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游泳运动与身体健康.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2395242 上传时间:2020-05-15 格式:DOC 页数:124 大小:1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游泳运动与身体健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4页
浅谈游泳运动与身体健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4页
浅谈游泳运动与身体健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4页
浅谈游泳运动与身体健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4页
浅谈游泳运动与身体健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游泳运动与身体健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游泳运动与身体健康.doc(1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游泳运动与身体健康1、相关定义1.1、体适能的定义及分类 1.1.2.1 体适能的定义 “体适能”(Physical fitness)是身体适应能力的简称,是健康概念的进一 步延伸。它是满足生活需要和完成各种活动的能力,由身体的基本能力,身体机 能、形态和运动能力等决定的 2 。 陈佩杰 3 等人提出,体适能是机体发挥自身机能的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与自身健康状况、完成工作任务、享受闲暇以及应付紧急情况的能力等密切相关 。 季浏,胡增荦 4 指出体适能的基本观点是,生命在于适量的运动,要因人、 因情况而异的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来增强自身的体能,适时进行调 整,进而保持最佳状态,

2、获取健康。 李建芳, 陈汉华 5 对体适能概念定义为:”人们从事需要速度、耐力、力量和 柔韧性等的身体活动的能力”。 蓝荣,张力光,周德 6 在书中提出,对体适能的理解可分为四个层次:对 基本生存的适应;对日常生活和基本活动的适应;对生产劳动和娱乐活动的 适应;对运动竞技的适应。随着层次的升高其身体的适应能力也随之升高,人 体可以通过锻炼改变和提高体适能。 港台体育理论界对体适能的概念所下定义可分两个层次。第一层:身体适应 生活和环境的综合能力;第二层:在拥有健康体适能的基础上,仍有余力从事体 力性活动;对工作充满热情,在闲暇之余可以充分享受生活,不易产生疲倦感 7 。 世界卫生组织对体适能的

3、定义是,在应付日常工作之余,身体不会感到过度 疲倦,还有余力去享受休闲及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 8 。 1.1.2.2 体适能的分类 体适能是身体状况的整体论述,美国体育界在不断地争论改进后,认为体质 应该分为两类 9 :与健康相关的和与技能相关的。前者是人们的基本追求,后者 是人们在健康体适能的基础上追求的更高层次。本文主要从健康体适能的角度出 发,在此主要将健康体适能的分类作详细说明。 健康体适能:主要注重人的健康与生活质量,是体适能中的基础适能。健康 体适能是人们拥有健康的体质,维持身体健康,提高日常工作、学习及生活效率 所追求的基本能力。由于健康体适能对老年病、”富贵”病等有很好的预防及对

4、抗 作用,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健康体适能主要包括 4 个要素: 3 (1)心肺功能:是人体肺部吸入氧气通过血液循环系统向全身供氧的能力。 心肺功能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全身器官及肌肉的活动,故十分重要。 (2)肌肉适能:又分为肌力适能和肌耐力适能两个方面。肌力适能则是人体 的每块肌肉和肌群都能够得到均衡、适度的发展,以满足身体正常生活和工作的 需要。肌肉耐力适能是指一块肌肉或肌群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多次重复收缩或维持 一定用力状态的持久能力。 (3)柔韧度:指用力做动作时关节和周围组织的活动幅度和伸展能力,即 关节和关节系统的活动范围。柔韧性会受到关节、肌肉、肌腱等的影响。 (4)身体成分:组成人

5、体各组织器官的总成分。总重量是体重,又由脂肪和 瘦体重组成(瘦体重包括骨骼、肌肉、水分等)。 1.2、健康的概念 2.2.1 传统健康观(消积健康观) 传统健康观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疾病。这种观点的优点在于它直观明了,易 于理解。它的缺点有三个方面:一是过于片面,只强调了人的生物属性;二是导入 了循环定义,健康等于无病、无病等于健康,等于没下定义;三是犯了”非此即彼” 的错误,它否认了健康和疾病之间还存在”亦此亦彼”的过渡状态,即医学界所称的 “亚健康状态”或”第三状态”。 2.2.2 共存健康观 这种观点认为健康与疾病是共存于人体中的,生病的人体也包含有健康成份, 而健康的人体也包含有疾病的因

