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第二中学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2438031 上传时间:2020-05-1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德州市第二中学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山东省德州市第二中学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山东省德州市第二中学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山东省德州市第二中学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山东省德州市第二中学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德州市第二中学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德州市第二中学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二次(期中)模块检测化 学 试 题(A)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第I卷 选择题(共50分)每个选择题2分,共5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氯气有毒,实验室中用澄清石灰水吸收,防止污染空气B. 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能源C. 碱石灰可以干燥氯气D. 14C可用于文物年代的鉴定,14C与12C互为同位素【答案】D【解析】【详解】A.澄清石灰水的溶解度很小,Ca(OH)2的量很少,吸收的氯气很少,NaOH完全溶于水,吸收的氯气多,所以实验室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故A错误;B.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B错误;C.

2、碱石灰为碱性干燥剂,能够与氯气发生反应,不能用碱石灰干燥氯气,故C错误;D.14C可用于文物年代的鉴定,14C与12C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所以互为同位素,故D正确。故选D。2.下列递变情况中,不正确的是( )A. Na、Mg、Al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B. Si、P、S元素的最高正价依次升高C. C、N、O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D. Li、Na、K的金属性依次增强【答案】C【解析】【详解】A.同一周期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大,Na、Mg、Al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1、2、3,所以Na、Mg、Al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故A正确;B.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其族序数相等,但O

3、、F元素除外,O元素没有最高正化合价,Si、P、S元素的最高正价依次为+4、+5、+6,故B正确;C.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则C、N、O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故C错误;D.同一主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增大,原子半径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减小,所以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大,则金属元素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强,则Li、Na、K的金属性依次增强,故D正确。故选C。3. 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实行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其中塑料袋、废纸、旧橡胶制品等属于A. 无机物B. 盐类C. 有机物D. 非金属单质【答案】C【解析】【分析】垃圾分类是将垃圾按可回收再使用和不可回收再使用的

4、分类法为垃圾分类;人类每日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大量的垃圾未经分类,回收,再使用并任意弃置,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塑料袋,废纸,旧橡胶制品属于有机物。【详解】塑料袋,废纸,旧橡胶制品,其中塑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是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废纸主要是天然纤维;旧橡胶制品主要成分是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天然橡胶主要来源于三叶橡胶树,合成橡胶则由各种单体经聚合反应而得;所以塑料,橡胶,纤维均是有机物;综上所述,本题正确选项C。4.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证明Cl的非金属性比C强将盐酸滴入放有大理石的烧杯中,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B比较Na与Al的金属性强弱将金属钠放入盛有AlCl3溶液的

5、烧杯中,观察现象。C证明增大反应物浓度,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将两块表面积相同的锌粒分别放入稀硫酸和浓硫酸中。D证明KCl中存在离子键熔融状态的KCl是否导电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详解】A.验证非金属性强弱,应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Cl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高氯酸,而不是盐酸,故A错误;B.可以通过单质间的置换反应比较金属性强弱,但金属钠会与AlCl3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与氯化铝反应生成白色的氢氧化铝沉淀,不能将AlCl3溶液中的铝置换出来,不能比较Na与Al的金属性强弱,故B错误;C.虽然增大反应物浓度,能加快化学反

6、应速率,但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与锌粒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故C错误;D.共价键在熔融状态下不能电离出离子,因此不能导电;而离子键在熔融状态下可以电离出离子,能导电,据此可以根据熔融状态的KCl是否导电判断是含有离子键,故D正确。故选D。5.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2(g)B2(g)2AB(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 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A2,同时生成 n mol ABB. 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B的同时生成n mol B2C. 体系内的总压不随时间变化D. 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A2的同时,生成n mol B2【答案】B【解析】【分析】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

7、速率相等,各物质浓度不变,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不变,注意此化学方程式的特点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详解】A.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A2,同时生成 n mol AB,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故A项错误; B.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B的同时生成n mol B2,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项正确; C.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相等,所以压强不变不能说明各组分浓度不变,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故C项错误;D.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A2的同时,生成n mol B2,都是逆反应方向,无法证明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D项错误;综上,本题选B。【点睛】根据

