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词《浣溪沙》《采桑子》《相见欢》《如梦令》PPT演示课件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32401964 上传时间:2020-05-15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2.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外词《浣溪沙》《采桑子》《相见欢》《如梦令》PPT演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课外词《浣溪沙》《采桑子》《相见欢》《如梦令》PPT演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课外词《浣溪沙》《采桑子》《相见欢》《如梦令》PPT演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课外词《浣溪沙》《采桑子》《相见欢》《如梦令》PPT演示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课外词《浣溪沙》《采桑子》《相见欢》《如梦令》PPT演示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外词《浣溪沙》《采桑子》《相见欢》《如梦令》PPT演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外词《浣溪沙》《采桑子》《相见欢》《如梦令》PPT演示课件(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听写 周亚夫军细柳 词语 1 课外古诗词诵读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 采桑子 轻舟短棹西湖好 相见欢 金陵城上西楼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2 宋 晏殊 3 字同叔 抚州临川人 封临淄公 谥号元献 世称晏元献 北宋著名文学家 政治家 为官40余年 历任要职 人称 太平宰相 更兼提拔后进 如欧阳修 王安石等 皆出其门 尤擅小令 风格含蓄婉丽 与其子晏几道 被称为 大晏 和 小晏 存世有 珠玉词 晏元献遗文 类要 残本 4 作者一生历居显官要职 仕途平坦 但政绩平平 作品在闲情逸致 歌酒风月的吟咏中 也常流露出官僚文人由精神空虚而产生的年华易逝 迟暮落寞的感伤 大家知道作者的写作背景吗 故地重临 怀旧

2、自不可免 文中作者的感受是怎样的 5 浣溪沙 北宋 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6 听着一曲诗词喝着一杯美酒 想起去年同样的季节还是这种楼台和亭子 天边西下的夕阳什么时候才又转回这里 花儿总要凋落是让人无可奈何的事 那翩翩归来的燕子好生眼熟 像旧时的相识 在弥漫花香的园中小路上 我独自地走来走去 7 这首词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上阙怀旧 感伤年华易逝 下阙惜春 悼念春光难留 作者对光阴流逝的怅惘和对春天消失的惋惜之情 8 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会消逝 但新的事物总是以新的面貌在不断地出现 生活不因消逝而变得虚无 人生哲理 9 诗词赏

3、识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只身一人 新词 一曲 清酒 一杯 孤单冷寂 引起对往事的回忆 新词旧景对比 产生了一种时光流逝的慨叹 抒发了作者今是昨非的惆怅情思 10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既写景 又是对心情的反映 倾吐了满腔的沉郁 抒发不尽的幽思 诗词赏识 11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花落 是伤春 似曾相识 是伤别 去 是花落去 来 是燕归来 再次形成对比 增加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 赏析 借景抒情 蕴含哲理 美好事物的消逝往往会伴随着新事物的出现 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抒发了作者伤春怀旧 青春易逝的感慨 千古奇偶 诗词赏识 12 小园香径独徘徊 一个 独 字写出了词人的落

4、寞孤独 徘徊 运用动作描写 生动传神地表现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这句话表现了作者的伤感 孤独和寂寞 诗词赏识 13 中心 表达了作者的伤春怀旧之情 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14 当堂检测 10分 1 浣溪沙 的作者是 的 2 诗人徘徊在小园香径 精心选择了 归燕 等景物 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图画 3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这个句子的赏析 这个句子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 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伤春怀旧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蕴含有哲理 美好事物的消逝 常常会伴随着新事物的重现 北宋 晏殊 夕阳 落花 15 5 赏析 小园香径独徘徊 运用动作描写 生动传神地表现出了诗人对美好春光的留

5、恋 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6 晏殊在 浣溪沙 中 慨叹时光流逝 蕴含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4 夕阳西下几时回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写出了作者慨叹时光的流逝 人世的变更再也无法挽回 16 采桑子 欧阳修 17 17 六 一 一万卷书 一千卷金石文 一张琴 一局棋 一壶酒 再加上他本人一老翁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 自号醉翁 既老而衰且病 将退休于颍水之上 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欧阳修 北宋文学家 史学家 字永叔 号醉翁 六一居士 吉州吉水 今属江西 人 天圣进士 官馆阁校勘 因直言论事贬知夷陵 庆历中任谏官 支持范仲淹 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 被诬贬知滁州 官至翰林学士 枢密副使 参

