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乐陵一中高一化学《水溶液》说课稿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2437979 上传时间:2020-05-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德州市乐陵一中高一化学《水溶液》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山东省德州市乐陵一中高一化学《水溶液》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山东省德州市乐陵一中高一化学《水溶液》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德州市乐陵一中高一化学《水溶液》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德州市乐陵一中高一化学《水溶液》说课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德州市乐陵一中高一化学水溶液说课稿第1节 水溶液一、教材分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鲁科版高中化学教材化学反应原理(选修加必修)第三章第一节水溶液。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水的电离及水的离子积常数;二是溶液的酸碱性及其表示方法PH值。相比较而言,第一部分是基础,是核心,也是教学的难点,它的成败可以决定学生对PH值计算的顺利与否。教材开门见山点出了水的电离平衡,并用“精确的实验”将常温下水电离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关系道出,很直接地给水的离子积下了定义。而通过对水的离子积常数这一温度函数的学习,有利于对化学平衡常数这一难点的理解与掌握。2、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对第二章化学

2、平衡的学习,具备了讨论化学平衡移动的基础;而且,在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中对弱电解质的电离也作了相关的知识铺垫,则本课时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将旧知识加以运用以及升华。二、教学目标分析通过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水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离子积。(2)使学生了解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电离,会书写电离方程式。(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水的离子积相关数据的分析,加深对离子积常数的认识。(2)通过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水的电离平衡过程中H+、OH-关

3、系的分析,理解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2、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教学难点:水的电离过程和Kw的含义的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3、课时安排:本节教学分2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为水的电离及电解质在水溶液的存在形态;第二课时为溶液的酸碱性与pH。三、教学方法结合本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学情,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时把教师的讲授转变为启发诱导,把学生的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探索,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促使学生动眼看、动口说、动脑想,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认识过程统一为一个整体。同时还应注意不要忽视那些个性特征很强的学生,一定要指导他们用不同的方法展开学习活动。四、教学过程分析:第一课时【复习练习】1、

4、电离方程式:HCl NH3H2O NaOH CH3COOH 2、(1)什么是电解质与非电解质?(2)什么是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3)溶液导电的根本原因?(设计意图):复习相关内容,为本节课的学习作知识储备。【引入】通过必修课程的学习,我们知道:在水中加入可溶性的电解质所形成的溶液可以导电。那么,纯水能导电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人曾经用经过很多次纯化处理的纯水来进行导电实验,最终发现它仍然能微弱导电,这是为什么呢?学生思考讨论,得出初步结论。教师归纳后引导学生思考:水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写出水的电离的方程式。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水的电离: H2O H+ +

5、 OH H 0提出新问题:水的电离是一个可逆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达到平衡,平衡常数怎样表示?常温下,H2O的浓度应该是多少?学生思考、讨论,解答。师生归纳得出结论(平衡常数:K = 常温下,H2O=55.56mol/L,为常数。那么,在一定温度下,K和H2O都是常数,其乘积必然还是常数,因此H+OH也是常数。把这个常数写成Kw。Kw=H+OH)结合表3-1-1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回答下列问题:1、从水的离子积数值的大小,分析说明水的电离程度的大小怎样?纯水中其主要存在形态是什么?2、对比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数值的大小,分析说明水的电离过程是放热还是吸热?学生思考、解答。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

6、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师生归纳形成结论(水的离子积很小,说明水的电离程度很小,其主要存在形态还是水分子。水的电离过程是吸热的 ,Kw的值的大小只与温度有关。水的离子积常数(水的离子积):25,Kw=1.0x1014 mol2L2)【学生练习】:说明下列操作,使水的电离程度是增大了,还是减小了,还是不变?(1)温度升高 (2)向水中加入酸 (3)向水中加入碱 (4)向水中投入钠通过练习师生归纳水的电离的影响因素(1、温度:升温促进水的电离;2、加入酸碱,抑制水的电离;3、加入某种物质使得水中H+或OH浓度减小,平衡右移,促进水的电离。但是,水中、稀溶液中

7、水的离子积常数一定,25,Kw=1.0x1014 mol2L2)【例题】计算下列溶液中H+和OH(25):(1)1103mol/L HCl(2)0.05mol/L Ba(OH)2溶液,完成后,思考问题若由水电离出的H+的浓度为109mol1L1,则该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二、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态利用教材【观察思考】,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分析有关问题:溶液的导电性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浓度同是0.5mol1L1的盐酸、NaCl溶液、氨水和CH3COOH溶液,氨水和CH3COOH溶液的导电性弱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些溶质在溶液中最终以何种形态存在?学生思考、讨论,初步形成结论。师生归纳,得出结论,形成电

8、解质弱电解质的概念,列举常见实例。(不同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是不一样的。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不同,将电解质分为:强弱电解质和弱电解质1、强弱电解质:在稀的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常见的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和绝大部分的盐,金属氧化物。弱电解质:在稀的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常见的弱电解质:弱酸、弱碱和水。)【练习】下列电解质中,哪些是强电解质?哪些是弱电解质?NaCl NaOHNH3H2O CH3COOH BaSO4 AgCl Na2OK2OH2O教师讲解电离方程式的概念,举例说明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强调说明注意事项:1、强电解质:用“= ”,弱电解质:用“”说明:弱电

9、解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例如:在CH3COOH溶液中,达到电离平衡时,H+和CH3COO很少,大部分仍以CH3COOH分子的形态存在。2、多元弱酸(分步表示)和多元弱碱的电离方程式(以第一步为主):举例说明。3、强酸的酸式盐在熔化和溶解条件下的电离方程式不同熔化:NaHSO4 = Na+ + HSO4; 水中:NaHSO4 = Na+ + H+ + SO424、弱酸的酸式盐受热易分解,一般没有熔化状态,在溶解中电离时强中有弱:溶液中:NaHCO3 = Na+ + HCO3 HCO3 H+ + CO32【作业】课后习题:5五教学效果分析针对本节概念性知识比较多,学生学完后或许未必能够完全理解,我的补救措施是采取随堂跟踪训练不断巩固。学生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由自己去探究发现。因此,在课堂内增打大学生的活动量和参与意识。通过本节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收集处理数据等能力,是学生能学会、会学、乐学。【板书设计】(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