6、素。绝对的健康是不存在的,而绝对的疾病就是 死亡。事实上,人的健康状态大多是波动于健康与疾病状态之间的一个动态过程 。 2.2.3 平衡健康观 这种观点认为:人的健康是一种动态平衡。人的健康包括许多平衡,如机体 与生态环境的平衡、体液平衡、血浆渗透压平衡、血压调节平衡、营养平衡、代 谢平衡、动作平衡等,这些平衡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如果某一种平衡被破坏, 则产生疾病。 2.2.4 三维健康观(积极健康观念) 这一观点由世界卫生组织(WHO)于 1948 年首先提出,在WHO 宪章中 给健康下了明确的定义:”健康不仅免于疾病和衰弱,而是保持体格方面、精神方 面和社会方面的完美状态”。WHO 在

7、1978 年 9 月召开的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通 过的阿拉木图宣言中又重申了健康的含义,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 病痛,而且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完好状态。”WHO 提出的健康定义,对 健康作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得到了广泛的认同,是积极 的健康观念,它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6 (1)改变了定义的指向。消极的健康定义是指向疾病的,而该定义则指向健 康本身。 (2)拓宽了健康的内容,使之涉及到人类生活活动的生物、心理、社会三个 基本领域,把人当作整体的人看待,健康的内涵和外延都扩大了。 (3)不仅考虑到人的个体,同时也考虑到人的家庭和群体。 WHO 提出的”三维健康观”

8、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随 着人们对疾病产生原因认识的不断深化,医学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原来的”生 物医学模式(b1omedicalmodel)”转变为今天的”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 (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 在提出三维健康定义的基础上,WHO 又进一步提出了衡量健康的 10 条标志 。 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工作效率高。 处事乐观,态度积极,勇于承担责任。 睡眠良好,休息充分。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对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 体重适当,体形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眼睛明亮,反应敏

9、锐。 牙齿清洁,无空洞、无出血、无瘤感,牙跟颜色正常。 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肌肉丰满,皮肤富有弹性,走路、活动轻松协调。 1.3、身体机能诊断的定义 在竞技体育竞争愈来愈激烈的今天,构建生理生化诊断系统对运动员的身体 机能进行检测与评定,显得尤其重要。身体机能的诊断主要是应用生理生化方法 和相应的指标,对运动员承受运动训练负荷的能力、现实身体机能状况、训练的 科学性和有效性等进行诊断。对优秀运动员进行身体机能诊断可以合理地安排和 调整训练计划,避免过度疲劳,减少运动损伤,最大限度地提高运动成绩。因此, 本着实用和科学的原则,从生理生化的检查与评定的理论依据、指标分析等方面, 总结国内外有关的

10、研究成果,系统介绍相关的基础知识,规范我国优秀运动员身 体机能检测与评定的生理生化指标体系和评定标准,建立适合目前我国不同项目 优秀运动员应用的身体机能的生理生化评定方法,是提高运动训练水平和运动员 竞技能力的一个重要课题。10,11 -7- 1.4、相关概念的界定 1.1.2.1 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训练法中对素质的定义为:素质是人在社会活动中的诸多关系中所表现 出来的若干基础物质的反应,是人本身具有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而身体 素质是指身体的健康水平和大脑机能状况,就身体素质本质而言,是指人的体质的强弱和 运动的机能能力。由田麦久博士主编的运动训练学中对此概念做了解释:运动员体能

