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电子秤打印不出纸(精选2篇).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2383362 上传时间:2020-05-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华电子秤打印不出纸(精选2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大华电子秤打印不出纸(精选2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大华电子秤打印不出纸(精选2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大华电子秤打印不出纸(精选2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大华电子秤打印不出纸(精选2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华电子秤打印不出纸(精选2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华电子秤打印不出纸(精选2篇).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论文集在自由与仁道之间试论中西文明间的差异与对话、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林存光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我们已然生活在一个全球 明”,是人们经由反省而对自身文化传统的个性与 化的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剧和不断 特色、来历与形成过程及其发展的未来趋向的充分 深化,不同文明间的遭遇与碰撞、对立与交流、冲突 认识和了解,它“是当今时代的要求,并不是哪一个 与对话,无论是在范围还是在程度上,都有着过去任人的主观空想”,尽管费先生设想并希望人们“在 何时代难以比拟的性质和特点。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欣赏本民族文明的同时i也能欣赏、尊重其他民族的 相伴而生的,究竟是文明问的冲突,还

2、是和平共处? 文明2:,乃至能够在“地球上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 究竟是全球的经济繁荣,还是经济危机的全球困境? 同国家之间”达成和谐,实现持久而稳定的“和而不 问题的答案显然是不确定的。因为任何时代都充满同”,但是,“文化自觉”也有可能只是片面地增进 着一些(甚至是许多的)不为人所知或了解的不确 和强化人们文化上排他性的自我认同意识。 定性的因素,全球化时代亦不例外,甚或更有过之而在上述全球化的时代背景毅其造成的意识后果 无不及。可以说,经济的全球化究竟会促进文明间 下,文明的冲突与对话遂成为人们普遍关注并热切 的对话与融合,还是会带来文明间的对立与冲突,乃而广泛讨论盼_大焦点问题。亨廷顿的

3、“文明冲 至最令人担心与忧思的人类的未来命运究竟会如突”论向世人发出了一种深刻的警示,引发了世界 何,绝不是由某一种单一因素或某种有关文明冲突 范围内的广泛反响,杜维明先生之所以倡导“文化 或文明对话的观点所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各种已知 对话”正是针对它而作出的一种直接的回应。而无 和未知的主客观因素的综合作用与影响。然而,就论是“文明对话”还是“文明冲突”论,显然都预设了 我们可以把握并希望通过人为的努力以促使人类的 “人类文明的多元性”或人类文化的多样性这样一 未来命运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来讲,尽量避免文明间 种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文化事实以为论说的前提和条 的冲突而增进文明间的对话可以说实是当下最

4、急迫件。正因为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 的时代要务,更是一项最值得我们付出艰辛而不懈文明竞争并存的时代,因此,如何避免文明间可能发 努力的共同的人类事业。生的冲突而增进不同文明间彼此之间的对话和了一、从“文明冲突”到“文明对话” 解,便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我们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一 今天,全球化的浪潮和趋势对人们的心智、情感大文化或文明的时代性难题。无论是亨廷顿发出 与文化生活所带来的日益明显的后果无疑具有两面“文明冲突”的警示,还是杜维明倡导“文明对话”, 性,一方面是促进了“地球村”意识的形成,所谓的 其实他们的宗旨和目的却是一致的,即都是旨在唤 “地球村”亦可说是一种人类生存的命运共同

5、体,这起人们尽最大的努力来应对和化解这一时代性难 是一种日益强烈地让我们每个人都感到我们全人类 题,但要成功地做到这一点,却需要人们对自身文化 的命运比过去任何时代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和文化他者之间的异同进行充分、系统而深入的了 的生存意识;另一方面则是激发了世界范围内的多解和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能够展开平等而有效的跨元文明各自的“文化自觉”意识,诚如费孝通先生所文化的比较、沟通、交流与对话。 言,所谓的“文化自觉”是一种文化上的“自知之在亨廷顿看来,“在多文明的世界里,建设性的 费孝通:新世纪新问题新挑战,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群言出版社2005年版,第370页。 费孝通:“美关与共”和

