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郑大远程网络考试刑法学全部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2389159 上传时间:2020-05-15 格式:DOCX 页数:210 大小:77.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5月郑大远程网络考试刑法学全部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0页
2018年5月郑大远程网络考试刑法学全部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0页
2018年5月郑大远程网络考试刑法学全部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0页
2018年5月郑大远程网络考试刑法学全部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0页
2018年5月郑大远程网络考试刑法学全部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5月郑大远程网络考试刑法学全部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5月郑大远程网络考试刑法学全部试题及答案.docx(2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刑法修正案三,主要是针对A. 经济犯罪B. 恐怖活动犯罪C. 证券犯罪D. 环境犯罪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是否成立犯罪既遂,取决于A.行为人是否达到了犯罪目的B.犯罪行为是否多次完成C.行为是否具备了刑法分则规定的某一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D.是否发生了预期的犯罪结果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甲欲杀乙,误将丙当乙杀死,甲的行为属于事实上的认识错误之A.目标的错误认识B.因果关系的错误认识C.行为误差D.手段的错误认识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我国的船舶航行在公海时,发现犯罪分子正在该船舶上实施犯罪,我国刑法对犯罪分子是() A. 酌情适用的B. 不适用的C. 可以适用的D. 必须适用的回答错

2、误!正确答案: D 非刑罚处理方法的主体是 A. 监狱B. 人民检察院C. 人民法院D. 公安机关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客观上不可能完成的某种犯罪,犯罪分子却自认为能够完成而自动停止犯罪的,( ) A. 不认为是犯罪中止B. 也应以犯罪未遂论C. 应认为是犯罪未遂D. 应认为是犯罪中止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 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单位犯罪只能是故意实施。A. 部分错B. 对C. 部分对D. 错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 在下列犯罪中,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的是A. 重大责任事故罪B. 放火罪C. 交通肇事罪D. 破坏交通工具罪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

3、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 )。A. 应当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剩余部分再执行罚金B. 按照先刑事后民事的原则,先执行罚金,剩余部分再支付民事赔偿C. 先执行罚金,民事赔偿部分暂缓支付D. 以犯罪分子的财产为限,民事赔偿和罚金各占50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非法拘禁罪属于A. 连续犯B. 继续犯C. 结合犯D. 牵连犯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责令赔礼道歉是()实现方式A. 刑事责任B. 经济责任C. 民事责任D. 行政责任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当时的法律认为不是犯罪,而修订后的新刑法认为是犯罪的,新刑法有无溯及力A. 根据情形决定B. 法院裁决C. 有D. 没有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 罪

4、数标准是按照()进行的A. 犯罪构成标准说B. 客观标准说C. 折衷标准说D. 主观标准说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刑罚的适用根据是A. 刑法和刑事诉讼法B. 刑事诉讼法C. 监狱法和刑法D. 刑法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刑罚的功能是指()作用A. 被动B. 有利C. 消极D. 主动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自首成立的条件之一是() A. 自动投案B. 悔罪C. 积极退赃D. 犯罪未被发觉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我国刑法13第“但书”,即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应理解为( ) A. 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B. 不构成犯罪C. 是缩小打击面的特殊策略D. 是犯罪不以犯罪处罚回答

5、错误!正确答案: B 正当行为我国刑法没有规定的是A. 紧急避险B.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C. 自救行为D. 正当防卫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甲为投身恐怖主义活动而参加了某国际恐怖主义组织,法院认定甲构成参加恐怖组织罪。甲的行为属于( )。A. 预备犯B. 实行犯C. 未遂犯D. 帮助犯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犯罪客体是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 ).A. 国家财产B. 个人财产C. 我国公民D. 社会关系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 责令赔偿损失责令被判处()的犯罪分子给与被害人经济赔偿的处理方法A. 刑罚B. 行政处罚C. 警告D. 免于刑罚处罚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 训诫是(

6、)批评等A. 起诉阶段B. 庭外C. 侦查期D. 当庭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 刑法最主要的法源是 A. 刑法典B. 附属刑法C. 刑法司法解释D. 宪法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我国刑法对溯及力之规定所体现的原则是。A.从新原则B.从新兼从轻原则C.从旧兼从轻原则D.从旧原则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下列犯罪构成要件中,属于犯罪构成必不可少的要件即必备要件是。A. 犯罪目的B. 犯罪对象C. 犯罪时间D. 危害行为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 在我国,特赦由A. 国务院决定B. 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C. 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D. 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假释考验期限,从起计算。A.

