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高中化学 课时训练7 物质的分类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2400407 上传时间:2020-05-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秋高中化学 课时训练7 物质的分类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0年秋高中化学 课时训练7 物质的分类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0年秋高中化学 课时训练7 物质的分类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0年秋高中化学 课时训练7 物质的分类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0年秋高中化学 课时训练7 物质的分类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秋高中化学 课时训练7 物质的分类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秋高中化学 课时训练7 物质的分类 新人教版必修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训练7物质的分类一、物质的分类1.符合图中阴影部分的物质是()A.K2CO3B.Na2CO3C.NaClD.NaHCO3答案:B2.如图所示为按树状分类法对一组物质进行的分类。请填写下列标注。解析:根据物质成分种类,相对于纯净物的只有混合物;纯净物中根据组成元素种数是否只有一种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相对于化合物的另一类就是单质。答案:混合物单质二、各类物质间的相互转换关系3.某同学要在奥运五连环中填入物质,使相连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你认为“五连环”中有空缺的一环应填入的物质是()A.硫酸B.氧气C.二氧化碳D.氧化钙解析:据题意可知应填入的物质既能与NaOH溶液反应,又

2、能与C反应,但不能与Fe、稀盐酸反应,故应选择二氧化碳。答案:C4.下图中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表示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乙。下面四组选项中,符合图示要求的是()甲乙丙丁AH2SO4Na2SO4NaOHNaClBKClK2CO3KOHHClCO2COCuOCDFeCuCl2AgHCl解析:C中反应依次为甲和乙:2CO+O22CO2;乙和丙:CO+CuOCu+CO2;丙和丁:2CuO+C2Cu+CO2;甲和丁:C+O2CO2,丁乙:2C+O22CO。答案:C三、不同分散系的比较5.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A.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B.胶体粒子带电荷C.胶体

3、粒子能穿过滤纸D.胶体粒子能够发生布朗运动解析:胶体的本质特征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100 nm之间。答案:A6.氢氧化铁胶体和氯化铁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A.都是稳定的红褐色液体B.加入盐酸后,先产生沉淀,随后沉淀溶解C.都有丁达尔效应D.分散质微粒都可通过滤纸解析:A项,Fe(OH)3胶体具有介稳性,但不如FeCl3溶液稳定,且FeCl3溶液呈棕黄色;B项,Fe(OH)3胶体遇到盐酸,先聚沉后溶解,而FeCl3溶液无此现象;C项,FeCl3溶液不存在丁达尔效应。答案:D7.下列小实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解析:泥土加入水中形成悬浊液,得不到溶液,其他都能相互溶解。答案:B四、胶体的制备与性质的

4、应用8.用下列方法来制备胶体,能够得到胶体的是()A.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aCl2溶液和硫酸相混合并振荡B.把1 mL饱和氯化铁溶液逐滴加入到20 mL温水中,边加边振荡,并加热到沸腾C.把1 mL饱和氯化铁溶液一次性加入到20 mL沸水中,并加以搅拌D.把1 mL饱和氯化铁溶液逐滴加入到20 mL沸水中,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解析: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aCl2溶液和硫酸相混合并振荡,只会生成BaSO4沉淀,得不到BaSO4胶体,A错;B项应先将水煮沸,再逐滴加入FeCl3饱和溶液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故B错,D正确;C项FeCl3浓度过大且加以搅拌,则生成Fe(O

5、H)3沉淀,得不到胶体。答案:D9.从下列选项中选择适当的字母填入下列横线上:A.过滤B.聚沉C.凝胶D.布朗运动E.电泳F.丁达尔效应(1)Fe(OH)3胶体呈红褐色,插入两个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种现象叫。(2)一束光通过Fe(OH)3胶体,从侧面可看到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3)Fe(OH)3胶体中加入硅酸胶体(胶体粒子带负电),胶体变得浑浊,这是发生了。(4)鉴别Fe(OH)3胶体和盐酸的方法是。解析:(1)因Fe(OH)3胶体粒子带有正电荷,所以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向阴极区移动,而使该区颜色加深,这种现象称为电泳。(2)光束通过胶体时,从侧面产生光亮

6、的通路,称为丁达尔效应。(3)加入与胶体粒子带相反电荷的胶体,胶体会发生聚沉。(4)鉴别胶体和溶液利用丁达尔效应。答案:(1)E(2)F(3)B(4)F(建议用时:30分钟)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盐、钙盐的是()A.石灰石B.Ca(OH)2C.CaCO3D.CH4解析:A是混合物;B是碱;D是甲烷,有机物。答案:C2.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胶体外观不均匀B.胶体粒子不能通过滤纸C.胶体粒子作不停的、无秩序的运动D.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解析:胶体的性质均匀、介稳性,胶体粒子能通过滤纸,胶体粒子作布朗运动。答案:C3.当光束通过豆浆时,可观察到丁达尔

