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至龙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NLZQ-标后岭下隧道下行线施工组织设计.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2387527 上传时间:2020-05-15 格式:DOC 页数:116 大小:1.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平至龙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NLZQ-标后岭下隧道下行线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南平至龙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NLZQ-标后岭下隧道下行线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南平至龙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NLZQ-标后岭下隧道下行线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6页
南平至龙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NLZQ-标后岭下隧道下行线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6页
南平至龙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NLZQ-标后岭下隧道下行线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平至龙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NLZQ-标后岭下隧道下行线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平至龙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NLZQ-标后岭下隧道下行线施工组织设计.doc(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平至龙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 NLZQ 1 标后岭下隧道下行线施工组织设计 1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第一章 编制依据 编制范围及设计概况 1 1 1编制依据 1 1 2编制范围 1 1 3设计概况 1 第二章 工程概况 2 2 1线路概况 2 2 2主要技术标准 2 2 3主要工程内容和数量 2 2 4 工程特点 2 2 4 1 综合特点 2 2 4 2 控制工程及重难点工程 2 第三章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特征 5 3 1 自然特征 5 3 1 1 地形地貌 5 3 1 2 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 5 3 2 交通运输情况 7 3 3 沿线水源 电源 燃料等可资利用的情况 7 3 3 1 施工用水

2、 8 3 3 2 施工用电 8 3 3 3 施工用燃料 8 3 4 当地建筑材料的分布情况 8 3 4 1 工程用砂 8 3 4 2 其他建筑材料 8 3 4 3 隧道弃渣利用 8 3 5 地区卫生防疫情况 8 第四章 施工组织方案 9 4 1 施工总体目标 9 4 1 1 质量管理目标 9 4 1 2 安全管理目标 9 4 1 3 工期控制目标 9 4 1 4 投资控制目标 9 4 1 5 环境保护目标 9 4 1 6 科技创新目标 9 4 2 施工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10 4 2 1 施工组织机构 10 南平至龙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 NLZQ 1 标后岭下隧道下行线施工组织设计 2 中铁十二

3、局集团有限公司 4 2 2 职责分工 10 4 3 队伍部署和任务划分 11 4 4 开竣工日期及总工期 12 4 5 总体施工顺序及主要阶段工期安排 12 4 5 1 施工组织原则 12 4 5 2 施工顺序 12 4 5 3 主要阶段工期安排 12 4 6 施工准备 征地拆迁 建设协调方案 13 4 6 1 施工准备 13 4 6 2 征地拆迁 14 4 7 主要进度指标 14 4 8 工程的接口及配合 14 4 8 1 工程接口管理原则 15 4 8 2 本隧道工程的接口内容 15 4 9 施工总平面布置示意图 横道图 15 第五章 临时工程 16 5 1 临时工程施工方案 16 5 1

4、 1 编制依据 16 5 1 2 编制原则 16 5 1 3 施工便道设置方案 16 5 1 3 拌和站规划方案 17 5 1 4 隧道洞口布置 19 5 1 5 炸药库建设 19 5 1 5 项目部驻地及工队住房 21 第六章 重难点工程 22 6 1 工程重难点及主要技术措施 22 6 1 1 高地温地段 22 6 1 2 岩爆地段 22 6 1 3 富水地段 23 6 1 4 与后岭下隧道 下行线 交叉段 23 6 1 5 出口下穿 316 国道段 24 6 1 6 出口小净距段 24 6 2 后岭下隧道下行线隧道出口进洞方案 25 第七章 施工方案 29 7 1 洞口排水 29 南平至

5、龙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 NLZQ 1 标后岭下隧道下行线施工组织设计 3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7 2 洞口施工 29 7 2 1 洞口边 仰坡开挖防护 29 7 2 2 锚固桩 30 7 2 3 超前支护 30 7 3 超前预报施工方案 35 7 4 正洞开挖 39 7 4 1 V 级围岩段 四步 CD 法施工 40 7 4 2 V 级围岩段 双侧壁导坑法施工 40 7 4 3 级围岩一般段采用三台阶法 42 7 4 4 III 级围岩段 台阶法施工 45 7 4 5 II 级围岩段 全断面法施工 46 7 5 初期支护 47 7 5 1 钢筋网 47 7 5 2 格栅 型钢 钢架 47 7

