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园中班新生家长会PPT课件 (1)精编版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32438368 上传时间:2020-05-16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幼儿园中班新生家长会PPT课件 (1)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中班】幼儿园中班新生家长会PPT课件 (1)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中班】幼儿园中班新生家长会PPT课件 (1)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中班】幼儿园中班新生家长会PPT课件 (1)精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中班】幼儿园中班新生家长会PPT课件 (1)精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班】幼儿园中班新生家长会PPT课件 (1)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幼儿园中班新生家长会PPT课件 (1)精编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班家长会PPT 目录 班级情况介绍 01 学习习惯方面 02 主要保育工作 03 本学期重大活动 04 家长协助及育儿经验 05 班级情况介绍 学生结构 本班共有38名幼儿 其中女孩20名 男孩18名 老师结构 本班共有2位老师 我叫糖小米 是中一班班主任 年龄 24获奖经历 2011年获得广州市级骨干教师的称号 我们对工作都很认真负责 对孩子也很有耐心和细心 希望各位家长以后多多支持我们的工作 学习习惯方面 一 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1 注意力集中了 集中精力从事某种活动的时间延长 小班一堂课15分钟 中班为20 25分钟 2 能动能静 反应快 动作灵活 活泼好动特点在中班孩子身上表现尤为突

2、出 他们总是不停变换姿势和活动方式 如动动手 伸伸腿或做小动作 自由奔跑等 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 显得比小班幼儿自由放松 因此 孩子与孩子间容易产生肢体的接触 特别是一些比较调皮的孩子会有攻击性行为 这是中班孩子一个较普遍的特点 所以本学期老师会不停地提醒孩子接下去该做什么了 帮助他们养成幼儿园生活 学习的规律 3 嘴巴甜 这一阶段的孩子连贯性语言开始发展 运用语言交往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比较爱讲话 甚至不分场合和时间 甚至讨好老师 比如喜欢在老师面前告状 根据这个特点 我们要求孩子回答问题要完整说完一句话 4 孩子产生攻击性行为增多 第一 幼儿平时喜欢看一些攻击性强的电视 如警匪片 奥特曼 等

3、幼儿的模仿力较强 好奇心也较强 他们平时看了攻击性强的镜头 如奥特曼打怪兽后就想尝尝当宇宙英雄的感觉 于是来到幼儿园就把其他小朋友当作怪兽打 结果被打疼的幼儿就哭着来告诉老师 第二 现在的孩子都养尊处优 在家里当惯了小公主 小皇子 要什么给什么的日子 因此在幼儿园里受了一点委屈就动手打人 第三 攻击性行为和肢体摩擦是中班孩子的一个特点 到了这个年龄孩子会产生渴望与人交往的心理 但是往往力不从心 不知道如何发起交往 因此才会有肢体的冲突 家长应当怎么做 这需要我们正确对待 耐心地在实际生活中多教孩子一些正确的交往方式 多鼓励 不要采取简单的方法去制止和责备 我希望家长能摆好一个心态 就是孩子本身

4、并不是有意识地去 打架 所以希望家长谅解 也多配合我们的工作 在活动中向幼儿灌输团结友爱的思想 比如多多向幼儿讲述一些团结友爱的故事 激发幼儿的团结意识 和我们一起指导幼儿正确与人交往的技巧 减少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 健康 请老师在这里补充使用的教材名字 1 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情绪稳定 2 生活 卫生习惯良好 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 有初步的安全和健康知识 4 喜欢参加体育活动 二 本学期使用的教材 科学 请老师在这里补充使用的教材名字 1 有好奇心 能发现周围环境中有趣的事情 2 喜欢观察 乐于动手动脑 3 理解生活中的简单数学关系 4 愿意与同伴共同探究 社会 请老师在这里补充使用的教材

5、名字 1 喜欢参加游戏和有益的活动 2 乐意与人交往 3 知道对错 能按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行动 4 乐于接受任务 做好力所能及的事 语言 请老师在这里补充使用的教材名字 1 喜欢与人谈话 交流 2 注意倾听并能理解对方的话 3 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4 喜欢听故事 看图书 艺术 请老师在这里补充使用的教材名字 1 能初步感受环境 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2 喜欢艺术活动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感受与体验 3 乐于与同伴一起娱乐 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中 区角活动是重要的环节之一 区角活动有着它独特之处 其最大的特点在于 它给予了幼儿自由的游戏空间和自主的游戏氛围 是幼儿自我学习 自我发现

6、 自我完善的活动 在此活动中可以培养宝宝们做事的坚持性 可引导他们与同伴建立起友好的关系 学会如何谦让 如何分享 而且 不同的区域还可发展宝宝不同的智能 为使幼儿园区角活动有序 有效的进行 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在这些区角中得到均衡发展 本学期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幼儿发展需要 我们将开展八个区域活动 三 区角活动 美工区 益智区 娃娃家 建筑区 结构区 图书区 小超市 自然角 2 3 4 5 6 7 8 1 四 中班一日作息时间 主要保育工作 1 坚持执行消毒制度 利用阳光 紫外线 消毒水消毒玩具 被褥等物品 预防各传染病的发生和流传 加大平安教育工作力度 把安全放在首位 用 心 去观察孩子 把