8、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6.在某一容积为5 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0.2 mol的A和0.2 mol的B, 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高温加热,发生如下反应:A(g)2B(g)=C(g)3D(g),反应中C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根据图中数据,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化学反应速率为( )A. v(A)=0.0006 molL1min1B. v(B)=0.006 molL1min1C. v(C)=0

9、.03molL1min1D. v(D)=0.001 molL1min1【答案】B【解析】【详解】由图可知10min时到达平衡,v(C)=c/t=0.03molL-1/10min=0.003molL-1min-1A.根据化学计量数之比=反应速率之比,所以v(A)=v(C)=0.003 molL-1min-1,故A错误;B.根据化学计量数之比=反应速率之比,所以v(B)=2v(C)=0.006 molL-1min-1,故B正确;C.v(C)=c/t=0.03molL-1/10min=0.003molL-1min-1,故C错误;D.根据化学计量数之比=反应速率之比,所以v(D)=3v(C)=0.00

10、9molL-1min-1,故D错误。故选B。7.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A. 中子数为8的氧原子:88OB. NaOH的电子式:C. H2O的结构式:D. 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为【答案】C【解析】【详解】A.氧原子的质子数为8,中子数为8的氧原子的质量数为16,所以应为O816,故A错误;B.氢氧化钠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电子式为,故B错误;C.水中有2对共用电子对,则H2O的结构式为:,故C正确;D.甲烷的球棍模型中,中心原子C的半径大于H原子,甲烷正确的球棍模型为:,故D错误。故选C。8.由某气体发生装置导出的气体为甲烷、一氧化碳、氢气中的一种,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将气体通入酸性KM

11、nO4溶液中,溶液颜色无变化,该气体一定是甲烷B. 在导管口点燃该气体,火焰呈淡蓝色,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杯壁有水滴产生,该气体一定是甲烷C. 点燃气体,火焰呈淡蓝色,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壁上有白色物质产生,该气体一定是甲烷D. 若上述B、C的现象均能出现,则可判断该气体一定是甲烷【答案】D【解析】【详解】A.CH4、CO、H2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退色,故A错误;B.三种气体燃烧火焰均呈淡蓝色,其中CH4和H2燃烧的产物都能使干燥的冷烧杯壁变模糊,有水滴生成,故B错误;C.CO、CH4燃烧产物均能使内壁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壁上产生白色物质,故C错误;D.甲

12、烷燃烧火焰呈淡蓝色,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若在火焰上方罩干燥的冷烧杯,杯壁有水滴产生,烧杯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烧杯壁上有白色物质产生,故D正确。故选D。9.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或做法不合理的是( )A. 加入催化剂,不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反应热B. 太阳能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 火力发电涉及到多种能量之间的转化D.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答案】B【解析】【详解】A.加入催化剂可以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但是对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的差值无影响,即不改变反应热,故A正确;B.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B错误;C.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过程概括起来就是通过高温燃烧把燃料的化学能转

13、变成热能,从而将火加热成具有一定压力温度的蒸汽,然后把热能转化为机械能,通过发电机的电磁感应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涉及到多种能量之间的转化,故C正确;D.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旧的化学键断裂,新的化学键形成,所以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故D正确。故选B。10.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 ) 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第A族和第A族原子化合时,一定生成离子键 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活泼金属与非金属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同时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A. B. C. D. 【答

14、案】B【解析】【详解】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AlCl3是共价化合物,故错误;第IA族和第VIIA族原子化合时,不一定生成离子键,也可能生成共价键,如第IA族的H原子与第VIIA族原子化合时生成共价键,故错误;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大都不是离子化合物,但也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如铵盐,故错误;活泼金属与非金属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故正确;物质只要含有离子键就一定是离子化合物,故正确;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故正确。所以上述说法正确的是。故选B。【点睛】一般来说,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存在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存在共价键,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11.下列表示的物质中,属于烷烃的是 ()CH3CH2OHCH3(CH2)4CH3 C8H16CCl4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凡是符合CnH2n+2的烃均为烷烃,据此答题。【详解】CH3CH2OH含有羟基属于醇,故错误;CH3(CH2)4CH3属于烷烃,故正确;含有碳碳双键,属于烯烃,故错误;属于烷烃,故正确;属于烷烃,故正确;属于环烷烃,不属于烷烃,故错误。所以属于烷烃是。故选C。12.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MgCl2Na2O2NaOHNH4ClCO2H2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