6、 5 3 系统锚杆 48 7 5 4 喷射混凝土 50 7 6 监控量测 52 7 6 1 量测项目 53 7 6 2 量测断面间距 53 7 6 3 量测断面布置 54 7 7 仰拱 填充 底板 施工 55 7 7 1 仰拱施工工艺流程 55 7 7 2 仰拱混凝土施工工艺 55 7 7 3 仰拱和底板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56 7 8 结构防排水 56 7 9 二次衬砌施工 57 7 10 附属工程施工 61 7 10 1 附属工程施工要求 61 第八章 资源配置 63 8 1 主要工程材料设备供应方案 63 8 1 1 甲供物资设备采购供应与管理 63 8 1 2 主要自购物资设备供应与管

7、理 63 8 2 主要施工装备的数量及进场计划 64 8 3 劳动力计划 64 第九章 管理措施 65 9 1 标准化管理 65 南平至龙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 NLZQ 1 标后岭下隧道下行线施工组织设计 4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9 2 质量管理措施 66 9 2 1 组织保证 66 9 2 2 思想保证 67 9 2 3 技术保证 67 9 2 4 经济保证 68 9 2 5 质量管理保证 69 9 2 6 材料 机械设备保证 69 9 2 7 试验检测保证 70 9 3 安全管理措施 71 9 3 1 安全目标 71 9 3 2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71 9 3 3 安全保证体系 72 9

8、 3 4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73 9 4 工期控制措施 83 9 4 1 工期保证体系及组织机构 83 9 4 2 保证工期的措施 85 9 4 3 工期控制方法 87 9 4 4 工期风险管理 88 9 5 环境保护措施及水土保持措施 89 9 5 1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目标 89 9 5 2 建立健全施工环保 水土保持管理组织机构与保证体系 89 9 5 3 环境保护管理检查制度 90 9 5 4 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92 9 5 5 施工水土保持措施 94 9 6 文物保护措施 94 9 7 文明施工措施 95 9 8 节约用地措施 100 9 9 冬季施工措施 101 9 10 夏季施工

9、措施 101 9 11 雨季施工措施 101 9 12 台风季节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02 9 13 火工品管理制度 103 9 14 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 104 9 14 1 隧道工程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104 9 14 2 防洪渡汛 106 9 14 3 机械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106 9 14 4 食物中毒应急救援措施 107 南平至龙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 NLZQ 1 标后岭下隧道下行线施工组织设计 5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9 14 5 突发传染病应急救援措施 107 9 14 6 不可抗力自然灾害应急措施 107 第十章 引用的设计文件与规范 108 第十一章 问题及建议 109 第十二

10、章 施工组织图表 110 南平至龙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 NLZQ 1 标后岭下隧道下行线施工组织设计 6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第一章 编制依据 编制范围及设计概况 1 1编制依据 1 改建铁路南平至龙岩扩能改造工程 NLZQ 标施工总价承包招标 文件 2 改建铁路南平至龙岩扩能改造工程 NLZQ 标合同书 3 改建铁路南平至龙岩扩能改造工程 NLZQ 标后岭下隧道下行线 设计施工图 4 铁道部颁布的施工技术指南及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5 福建福平铁路建设有限公司编制的 改建铁路南平至龙岩扩能 改造工程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6 铁路隧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7 铁路隧道施工规范 8 隧道爆破现代技术

11、 9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10 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 1 2编制范围 后岭下隧道下行线隧道设计起屹里程 LXDK3 135 LXDK7 335 全长 4200m 1 3设计概况 本项目根据清单计算总造价 1 751 75 亿元亿元 建设工期 25 325 3 个月个月 南平至龙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 NLZQ 1 标后岭下隧道下行线施工组织设计 7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第二章 工程概况 2 1线路概况 本隧道位于福建省中北部的南平市境内 为新建合福铁路联络线 2 2主要技术标准 1 铁路等级 I级 2 正线数目 单线 进口段与上行线一起为单洞双线 3 设计行车速度 160km h 4

