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教学内容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2437896 上传时间:2020-05-16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3.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教学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教学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教学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教学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教学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教学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教学内容(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中国政治建设的历程 包括新中国重大政治制度的确立 曲折发展和完善 实现祖国统一的历程 一国两制 理论的提出及其实践 香港 澳门的回归 专题内容分析 两条主线 共和国史分期1 过渡时期 1949 1956 1949 1952年主要任务就是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巩固人民民主政权 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基础 1953 1956年主要任务就是要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 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956 1966 虽然探索中出现失误和曲折 但成就却是伟大的 这是主流 这充分说明社会主义建设的艰难 3 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6 1976 左倾错误占据主导 给

2、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的灾难 4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978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点 从此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逐渐形成了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邓小平理论 七年过渡时期 1949 1956年 新民主主义国家 政治上 新民主主义为无产阶级政党和民主党派联合执政经济上 新民主主义社会为五种经济成分并存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 一 政治建设的基础 新中国的成立二 建国初 1956年前 的政治建设 三大制度 1 社会经济 2 阶级关系 3 主要矛

3、盾 由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为单一的公有制三座大山被推翻 民族资级和上层小资级逐步被改造为社义劳动者的一部分 由资级与无级的矛盾发展为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生产力间的矛盾 七年过渡时期阶段特征 新民主主义经济 单一的公有制 四大阶级联合专政 新政协 社义劳动者专政 全国人大 过渡的完成 封建 双半 阶级矛盾 民族 阶级矛盾并存 反封建 反侵略反封建 新民主主义 社会主义 阶级矛盾 人民内部矛盾 大力发展生产力 新中国成立背景 历史条件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胜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首诗是

4、谁写的 此诗反映了什么伟大的历史事件 毛泽东 反映了1949年4月 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 占领南京 国民党反动统治宣告覆灭这一历史事件 1 国民党反动政府已被推翻 人民解放战争已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基本胜利 2 七届二中全会决议和 论人民民主专政 为新中国成立作了理论准备 3 全国人民热烈拥护在共产党领导下迅速成立中央政府 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 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把下一根白发 毛泽东打趣地说 打了三个战役 白了一根头发 值得 这是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粉碎了胡宗南对延安的进攻 实现了挺进中原地区的计划 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 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 4 组织上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C 知识解读

5、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949年春 河北西柏坡 内容 指出工作重心的转移 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面胜利的方针 规定革命胜利的基本政策和总任务 告诫警惕资产阶级 糖衣炮弹 的袭击 意义 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理论和路线 方针的准备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 革命胜利后 全党务必要继续地保持谦虚 谨慎 不骄 不躁的作风 务必要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其主要目的是A 中共即将成为执政党B 克服宗派主义作风C 克服官僚主义作风D 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概括我党历史上有那几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最重要的问题是A 工作重心的转移B 两个作风不能

6、变C 党的总任务的确定D 基本政策的制定 D C 知识解读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时间 1949 9地点 北平 代表特点 中国共产党 无党派人士 各民主党派 人民团体 各民族 海外华侨 各地区 人民解放军 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进步性 决定 首都 国旗 国歌 选举 毛泽东当选为主席 通过 共同纲领 临时宪法 内容 为什么说 共同纲领 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规定了国家的性质 规定了国家各个方面的基本方针和政策 共同纲领 规定国家性质是怎样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 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 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会议性质 代行了人民代表大

7、会职权 政治协商会议 1949 9 代表广泛 中共领导多党合作政治协商 下图反映了什么 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 民革 张澜 民盟 高岗秘书长林伯渠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副总理黄炎培 民建 郭沫若陈云董必武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沈钧儒 民盟 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罗荣桓 政府中哪些领导是民主党派 说明了什么 新政府是多党合作的民主联合政府 图说历史 1949年至1953年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A 全体会议代表是在选举基础上产生的B 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C 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通过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1982

8、年宪法序言中指出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 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今后 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序言中 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是指A 它曾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B 它曾代替国家宪法的职能C 它曾是两次国共合作的重要组织形式D 它曾为国家统一做出贡献 B A 新中国成立与意义 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会议 施政方针 共同纲领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主要领导成员 主席 副主席 中 中共成员4名 民主党派3人 这三人及当时的身份分别是 宋庆龄 民革成员 李济深 民革成员 张澜 民盟成员 材料二 根据材料指出新中国第一届政府组成人员特点 并据此指出新