7、 判决确定之日B. 判决执行之日C. 假释之日D. 判决宣告之日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哪位学者被称作刑法学之父A. 孟德斯鸠B. 贝卡利亚C. 龙勃罗梭D. 费尔巴哈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刑罚与其他强制方法区别之一是() A. 刑罚是国家的一种强制方法B. 刑罚只能由国家机关立法规定C. 刑罚只能由司法机关执行D. 刑罚是国家最严厉的法律强制方法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 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行为人已满( ) A. 16周岁B. 14周岁C. 18周岁D. 12周岁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甲欲杀乙,故意将装好子弹的枪支交给丙,并骗丙说是空枪,叫丙向乙瞄准恐吓乙,结果乙中

8、弹身亡。甲、丙A. 不属于共同犯罪B. 甲单独构成犯罪C. 以共同过失犯罪论处D. 构成共同犯罪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下列行为中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是A. 决水B. 走私毒品C. 贩卖毒品D. 拐卖妇女、儿童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甲因为男友不忠而生恨意,决定杀乙。某日把乙引到家中将一瓶安眠药(50片)掺入咖啡让乙喝下。乙在床上昏睡,甲离家到附近一座山上打算自杀。甲在山上犹豫徘徊一昼夜,心生悔意急回家,发现乙已被人送医院抢救,未死。甲大喜过望。对甲( )。A. 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B. 按既遂犯处罚C. 应当免除处罚D. 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

9、处罚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想象竞合犯之所以被认为是实质的一罪,是因为( ) A. 只侵犯一个客体B. 只造成一个危害的结果C. 只有一个行为D. 只触犯一个罪名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连某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无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3年,其数罪并罚时应当采用( )A.限制加重原则B.相加原则C.吸收原则D.并科原则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的罪行和承担的()相适应 A. 实际危害后果B. 主观罪过C. 危害行为D. 刑事责任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 齐某想出国,无奈手中缺钱,某日趁自己做生意的朋友吕某之子

10、小东放学之机,骗其到自己事先租用的一所房子内,电话要挟吕某用20万换孩子。吕某报警,齐某发现后将小东杀死。对齐某的行为应当( )。A. 以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的牵连犯,择一重罪处断B. 以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并罚C. 以绑架罪定罪处罚D. 以敲诈勒索罪和故意杀人罪并罚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刑罚的确立机关只能是A. 立法机关B. 行政机关C. 司法机关D. 劳改机关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A.16 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B.18周岁以下C.14周岁以下D.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A.从轻、减轻处罚B.免除处罚C.从轻、减轻或者

11、免除处罚D.从轻处罚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刑法的性质:A. 包括社会属性B. 包括阶级属性。C. 包括阶级属性又包括法律属性。D. 包括法律属性。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某甲在行车中不小心将某乙撞伤,为了尽快逃脱,便将流血昏迷的某乙拖人路边树林。某乙失血过多死亡。对于致某乙的死亡,某甲的行为属于( )的犯罪。A.过于自信的过失B.疏忽大意的过失C.直接故意D.间接故意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 一青年辱骂公交车上老人,致使老人心脏病突发当场死亡.老人犯病突发死亡与青年的侮辱行为A. 有因果关系B. 不好说C. 没有因果关系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以下哪项是刑罚消灭的主要法定事由?A. 对

12、假释犯的考验。B. 超过追诉时效。C. 犯罪人正在被执行刑罚之中。D. 对犯罪人应当适用刑罚。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两种主要的法定的刑罚消灭事由是指A. 时效和赦免B. 不可抗力的事由免除罚金C. 被判处罚金的犯罪人可以减少D. 告诉才处理,撤回告诉的犯罪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受不受我国刑事管辖.A. 据情形而定B. 不受C. 受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不适用死刑的年龄A. 14周岁至16周岁B. 16周岁至18周岁C. 18周岁以下D. 14周岁以下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我国刑法采取的数罪并罚原则是。A. 并罚原则B. 综合原则C. 限制加重原则D.

13、 吸收原则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甲离婚后嫌才三个月的女儿乙累赘,某日将乙一人留在家中,自己锁门外出。甲五天后回家,乙已经死在摇篮里,法院判决甲构成故意杀人罪。甲属于( )A. 结果加重犯B. 纯正的不作为犯C. 不纯正的不作为犯D. 纯正的作为犯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又称无责任能力,还称作A. 具有责任能力相对性B. 完全无责任能力C. 减弱责任能力D. 有时是限制责任能力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精神是:A. 出入人罪与规范制约B. 人权与法制C.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D. 道德与法治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我们国家没有A.

14、追诉时效B. 时效中止C. 行刑时效D. 时效中断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犯罪对象的不同特征有利于区别某些相近的()A. 从重从轻处罚B. 犯罪行为C. 犯罪构成D. 罪与非罪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犯罪主体的概念内容主要看()A. 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B. 犯罪结果C. 危害行为D. 犯罪资格者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条件是( )A. 确有重大立功表现B. 确有悔改C. 确有悔改并有立功表现D. 没有故意犯罪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人权思想注重保护A. 集体利益B. 团队利益C. 个人利益D. 国家利益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 刑罚是依照刑事法律对犯罪人最严厉的()制裁方法A. 统治性B. 任意性C. 强制性D. 国家性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刑事责任包含对犯罪行为的A. 法律性B. 谴责性C. 社会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