主族【答案】D【解析】A.F元素最高价为零,其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不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故A错误;B.元素周期表18 个纵列代表16 个族,故B错误;C. 副族元素的族序数从左到右IIIBB、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