9、中国第一届政府的性质 特点 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士占有近一半比例 代表了中国除反动阶级以外的一切阶级 阶层 性质 第一届政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由各党各派组成的民主联合政府 选举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庄严宣告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新中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 毛泽东行事录 五 问 站起来 的含义是什么 对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有何意义 一 创立新中国 独立解放 人民 工 农 小资 民资 开国大典 图说历史 政治建设的前提 问 人民 具体指哪些 新中国 国体 怎样 人民民主专政 奠基创造前提 新中国成立与意义 开国大典标志新中国成立 小知识 开国大典时5

10、4门礼炮齐鸣28响 你知道为什么要用54尊礼炮吗 为什么连放28响吗 54 代表当时已知的我国54个民族28 中共成立于1921 到1949年革命胜利 历时28年 数十万群众共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 新中国成立意义 观察上图 结合新中国成立意义 说明 数十万群众为什么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 新中国政权与旧中国历史上曾有过的国家政权有着哪些本质的差异 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A 结束压迫剥削历史 B 建立人民民主政权 新纪元 C 为政治建设奠定牢固的基石 第一问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 第二问 1 新中国是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 新中国的成立 结束了

11、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的长期压迫 剥削 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2 新中国代表全体人民的利益 人民翻身做了国家主人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以工人阶级为领导 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的国家 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当时一些报刊评论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这句话含义之一是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完成B国民党在大陆势力已被彻底铲除C人民掌握国家权力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新民主义革命基本胜利的标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主要依据是A 开始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B 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C 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 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 C C 二 三大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2、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根本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是三个有特定内涵的政治概念 1 我国的根本制度是2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3 基本政治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 政体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比较 二 开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局面 新中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 毛泽东行事录 六 问 毛泽东在 宪法 起草中有何表现 反映了他怎样的民主思想 宪法第32条原稿中没有罢免国家主席的内容 而毛泽东当时任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他在此上方批了 国家主席的罢免 7个字 这样 一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采纳了这条建议 在第28条规定全国

13、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副主席 起草宪法 政治建设的内容 毛泽东主持起草宪法讨论 广泛听取人民群众意见 收集各类意见52万件 多被采用 链接 在制宪讨论总统可以解散国会时 毛泽东插话道 我们的主席 总理 都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出来的 一定要服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不能跳出 如来佛 的手掌 他的插话 对宪法的起草和修改起到了很高的指导意义 尊重民意 广泛听取意见 人民民主思想 图说历史 二 开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局面 新中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 毛泽东行事录 七 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一致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思考 一致通过 说明

14、了什么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了什么制度 1954年1月决定选举召开地方人民代表大会 问 人民群众参加选举表明了什么 获得选举权 当家作主 真正体现了人民意愿 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图说历史 人民当家做主人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 1949 2 1953 3 1954 由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 召开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法律基础和组织基础 第一届全国人大 标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新中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

15、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 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 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 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体现的原则 宪法的性质 人民民主原则 社会主义原则 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学习行为2 基于教材和下列史料阅读 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你能从下列中央国家机构组织系统图示中说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和职能吗 地位 职能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其常设机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决定中央各领导成员 并对其监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全国人民普选产生 代表产生方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示意图 全国人大 行政司法审判机关 立法决定任免监督 选举 监督 负责 行政司法审判机

16、关 省市级人大 选举 行政司法审判机关 地市级人大 选举 行政司法审判机关乡镇行政等机关 县市级人大乡镇人大 监督 监督 负责 负责 负责 负责 负责 负责 全国广大公民 负责 服务 服务 直选 监督 立法决定任免监督 立法决定任免监督 立法决定任免监督 我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的权力机关 国家的行政 审判和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其职权有四 立法权 决策权 任免权和监督权 拓展与延伸 为什么我国不采用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与西方的三权分立制有何本质区别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历史抉择 1 从历史上看 西方民主共和制在中国行不通 辛亥革命的教训 2 从国家性质看 人民民主专政决定了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 从代表阶级利益看 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 从经济基础看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与公有制经济基础相适应 人民代表大会制和议会制的异同 下图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方参会代表的人数 此图最能说明的实质问题是A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B 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人数很多C 参加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