6、人类文明,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群言出版社2005年版,第532页。514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论文集道路是弃绝普世主义,接受多样性和寻求共同 培养一种文化上尊重和包容他者的情怀与雅量,这 性。”而对西方和美国来讲,最需要的文化战略就 对于不同文明间的平等相待与和谐相处来说是至关 是保存、维护、复兴和促进“西方文明独一无二的特 重要的。同时,每一种文化既具有独特性,又具有普 性”,强化对其文化特性的认同,这样才能够最有力 世性(或文化上的共性),而如果说“文化的共存需 地促进和实现西方和美国的利益。显然,亨氏并 要寻求大多数文明的共同点,而不是促进假设中的 不是一位世界大同主义者,人们可能会诟病

7、亨氏的 某个文明的普遍特征”的话,那么,寻求共同性即 明确而坚定的西方和美国文化立场,不过我们似乎 “各文明的人民应寻求和扩大与其他文明共有的价 没有必要一相情愿地期望他非得站在非西方的或中 值观、制度和实践”也将有利于化解文明冲突、促进 国的文化立场上发言不可,事实上亨氏的文化观点 文化对话和维护世界和平,近年来人们热中于探 只是体现了他作为一个西方人和美国人的“文化自讨和寻求所谓的“全球伦理”或“普世伦理”,以各民 觉”,这实属再正常不过的事了,我们不能因此而轻 族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为基础来推进普适性的人 忽他的文化观念和主张的建设性的深刻寓意。 类“共同的文化”的形成,其意义即在于此。

8、总之, 正如亨廷顿不能不承认“假如文明有冲突的可在充分认识、深切了解不同文化之间异同的基础上, 能,文明对话便成为必要”,杜维明先生之所以从 尊重差异、包容他者,寻求共同性并在一种人类应共 正面关切并倡导“文明对话”,也正是基于对“文明 同遵循的最低限度的或普遍适用的“普世伦理”问 冲突”之危险性与可能性的评估和考量,两人的思 题上达成基本共识,乃是化解文明冲突、促进文明对路可谓既具相反相成之功效而又有异曲同工之妙话的根本途径。 用。当然,两人的文化立场也有着实质性的差异,即其次,就杜维明先生“文明对话”的理念来讲, 与亨氏的西方和美国文化立场不同,杜维明先生所 具体落实和切实促进“文明对话”

9、的关键乃在于应 致力于保存、维护、复兴和促进的乃是中国文明的独 在不同文明之间建立起一种真正的对话机制,或者 特性及世界华人对“文化中国”的认同。不过,两人 说应使“对话”本身在各种文明之间架起一座“互相 所强调的各自对自身文明独特性的文化认同意识, 承认、互相学习、互相尊敬”的桥梁,从而成为“消除 由于都摒弃了普世主义的诉求,所以不具有对文化文明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的重要机制”。上述理念 他者的排斥性。唯其如此,在坚持对自身文明独特 亦是杜维明与日本著名学者池田大作在两人进行的 性的文化认同的前提下致力于不同文明间的对话, 一次重要对话中共同加以阐述的,根据这一理念, 才是既必要而又可能的。 “

10、对话”本身应构成为现代文明的一个最基本的文那么,究竟应如何避免和化解文明间冲突的危 化要素与特质,应成为多文明世界之中“文明间性” 险、促进和实现“文明对话”的未来前景呢?的真正体现。如杜维明先生所说,真正的对话能够 首先,亨廷顿基于对“文明冲突”的文化反思,“培养听德”,能够“拓展视野,增强自我的反思能 而提出的具体建议就是,在多文明的世界中,普世主 力”,真正的对话“不是说服对方,不是表彰自己,也 义是行不通的,接受多样性即是要承认文明多元或 不是利用机会改变别人对你的误解”,“对话的心态 文化多样性的事实,尊重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并努力 应该是,容忍一承认一尊重一参照一学习直到庆幸 美塞缪

