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美术出版社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含法制教育).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2381836 上传时间:2020-05-15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美术出版社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含法制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江西美术出版社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含法制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江西美术出版社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含法制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江西美术出版社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含法制教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江西美术出版社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含法制教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美术出版社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含法制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美术出版社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含法制教育).doc(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江西美术出版社美术教案班级: 七年级教师: 第一课 美 术 星 空课时:2课时教学方法:讲解、欣赏法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基本懂得美术的概念。 (2)通过各种图画的展示和讲解,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分类,并理解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和现代设计的概念和分类。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肖像权的内容。教学难点、重点: 难点:美术的作用。 重点:绘画的分类。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是美术课,那么到底什么是美术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来初略讨论学习的问题美术概说(板书课题) 三)新授: 1

2、、美术的概念: 展示小型雕塑一个,绘画作品一幅。讲解美术的概念,着重强调“物质材料”、“造型手段”、“空间”、“审美价值”。 2、美术的分类: 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现代设计 3、绘画:使用笔、刀等工具,墨、颜料等材料,在纸、纺织品、木板、墙壁等平面上,通过构图、造型和设色等表现手段,创造艺术形象。(绘画的分类略加讲解。) 展示作品或图片资料若干,以肖像画为主的作品。另外,展示一部分自己的原作,如女同学头像、男青年像、藏族妇女,以增强学生的实际感受,使学生感到老师是一位名符其实的老师。让学生了解讲解绘画的概念,同时强调绘画的作用: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情感。 在学生欣赏肖像作品之后,

3、老师提出问题: 同学们,在欣赏了这些肖像作品后,你是否感觉到肖像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呢?学生讨论:(略)教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4、雕塑: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总称。 雕塑的表现形式一般分为:圆雕、浮雕。 举例:千里味和锦源大门口的石狮(圆雕)。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四周的雕像(浮雕)。 5、作业:给自己画像。要求:构图“一巴掌”大小;表现形式不限;工

4、具不限。6、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对普遍存在的问题集中示范,发现优秀的作业提出表扬并展示给其他同学看。7、小结:就美术、绘画、雕塑三个概念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条中的肖像权内容进行小结。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作业点评二)复习上节课内容:什么是美术?什么是绘画?什么是雕塑?学生回答:(略)三)导入新课 1、工艺美术:指实用品的造型设计和装饰性美术。 分类:、日用工艺(染织工艺、陶瓷工艺等) 、陈设工艺(象牙雕塑、装饰绘画) 2、建筑艺术:通过建筑群体组织,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立面形式、结构方式、内外空间组织、装饰、色彩等各方面的处理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艺术。

5、分类:公共建筑、民用建筑、纪念性建筑等。 3、现代设计: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艺术。 4、美术的社会作用: 美术对于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它具有三大功能: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审美功能 (组织同学们以讨论的方式,谈谈对美术的认识和理解。) 总结学生的发言: 美术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广泛应用于建筑、商业、工业等领域。5、作业: 运用抽象或变形的表现手法表现自己的某种情感。 要求:“满幅”构图;用少量文字概括作业表现的情感注意造型的基本要素的运用。 6、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7、小结:就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小结。第二课 传 神 与 意 境 课时:

6、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初步了解中国画的概况。认识中国画的形式和内容特征。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能对作品作简单的评价。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尝试用毛笔进行简单的描画,表达自己的情感。4)法制渗透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相关内容。教学重点:对中国画精髓“传神写照”的贯穿反复。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中国画作品的分析、评价及“传神写照”的体现。教学准备:多媒体、 笔、纸教学流程:欣赏导入实践探索评价交流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同学们,我们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在这期间

7、有许多优秀的历史遗产保存至今。如:建筑、 音乐、 绘画、 书籍和许多人文历史。今天我们要欣赏一些中国画,它是我国特有的一个画种,是古代的人们传给我们的一份珍贵的文化精髓。下面请你们简单的把这一章节内容看一遍。(学生活动)二)实践探索:教师提问:刚才你们看的这些画都很精彩,是过去各个朝代的代表作。那么你在欣赏过程中是否发现这些画的内容和形式有什么不同?1)引导学生发现中国画的三大画科人物、 山水、 花鸟。教师介绍:艺术表现人类生活和精神,各个民族对艺术有不同的追求。追求传神是中国艺术的重要审美标准,中国画尤其突出。传神要求画家在反映客观现实时不仅仅满足于外在形象的逼真,更重视对其神态和精神的揭示