7、平安 落实到各自的具体环节中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增强幼儿的自我维护的意识和能力 2 认真做好每日的卫生工作 做到班级内无死角 3 重视体育锻炼 保证幼儿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 活动中 幼儿学会随着活动量的变化而增减衣服 并能及时收拾和整理小型体育器械 4 坚持执行消毒制度 利用阳光 紫外线 消毒水消毒玩具 被褥等物品 预防各传染病的发生和流传 5 继续做好幼儿的卫生保健工作 尤其是季节性流行病的预防 中班幼儿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要加强 为幼儿提供自我服务的机会 形成良好的卫生保健习惯 6 定期在家园栏上宣传有关的卫生保健知识 家园共同做好卫生保健工作 04 本学期重大活动 教师节庆祝活动 九月

8、秋季亲子运动会 十月 重阳节活动 十月 书香宝宝大赛 十月 小巧手比赛 十月 教师玩教具制作比赛 十一月 健康家庭大行动 十二月 圣诞节活动 十二月 庆元旦系列活动 一月 05 家长协助及育儿经验 家长协助事项我们现行的方式主要是 个别交谈电话联系开家长会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家长园地家园联系手册 教学工作的配合孩子升入中班后 我们将加强幼儿的日常常规训练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特别是幼儿的午餐习惯 午睡习惯 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习惯的培养光靠幼儿园的教育肯定是不够 需要家长在家里和我们在目标和要求上达成一致 持续共同来培养和督促幼儿 使其形成一定的习惯 在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上家长不能包办代替到底

9、 放开手 给孩子一个动手尝试的机会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家长配合的实在很多 比如 带物品 帮助孩子完成调查表或者帮助孩子查资料等等 这些都需要您的配合 因为您的积极配合是我们活动开展的关键 也是孩子获得发展的重要因素 育儿经验之习惯养成孩子在家时家长也应配合督促他们有个好的卫生习惯 如在家开饭前可以让孩子自己动手摆桌椅 餐具端饭 分筷子 同时还要教育孩子文明进餐 坐姿要端正 嚼的时候不发出难听的声音 饭后也要主动地收拾碗筷 餐桌面 教育孩子参加家务劳动 帮助成为有责任感 爱劳动的人 让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叠衣服 被子 收拾玩具 整理自己的房间 让他们先做简单的事 这样孩子才有信心去完成 参

10、加劳动 既是学习的过程又是锻炼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和会有成功和失败 教育孩子战后胜困难 不怕失败树立信心 不要用金钱作为对孩子从事家务劳动或其他成绩的奖励 育儿经验之珍惜时间如何培养孩子珍惜时间 许多孩子不会珍惜时间 这和家长对孩子的娇惯有很大的关系 有的孩子早上爱睡觉每天早上一遍又一遍的叫 知道上学迟到 爸妈还得帮忙穿衣服 叠被子 这样不利于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也助长了孩子依赖父母的习惯 不要觉得孩子还小 树大自然直 对孩子做事少闻少问 正确的行为不鼓励强化 错误的行为不坚决制止 时间长了 问题就会越来越突出 好习惯没有养成 却形成了许多坏习惯 在家要配合幼儿园培养幼儿的好的 科学的作息习惯

11、 树立孩子的时间观念培养孩子做事专一 抓紧时间的习惯 让孩子早睡早起 有充分的睡眠 育儿经验之乱发脾气孩子乱发脾气时家长应立即指出他的错误 并对他的错误冷淡下来 不理睬他 直到孩子软下来 再给他讲道理 当孩子有进步时 如实同一件事 现在不再发脾气或减轻了 要及时地表扬鼓励 久而久之 孩子正确的行为得到了巩固 错误的行为就会消除 不要让孩子感到乱发脾气的好处 更不要急急忙忙向孩子妥协 要让他知道发脾气不会让大家喜欢 乱发脾气不会有收获 这样孩子在乱发脾气达不到目的的过程中 学会会自我控制 慢慢就会改掉了 育儿经验之孩子坐不住孩子坐不住怎么办 安安静静的坐着或长时间专注做一件事 对于大多数的孩子是

12、一件很困难的事 家长可以在活动中培养兴趣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 父母可以和孩子做有意思的游戏 搭积木 橡皮泥 拼图画画 讲故事情节长的故事 让孩子在比较长的时间里专心做事情 可锻炼孩子的持久力 意志力里 游戏木头人 当说到 不许说不许动 时要求双方停止活动 可以锻炼自我控制能力 奖励与惩罚如果用各种办法都不行时 尤其是孩子应该做自己的事情时 到了晚上睡觉的时间 家长一定要严厉得责令他立即安静做自己的事 如果孩子一贯很闹 突然能安静时哪怕是几分钟 也要鼓励 xxx老师联系方式 手机 xxxxxxxx微信 xxxxxxxxQQ xxxxxxxx 尊敬的家长 幼儿园教育不万能 但幼儿园会尽力 家庭教育不可少 望家长多重视 总之 要多给自己的孩子一点关爱 多为他们的成长作些准备 每一个成功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位成功的家长 教育好孩子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谢谢各位家长祝家庭幸福 工作顺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