6、知政事 王安石推行新法时 对青苗法有所批评 谥文忠 主张文章应 明道 致用 对宋初以来靡丽 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 并积极培养后进 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 散文说理畅达 抒情委婉 为 唐宋八大家 之一 诗风与其散文近似 语言流畅自然 其词婉丽 承袭南唐余风 曾与宋祁合修 新唐书 并独撰 新五代史 又喜收集金石文字 编为 集古录 对宋代金石学颇有影响 有 欧阳文忠集 18 采桑子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 绿水逶迤 芳草长堤 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 不觉船移 微动涟漪 惊起沙禽掠岸飞 19 20 采桑子 又名丑奴儿 罗敷媚等 双调四十四字 上下阙各四句三平韵 轻舟 轻便的小船 短棹 划船用的小桨

7、西湖 指颍州西湖 在今安徽省阜阳市西北 绿水 清澈的水 逶迤 形容道路或河道弯曲而长 隐隐 隐约 笙歌 指歌唱时有笙管伴奏 琉璃 指玻璃 这里形容水面光滑 涟漪 水的波纹 沙禽 沙洲或沙滩上的水鸟 注释 20 21 西湖风光好 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 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 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 隐隐传来的音乐歌唱 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 无风的水面 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 不觉得船儿在前进 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 看 被船儿惊起的水鸟 正掠过湖岸在飞翔 译文 21 22 公元1049年 仁宗皇祐元年 欧阳修移知颍州 爱其民淳讼简而物产美 土厚水甘而风气和 于是慨然已有终焉之意也 迩来俯仰二十年 思颍之

8、念未尝少忘于心 而意之所存亦时时见于文字也 思颍诗后序 并与梅尧臣相约 买田于颍 以便日后退居 公元1067年 英宗治平四年 欧阳修出知亳州 特意绕道颍州 盖将谋归休之计也 乃发旧稿 得自南京以后诗十余篇 皆思颖之作 以见予拳拳于颖者非一日也 思颍诗后序 数年后 终于以观文殿学士 太子少师致仕 得以如愿归居颍州 几次游览后 创作了 采桑子 十首 创作背景 22 这首词是 采桑子 组词中的一首 描写四季风景是欧阳修 采桑子 组词的重要内容 这首名列第一 写的是春色中的西湖 风景与心情 动感与静态 视觉与听觉 两两对应而结合 形成了一道流动中的风景 全词以轻松淡雅的笔调 描写泛舟颍州西湖时所见的美

9、丽景色 以 轻舟 作为观察风景的基点 舟动景换 但心情的愉悦是一以贯之的 色调清丽 风格娟秀 充满诗情画意 读来清新可喜 作品鉴赏 23 23 上阕主要写堤岸风景 笔调轻松而优雅 西湖好 是一篇之眼 短棹 二字已将休闲的意思委婉写出 因为是短棹 所以轻舟缓慢而悠闲地飘荡在湖面上 游人有足够的时间来观赏两岸春色 绿水逶迤 芳草长堤 两句写足由湖心经水面到堤岸 再整体向远处推进的动态画面 而 隐隐笙歌处处随 一句又从听觉的角度将西湖的欢乐情调刻画了出来 隐隐 和 处处 都凸显出轻舟的流动感 24 作品鉴赏 24 下阕的视点收束 主要写 绿水逶迤 过片写水面平滑 无风 二字为枢机所在 盖正因无风 方

10、使得西湖水面清澈而平滑 也方使得游人 不觉船移 其间不仅有诗情 而且合乎逻辑 结拍写船动惊禽 划破了湖面的平静 为这一趟悠闲之旅平添了一个兴奋点 大概沙禽久已习惯于西湖的平滑 所以轻舟带来的小小涟漪 就足以惊起沙禽而掠岸飞过 视点也因此由近到远 再向高处延伸 将立体而富有动感的西湖呈现在读者面前 作品鉴赏 25 25 全词以轻舟的行进为线索 渐次写出堤岸和湖面的景物特征 并将游人之悠闲意趣融入其中 轻舟短棹 绿水芳草 游人笙歌与惊飞沙禽 西湖好 在这一背景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诠释 这首词如同一幅清丽活泼 空灵淡远的风景画 美不胜收 清新可爱 有很的强吸引力 26 26 词的上阙第一句在整首词中的

11、的作用是什么 上片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5分 词的下阙主要是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描写西湖春色的 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5分 合作探究 27 词的上阙第一句在整首词中的的作用是什么 上片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5分 上阙第一句总摄全篇 点明题意 直抒赞美之情 2分 上阙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了蜿蜒曲折的绿水 长满芳草的长堤 动听的乐声和歌声 描绘了西湖清丽 恬静 淡远的春景 3分 28 词的下阙主要是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描写西湖春色的 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5分 动静结合的手法或以动衬静 一 二句风平浪静 把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 更以船的缓慢移动写出了 静 三 四句写涟漪微起 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 水

