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族服饰文化对现代服饰的影响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2386157 上传时间:2020-05-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民族服饰文化对现代服饰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民族服饰文化对现代服饰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民族服饰文化对现代服饰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论民族服饰文化对现代服饰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民族服饰文化对现代服饰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民族服饰文化对现代服饰的影响(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民族服饰文化对现代服饰的影响 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身独具特色的服饰文化,中国当然也不例外,我们的先祖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服饰宝藏,并逐渐形成一种文化,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民族服饰文化的特点 1、民族服饰文化具有多样性 民族服饰文化具有多样性,这主要是由中国多民族特性所造成的,各个民族根据自身地域特色、民族风情等,分别传达出不同的理念和风格,比如内蒙古、达翰尔等少数民族,由于这些民族以游牧生活为主,因此其设计服装时考虑更多的是它的实用性,在形式上追求简洁、朴素。又或者汉族服饰,最具典型代表和视觉冲击力的当属福建惠安女性服饰,这类服装在色彩方面追求与自然的融合,讲究色彩的简洁、美观和

2、协调,整体带给人奇而不俗,艳而有韵的感觉,也因此被盛誉为“中国民族服饰的奇葩”。而在西部西藏地区居住的少数民族,由于多有宗教信仰,故其服饰的审美观念也深受宗教影响,一般不选用色彩艳丽的布料,而以冷色调为主,多带给人严肃、庄重、威严的感觉。 2、民族服饰具有很鲜明的地域性 中国地域辽阔,面积广大,在历史发展的慢慢长河中,各个民族之间一般都处于相对独立隔绝的地域环境之中,这种状况直接决定了其服饰具有鲜明的地域性。这一点在少数民族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比如满族的旗袍服饰,不管是在设计理念、色彩搭配亦或是样式制作上,都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北方的地域特征,展现了满族特有的民俗民风;而南方少数民族则具有很强烈的

3、排他性,其在服饰上大都趋向多样化和柔性特征,很难接受旗袍这样格调的服饰,由此可见,中国各地的服饰具有很显著的地域性。 3、民族服饰具有装饰性 服饰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含义和深度的底蕴,比如傣族服饰在风格上追求清丽、素雅和轻盈,设计服装时,喜欢把孔雀、大象图案作为装饰编制在筒裙、毛巾上,并逐渐演变成傣族鲜明的标志和民族个性,又或者土家族的妇女喜欢用绚丽多彩的布圈缝制衣袖,这些红、黄、蓝、紫的色彩融合在一起,就犹如美丽的彩虹和绚丽的山花,不仅引人注目,还表现了热情好客的土家族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希翼。 二、民族服饰文化对现代服饰的影响 1、传统民族服饰为现代

4、服饰的创新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巴黎、米兰、纽约、东京等这些国际大都市之所以能够国际时装名都,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在于这些国家运用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蕴奠定了成为国际时尚之都的基础,可见民族服饰文化对国家服饰发展和进步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想要创建和打造自己的国际时尚之都,就必须充分运用自身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在进行服饰设计的过程中,既保持民族精神和美学个性,又注意吸收国际时尚潮流的营养,这样就将完美与现代进行了良好的结合,既弘扬了传统民族服饰文化,又实现了现代服饰的创新与进步,可谓一举多得。 2、传统东方服饰文化可以为现代服饰带来灵感 东方服饰文化以其自身独特的魅力和风格征服了全世

5、界,为设计师进行服饰创造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日本、新加坡、中国等东方国家的服饰特色和理念被很多设计师所学习和借鉴,比如在创作高级成衣的过程中,很多西方设计师就巧妙借鉴了东方手工艺术装饰,并使之与西方简约大气的时尚风格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这样不仅使服饰增添了很多新意,同时也使之更具韵味和底蕴。 3、西方民族服饰文化开始再现光芒和特色 东方民族服饰文化在得到广泛赞誉和借鉴的同时,西方民族服饰文化也开始逐渐显现,渗入世界舞台之中,著名时装设计师莱尼.凯奥的服装作品就很有特色,展现出了浓郁的爱尔兰民族风格,不仅如此她还添加了颇具艺术感的印花布及手织衫,这些印花布和手织衫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民间传统工艺风格,使得民族服饰文化再现光芒和色彩。 从以上内容的论述中我们可知,在民族服饰文化和现代服饰设计是相互交融,不可分割的,现代服饰设计要想取得长足进步和发展,势必离不开传统服饰文化,因此设计师在创作服装作品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吸收和借鉴传统服饰文化。 参考文献 1尹志红. 浅谈我国民族服饰的传承与发展J.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07(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