12、 最小曲线半径 1600m 5 最大坡度 16 5 6 牵引种类 电力 7 机车类型 动车组 SS9 8 隧道建筑限界及衬砌内轮廓 线间距为4 0m时隧道轨面以上净空面积76 63m2 单线隧道轨面以 上净空面积为42 06 m2 隧道内设置双侧贯通的救援通道 救援通道宽1 25m 高2 2m 外侧距线路中线外侧2 2m 隧道内设置双侧电缆槽 外侧电缆槽结构外缘距同侧线路中线距 离为2 2m 隧道内轮廓不考虑曲线加宽 仅考虑线间距加宽 2 3主要工程内容和数量 见表2 1 序号工程名称单位工程量 1隧道长度米4200 2洞身开挖 万立方14 47 3洞身开挖 万立方6 30 4洞身开挖 万立方

13、4 09 5洞身开挖 万立方1 41 6初支喷砼万立方1 06 7钢筋吨2449 南平至龙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 NLZQ 1 标后岭下隧道下行线施工组织设计 8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表表2 2 1 1 主主要要工工程程内内容容和和数数量量 2 4工程特点 2 4 1综合特点 1 断层 F1断层 发育于地面里程LXDK5 292附近 为正断层 与线路 夹角约76度 断层破碎带宽1 5 4 0m 影响带宽约50m F2断层 发育于地面里程LXDK6 490附近 为正断层 与线路 夹角约37度 断层破碎带宽大于1 8m 影响带宽约50m F3断层 发育于地面里程LXDK6 717附近 与线路夹角约

14、57度 断层破碎及影响带宽约50m 2 侵入接触带 隧道地面里程LXDK4 250附近为燕山早期花岗闪长岩与侏罗系 梨山群石英砂岩侵入接触带 该段洞身围岩岩体较破碎 隧道地面里程LXDK7 062 LXDK7 220为燕山早期花岗岩与侏 罗系梨山群石英砂岩侵入接触带 侵入角度较大 无软弱结构面 岩体 较完整 3 节理密集带 隧道地面里程LXDK4 839 LXDK4 879 侏罗系梨山群石英砂 岩节理密集带 岩质坚硬 节理裂隙发育 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 较发育 隧道地面里程LXDK5 699 LXDK5 739 燕山早期花岗岩节理 密集带 岩质坚硬 节理裂隙发育 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 较发

15、育 4 地表水 隧址区剥蚀冲沟较发育 地表水主要为山间溪流 树枝状分布 径流条件良好 流量受大气降雨影响较大 5 地下水 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 主要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的补给 其 8二次衬砌万立方4 92 南平至龙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 NLZQ 1 标后岭下隧道下行线施工组织设计 9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补给能力受降水强度 降水持续时间 地形及地表节理 裂缝的发育程 度控制 2 4 2控制工程及重难点工程 1 后岭下隧道进口燕尾 后岭下隧道 燕尾式隧道 隧道进口 LXDK3 135 LXDK3 321 186m 设计为单同双线隧道 隧道自 LXDK3 321分岔成上 下行联络线两条单线隧道

16、燕尾平面设计图见下 图 图图 后岭下隧道进口燕尾式隧道平面后岭下隧道进口燕尾式隧道平面 其中 LXDK3 230 LXDK3 321段为双线隧道大跨衬砌地段 LXDK3 321 LXDK3 408段为单线小间距地段 施工顺序 先行施工双线段大跨32m 施工小间距 jj型先行段 施工小间距 jj型后行段 施工双线段大跨衬砌 南平至龙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 NLZQ 1 标后岭下隧道下行线施工组织设计 10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施工小间距 jj型二衬及封闭端墙 2 与九峰山二号隧道相交 南龙正线九峰山二号隧道与合福联络线后岭下隧道下行线相交 交叉点处南龙正线九峰山二号隧道里程为DK4 986 6 内轨顶面 标高为149 980 交叉点处后岭下隧道 下行线 里程为 LXDK4 215 95 内轨顶面标高为138 630 线路平面交角为25 10 50 后岭下隧道的拱顶开挖线离九峰山二号隧道仰拱开挖线仅相 距1 38m 后岭下隧道 下行线 在LXDK4 110 LXDK4 310段200m范围内设 置衬砌加强段 采用单线Vb衬砌 台阶法施工 该段先施工后岭下隧道 下行线 初期支护 在开挖九峰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