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必修5《中国建筑的特征》导学案

上传人:xiac****huan 文档编号:132388553 上传时间:2020-05-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必修5《中国建筑的特征》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二语文必修5《中国建筑的特征》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必修5《中国建筑的特征》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必修5《中国建筑的特征》导学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班级: 小组: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课题:中国建筑的特征 学 习 内 容笔 记【学习目标】1.理清作者的思路,归纳文章的观点。 2.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3.激发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学习重难点】1.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2.理解建筑的“文法”、“词汇”、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意思,体会中国建筑求同存异的特点。 3.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学习本文要根据科普文的特点,抓住文章主要信息来掌

2、握事物特征。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来解读文本,并学会归纳概括科普文的阅读方法和答题规律。第一课时 预习案【知识链接】1.文体知识科普作品是一种以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为主要目的的作品。“科普”一词就是指“科学普及”。科普作品传统上以文字或图画作为基本载体。不过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科普作品也常常以视频媒体等其他形式出现。科普作品的主要功能和目的就是宣传普及科学知识。它有以下特点: (1)科普作品所述内容具有一定的学科专业性。阅读对象主要是不熟悉该学科的非专业人士。但这种专业性是有限制的。这就和一般的文学作品或娱乐作品区分开来。 (2)科普作品具有一定的娱乐性、普及性、可读性和通俗性。在叙述内容上要

3、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能引起普通读者兴趣。这就和专业学术文献区分开来。 (3)科普作品在陈述专业科学知识时要求把握一定程度的严谨性。想象与科学现实之间的差别一般需要明确指出,或者至少要保证读者不会混淆两者。这就和科学幻想作品(简称科幻)区分开来。 (4)科普作品允许适当地虚构作品情节、人物、环境等,增加了可读性。这就和一般的科学新闻、科学纪实或科学报告区分开来。 2.作家介绍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是中国近代思想家、历史学家梁启超之子,广东省新会县人。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是这一学科的开

4、拓者和奠基者。梁思成曾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是新中国首都城市规划工作的推动者,建国以来几项重大设计方案的主持者,是新中国国旗、国徽评选委员会的顾问。北京清华园中有一座雕像,被人称为这所著名大学中的第十二座雕像:儒雅的梁思成先生,戴一副眼镜,正微微地笑着,平静,坦然,好像刚刚走出家门,到他创建的清华建筑系去上班。【预习检测】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帷幕( ) 屋脊( ) 接榫( ) 穹窿( )埋怨( ) 埋葬( ) 翘起( ) 翘首以盼( )点缀( ) 辍学( ) 厦门( ) 高楼大厦( )角色( ) 凤毛麟角( ) 门槛( ) 直栏横槛( )哺育( )2.整体感知、中国建筑的特征十分丰富,

5、在这篇课文中,作者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中国建筑的九点基本特征,这九点基本特征,哪些特征属于总体特征?哪些特征属于结构特征?哪些特征属于装饰特征?总体特征: 结构特征: 装饰特征: 、作者概况的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提示:说明文的顺序主要取决于对象的特点。由于说明对象特点各异,顺序则不同。说明顺序常见的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第二课时 探究案探究一: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 探究二: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训练案1、在图中准确标出立柱、橫梁、斗拱和举架的具体位置。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选择1-3题。建筑审美建筑成为一个重要的审美对

6、象,首先是因为它凝聚着人类物质生产的巨大劳动,是人类自觉改造客观世界的直接成果。建筑虽然起源于防寒、祛暑、荫蔽、安全等实用生活要求,但在建筑史上,人类为解决生活实用而付出的合作劳动却远远不如对非实用的方面付出的多。宫殿、庙宇、祭坛、陵墓、教堂、纪念碑、园林等等,这些全部或基本上服务于精神生活的建筑,其成就远远超过了住宅、作坊、保寨等服务于物质生活的建筑。建筑形成、建筑风格的演变,往往是一代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最敏感的见证。在西方,人们形象地称建筑是“石头写成的历史”。人们对建筑的美感,客观上来源于建筑的形式,舒畅、别扭、恐怖、惊讶、幽静、轻松、严肃这是视觉反应的直觉情绪;质朴、刚健、柔和、雍

7、容、华贵、纤秀、端庄这就时进入了初步的审美判断。所有这些主观的感受,无不是建筑的序列组合、空间安排、比例尺度、造型样式、色彩质地、装饰花纹等等外在形式的反映。但是这些感受又不是抽象的,其中往往包含着某些特定的内容,因而使得建筑的美感有可能突破单纯的形式美的法则而深化发挥。像秩序井然的北京城,宏阔显赫的故宫,整洁高傲的天坛,诗情画意的苏州园林,清幽别致的峨眉山寺,安宁雅静的四合院住宅,端庄高雅的希腊神庙,威慑压抑的哥特式教堂,豪华眩目的凡尔赛宫,冷峻刻板的摩天大楼所有这些具体感觉形式,无不包含着深刻的历史因素及整个时代的、民族的审美倾向,无不包含着悬念、感触、素养、格调等等主观因素。英才建筑的美

8、感是朦胧的,但又可以是明确的;是抽象的,但又可以是具体的;是无声的空间凝聚,但又可以是有声有色的时间延伸。目前对建筑美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甚至给建筑美学下个定义也是困难的。但是,把建筑作为一项艺术门类,从它的艺术特征、它的艺术风格和它的形式美法则入手加以研究,无疑将有助于探索更为深入广阔的课题,例如,建筑美感的组成因素,特别是它的心理构成因素,建筑创作的形象思维特征,自然美与环境美的美学内容,形式美的形式与发展等等。第二段中加点的“某些特定的内容”指的是( )A人们对建筑的美感,客观上来源于建筑的形式,既是直觉情绪,又是初步的审美判断。B所有的主观的感受,都是建筑组合、尺度

9、、式样、花纹等外在形式的反映。C建筑美感的深化和发挥大大突破了单纯的形式美法则,从而获得里更多的内容。D建筑包含着深刻的历史因素、整个时代的民族的审美倾向,以及悬念、感触、素养、格调等主观因素。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段从建筑美感的来源、具体内容,特点等三个方面阐述了作者的观点。B第二段画横线的词语,在内容表达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表明人们对建筑的感受是具体的。C文章结尾主张,要从建筑艺术特征、艺术风格和形式美学法则入手来研究建筑美学。D全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布局谋篇,叙议结合,有的放矢,充分阐述了当今建筑美学研究的课题缺陷。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建筑美的研究历史悠久,虽然目前还没有建立起始独立的完整体系,但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成为一门艺术性较强的新兴学科。B把研究建筑美作为一项艺术门类,它必定有助于探索更为深入广阔的课题,将对建筑设计产生有利影响。C建筑美感终究会明确具体,并成为有声有色的时间延伸,从流动到稳定,从单纯到复杂。D建筑美感源于形式,但随着时代的向前发展,所有美感必将突破单纯的形式美法则而得以升华【学习反思及总结】独立完成,自我检测,自我评价,自我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