12、鸟掠过堤岸飞去 写出了 动 而西湖愈显其幽静 动静相衬 动静结合写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 3分 抒发了诗人流连山水的愉快心情 2分 29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朱敦儒 30 作者简介 朱敦儒 1081 1159 字希真 洛阳人 靖康 建炎间 屡召不起 1133年 绍兴三年 以荐补右迪功郎 1135年 绍兴五年 赐进士出身守秘书省正字 校正文字的官吏 历兵部郎中 临安府通判 秘书郎 都官员外郎 两浙东路提点刑狱 致仕 居嘉禾 晚落致仕 除鸿胪少卿 秦桧死 依旧致仕 1159年 绍兴二十九年 卒 有词三卷 名 樵歌 朱敦儒早年以清高自许 不愿做官 北宋末年大变乱发生 他经江西逃往两广 在岭南流落了一

13、个时期 朱敦儒一生的七十多年中 做官的时间很短 长期隐居在江湖之中 被称为 天资旷逸 有神仙风致 的词人 所以 他的作品有很大一部分反映闲适的生活 31 原文 金陵城上西楼 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 大江流 中原乱 簪缨散 几时收 试倩悲风吹泪 过扬州 创作背景 靖康之难 汴京沦陷 二帝被俘 朱敦儒仓猝南逃金陵 总算暂时获得了喘息机会 这首词就是他客居金陵 登上金陵城西门城楼所写的 32 注释 金陵 南京 城上西楼 西门上的城楼 倚清秋 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 中原乱 指公元1127年 宋钦宗靖康二年 金人侵占的大乱 簪缨 当时官僚贵族的冠饰 这里代指他们本人 收 收复国土 扬州 地名 今属江苏

14、是当时南宋的前方 屡遭金兵破坏 倩 请 33 译文 南京城上西楼 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 万里的长江在夕阳下流去 钦宗靖康二年 宋公元1127年 金人侵占 官僚们散了 什么时候收复国土 试请悲风吹泪过扬州 34 上阙赏析 金陵城上西楼 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上片写金陵登临之所见 开头两句 写词人登城楼眺远 触景生情 引起感慨 当离乡背井 作客金陵的朱敦儒独自一人登上金陵城楼 纵目远眺 看到这一片萧条零落的秋景 悲秋之感自不免油然而生 又值黄昏日暮之时 万里大地都笼罩在恹恹的夕阳中 垂地 说明正值日薄西山 余晖黯淡 大地很快就要被淹没在苍茫的暮色中了 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南宋的国事也将无可挽

15、回地走向没落 衰亡 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 35 作者写自己秋色中倚西楼远眺 清秋 二字 容易引起人们产生凄凉的心情 词中所写悲秋 含意较深 是暗示山河残破 充满萧条气象 第三句描写 清秋 傍晚的景象 词人之所以捕捉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的意象 是用落日和逝水来反映悲凉抑郁的心情 36 鉴赏 下片回首中原 用直抒胸臆的方式 来表达词人的亡国之痛 及其渴望收复中原的心志 簪缨 是贵族官僚的服饰 用来代人 簪缨散 说他们北宋灭亡之后纷纷南逃 几时收 既是词人渴望早日恢复中原心事的表露 也是对南宋朝廷不图恢复的愤懑和斥责 37 鉴赏 结尾一句 用拟人化的手法 寄托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对中原人民的深切怀念 作

16、者摒弃直陈其事的写法 将内心的情感表达得含蓄 深沉而动人 人伤心地流泪 已经能说明他痛苦难于忍爱了 但词人又幻想请托 悲风吹泪过扬州 这就更加表现出他悲愤交集 痛苦欲绝 扬州是当时抗金的前线重镇 过了淮河就到了金人的占领区 风本来没有感情 风前冠一 悲 字 就给 风 注入了浓厚的感情色彩 38 名句赏析 中原乱 簪缨散 几时收 一个 乱 字 概括了中原沦丧的现实 一个 败 字 揭露出统治阶级无心抗战的心理 几时收 的发问 既是痛切的质疑 也是无望的感叹 39 名句赏析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悲风 是作者的主观感受 风 本身无所谓悲 而是词人主观心情上悲 感到风也是悲的了 风悲 景悲 人悲 不禁潸然泪下 这不只是悲秋之泪 更重要的是忧国之泪 作者要请悲风吹泪到扬州去 扬州是看金的前线重镇 国防要地 这表现了词人对前线战事的关切 40 写作特色 这首词上片写登楼所见的无边秋色 夕阳流水 营造出清冷萧条的意境 抒发了因山河残破而悲凉抑郁的心情 下片前面直抒胸臆 表达亡国之痛 收复中原的心志以及对朝廷的愤慨 后面用拟人的方法 请托 悲风 把泪吹到扬州去 含蓄深沉地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