11、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I第369页。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第36036t页。 朱汉民、肖永明编选:杜维明:文明的冲突与对话,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8页。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第369370页。日池田大作、美杜维明:对话的文明谈和平的希望哲学,卞立强、张彩虹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一51 5国 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论文集 差异”,而当这种“对话”的生活态度一旦全面渗在未来促进文明的对话或构筑对话的文明的进程中

12、透到地球社会,则有望“构筑人类期望的对话的文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前引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 明”,而且,他们相信“在这种对话的文明的丰饶通先生在本世纪初提出的富于远见卓识的“文化自 大地上,谦虚地学习人类的多样性,追求人类普遍的觉”之说及其关于未来理想的“各美其美,美人之 伦理,就会盛开出美丽的和平文化的花朵”。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设想,即是明证。费先由上可见,不管是文明的对话,还是对话的文生的“文化自觉”之说及其未来设想,既强调生活在 明,都是希望对话能够带来变化,希望通过对话实现一定文化中的人们对自身文化个性与特色的充分了 世界多元文明之间更加文明化的和平共处,对话不解和认识,更强调世

13、界多元文化“和而不同”、和谐 仅是化解冲突、实现和平的根本途径和手段,更应是共存的相处之道。 生活在多文明世界的人们追求实现的和平共处之道诚如许多学者所指出的,“和而不同”乃是从中 和根本目标。 国文明中生发出的一种极为有益的思想资源和文化二、“和而不同与中西文化的融合 理念,方克立先生就曾对“和而不同”作为一种文化 中国文明乃是世界上最为古老、持久而独特的观的意义和价值作过系统阐发和精到论述。在中国 重要文明,而且我们对自身“文明的独特性和成就古代,“和而不同”既被看作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项 亦有非常清楚的意识”。尽管近代以来我们中国理想原则,更被看作是“世界的本来面貌与状况”, 人在不断激进

14、化的革命进程中曾经极端蔑视或切齿 同时,它“也是处理不同学术思想派别、不同文化之 痛恨并决意要彻底抛弃自身固有的文化传统,但经 间关系的重要原则,是学术文化发展的动力、途径和 过反省,我们今天又重新发现并深切地感受到对自基本规律”,而在今天,“和而不同”更可被用作是化 身固有的文化传统有必要给予应有的重视,并应在 解不同文明之间冲突的一种“良方”。“和而不 对中国文明独一无二的特性加以体认的基础上重建 同”之“和”,不是消除差别之后的一致,而是保持不 自己的文化认同。同、尊重差异前提下的多元并存、和谐相处,如杜维 迄今为止,中国文明在非西方文明中的重要性 明先生所言:“所谓和谐,不外是各种因素

15、在共存的 一直都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在今天这样一个多文 活力中,互相增强,互相提高,同时互相起作用,极其 明的世界中,如果亨廷顿先生所言不错的话,即中国 复杂地达到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它是一种会 学者由于其古老的文明背景及其对自身文明独特性 给可以并存的对立者之间带来创造的紧张的辩证状的清楚意识,他们因此会“十分自然地从文明的角 态。” 度来思考问题,并且把世界看作是一个具有各种不然而,要真正实现“和而不同”的目标仍然面临 同文明的、而且有时是相互竞争的文明的世界”的着难以避免的挑战,其中最难以克服的挑战大概就 话,那么,毋庸置疑的是,中国人的有着深厚而丰 是不同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差异和不同乃至 富的思想文化资源的“文明”意识与理念也必将会对立与冲突了。就中西文化而论,严复在其论世日池田大作、美杜维明:对话的文明谈和平的希望哲学,卞立强、张彩虹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中文版对话的文明序二。E1池田大作、美杜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