11、 发展水平是由其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及运动素质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运动素质是指机体 在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基本运动能力,通常包括力量、耐力、速度、柔韧和灵敏等, 运动素质是体能的外在表现。体育科学词典中对身体素质的解释是,人体在运动中所 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等身体基本状态和功能能力,是人体的各种与运动相关的综 合功能状态,同时也包括运动员在其特殊运动项目中的运动能力。根据体育院校通用教材 运动生理学中的定义:身体素质是人体在肌肉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 2 灵敏及柔韧等机能能力的统称。 1.1.2.2 专项身体素质 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中认为专项身体素质的发展是建立在一般身

12、体素质 发展的基础上,而专项身体素质的提高又能促进一般身体素质的发展。图多 博姆帕博士 在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中将专项身体素质称为专项身体准备,并且也认为专项身体准 备是在全面身体准备的基础上进行的,其主要目的是根据运动项目的生理及方法学特点进 一步发展运动员的身体能力。他指出要在高水平的比赛中获胜,必须拥有很高的专项身体 运动能力。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的改善会使他们在训练中,乃至最终在比赛中承受更大的 负荷。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是专项体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良好专项技术的基础, 是达到高水平专项成绩的必要条件,是延长运动寿命的保证。因此,综上所述,本文涉及 的游泳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是指与游泳

13、项目特点紧密相关、对游泳成绩的提高有直接影 响的专项力量、专项速度、专项耐力、专项柔韧、专项协调等素质。 1.5、身体健康的概念以及内涵 2.2.1 健康的概念以及”四维健康观”2.2.1 健康的概念以及”四维健康观” 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辞海对健康(health)的定义:”人体各 器官发育良好、机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具有健全身心和社会适应能力 的状态”。现代健康的概念是根据生物、心理和社会医学模式提出来的。现代健 康观是以提高躯体、精神和心灵的健康为目标的生活方式,包括躯体健康、心理 健康、社会适应能力、道德健康。其中,躯体健康的达成,必须满足机体适当的 营养需求,参与经常

14、性体育锻炼,避免不良行为等1。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 1948 年成立时公布的章程里2,给”健康”下的定义 是:”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虚弱,而且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 的完善状态。”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WHO 进一步深化了健康内涵,指出 健康应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即健康”四维观”。 其中,身体健康是四维健康的基础。所以,现代观念中,健康是指身体、心理、 社会适应和道德的和谐完美状态。 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处于中间状态,即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不完全健康又没 有疾病的状态”亚健康”状态。它是健康与疾病交接的灰色地带,是二者相 互转化的中介点。 2.2.2

15、”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内涵 21 世纪,要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青年一代以适应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在 深化体育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我国学校体育教育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 想。纲要根据四维健康观、体育教育学科特色以及国际课程发展的趋势, 将体育教学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五个领域。 纲要针对高校学生提出了身体健康学习领域的目标,明确了学生在体 育课程中所要掌握的健康知识、锻炼方法以及终身体育意识。过去的体育课程 中,高校体育教学也一直注重培养学生体质健康,我们习惯于用竞技体育的标 准”跑得快、跳得高、投得远”来衡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但是在那时我 们的教学目的趋于

16、竞技化,普通大学生很难达到,而且学校的培养方式和评价 标准也有诸多不合理的现象。新的课程标准明确了身体健康为教学目标之一, 并对其内容进行具体规范,这更体现我们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对体育教学作用 认识的加强。 1.6、大学生身体健康的概念以及内涵 大学生健康教育中指出身体健康(“physical health”、”health status”、 “health condition”)是指人体结构完整和机能正常,即能够顺利完成日常工作, 无疾病及残废,且具有健康的行为和习惯,身体健康是其它健康的基础。新课 标中提到,在身体健康学习领域,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知识、技能,还要获得与 运动有关的饮食营养、卫生保健、环境设施等知识,以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身体健康由身体形态、生理机能以及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构成。身体形态, 即身体形态和结构(包括身高、体重、胸围等),可以反映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 生理机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