7、效应,表明豆浆是()A.胶体B.溶液C.悬浊液D.乳浊液解析: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性质,具有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一定是胶体。答案:A4.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关系:对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合物与纯净物属于重叠关系B.化合物与金属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C.分解反应与复分解反应属于并列关系D.钠盐与碳酸盐属于并列关系解析:A中,纯净物中包含单质和化合物;B中,金属氧化物属于化合物,两者属于包含关系;D中,钠盐与碳酸盐属于交叉关系。答案:C5.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依据丁达尔效应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B.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C.雾是气溶胶,具有丁达尔效应D.溶液

8、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解析:分散系的分类是以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来区分的,A错;胶体本身不带电,胶体粒子表面积较大,吸附了溶液中的离子而带了电荷,B错;雾是一种胶体,属于气溶胶,具有丁达尔效应,C正确;溶液中的溶质粒子的运动也无规律,D错。答案:C6.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胶体粒子特有的运动方式,只用肉眼就可以把胶体和溶液、浊液区别开来B.向Fe(OH)3胶体中加入少量H2SO4溶液,会生成红褐色沉淀C.可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与溶液D.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阳离子或阴离子,故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解析:布朗运动不

9、是胶体特有的,肉眼不能区分胶体和溶液,A错误;向Fe(OH)3胶体中加少量H2SO4溶液,胶体发生了聚沉,生成红褐色沉淀,B正确;胶体会产生明显的丁达尔效应,据此可区分胶体与溶液,C正确;胶体粒子能吸附阳离子或阴离子而带有电荷,能在电场作用下产生电泳现象,D正确。答案:A7.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振荡,“微波炉”就是利用高频电磁振荡使食品中分子也产生振荡而发热;现代医学上使用微波手术刀进行外科手术,其好处主要是使开刀处的血液迅速凝固而减少失血。下列关于其作用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A.微波电流迅速中和血液胶粒所带的电荷而凝聚B.微波使局部血液受热而使血液胶体凝聚C.微波电流通过金属手术刀时产生高温而

10、使血液凝聚D.以上说法都正确解析:高温和电流都不可能用于手术中,局部受热则是使血液胶体凝聚的方法。答案:B8.纯净物根据其组成和性质可进行如下分类。(1)如图所示的分类方法属于(填字母)。A.交叉分类法B.树状分类法(2)以H、O、S、N、K、Ca六种元素中任意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常见物质,分别将其中一种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填在下表相应类别中:物质类别酸碱盐氧化物化学式(3)从上表中选出一种酸和一种氧化物,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析:(1)图中是对同类事物按照某种属性进行再分类的分类法,属于树状分类法。(2)题干中的六种元素可以形成H2SO4、HNO3、H2S等酸;可以形成KOH、Ca(O

11、H)2、NH3H2O等碱;可以形成Ca(NO3)2、KNO3、K2SO4、CaSO4、NH4NO3等盐;可以形成的氧化物有H2O、SO2、NO、NO2、K2O、CaO等。(3)能够与酸反应的氧化物一般为金属氧化物,如CaO+2HNO3Ca(NO3)2+H2O。答案:(1)B(2)H2SO4KOHKNO3K2O(其他合理答案也可)(3)K2O+H2SO4K2SO4+H2O(其他合理答案也可)9.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甲同学:向1 molL-1的FeCl3溶液中加少量NaOH溶液。乙同学: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丙同学:向25 mL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

12、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试回答下列问题:(1)其中操作正确的同学是。(2)证明有Fe(OH)3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是。利用的胶体性质是。(3)在胶体中加入电解质溶液或带有相反电荷的胶体粒子能使胶体粒子沉淀出来。丁同学利用所制得的Fe(OH)3胶体进行实验:将其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作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区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表明Fe(OH)3胶体粒子带(填“正”或“负”)电荷。向其中加入饱和Na2SO4溶液,产生的现象是。解析:FeCl3溶液与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Fe(OH)3沉淀;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会生成沉淀;获得Fe(OH)3胶体的正确方法即是丙同学的操作。验证有胶体生成的最简单的操作是丁达尔效应。由于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因此通电后,带正电的Fe(OH)3胶体粒子向负极区靠近,导致负极区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由于加入的Na2SO4中的S带有负电荷,易中和Fe(OH)3胶体粒子表面的正电荷,而使之发生聚沉。答案:(1)丙(2)用一束光照射得到的液体,从侧面观察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丁达尔效应(3)正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