8、。一、在人物画中,传神不仅要求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且更要求表现出人物内在的精神气质,使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呼之欲出。1、播放视频韩熙载夜宴图展示听乐观舞歇息清吹散宴,放大图片,详细分析展示全景图,教师讲解欣赏作品。展示全景图,教师讲解欣赏作品2、简要介绍清明上河图后,教师提问:你们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这幅作品?学生:“餐馆的墙上”、“酒瓶上”、“十字绣”、“地摊上”教师:对。这幅作品在很多地方都可以见到,为什么呢?有名;古人的作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章第三节 权利的保护期 第二十一条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

9、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著作权(署名权除外)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其发表权、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本法不再保护。3、学生尝试分析李白行吟图传神魅力如何表现。二、在山水画中,传神是通过意境表达出来的。所谓意境即赋予山川环境以不同的氛围与境界,传达的是画家的心境和愿望,是人与自然的合一。教师介绍:千里江山图学生讨论分析:(山水) 渔庄秋霁图、梅石溪凫图三、作

10、业:临摹千里江山图1、要求:选择其中的一部分进行临摹;用自己擅长的表现方式去临摹;工具不限,但构图要“满”。2、教师示范,学生临摹。3、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普遍问题,在黑板上统一示范。对优秀的作业,提出表扬,并展示给全班同学欣赏。4、小结:就作业情况进行小结。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作业点评二)复习韩熙载夜宴图、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渔庄秋霁图和梅石溪图内容。引入新课教学三)欣赏导入1、在花鸟画中,追求传神是要把花木鸟兽的勃勃生机表现出来,使作品独具某种情趣。学生尝试分析:(花鸟) 五牛图教师提问:他表现了牛的什么特征、 线条表现有什么特色学生讨论:(略)教师引导:作品生动地描绘了

11、五头外型特征迥然不同的牛,表现了牛既温顺又倔强的性格,非常传神。线条精练有力度简要介绍荷花水禽图墨梅图后,教师演示一幅作品。学生实践,尝试表现其性格。教师评价:(赞扬为主)每一组选两张进行评价。简要介绍荷花水禽图墨梅图。2、作业:临摹荷花水禽图要求:可选择其中的一部分进行临摹; 可用自己擅长的表现方式去临摹; 工具不限,但构图要“满”。3、教师示范,学生临摹。4、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普遍问题,在黑板上统一示范。对优秀的作业,提出表扬,并展示给全班同学欣赏。5、课堂小结:通过本课两个课时教学,使学生对中国画的性质、画法、各种艺术风格和独特的艺术传统,有所了解,有所认识,达到开阔眼界,

12、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懂得如何领会和感受艺术的美,提高艺术欣赏能力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同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权利的保护期相关知识有了了解。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也相信同学们对中国画一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你们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也有责任把这份珍贵的历史遗产继承和发扬下去。第三课 空 间 的 魅 力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原理。2、掌握运用透视知识表现空间关系的方法。3、熟悉、理解生活中和绘画作品中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提高审美能力和学习美术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原理。教学难点:运用透视知识表现空间关系。教学方法:讲解示范、

13、直观教学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透视学是绘画专业的一门技法理论,属自然科学。透视对于绘画的重要性犹如语法对于写文章,逻辑对于思维活动那样,是必不可少的。“透视”这个概念就完整的意义来说,应包括形体透视和空间透视,我们所研究的是形体透视。(二)新课:1、透视的概念:靠放射状光线投射出来的图形。2、透视学:是研究和解决外界景物投射到我们眼睛里的变形科学。3、透视的现象:反映物体近大远小的现象或物体在空间中近大远小的视觉变化。4、透视变化的必要条件:有三度空间;对观者必须是有远、有近。5、远近变化的基本规律有三:属于直线方向的画法:平行直线要消失到一点,这个点叫消点也叫灭点。如:渐渐远逝的铁轨

14、,纵深整齐的队列,道路两旁的树木等。物体大小变化:近大远小。例如看向远伸延的铁路,单看两条铁轨就是平行线消失到一点,看前后的枕木就是近大远小。平面方向的画法:平面要消失到一条直线上,这条直线叫做消线也叫灭线。“平面”这个概念要和平面形区别开来,平面是太无边际的。平面形是有限的。平面形向四周无限扩展即为平面。所以平面形包含在平面之中。6、平行透视:方形平面的两对边线,一对平行于画面,另一对垂直于画面,故平行透视又可称作直角透视。如正对我们眼睛看到的桌子、房子等。7、成角透视:方形平面的两对边线,同画面所成两个夹角相加为90度角,两角互为余角,故成角透视又可称作余角透视。8、作业:临摹课本中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范画各一幅。要求:构图适当,两幅图画在一页; 画出透视线;徒手绘画,不要依赖直尺等工具。9、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10、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透视、透视学的概念,还了解了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相关知识,并且在作业中亲自体验了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规律,效果不错,下节课我们还要继续学习与透视相关的知识。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教学提问:什么是平行透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