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第一阶段性工作总结----“经典诵读与师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研究”

上传人:快**** 文档编号:132389215 上传时间:2020-05-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典诵读第一阶段性工作总结----“经典诵读与师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经典诵读第一阶段性工作总结----“经典诵读与师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经典诵读第一阶段性工作总结----“经典诵读与师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经典诵读第一阶段性工作总结----“经典诵读与师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经典诵读第一阶段性工作总结----“经典诵读与师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典诵读第一阶段性工作总结----“经典诵读与师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典诵读第一阶段性工作总结----“经典诵读与师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研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典诵读第一阶段性工作总结-“经典诵读与师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研究” 一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下,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课题组通过诵、背、书、唱、画等形式,把诵读中华经典诗文活动渗透到校园生活之中,渗透到学科教学与教育课题之中,从而丰厚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教师在与学生的一道诵读中也受到了人文的熏陶,厚实了自己的文化底蕴。现就我们课题组开展课题实验工作的情况总结如下:一、开题以来所做的研究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与培训,提高教师科研理论水平。我们课题组经过了第一阶段的实践和研究,教师们对经典诵读与师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研究这一课题有了明确的了解,认识到开展诵读经典文不但可以提高

2、教师和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可以进一步深化语文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组充分利用好课题活动时间,组织教师学习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诵读的基本要则、主要内容和达成目标等相关资料,深入领会课程改革思想,提高教师的课题理论水平,转变教师原有的观念,使教师们明确了“经典诵读与师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研究”的重要作用和今后研究课题的方向。因此,自课题开题以来,我校教科室多次组织教师学习“国学”知识,以及课题研究有关理论,如;论语、三字经、千字文、唐诗宋词、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案例、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家庭教育指导、教育学原理等。2、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开展工作。开题以来,

3、我校课题组召开多次会议。2011年11月召开了全体课题组成员第一次会议,学习本课题开题报告,明确课题研究内容,按照开题报告中的安排,明确分工,责任到人。自开题以来,课题组每月都召开一次会议,了解研究工作进展,讨论解决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推动研究工作深入开展。3、以经典诵读、国学经典为校本教材,提升师生语文素养 为了推进该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教科室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校本课程国学经典和经典诵读,作为校本教材。以地方课程为阵地,开设经典诵读课,让“国学”走进课堂。在课堂上,熟读乃至背诵一些经典诗文,熟记一些名言警句,让孩子们在背中求思,思中求进。4、期末,对学生进行考级,了解学生掌握情况。从学

4、生背诵、答卷情况来看、四五年级学生对校本课程国学经典中规定的考级内容掌握的较好,能熟练背诵,并能正确默写,对一些经典名句理解也很到位;一二年级掌握得不够好,少数学生不能熟练地背诵考级内容,一些学生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书面考级内容,尚需努力。二、初步取得的成绩 1、校本教材经典诵读、国学经典,交付一至六年级学生使用,以校本课堂为主阵地,以诵读国学经典为主要学习方式,辅以各项活动,强调积累与感悟,陶冶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道德修养及爱国情操。从期末对学生考级的结果来看,我校大部分学生都能熟练掌握校本教材中规定的考级内容。3、师生共读,个别与集体阅读相结合,通过多种评价方式促进阅读能力的

5、提高。通过师读生评、生读师评,在评析中掌握诵读决窍,丰富“国学”知识,陶冶学生道德情操,训练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4、学生学习能力得到培养。通过课题研究,不仅使学生受到“国学经典”的熏陶,而且激发了学生的作文兴趣,让学生乐于习作,更拓宽了学生的作文思路,让学生善于从“国学经典”中提取素材、获得写作灵感,写出个性作文,三至五年级学生多篇作文在国家级获奖一篇篇佳作,就是学生爱上“国学”,爱上作文的最好证明。5、指导学生出课题小报,布置教室,组织课题组成员到教室进行观摩。各班教室结合课题研究内容,经过师生们精心布置,营造出了浓郁的班级文化氛围,真正做到了“书香班级”飘书香。这次活动中,有五个班荣获

6、校级“书香教室”称号。6、教师们以争做“书香教师”为目标,参加了“诵读经典诗文”课题实验教师积累经典诗文情况测试。为了争做“书香教师”,在“经典诵读”的活动里,教师们常常一起诵读,互帮互教,共同进步。教师们品、悟古诗和名言的过程中,不但成为了教师专业成长发展的舞台,甚至取得“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效果。这次测试有6位教师评为书香教师。7、在六一儿童节前夕,各实验班开展了以“诵读经典诗文”为内容的庆祝活动。联欢会上,学生表演了相声、情景剧、诗歌表演唱、古诗句对对碰等等,形式多样,将平时的读书内容形象化、生活化、情景化,让师生用心灵去感悟经典、美文的魅力。其中二(3)班开展的“快乐走进古诗文”活动

7、,在公小网站首页报导,得到了师生们的好评。8、我们开展诵读经典诗文活动始终坚持:诵读经典活动与学校、家庭相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体辅导相结合;诵读与展示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总结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指导学生开展诵读经典诗文,以学校领读为主体,家庭助读为辅助,社会力量为推动的三结合模式。各班设立了家校联系卡,经常与家长交流孩子的变化和孩子的经典诵读情况,对于学生在家的积累及时沟通,然后在班级中及时表扬,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诵读,学生能背诵国学经典、经典诵读等经典诗文,学生的语言积累丰富了,同时也形成了良好的诵读习惯。9、课题组成员积极撰写课题研究论文、读书心得、经验总结。文章形成初

8、稿后,在本组讨论、交流,形成课题研究成果。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始易行难,只要贵在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只要付出努力,就会有收获,经历一番寒彻骨,方有梅花扑鼻香。“诵读经典”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为学生带来了一片生机,它时时唤起学生创造的灵性,奏响学生心中诗文的琴弦,激活学生的好奇心和充满激情的美好情怀,健全学生的人格魅力,提高了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与文化底蕴。教师在与学生的一道诵读中也同时受到了人文的熏陶,厚实了自己的文化底蕴。四、我们的思考与展望 1、近一年的诵读活动使我们深刻体会到:抓好经典诵读活动领导重视是前提,老师参与是基础,调动学生积极性是关键,家长的支持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们开展“经典诵读与师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研究”这一课题研究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诵读经典诗文,打造了充满人文气息的书香校园,浓浓书香熏陶着每一位学生,使他们厚重了人文底蕴,养成了儒雅气质,形成了健康人格。2、在本学期开展课题研究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探索诵读经典诗文有效性的策略,进一步推动新课程的改革。3、课题的研究需要专家的引领,今后要创造机会使本课题能得到总课题组更多的指导。以上可能是今后研究工作摸索、探讨的重点,从而让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